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1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评价BGC515胶囊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初步有效性的I期临床研究
剂量递增研究:
主要目的:
评估BGC515胶囊在恶性间皮瘤(MM)、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EHE)或其他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探索剂量限制性毒性和最大耐受剂量。
次要目的:
评价BGC515胶囊在MM、EHE或其他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
初步评价BGC515胶囊在MM、EHE或其他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疗效。
探索性目的:
探索性生物标志物研究。
剂量扩展研究:
主要目的:
进一步评价BGC515胶囊在MM、EHE、胶质母细胞瘤或其他具有NF1/2缺陷、YAP/TAZ融合、LATS1/2突变、MST1/2突变的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确定II期推荐剂量。
评价BGC515胶囊在MM、EHE、胶质母细胞瘤或其他具有NF1/2缺陷、YAP/TAZ融合、LATS1/2突变、MST1/2突变的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初步有效性。
次要目的:
评价BGC515胶囊在MM、EHE、胶质母细胞瘤或其他具有NF1/2缺陷、YAP/TAZ融合、LATS1/2突变、MST1/2突变的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PK。
探索性目的:
探索性生物标志物研究。
100 项与 Suzhou Qiaoji Biotechnology Co., Ltd.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Suzhou Qiaoji Biotechnology Co., Ltd. 相关的专利(医药)
2月至3月,BioBAY园内喜讯不断,企业融资超10亿元、1款创新药,1款三类器械获批上市、一系列重量级BD合作交易相继达成......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 · 企业融资 ·吉美瑞生、鲲石生物、英矽智能、爱科诺、嘉树医疗等园内企业完成新一轮融资。这些资金将助力各企业在技术研发、服务升级、产品推广及全球化布局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实力。● 吉美瑞生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投资方为冷杉溪资本,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旗下相关干细胞产品的临床研发和申报。● 鲲石生物成功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的Pre A+轮融资。由青岛瀛海安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独投。本轮融资资金将有利于进一步加快鲲石生物多款产品的临床试验和商业化进程,为鲲石生物未来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英矽智能完成由惠理集团旗下的私募股权基金、浦东创投和浦发集团、锡创投和宜兴国控联合领投的1.1亿美元E轮融资。本轮融资所募得的资金将用于推动英矽智能在人工智能平台升级和药物研发管线创新方面的突破。● 爱科诺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所筹资金将用于加速针对炎症性肠病, 银屑病, 非感染性葡萄膜炎,及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等炎症与自身免疫疾病的临床阶段的药物开发。● 嘉树医疗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这轮融资由高瓴创投与华东医药战略合作伙伴红石厚峰联合领投,中信里昂资本、海河凯莱英产业基金等多家机构跟投,老股东信成基金、勤智资本也追加了投资。· BD合作 ·近期,BD合作方面佳讯连连。和铂医药、桥济生物、立生医药、贝康医疗、英矽智能、晶云药物等企业纷纷达成重要合作协议。这些合作将为企业在药物研发、商业化推广等方面注入新动力,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 和铂医药宣布与阿斯利康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研发针对免疫性疾病、肿瘤及其他多种疾病的新一代多特异性抗体疗法。此次战略合作内容涵盖基于和铂医药专有的Harbour Mice®全人源抗体技术平台在多治疗领域的多项目授权许可协议,以及阿斯利康对和铂医药的1.05亿美元股权投资。和铂医药将获得总计1.75亿美元的首付款、近期里程碑付款和额外新增项目的选择权行使费,以及最高达44亿美元的研发及商业里程碑付款,外加基于未来产品净销售额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桥济生物宣布与全球TOP15药企武田达成战略合作,围绕免疫学与神经学领域挑战性靶点开发新型小分子药物。根据协议,桥济生物将获得4600万美元预付款及潜在超7.7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此外,桥济生物还将根据合作可能产生的产品净销售额获得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立生医药与上市企业阳光诺和达成合作,双方共同宣布就立生医药LXP2311和LXP0531两个新药项目在中国大陆达成区域战略合作。● 贝康医疗集团旗下子公司Genea Biomedx与新加坡Rhea Labs集团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拓展欧美、南美和东南亚等地区的辅助生殖行业市场,打造更智能、更全面的试管婴儿(IVF)诊所。● 英矽智能与和铂医药达成战略合作,将利用各自在抗体发现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优势,加速新型治疗性抗体的研发进程。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结合和铂医药行业领先的技术平台、专有数据集以及在抗体开发领域的丰富的经验,与英矽智能在构建一体化AI驱动药物研发平台方面的技术优势,共同推进AI赋能的抗体发现算法和应用开发。● 晶云药物与普瑞盛正式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携手为中国创新药出海提供临床样品生物分析、临床数据统计分析和临床药理等专业的定制化解决方案。此次合作整合双方在各自领域的优势资源,为中国创新药出海项目及全球制药企业提供更高效、灵活的支持,加速创新药物的国际临床进程。两家公司在中美两地均设有专业的项目管理和运营团队,确保与客户的高效沟通和快速响应。· 产品上市 ·产品上市方面,园内企业取得重要成果,信达生物信必敏®获批上市、环心医疗Bluesphere蓝鳐可载药栓塞微球获批上市。● 信达生物研发的替妥尤单抗N01注射液,重组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抗体信必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治疗甲状腺眼病(Thyroid Eye Disease, TED)。信必敏®是中国首个、全球第二款获批的IGF-1R抗体药物,也是中国甲状腺眼病治疗领域70年来的首款新药,将重塑甲状腺眼病的治疗标准。● 环心医疗研发的Bluesphere蓝鳐可载药栓塞微球,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该产品拥有精准的粒径控制技术,能够深入肿瘤供血动脉,实现更精准的栓塞,有效阻断肿瘤血供。具备出色的载药能力,可携带更多的化疗药物,并且能够实现药物的缓慢释放,延长药物在肿瘤局部的作用时间,持续打击肿瘤细胞。具备出色的载药能力,可携带更多的化疗药物,并且能够实现药物的缓慢释放,延长药物在肿瘤局部的作用时间,持续打击肿瘤细胞。春潮涌动,创新激荡。BioBAY在2025年开年之际交出的这份答卷,不仅彰显了园区企业在生物医药全产业链的强劲实力,更印证了中国创新药械研发的蓬勃生命力。从资本市场的坚定支持到重磅产品的接连落地,从跨国合作的深度链接到技术平台的全球赋能,每一步跨越都在重塑行业格局,为患者带来更多突破性治疗方案。作为中国生物医药创新的高地,BioBAY始终以构建全球领先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为己任。未来,园区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整合政策、资本、人才与技术资源,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助力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攀登新高峰。让我们共同期待,这片创新沃土将孕育出更多改变生命的科技硕果,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文章来源:往期发布整理责编:何文正审核:任旭推荐阅读上市企业丨信达生物:率先实现盈利!一图读懂2024年业绩亮点逆势吸金数亿,嘉树医疗如何打破自我给药“欧美垄断”格局?BioBAY董事长殷建国与园内企业共话核酸药物产业化的现状、趋势与挑战
近期,BioBAY园内上市企业百济神州在资本市场上接连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先是以3100余亿元的A股市值,登顶国内药企市值“一哥”,又公布了2024年全年业绩,营收272.14亿元、同比增幅高达56.2%。
原市值第一的恒瑞医药,在营收及利润这两项财报核心数据上目前均不逊于百济神州,资本市场对百济的信心与认可缘何而来?细读这份财报、回顾百济的历史,其如今的成就并非偶然,而是“创新能力+全球化布局”齐头并进下的必然。百济神州的成功也足以鼓舞创新药企:走出差异化路线,创造价值,便可以走出寒冬,静候春暖花开。
百济神州2024年财报节选
产自苏州百济神州创新药物全球产业化基地的泽布替尼作为百济神州的“明星产品”,贡献了近七成的营收,2024年全球销售额达到26亿美元,同比增长105%。其中美国市场贡献了近20亿美元,同比增长107.5%。自2019年获得FDA批准以来,泽布替尼已在超过70个市场获批,并在美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市场中占据了60%的份额。2024年第四季度,其美国市场销售额已经超越竞品阿可替尼,与伊布替尼几乎持平。
美国市场中泽布替尼与竞品在CLL初治和复发/难治性治疗的新患者中的份额变化
泽布替尼的增长史就是一部中国创新药企打破国际垄断的奋斗史。2013年,当国内药企仍热衷于仿制成熟靶点药物时,百济神州的首款自主研发药物BTK抑制剂泽布替尼正式立项。2019年,泽布替尼获FDA批准上市,成为首个“出海”成功的国产抗癌药,2023年,泽布替尼通过头对头临床试验击败强生的伊布替尼,同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指南将泽布替尼列为白血病和淋巴癌一线治疗的“1类优先推荐”。泽布替尼凭借“同类最优”的技术优势,成功在全球BTK抑制剂市场中闯出一片天地。
从泽布替尼在全球市场的营收也不难看出,百济神州目前营收的基本盘在海外。这源于百济神州从成立之初就选择了“去CRO化”的研发模式,自主管理全球临床试验,优先聚焦美国市场,通过自建商业化团队覆盖血液科重点医生和临床中心,同时拓展欧洲、日本等成熟市场。这种模式虽然投入巨大,但也为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而在消费端,百济神州也能够在海外市场获得更高的定价,例如替雷利珠单抗在美国的定价是国内价格的20余倍,海外创新药的高附加值也使市场更青睐“出海能力”。
在披露2024年度业绩的同时,百济神州预期其2025年营业收入将介于352亿元至381亿元之间,估算较2024年增长29%至40%。增长主要受益于泽布替尼在美国的领先地位以及在欧洲和全球其他重要市场的持续扩张。同时,百济神州预期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将大于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研发费用之总和,2025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预计为正。
苏州百济神州创新药物全球产业化基地
百济神州证明了全球化的高研发投入维系业绩增长的模式存在成功可能。这种模式不仅塑造了百济神州自身的竞争力,同时还为资本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外加从市场环境来看,医保政策“支持真创新、真支持创新”,叠加港股及海外科技板块回暖,给未来创新药行业带来更多信心与增量资金。
回过头来看BioBAY园内的创新药企:信达生物保持营收高速增长,稳步迈向200亿营收目标;亚盛医药2024 H1净利润1.63亿元,为2009年成立来首次盈利;桥济生物、映恩生物等企业多款产品达成大额BD……如今,在全球商业化体系建设和创新能力加持下,百济神州也即将迈入“盈利之年”。这些例子无不印证了生物医药并非寒冬,而是在从“资本驱动”向“价值创造”转变。从创新中发现增量的价值,走出差异化路线,才能从泡沫中脱颖而出,获得资本与市场的认可。
撰稿:赵家帅
责编:赵家帅
审核:任旭
推荐阅读
超18亿美元!百济神州引进石药集团癌症在研新药
上市企业丨KRAS家族再添“强将”!百济神州Pan-KRAS抑制剂临床获批
单季度营收突破10亿美元,前三季度收入超2023全年!百济神州公布Q3业绩发布
继信达生物、映恩生物等企业斩获近40亿美元国际授权合作后,BioBAY再传捷报:园内创新药企桥济生物(BridGene Biosciences)宣布与全球TOP15药企武田(Takeda)达成战略合作,围绕免疫学与神经学领域挑战性靶点开发新型小分子药物。
根据协议,桥济生物将获得4600万美元预付款及潜在超7.7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此外,桥济生物还将根据合作可能产生的产品净销售额获得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本次研究合作涵盖多个靶点,并利用 BridGene 具有独特优势的 IMTAC™ 平台。该平台采用化学蛋白组学方法,发现针对传统意义上不可成药靶点的潜在小分子药物。
早在2021年3月30日,BridGene已经与武田制药达成5亿美元合作,双方建立多达五个药物发现计划,利用BridGene专有的IMTAC™(等压质量标记亲和力表征)化学蛋白质组学平台,确定靶点和小分子候选药物,武田开发成治疗候选药物并推进临床开发。2024年1月,BridGene已与Galapagos签订总额超过7亿美元的战略合作与许可协议。
“我们很高兴能够继续与武田合作,发现针对免疫学和神经学领域挑战性靶点的新型治疗方法。” BridGene Biosciences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曹平博士表示,“本次合作充分体现了我们 IMTAC™ 平台在发现全球首创(first-in-class)疗法方面的潜力,同时与武田全面的临床和商业化能力形成互补。”
“与 BridGene 的合作彰显了我们在神经学和免疫学领域不断创新的承诺,致力于通过前沿科学推动患者治疗的变革。” 武田研究负责人兼首席科学官 Christopher Arendt 博士表示,“通过将 BridGene 的 IMTAC™ 平台与武田的科学专业知识相结合,我们希望解锁更广泛的、过去被认为不可成药的靶点,从而推动我们在小分子药物发现领域的核心战略。”
▌文章来源:动脉新医药
责编:何文正
审核:任旭
推荐阅读
资本市场丨吉美瑞生:宣布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
信达生物2024收入超82亿元,多款产品上市在即,增长前景喜人
资本市场丨微光基因完成新一轮数千万元融资,开发VLP/LNP递送体内表观基因编辑
100 项与 Suzhou Qiaoji Biotechnology Co., Ltd.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Suzhou Qiaoji Biotechnology Co., Ltd.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