|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药物发现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药物发现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药物发现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100 项与 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继今年7月,传奇生物被爆百亿收购邀约“未果”后,最新一则消息又让其悄然登上医药界“热搜”。
撰文| Qsher
尘埃落定!
10月22日,金斯瑞发布公告称,于2024年10月18日(纽约时间),传奇生物与存管人JPMORGAN CHASE BANK, N.A.订立协议书,以修订先前存托协议和先前凭证。金斯瑞对传奇生物的投票权行使权,从原来超过50%变为低于50%。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传奇生物的财务数据不能再并入金斯瑞财务报表中。
由此,董事会认为,由于公司丧失最终在传奇生物股东大会上投出多数票的权力,因此实际上无权单方面管理传奇集团的财务和营运政策。因此董事会决定将传奇集团解除合并,并将其视为公司于联营公司的投资。
截止今日收盘,金斯瑞大涨9.15%;传奇生物股价微涨1.35%。
这一公告的发布,再次引发业内对“明星Biotech传奇生物归宿”讨论。
早在今年7月,传奇生物便成为了海外诸多投资者眼中的潜在重磅并购标的。彼时,蒙特利尔银行资本市场(BMO)对外表示,将拜玛林、传奇生物和一家名为Silence Therapeutics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视作接下来最具吸引力的三大收购目标。
更关键的是,业内当时还曝出了传奇生物收到百亿美元并购邀约,并且聘请投行界“顶流”Centerview Partner帮助董事会审查邀约等事项。但竞标者的身份并未披露。
一时间,产业界讨论纷纷,认为传奇生物或将打响中国Biotech百亿美元并购第一枪,而关于背后神秘大买家,业内对于“强生”的呼声最高。
不过,数月过去,传闻并未落地,一时间沉寂不少。而今日最新这则消息,再次让“金斯瑞是否会出售传奇生物”的讨论甚嚣尘上。
但综合业内各方解读,这次的变更更多是会计方式上的变更,并未改变金斯瑞与传奇生物之间的经济利益,传奇生物仍是金斯瑞重要资产,金斯瑞管理层对细胞治疗业务或仍有高度期待,暂不会进行任何战略调整。
就在前几天(10月15日),传奇生物公布其明星产品Carvykti销售额。2024年三季度,该CAR-T疗法销售额为2.86亿美元,同比增长87.7%。加上一季度的1.57亿美元、二季度的1.86亿美元,Carvykti的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额共计6.29亿美元,同比增长84.3%,可见产品目前增长动力较高。
另也有分析称,从客观上讲,这次变更更有助传奇生物进行公司治理,真正做到了同股同权。
早前,传奇生物CEO黄颖在2024年二季度业绩交流会上表示,传奇生物董事会正在与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对话。其还指出,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方法不止一种。
由此看来,传奇生物最终是否会被出售,似乎还不能下定论。E药经理人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
一审| 黄佳
二审| 李芳晨
三审| 李静芝
2024年10月22日,金斯瑞生物发布内幕消息,宣布因存托协议发生变更,公司决定解除与传奇生物的合并,并将其重新分类为联营公司。
金斯瑞表示,根据2020年6月5日签订的先前存托协议,任何未能按时提供投票指示的美国存托凭证持有人,将自动授权存管人向传奇生物指定的代表转让投票权。
然而,2024年10月18日(纽约时间),传奇生物与存管人签订了一份协议书,正式终止了全权委托权制度。此变更意味着存管人将不再有权授予全权委托权。
截至2024年9月30日,金斯瑞持有传奇生物约47.56%的股份。鉴于传奇生物在2024年10月21日(纽约时间)举行的股东大会上,高达95.7%的股东参与了投票,金斯瑞董事会认定公司已丧失在股东大会上投出多数票的能力,因此决定解除与传奇生物的合并。
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存托协议的变更,公司已决定解除与传奇生物的合并,并将传奇生物视为联营公司进行投资处理。
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的要求,自2024年10月18日起,传奇生物的资产和负债将不再被计入金斯瑞的合并财务报表,而金斯瑞持有的传奇生物投资将以公允价值计量,并确认因丧失控股权而产生的损益。
解除合并后,金斯瑞将采用权益法对传奇生物的投资进行会计处理。预计金斯瑞将确认一笔一次性免税收益,反映其在解除合并时传奇生物公允市场价值与其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异。未来,金斯瑞将根据传奇生物的业绩确认相应的损益份额,并对可识别无形资产进行摊销调整。
金斯瑞董事会认为,解除合并后的财务报表将更公正地反映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整体业绩。目前,公司正在量化解除合并对财务的具体影响,并计划在2024年度报告中披露详细情况。
封面图来源:123rf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
本文为原创文章。
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不提供任何商用、医用、投资用建议。
文中图片、视频、字体、音乐等素材或为药时代购买的授权正版作品,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公司官网/网络,部分素材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药时代尽力注明来源。
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衷心感谢!
药时代官方网站:www.drugtimes.cn
联系方式:
电话:13651980212
微信:27674131
邮箱:contact@drugtimes.cn
GSK “状告” Moderna
喜讯频传!1天3家,礼新、若弋、平方和官宣融资成功!百裕制药成功出海!雅本化学新研发大楼启用典礼圆满举行
三期临床失败后,吉利德决定自愿撤回适应症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
对于国内药企来说,仍在攀爬过程中的国际化征程,下一步需提前备好作战计划:无论是武器辎重,还是粮草装备,又或是士兵将领,缺一不可。
撰文| Qsher
太热闹了。
不到一周内,前有石药集团与阿斯利康达成一项总交易金额约20亿美元的独家合作,“托付”了一款临床前药物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发、制造及商业化权益;后有百奥泰将BAT2206(乌司奴单抗)注射液在欧盟、英国、瑞士、澳大利亚及其他部分欧洲国家市场的独占商业化权益,有偿许可给Gedeon Richter Plc.。
更早之前,锐格医药用于治疗乳腺癌的下一代CDK 抑制剂管线,则直接传出了被罗氏旗下基因泰克收购的消息;恒瑞医药白蛋白紫杉醇在美国获批上市,这是它今年在美获批上市的第三款首仿药。
与此同时,君实生物和百济神州的国际化征程也有了不少新进展。
继中国和美国之后,君实生物PD-1特瑞普利单抗的全球商业化布局正式向欧洲拓展,并于9月23日获批上市,成为欧洲首个且唯一获批用于鼻咽癌治疗的药物,填补了欧洲鼻咽癌的治疗空白。
同在9月底,百济神州替雷利珠单抗也在美国正式商业化上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系统化疗(不含PD-1/L1抑制剂)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成人患者。
一切迹象都显示,国内本土药企正在从各个维度突围“国际化”。实际上,这十年来,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围绕两件事:除了创新,就是国际化。
“创新药国际化之路比想象更难。”有受访者如此感叹。长夜之后,回望这段路程,有人惊叹于创新发展速 度之“快”;有人感叹国际化闯关道阻且“艰”;有药企真真切切地乘上了这股 “出海风”,也有药企在翻山越岭后发现了更多关隘。
十年恍如一瞬。10年前,国内药企还鲜有国际化成功案例;10年后,纵使国际化探路仍可用“青涩”形容,但已从零星几朵转至繁茂的橄榄枝。胜者,收获鲜花;排队闯关者,仍在备战。然而鲜花背后,有收获的果实,也有飘零的荆棘。国内药企虽然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也交了不少学费。
这场挑战远未结束。仍在攀爬过程中的国际化征程,下一步需提前备好“作战计划”:无论是“武器”辎重,还是“粮草装备”,又 或 是“士兵将领”,缺一不可。
长远的国际化之路,绝非仅凭一腔热血或简单模仿便能成功。国际化要求药企不仅要精通各国政策与“游戏”规则,更需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以支撑高昂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费用, 组建本土化的专业团队,以及开发出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产品,满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实现真正的市场价值。
号角渐响,接下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国际化”升维是未来10年最重要的一件事,不止要把中国创新药物“转让”出去,还需真正开始在国际主流医药市场上销售产品,甚至通过并购实现自我壮大。
深海“养”大鱼
世人皆知,深海里更易“养”大鱼。国际市场,则是那块来自“深海”的磁铁,因此引得国内药企前赴后继,向“海心”游去。
用一位深耕行业十余年的投资者的话来说,当国内PD-1卷成“白菜价”的那刻,相当于“一棒子打醒了所有人”。激变的生存环境,直逼国内药企重寻新路。在广阔的国际化市场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成为了国内药企的不二战略锚点。
不过,这并不容易。自2010年左右起步的中国国产创新药出海历程,早年间多属零星尝试,尚不成规模。
改变需从药监体系的国际接轨说起。自2015年的药审改革引领了创新药研发热潮后,2017年中国正式加入ICH更是开启了新篇章,这意味着我国药物监管体系逐步与国际接轨。
随着中国医药监管环境发生变化,国内生物医药企业纷纷加快步伐,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愿景的中国创新药企逐渐出现,部分管线开始在国内外同步进行临床试验。那几年,产业界一扫往年暮气沉沉的景象,不少行业人士都明显感受到环境正在激变。
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多海外医药人看到,在ASCO、JPM等不少国际大会上,中国面孔越来越多,在国际会议上露出的国内药企名字数量日益攀升,其中不乏有一战成名者。
2017年ASCO年会上,此前名不见经传的传奇生物,首次向全球制药界公布了自研CAR-T西达基奥仑赛(研发代号为:LCAR-B38M)的早期数据,数据惊艳程度让产业界始料未及。据金斯瑞首席战略官朱力回忆,当时会场有惊诧声,也有赞叹的掌声。几天之内,就有多家国际大药企向传奇生物抛出合作的橄榄枝。
这样的故事,上演频次愈渐加快。最直观的变化体现在,国内药企通过合作出海的事件在近几年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境外授权交易数量激增,交易金额屡创新高,治疗领域不断拓展。
如果说2012年以前,创新药的对外授权的数量还仅为个位数;2013-2018年,每年的交易数量则达到高个位数至低双位数;到了2019年,则迎来了对外授权的快速发展期,无论从交易数量还是交易金额上,均出现了突破性增长。
不得不提的是,在2019年前,没有一家中国企业自主开发的创新药登陆国际市场,但随着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横空出世,改变了这一切,泽布替尼成为首个获FDA批准的中国创新抗肿瘤药物,标志着中国创新药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至今仍被产业界津津乐道。
越来越多的中国药企不断开拓国际市场。据不完全统计,就全球研发来看,2022年中国有超过100个创新药在海外进行了200余项临床试验,如百济神州、恒瑞医药、加科思、康方生物等;还有多家企业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另在国际注册方面,2023年,君实生物自主研发的特瑞普利单抗、和黄医药自主研发的用于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呋喹替尼相继在FDA获批,无不振奋产业界。
如今,“国际化布局”已成为几乎所有药企的战略关键词。从最初的零星尝试到如今的全面繁荣,中国药企在国际化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国际化背后语境的隐形面还在于,国内创新药企综合实力的上升,这也可在《制药经理人》杂志(PharmExec)每年公布的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中窥见一斑:2019年首次出现中国药企;到了2023年,恒瑞医药、上海医药等4家中国药企上榜。
但必须清醒认识到,若回到国内药企国际化进程及阶段而言,仍多处于早期阶段。
一企一策的国际化战略
行业内对国际化进程的划分虽略有差异,但核心脉络相似。
有观点简洁地将国际化划分为三阶段,当前中国创新药国际化多处于以产品授权为核心的初级阶段(License-in/License-out),随后需迈向产品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深化阶段,直至融入第三阶段,即国际大药企国际化营销。
从另个角度看,可将中国创新药国际化进程理解为国际化贸易、国际化产品、国际化企业三大阶段。显而易见,产业早已渡过贸易阶段,而今仍在攻克产品阶段,但还远未抵达国际化企业阶段。
聚焦当前国际化主要处于的产品国际化阶段,就模式而言,无外乎三种类型,一是自主临床与商业化、二是自主临床但授权商业化、三是完全授权临床和商业化。
众所周知,自主出海考验着中国药企的综合实力,需凭借自身力量在海外开拓市场,虽能自主掌控临床试验、上市流程等,但也面临产品创新、研发实力、跨国人才、监管沟通、战略布局及资金等多重挑战。
相比之下,对外授权模式在当前更受欢迎,不过选产品、选模式、选合作伙伴都需着重考虑:产品需具备竞争力,市场需瞄准欧美及新兴市场,模式需灵活多样,而合作伙伴的选择更是关键,跨国公司或本土优势企业各有利弊。
究竟选择哪条国际化之路,并无标准答案和模式,但对于国内药企而言,国际化必须面对现实,往往遵循“一企一策”与“一国一策”之道。与此同时,无论是技术还是人才方面,国内药企与国际领军企业仍有较大距离。
纵使如“制药一哥”恒瑞,也曾经历了不少教训,再不断对国际化战略进行变奏。产品有没有国际竞争力、能不能在国际市场做到产品的投入与产出为正比,如何找对一条适合当下发展的路,这是恒瑞正在做的探索。
而对于国内生物技术公司而言,在摸透国内商业化策略后,找到最合适的出海策略,借船出海如何掌握话语权等问题还需一步步探索。如在授权合作的过程中,数起国内创新药企遭遇了“被退货”的波折,这一系列事件已促使产业界与投资界的态度从最初的震惊,逐渐转变为更为理性与辩证的视角。
大家开始更加深入地审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无外乎有二:一是头部创新药企已经渡过发展初期,产品在国内商业化落地和公司发展策略初步得到验证,此时重新拿回开发权益,名利双收。二是,“对外授权始终是把双刃剑”,“退货”是跨国药企管线调整的常态。
另外,国际化近几年也开始去泡沫,人人眼中的“深海”,并非易得。
典型一例是,2022年,FDA对信达PD-1的审评会议给中国药企出海上了一课。闯关折戟背后,可见的原因是临床试验方案的短板,并提示了全球多中心的数据重要性,对试图凭借低价打入美国市场的后来者予以警醒;但这仅是表面现象,国内医药技术人才积淀时间太短,欠缺“火候”,产品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优势。此外,与海外监管机构沟通不够,或是更需要重视的深层次问题。
这不单单是某一个企业的战斗,而是关乎整个行业的一场“陪考”,结果再次“打醒”了又一批人。
一是出海成本大幅增加,单一数据在美国申报上市被叫停,全球多中心临床耗资巨大,只有少数企业可以承担;二是创新药门槛将大幅提高,国际化破局的根本是要走出Me-too/Me-better,做引领式创新;三是出海之路可能越来越窄,如今虽然创新药研发靶点层出不穷,但国内药企之间的布局往往大同小异。
国际化耗资大、耗时长、门槛高,大部分小型企业现金储备单薄,无力承担全球三期多中心临床,届时,海外权益掀起转让潮,几乎可以预料。
归根结底,能否更好地实现国际化最终还是得看产品的创新性和差异化。如果中国创新药能够做到全球首创或同类最佳水平,能够解决海外患者急需满足的临床需求,获批便顺理成章。
国际化升维:未来十年打法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最大的隐患并非动荡本身,而是固步自封,沿用旧有的逻辑行事。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变化,企业必须勇于摒弃过往可能源自十年乃至二十年前的经验束缚,寻求新的逻辑框架。
面对当前产业新变局,随着医改政策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叠加影响,中国医药市场处于一个高度国际化竞争的环境。在此背景下,中国创新药企业必须通过国际化发展,积极应对全球医药供应链重塑的新形势。
当“国际化”成为行业热议话题时,我们不禁要问:在国际化的大潮中,企业究竟在追求怎样的未来?众多受访者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未来十年,国际化是中国药企的重中之重。但这里的国际化,绝非简单的药品出口,而是要在国际市场上实现真正的销售、并购与扩张,乃至成为全球医药市场的佼佼者。换言之,成为真正的“国际化企业”。接下来,独立开展国际化运营,是时代留给中国药企的新命题。中国的药企们正经历着从国际贸易“订单”模式向国际化经营思维的深刻转型,其国际化之路正逐步拓宽并深化。
通俗地讲,国际化经营的核心在于构建完善的全球供应链体系,这不仅要求企业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更要在海外设立销售网络、生产基地,实现全球化制造与运营。同时,企业还需要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争取定价话语权,确保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毫无疑问,国内企业要想走向国际,创新是不可或缺的基石。一位浸润医药行业几十年的老将指出,随着医药产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国际化可能是新时代的序曲。“如果你认为国际化充满挑战,时代会向你证明,这并非不可逾越。它不仅要求产品具有明显的差异化优势,在成本控制上更具竞争力,并且还要擅长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除了有好的创新产品和足够的资本外,“作战军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过往,“国际化人才”的匮乏,尤其是具备全球化视野的多元化团队与复合型人才缺乏,使国际化进程有所受阻。中国医药行业的迅猛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近年来在高端生物医药人才培养与引进方面的显著成效,涌现出了一批引领突破性创新的领军人物。然而,尽管如此,这类人才在数量上仍未形成规模效应。持续组建一支具有海外视野的强作战团队,是国内药企接下来持续要做的事情。
另外,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已成为中国创新药企实现高级别“出海”的必经之路。对于国产创新药企而言,如果将药品授权海外开发,仅仅是很初级的“出海”。更高级别的“出海”是药物在全球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进而在海外实现上市,但这一路径,需要解决的难题并不少。
最关键的一条是,中国创新药在全球临床实验设计和执行上还需加强与国际标准的全面接轨。如国内药企在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法规理解不深、风险评估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这不仅需要雄厚的资本支持以应对高昂的试验成本,还需要组建强大的海外团队以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
这场征途还需要更多支持。接下来,对于中国医药行业而言,还应加快推进监管国际化和规则国际化,输出中国技术、中国品牌和中国标准。这不仅是提升中国药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也是推动全球医药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药企锻造成真正的跨国药企,一直为产业界心心念念。不过距离“家门口”的跨国药企出现,仍需多维创新淬炼国内制药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审| 黄佳
二审| 李芳晨
三审| 李静芝
由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四川省医药行业协会共同主办,E药经理人、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H50)承办的2024’第十六届中国医药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大会(以下简称“2024启思会”),将于2024年11月13~15日在成都举行。
2024启思会以“创新十年·未来十年”为主题,赋能中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聚合最受关注临床项目、热门赛道头部上市公司、TOP企业买手团、一二级市场专家、持续创新的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搭建基于“价值”的创新对接平台以及产业生态价值链接平台。
欢迎莅临大会,共同助力产业创新持续新航程。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四川省医药行业协会
承办单位:E药经理人、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H50)
会议信息
会议时间:2024年11月13~15日(11月13~14日全天报到)
会议地点:成都
会议主题:创新十年·未来十年
参会人员:医药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及负责人,医药企业研发负责人,临床试验机构专家,科研院所学术带头人,创新创业家以及医药生产上下游服务供应商、生物医药园区负责人、金融投资机构负责人、医药行业分析师等。
日程框架
11月13日
2024年度中国券商十大医药技术研报分享会(Online)
永安生命科学30人论坛
“中国医药产业触底反弹战略研讨会”暨“中国医药国际比较研究研讨会”(定邀)
中药企业思想家闭门会(探讨如何更贴近市场,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核药创新论坛
11月14日
开幕式(基础研究、监管、支付、使用、资本五大风向标)
中国医药创新趋势论坛(主论坛,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畅谈行业趋势)
中国医疗健康投资50人论坛秋季理事会(闭门)
11月15日
“激流勇进的分子“首届中国重磅炸弹新药论坛
第七届中国医药营销创新论坛
(定向邀请创新药公司C Level高管,和Pharma和Biotech的BD,发布临床阶段最新进展以及在中国已上市或潜在的重磅炸弹药物本土与全球商业化的前景和市场策略,现场邀请二级市场基金经理和分析师交流研讨)
CGT药物创新论坛暨Chat CGT线下交流会
一带一路医药市场考察复盘交流会
首届中国医药董秘价值创新年会
ADC药物创新闭门会
小池大鱼·首届透皮贴剂产业链一体化之路研讨会暨经皮给药产业分会第二次会议
BT+IT生态沙龙
精彩推荐
CM10 | 集采 | 国谈 | 医保动态 | 药审 | 人才 | 薪资 | 榜单 | CAR-T | PD-1 | mRNA | 单抗 | 商业化 | 国际化 | 猎药人系列专题 | 出海
启思会 | 声音·责任 | 创百汇 | E药经理人理事会 | 微解药直播 | 大国新药 | 营销硬观点 | 投资人去哪儿 | 分析师看赛道 | 药事每周谈 | 医药界·E药经理人 | 中国医药手册
创新100强榜单 | 恒瑞 | 中国生物制药 | 百济 | 石药 | 信达 | 君实 | 复宏汉霖 |翰森 | 康方生物 | 上海医药 | 和黄医药 | 东阳光药 | 荣昌 | 亚盛医药 | 齐鲁制药 | 康宁杰瑞 | 贝达药业 | 微芯生物 | 复星医药 |再鼎医药|亚虹医药
跨国药企50强榜单 | 辉瑞 | 艾伯维 | 诺华 | 强生 | 罗氏 | BMS | 默克 | 赛诺菲 | AZ | GSK | 武田 | 吉利德科学 | 礼来 | 安进 | 诺和诺德 | 拜耳 | 莫德纳 | BI | 晖致 | 再生元
100 项与 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