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研机构- |
|
在研适应症- |
|
最高研发阶段无进展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
|
在研机构- |
|
在研适应症- |
|
最高研发阶段无进展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A PHASE 3,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DOUBLE-DUMMY, ACTIVE CONTROLLED, PARALLEL GROUP STUDY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PC1063 ADMINISTERED ORALLY TO RELAPSING MULTIPLE SCLEROSIS PATIENTS
100 项与 Receptos LLC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Receptos LLC 相关的专利(医药)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本周,热点不少。首先是审评审批方面,很值得关注的有两个,科伦博泰西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国内获批上市以及复宏汉霖抗PD-1单抗在欧盟获批上市;其次是研发方面,礼来终止了4项临床,BMS终止了1项临床;再次是交易及投融资方面,交易不多,但是可以一说的是,复宏汉霖达雷妥尤单抗生物类似药以总交易额超1.3亿美元达成国际授权合作;最后是财报方面,近日各大跨国医药巨头公司年报纷纷出炉,K药依然是2024年药王,卖了294.82亿美元,司美格鲁肽紧随其后,卖了292.96亿美元。
本周盘点包括审评审批、研发、交易及投融资和财报四大板块,统计时间为2025.2.3-2.8,包含23条信息。
审评审批
NMPA
上市
批准
1、2月7日,NMPA官网显示,科伦博泰的西妥昔单抗N01注射液获批上市,拟用于治疗RAS基因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与奥沙利铂(FOLFOX)或伊立替康(FOLFIRI)方案联合用于一线治疗;与FOLFIRI联合用于经含FOLFIRI治疗失败后的患者;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与铂类和氟尿嘧啶化疗联合用于一线治疗复发和/或转移性疾病;与放疗联合用于治疗局部晚期疾病。A140是国内首家以原研西妥昔单抗(商品名:爱必妥)为参照药的生物类似药。
2、2月7日,NMPA官网显示,康诺亚的司普奇拜单抗注射液获批新适应症,用于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这是司普奇拜单抗获批的第3项适应症。司普奇拜单抗是一种针对IL-4Rα的高效、人源化抗体,2024年9月,司普奇拜单抗首次获批上市,成为首个上市的国产IL-4Rα抗体。同年12月,司普奇拜单抗扩大适应症至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
3、2月7日,NMPA官网显示,华润双鹤的巯嘌呤微片获批上市,用于治疗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成人和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急变期。巯嘌呤属于抑制嘌呤合成途径的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是一种硫嘌呤类化疗药物,这是一款可精准计量的创新剂型巯嘌呤微片(5mg规格),“体型”缩至芝麻大小。
申请
4、2月7日,CDE官网显示,百奥泰的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BAT2306)申报上市。这是首款申报上市的司库奇尤单抗生物类似药。原研司库奇尤单抗是诺华开发的一种全人源IgG1单克隆抗体,2014年12月,司库奇尤单抗首次获批上市,商品名为Cosentyx,用于治疗银屑病关节炎,2019年3月,司库奇尤单抗在国内获批上市,商品名为可善挺。
5、2月8日,CDE官网显示,赛诺菲的盐酸非索非那定口服混悬液申报上市。非索非那定是二代新型抗组胺药,具有起效快、24小时长效,且不引起嗜睡,脑部受体占有率低等特点。其对H1受体的亲和力较高,表明其较好的心脏安全性,此前非索非那定片已经在中国获批,治疗过敏性鼻炎及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临床
批准
6、2月5日,CDE官网显示,君实生物1类新药AWT020注射用无菌粉末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晚期恶性肿瘤。这是一款抗PD-1/IL-2c融合蛋白。2024年11月,君实生物宣布以超7.5亿元引进两款癌症双靶点融合蛋白药物在大中华区的权益,其中一款产品已向CDE提交临床试验申请,这可能正是本次获批IND的AWT020注射用无菌粉末。
7、2月5日,CDE官网显示,多域生物1类新药HPB-143片获批临床,拟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等自身免疫性和炎症性疾病。这是一款靶向IRAK4的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该产品此前已经于2024年10月在美国获批临床,本次是该产品首次在中国获批IND。
8、2月6日,CDE官网显示,科伦博泰的A140注射液、正大天晴的格索雷塞片联合疗法获批临床,拟定适应症为携带KRAS G12C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等恶性肿瘤。A140注射液是科伦博泰在研的一款西妥昔单抗注射液生物类似物,格索雷塞是益方生物研发的一款KRAS G12C选择性抑制剂。
9、2月7日,CDE官网显示,金赛药业1类新药GenSci120注射液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GenSci120注射液是一款PD-1激动剂抗体新药,该产品已于2025年1月首次在中国获批临床,用于开展治疗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试验。
10、2月7日,CDE官网显示,诺华1类新药PIT565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这是诺华在研的一款抗CD3/CD19/CD2的三特异性抗体,正处于国际多中心Ⅰ期研究阶段,针对适应症包括复发或难治性B-NHL和R/R CD19阳性B-ALL,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优先审评
11、2月5日,CDE官网显示,信达生物申报的伊匹木单抗注射液(IBI310)和信迪利单抗注射液拟纳入优先审评,适应症为伊匹木单抗注射液联合信迪利单抗用于可切除的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型(dMMR)结肠癌患者的新辅助治疗。这是信达生物在研的抗CTLA-4单抗IBI310与抗PD-1单抗信迪利单抗联合疗法。
突破性疗法
12、2月5日,CDE官网显示,明济生物1类新药M108单抗注射液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拟定适应症为联合吉西他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用于局灶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的CLDN18.2阳性的胰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这是一款靶向CLDN18.2的ADCC增强型单克隆抗体。在针对该适应症的Ⅰb期临床研究中,研究者评估的疾病控制率(DCR)达到100%。
FDA
上市
批准
13、2月4日,FDA官网显示,罗氏的雷珠单抗植入剂100 mg/mL(Susvimo)获批新适应症,用于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Susvimo是罗氏为实现缓释以减轻患者多次眼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的痛苦而开发的一款剂型创新产品,通过港式给药系统(Port Delivery Platform)持续向患者眼内递送雷珠单抗,一年仅需植入两次。
临床
批准
14、2月5日,FDA官网显示,拓领博泰生物罕见病1类新药TollB-001片获批临床,用于治疗系统性硬化症。TollB-001片在研究中展现出了较好的药效与安全性,能够有效调节免疫反应,其独特的免疫调控机制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思路。
EMA
上市
批准
15、2月5日,EMA官网显示,复宏汉霖的抗PD-1单抗斯鲁利单抗(H药、欧洲商品名:Hetronifly)获批上市,联合卡铂和依托泊苷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H药成为首个在欧盟获批上市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抗PD-1单抗。
研发
临床状态
16、2月5日,礼来宣布,终止4个临床项目,包括OGA抑制剂ceperognastat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Ⅱ期临床、CD200R单抗ucenprubart治疗特应性皮炎的Ⅱ期临床、长效松弛素类似物volenrelaxin治疗心衰的Ⅱ期临床,以及双重胰淀素/降钙素受体激动剂DACRA QW Ⅱ(LY3541105)减重的Ⅰ期研究。
17、2月6日,BMS宣布,终止开发已经进入Ⅲ期阶段的IL-13单抗Cendakimab。Cendakimab(RPC4046)是一款靶向IL-13的人源化、高亲和力IgG1单克隆抗体,最早由艾伯维开发。2013年3月,Receptos(已被BMS收购)与艾伯维达成协议,获得Cendakimab的合作开发权。
交易及投融资
18、2月6日,复宏汉霖宣布,与Dr. Reddy’s Laboratories的全资子公司Dr. Reddy’s Laboratories SA就其达雷妥尤单抗生物类似药HLX15签署授权许可协议。Dr. Reddy’s将拥有HLX15皮下注射和静脉注射两种剂型在美国及42个欧洲国家和地区的独家商业化权益,共计覆盖43个国家和地区。根据协议,复宏汉霖将负责HLX15的研发、生产以及商业化供应,并从交易中获得1.316亿美元,其中3300万美元为交易首付款。
财报
19、2月4日,默沙东公布2024年业绩,总营收641.68亿美元,同比增长7%。默沙东制药业务收入574.00亿美元,同比增长7%。研发投入为179.38亿美元,同比下降41%。2024年,药王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创造了新的销售记录,以18%的增长速度创收294.82亿美元,其销售额约占默沙东全年总营收的46%。
20、2月4日,安进公布2024年业绩,全年营收334.24亿美元(+19%),其中产品收入320.26亿美元(+19%);全年研发费用58.78亿美元(+25%),占总收入的18%。安进将重点业务划分为综合内科疾病药物(General Medicine)、罕见病、炎症和肿瘤四大板块,其中普药板块贡献了100亿美元的收入并且实现了双位数增长。
21、2月4日,辉瑞公布2024年业绩。全年营收636.27亿美元,同比增长7%,若排除新冠口服药Paxlovid 和新冠疫苗Comirnaty的影响,营收增长12%。第四季度营收177.63亿美元,同比增长21%。辉瑞总营收从2022年的1003亿美元,下跌至2023年的585亿美元(-41%)。2024年全年研发投入为108.22亿美元,同比增加1%。
22、2月5日,GSK公布2024年业绩,全年营收313.76亿英镑(约402.02亿美元,按2024年平均汇率1英镑=1.2813美元换算),同比增长7%(按固定汇率CER计算)。GSK主营业务主要分为疫苗(Vaccines)、特药(Specialty Medicines)以及普药(General Medicines)三大板块。
23、2月5日,诺和诺德公布2024业绩,总营收约合421.49亿美元,同比增长26%。降糖用司美格鲁肽注射液Ozempic在2024年销售174.66亿美元,同比增长26%;口服司美格鲁肽片Rybelsus销售33.82亿美元,同比增长26%;减肥用司美格鲁肽注射液Wegovy创收84.48亿美元,同比增长86%。三款司美格鲁肽产品全年合计收入292.96亿美元。
【智药研习社近期直播】
扫码领取CPHI & PMEC China 2025展会门票
来源:CPHI制药在线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制药在线立场。本网站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
投稿邮箱:Kelly.Xiao@imsinoexpo.com
▼更多制药资讯,请关注CPHI制药在线▼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智药研习社~
来源:BiG生物创新社
自身免疫疾病(AID)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或细胞的攻击所引发的一类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炎性肠病等。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和治疗方法的创新,自免并购活动在过去几十年中不断增加,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本文简要梳理!
01
自免并购的早期阶段: 20世纪末期
20世纪末期,各大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开始认识到自身免疫疾病治疗市场的潜力,虽然这一时期行业内相关的并购活动相对较少,但仍为后续蓬勃发展的市场以及并购活动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这一时期重要的并购案包括:
53亿美元:罗氏收购Syntex(1994)
罗氏(Roche)以53亿美元收购美国生物技术公司Syntex,帮助罗氏加强了在风湿性关节炎和其他自免疾病治疗领域的产品组合;
图2:《芝加哥论坛报》报道罗氏收购Syntex的新闻
820亿美元:辉瑞收购Warner-Lambert(1999)
辉瑞(Pfizer)以约8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Warner-Lambert。这次并购虽然主要是为了取得著名的降胆固醇药物立普妥(Lipitor),但也极大增强了辉瑞在自身免疫疾病药物开发方面的实力。
图3:《华盛顿邮报》辉瑞收购Warner-Lambert的新闻
赛诺菲-安万特(Sanofi-Aventis)成立(1999)
1999年,赛诺菲(Sanofi)和霍诺(Hoechst Marion Roussel)合并成立了赛诺菲-安万特(Sanofi-Aventis),这次合并使赛诺菲在自身免疫疾病治疗领域拥有更强的研发能力和市场份额。
图4:赛诺菲(Sanofi)和霍诺(Hoechst Marion Roussel)的相关报道
160亿美元:Amgen收购Immunex(2001)
在这一时期,还有一个典型的收购案例,2001年,Amgen以160亿美元收购Immunex,获取了其重磅药物Enbrel(依那西普)。Enbrel是一种抗肿瘤坏死因子(TNF)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其他自身免疫疾病。这次收购不仅使得Amgen在免疫疾病治疗领域的地位显著提升,也为其带来了可观的财务回报 。
图5:Nature Technology网站对Amgen收购Immunex的报道
图6:Amgen官网新闻
自身免疫领域(自免领域)的并购案反映了生物技术和制药行业的整合趋势这些并购案不仅加速了自身免疫疾病治疗药物的开发和上市,也推动了生物技术和制药行业的整合和创新。通过并购,这些公司能够获取更多的资源、技术和市场,进而提升其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02
自免并购的汹涌浪潮:2015~2020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自身免疫疾病治疗市场迅速扩展,生物技术的进步和新疗法的开发推动了大量并购交易。
这十年间,若干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纷纷加入并购浪潮,自免领域并购案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时常占据医药行业新闻头条,引起国内外众多关注。
210亿美元:AbbVie收购Pharmacyclics(2015)
2015年AbbVie以2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Pharmacyclics,通过本次收购,Abbvie获得了Pharmacyclics的于治疗多种血液系统疾病的药物Imbruvica(依鲁替尼)。虽然Imbruvica主要用于癌症治疗,但其研究成果为自身免疫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增强了AbbVie在免疫学领域的研发能力 。
图7:AbbVie官网并购内容
72亿美元:Celgene收购Receptos(2015)
Celgene以72亿美元收购Receptos,主要是为了其在研药物Ozanimod,这是一种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和溃疡性结肠炎的S1P受体调节剂。Ozanimod的开发成功使Celgene在自身免疫疾病治疗领域的布局更加完善 。
图8:Market Screen对此次并购的相关报道
25亿美元:Sanofi收购Synthorx(2019)
2019年,Sanofi收购Synthorx。Sanofi以25亿美元收购了Synthorx,获取其以工程化IL-2为基础的免疫治疗技术。Synthorx的技术平台旨在增强免疫系统的选择性,开发新型治疗方法来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疾病,进一步拓展了Sanofi在免疫治疗领域的产品线 。
图9:Sanofi官网对此次并购的说明
03
自免并购继续升温:近五年情况
再把视野转向2020年至今,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在过去的几年中,自身免疫领域的并购活动继续升温,主要驱动力包括对创新疗法的需求、企业间的战略整合以及资本市场的支持。
3.1亿美元:Novartis收购IFM Therapeutics的自身免疫部门(2020)
2020年,Novartis收购IFM Therapeutics的自身免疫部门。Novartis以3.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IFM Therapeutics的自身免疫资产。这些资产包括多个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小分子药物,旨在通过靶向炎症信号通路来调节免疫反应,极大地增强了Novartis在自身免疫治疗领域的研发能力。
图10:Fierce Biotech网站对此次收购的报道
390亿美元:AstraZeneca收购Alexion Pharmaceuticals(2021)
2021年,AstraZeneca收购Alexion Pharmaceuticals。
AstraZeneca以3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Alexion Pharmaceuticals,这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并购案之一。Alexion是开发罕见病和自身免疫疾病治疗药物的领导者,其主要产品Soliris和Ultomiris用于治疗一系列罕见的自身免疫疾病。这次收购使AstraZeneca在免疫学和罕见病领域的地位显著提升。
图11: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网站对此次并购的报道
自2019年受到COVID-19新冠疫情的影响,资金短缺与市场不确定性、监管审批延误、临床试验停滞、供应链中断、战略优先级变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和挑战,制药和生物技术行业相关自身免疫疾病领域的并购活动相对减少,但是趋势仍不容忽略。
04
自免并购案屡见不鲜的2024年
让我们目光再转回到2024年,截至五月底,自免相关的并购、收购案例屡见不鲜,并购活动呈现活跃态势。这里聚焦几个比较典型的案例:
2.5亿美元:Novartis收购Calypso Biotech(2024.01)
1月,Novartis以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Calypso Biotech,这家公司开发的CALY-002针对IL-15,用于治疗乳糜泻和嗜酸性食管炎。Novartis计划利用该产品针对多种高未满足需求的自身免疫病适应症进行开发。
图12:European Biotechnology网站关于此次并购的报道
Regeneron收购2seventy Bio的肿瘤和自身免疫资产(2024.04)
4月,Regeneron收购了2seventy Bio的肿瘤和自身免疫资产,并成立了新的研发部门Regeneron Cell Medicine。此次收购包括雇佣了2seventy Bio的160名员工,初步将重点放在CAR-T和CAR-NK疗法的开发上。
图13:Regeneron官网对此次收购的相关内容
Eliem Therapeutics收购Tenet Medicines(2024.04)
同月,Eliem Therapeutics收购了Tenet Medicines,其主要资产是抗CD19抗体TNT119,潜在适应症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此次收购使Eliem能够扩展其在自身免疫疾病治疗领域的产品线。
图14:Eliem官网对此次收购的相关内容
强生收购Numab、Ashahi Kasei Corporation收购Calliditas(2024.05)
本文开篇就已经提到,今年5月强生并购Numab,同时五月还有几起自免领域相关的并购案,就在强生并购案的当天,日本化工企业旭化成(Ashahi Kasei Corporation)也宣布准备以10.6亿美元收购瑞典生物技术公司Calliditas Therapeutics,本次收购后,旭化成将获得Calliditas的Nefecon(用以治疗IgA肾病)等。
图15:Ashahi Kasei Corporation公司对本次收购的相关内容
写在最后
随着2024年下半年的到来,预计自身免疫领域的并购活动将继续活跃。
各大生物科技和医药公司将继续通过战略性收购和合作,寻求在自身免疫疾病治疗领域的突破和创新。这些并购活动不仅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还将加速新疗法的开发和商业化进程,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参考资料:
[1]强生官网;Numab官网;Amgen官网;AbbVie官网;Sanofi官网;Novartis年报;Regeneron官网;Eliem官网
[2] Switzerland’s Roche Holding Ltd. agreed to buy Syntex Corp. for $5.3 billion
[3] Pfizer Bids $82 Billion for Warner-Lambert
[4] Amgen's big-ticket play for Immunex
[5] Novartis ponies up $310M for IFM Therapeutics’ inflammation-focused unit
[6] Novartis AG to buy immunology specialist Calypso Biotech BV
[7] J&J to Acquire Rights to Investigational Bispecific Antibody
作者|零星
自身免疫疾病(AID)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或细胞的攻击所引发的一类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炎性肠病等。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和治疗方法的创新,自免并购活动在过去几十年中不断增加,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本文简要梳理!
01
自免并购的早期阶段: 20世纪末期
20世纪末期,各大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开始认识到自身免疫疾病治疗市场的潜力,虽然这一时期行业内相关的并购活动相对较少,但仍为后续蓬勃发展的市场以及并购活动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这一时期重要的并购案包括:
53亿美元:罗氏收购Syntex(1994)
罗氏(Roche)以53亿美元收购美国生物技术公司Syntex,帮助罗氏加强了在风湿性关节炎和其他自免疾病治疗领域的产品组合;
图2:《芝加哥论坛报》报道罗氏收购Syntex的新闻
820亿美元:辉瑞收购Warner-Lambert(1999)
辉瑞(Pfizer)以约8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Warner-Lambert。这次并购虽然主要是为了取得著名的降胆固醇药物立普妥(Lipitor),但也极大增强了辉瑞在自身免疫疾病药物开发方面的实力。
图3:《华盛顿邮报》辉瑞收购Warner-Lambert的新闻
赛诺菲-安万特(Sanofi-Aventis)成立(1999)
1999年,赛诺菲(Sanofi)和霍诺(Hoechst Marion Roussel)合并成立了赛诺菲-安万特(Sanofi-Aventis),这次合并使赛诺菲在自身免疫疾病治疗领域拥有更强的研发能力和市场份额。
图4:赛诺菲(Sanofi)和霍诺(Hoechst Marion Roussel)的相关报道
160亿美元:Amgen收购Immunex(2001)
在这一时期,还有一个典型的收购案例,2001年,Amgen以160亿美元收购Immunex,获取了其重磅药物Enbrel(依那西普)。Enbrel是一种抗肿瘤坏死因子(TNF)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其他自身免疫疾病。这次收购不仅使得Amgen在免疫疾病治疗领域的地位显著提升,也为其带来了可观的财务回报 。
图5:Nature Technology网站对Amgen收购Immunex的报道
图6:Amgen官网新闻
自身免疫领域(自免领域)的并购案反映了生物技术和制药行业的整合趋势这些并购案不仅加速了自身免疫疾病治疗药物的开发和上市,也推动了生物技术和制药行业的整合和创新。通过并购,这些公司能够获取更多的资源、技术和市场,进而提升其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02
自免并购的汹涌浪潮:2015~2020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自身免疫疾病治疗市场迅速扩展,生物技术的进步和新疗法的开发推动了大量并购交易。
这十年间,若干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纷纷加入并购浪潮,自免领域并购案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时常占据医药行业新闻头条,引起国内外众多关注。
210亿美元:AbbVie收购Pharmacyclics(2015)
2015年AbbVie以2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Pharmacyclics,通过本次收购,Abbvie获得了Pharmacyclics的于治疗多种血液系统疾病的药物Imbruvica(依鲁替尼)。虽然Imbruvica主要用于癌症治疗,但其研究成果为自身免疫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增强了AbbVie在免疫学领域的研发能力 。
图7:AbbVie官网并购内容
72亿美元:Celgene收购Receptos(2015)
Celgene以72亿美元收购Receptos,主要是为了其在研药物Ozanimod,这是一种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和溃疡性结肠炎的S1P受体调节剂。Ozanimod的开发成功使Celgene在自身免疫疾病治疗领域的布局更加完善 。
图8:Market Screen对此次并购的相关报道
25亿美元:Sanofi收购Synthorx(2019)
2019年,Sanofi收购Synthorx。Sanofi以25亿美元收购了Synthorx,获取其以工程化IL-2为基础的免疫治疗技术。Synthorx的技术平台旨在增强免疫系统的选择性,开发新型治疗方法来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疾病,进一步拓展了Sanofi在免疫治疗领域的产品线 。
图9:Sanofi官网对此次并购的说明
03
自免并购继续升温:近五年情况
再把视野转向2020年至今,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在过去的几年中,自身免疫领域的并购活动继续升温,主要驱动力包括对创新疗法的需求、企业间的战略整合以及资本市场的支持。
3.1亿美元:Novartis收购IFM Therapeutics的自身免疫部门(2020)
2020年,Novartis收购IFM Therapeutics的自身免疫部门。Novartis以3.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IFM Therapeutics的自身免疫资产。这些资产包括多个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小分子药物,旨在通过靶向炎症信号通路来调节免疫反应,极大地增强了Novartis在自身免疫治疗领域的研发能力。
图10:Fierce Biotech网站对此次收购的报道
390亿美元:AstraZeneca收购Alexion Pharmaceuticals(2021)
2021年,AstraZeneca收购Alexion Pharmaceuticals。
AstraZeneca以3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Alexion Pharmaceuticals,这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并购案之一。Alexion是开发罕见病和自身免疫疾病治疗药物的领导者,其主要产品Soliris和Ultomiris用于治疗一系列罕见的自身免疫疾病。这次收购使AstraZeneca在免疫学和罕见病领域的地位显著提升。
图11: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网站对此次并购的报道
自2019年受到COVID-19新冠疫情的影响,资金短缺与市场不确定性、监管审批延误、临床试验停滞、供应链中断、战略优先级变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和挑战,制药和生物技术行业相关自身免疫疾病领域的并购活动相对减少,但是趋势仍不容忽略。
04
自免并购案屡见不鲜的2024年
让我们目光再转回到2024年,截至五月底,自免相关的并购、收购案例屡见不鲜,并购活动呈现活跃态势。这里聚焦几个比较典型的案例:
2.5亿美元:Novartis收购Calypso Biotech(2024.01)
1月,Novartis以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Calypso Biotech,这家公司开发的CALY-002针对IL-15,用于治疗乳糜泻和嗜酸性食管炎。Novartis计划利用该产品针对多种高未满足需求的自身免疫病适应症进行开发。
图12:European Biotechnology网站关于此次并购的报道
Regeneron收购2seventy Bio的肿瘤和自身免疫资产(2024.04)
4月,Regeneron收购了2seventy Bio的肿瘤和自身免疫资产,并成立了新的研发部门Regeneron Cell Medicine。此次收购包括雇佣了2seventy Bio的160名员工,初步将重点放在CAR-T和CAR-NK疗法的开发上。
图13:Regeneron官网对此次收购的相关内容
Eliem Therapeutics收购Tenet Medicines(2024.04)
同月,Eliem Therapeutics收购了Tenet Medicines,其主要资产是抗CD19抗体TNT119,潜在适应症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此次收购使Eliem能够扩展其在自身免疫疾病治疗领域的产品线。
图14:Eliem官网对此次收购的相关内容
强生收购Numab、Ashahi Kasei Corporation收购Calliditas(2024.05)
本文开篇就已经提到,今年5月强生并购Numab,同时五月还有几起自免领域相关的并购案,就在强生并购案的当天,日本化工企业旭化成(Ashahi Kasei Corporation)也宣布准备以10.6亿美元收购瑞典生物技术公司Calliditas Therapeutics,本次收购后,旭化成将获得Calliditas的Nefecon(用以治疗IgA肾病)等。
图15:Ashahi Kasei Corporation公司对本次收购的相关内容
写在最后
随着2024年下半年的到来,预计自身免疫领域的并购活动将继续活跃。
各大生物科技和医药公司将继续通过战略性收购和合作,寻求在自身免疫疾病治疗领域的突破和创新。这些并购活动不仅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还将加速新疗法的开发和商业化进程,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参考资料:
[1]强生官网;Numab官网;Amgen官网;AbbVie官网;Sanofi官网;Novartis年报;Regeneron官网;Eliem官网
[2] Switzerland’s Roche Holding Ltd. agreed to buy Syntex Corp. for $5.3 billion
[3] Pfizer Bids $82 Billion for Warner-Lambert
[4] Amgen's big-ticket play for Immunex
[5] Novartis ponies up $310M for IFM Therapeutics’ inflammation-focused unit
[6] Novartis AG to buy immunology specialist Calypso Biotech BV
[7] J&J to Acquire Rights to Investigational Bispecific Antibody
10.12日,深圳;BiG第二届自免研讨会
8:50-8:55 联合主办方致辞
张 战:卫光控股董事长、卫光生物董事长
8:55-9:00 联合主办方致辞
涂 欢:深圳医学科学院副院长、深圳湾实验室副主任
9:00-9:30 Keynote—炎症免疫检查点与AI驱动药物研发
陈有海: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深圳理工大学药学院院长
9:30-10:00 Keynote—临床视角,创新药开发自免,如何选择适应症?
徐沪济: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大内科主任兼风湿科主任/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
10:00-10:25 MNC视角,AZ在肿瘤+自免的布局和开发策略
章 宇: 阿斯利康产品管线和项目管理副总裁
10:25-10:50 茶歇
10:50-11:40 Panel:自免创新药如何立项?MNC&biotech的布局策略,BD合作背后的故事?
肖昌春:赛诺菲中国研究负责人、赛诺菲研究院负责人
徐亚南:武田制药全球外部创新合作部中国区负责人
邓天敬:炎明生物联合创始人/CEO
靳照宇:明济生物董事长兼CEO
朱向阳:华奥泰生物总经理
周潇薇:松禾资本董事总经理(主持)
11:40-12:30 Panel:从肿瘤转战自免,创新疗法(CAR-T/CAR- NK/双抗/ADC/PROTAC等)如何选择适应症,不同modality各自开发优势及挑战,在哪里?未来有哪些新靶标值得关注?
范晓虎:湾岛细胞创始人/CEO
花海清:映恩生物研发副总裁
冯 焱:领泰生物创始人/CEO
张 雷:深圳湾实验室特聘研究员
卢宏韬:科望医药联合创始人/CSO、BiG总干事(主持)
12:30 闭幕致辞&研讨会主持
李 圆:BiG秘书长
12:30-14:00 午餐&参观&自由交流
● 深圳医学科学院(SMART)、卫光生命科学园、湾有引力(光明生物医药创新中心)
报名入口
PS:免费席位有限,均为审核制
观众门票:0元
含12日自免会议&午餐;限biotech/Pharma、临床、院校科学家、投资机构代表
共建Biomedical创新生态圈!
如何加入BiG会员?
100 项与 Receptos LLC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Receptos LLC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