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批准上市 |
|
首次获批日期1986-09-29 |
|
作用机制β1-adrenergic receptor拮抗剂 |
|
原研机构-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批准上市 |
|
首次获批日期1983-01-17 |
|
|
|
|
|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2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盐酸鲁拉西酮片在中国成年健康受试者中的一项单中心、随机、开放、空腹和餐后单次给药、两制剂、两序列、四周期、完全重复交叉生物等效性研究
考察单次口服(空腹/餐后)受试制剂盐酸鲁拉西酮片【规格:40 mg(按C28H36N4O2S·HCl计)】与参比制剂【商品名:罗舒达®,规格:40 mg(按C28H36N4O2S·HCl计)】在中国健康人体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析两种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为该药的申报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本试验旨在研究健康研究参与者单次空腹和餐后口服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非奈利酮片(10 mg)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以Bayer AG生产的非奈利酮片(可申达®,10 mg)为参比制剂,比较两制剂中药动学参数Cmax、AUC0-t、AUC0-∞。
本试验旨在研究单次空腹和餐后口服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硫酸艾沙康唑胶囊(100 mg)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以Pfizer Australia Pty Ltd持证的硫酸艾沙康唑胶囊(康新博®,100 mg)为参比制剂,比较两制剂中药动学参数Cmax、AUC0-72,评价两制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
100 项与 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 本文共:5条资讯,阅读时长约:10分钟 」
药研资讯
1.中国医药子公司富马酸伏诺拉生原料药获批,强化消化领域布局。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天方药业有限公司宣布,其富马酸伏诺拉生原料药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包装规格20kg/桶)。该药主要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及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是消化系统治疗领域的关键品种。截至公告日,国内共有64个富马酸伏诺拉生原料药登记号,其中28个状态为“已批准”。该项目累计研发投入约1136万元,将强化公司“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战略。此次获批有望提升中国医药在高端原料药市场的竞争力,但商业化表现仍需关注政策与市场竞争影响。2.荣昌生物泰它西普全球首创:III期临床攻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荣昌生物宣布其双靶点融合蛋白创新药泰它西普(RC18)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III期临床达到主要终点。该药是全球首个针对pSS适应症取得突破的生物药,填补了该领域治疗空白。pSS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我国患者超500万,此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泰它西普通过同时抑制BLyS和APRIL通路,调节B细胞异常活化,从机制上阻断疾病进展。若获批上市,将为患者提供首个靶向治疗方案,并巩固荣昌生物在自身免疫领域的领先地位。公司计划加速推进上市申请,预计2026年进入市场。3.百济神州皮下注射PD-1启动国内首个Ⅲ期临床,给药效率革命。百济神州启动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皮下注射剂型的Ⅲ期临床试验,适应症为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胃食管结合部腺癌。这是国内首个进入Ⅲ期阶段的皮下注射PD-1药物。与传统静脉注射相比,皮下注射可将给药时间从30-60分钟缩短至30秒,大幅提升患者依从性及医疗资源效率。替雷利珠单抗目前已覆盖尿路上皮癌、非小细胞肺癌等癌种,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达26.43亿元(同比+20.6%)。若该剂型获批,将巩固百济在PD-1赛道差异化优势,并与罗氏、BMS等国际巨头的皮下注射产品直接竞争。4.恒瑞医药新型ADC药物SHR-7782获批临床,攻坚晚期实体瘤。恒瑞医药公告其子公司苏州盛迪亚研发的SHR-7782注射液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准,拟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该药为靶向Nectin-4的抗体偶联药物(ADC),目前全球仅安斯泰来的Padcev一款同类产品上市(2024年销售额19.49亿美元)。恒瑞计划开展SHR-7782联合阿得贝利单抗(PD-L1抑制剂)及化疗的Ib/II期研究,探索其在复发/转移性头颈鳞癌等适应症的潜力。此次获批凸显恒瑞在ADC多维度迭代策略——通过创新靶点组合(如Nectin-4+PD-L1)提升疗效,进一步拓展实体瘤治疗边界。5.美国开发mRNA广谱抗病毒药物,可高效抑制寨卡、新冠及流感病毒。哥伦比亚大学科研团队在《科学转化医学》发表突破性研究,利用I型干扰素刺激基因(ISG)开发出一套10-ISG组合,通过mRNA递送系统实现广谱抗病毒活性。该技术在动物实验中证实可高效抑制寨卡病毒、SARS-CoV-2和流感病毒复制,且未引发显著免疫毒性。这一突破为应对未来新发病毒疫情提供了技术储备,并可能颠覆传统抗病毒药物研发模式——从“一病一药”转向“一药多病”。目前,辉瑞、Moderna等企业已布局mRNA抗病毒平台,此次进展或将加速该领域临床转化。
股市资讯
8月14日A股医药公司涨幅TOP 3
九芝堂(000989.SZ) +10.00%
海创药业(688302.SH) +10.00%
荣昌生物(688331.SH) +10.00%
8月14日A股医药公司跌幅TOP 3
北大医药(000788.SZ) -7.36%
君实生物-U(688180.SH) -3.03%
润都股份(002923.SZ) -2.15%
8月14日港股医药公司涨幅TOP 3
荣昌生物-B(09995.HK) +14.00%
泰格医药(03347.HK) +4.76%
诺诚健华-B(09969.HK) +3.33%
评审动态
8月14日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
8月8日新药上市申请NDA(8月9日至8月14日无新增数据)
END
来源:IVD资讯整理自北大医药
8月11日,北大医药(000788)发布重大利空消息:
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北医医药有限公司近年来的主营业务长期高度依赖于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业务合作,在2025年5月与国际医院终止业务合作后,自2025年6月以来主营业务已基本中止,其与国际医院的业务合作事项进入交接收尾阶段。由于北医医药截至目前始终未能寻找到同类型业务,因此可能面临主营业务全面中止、人员分流、企业转型的风险。
上述事项预计将导致公司自2025年6月起至2025年年末可能面临销售收入减少约6亿元(约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营业收入的29.13%),净利润减少约4000万元(约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8.99%)的风险以及自2026年起可能面临营业收入减少约10.27亿元(约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营业收入的49.85%),净利润减少约6869万元(约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9.78%)的风险(以2024年年度报告数据为基础预计)。公司生产经营可能面临较大压力,北医医药也正面临可能关停并转的困难局面。
北大医药全资子公司北医医药为国际医院医疗设备、手术器械、药品(特殊药品除外)、体外诊断试剂、医用耗材的采购、物流与配送等项目服务的唯一提供商,为国际医院提供医疗设备、手术器械、药品(特殊药品除外)、体外诊断试剂、医用耗材的采购、物流与配送等项目供应服务,合同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限至2025年5月届满)。
2024年11月,公司接到国际医院举办单位北大医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告知,鉴于北医医药与国际医院签订的长期服务合同即将到期,北大医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将在该长期服务合同到期后改为就国际医院的体外诊断试剂、医用耗材供应、药品集中配送服务进行招标采购,并邀请北医医药参与招标。2025年4月,经国际医院与北医医药双方友好协商,决定在2025年5月的长期服务合同到期后即终止业务合作。
目前,公司正在努力探索北医医药转型的新方向,以促使北医医药能够逐步走出困境,但转型方向的探索尚存在不确定性。若北医医药未能寻找到有效转型方向或不能转型成功,则仍可能面临关停并转的风险。同时,受北医医药原主营业务全面中止影响,公司自2026年起也将可能面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存在大幅下降,生产经营存在一定压力的风险。公司将积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努力提升经营业绩以弥补因与国际医院业务终止导致的收入和利润减少,以维护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声明:本微信注明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仅用于分享,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以官方/公司公告为准;本文仅作医疗健康相关药物介绍,非治疗方案推荐(若涉及),不代表平台立场。任何文章转载需要得到授权。7月28日,国家药监局(NMPA)官网显示,杭州沐源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按注册3类申报的盐酸昂丹司琼片获批上市。这款院内市场规模超16亿元的止吐药物迎来新玩家,赛道竞争白热化。截图来源:NMPA官网昂丹司琼(Ondansetron)是一种强效的、高选择性的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由化疗和放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以及术后恶心和呕吐。截图来源:摩熵医药全球药物研发数据库其由葛兰素史克(GSK)研制,1991年获FDA批准上市。1997年原研昂丹司琼进入国内,商品名为“枢复宁”。据摩熵医药数据,昂丹司琼近年销售额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1年增速达20.01%,首次突破12亿元;2022年销售额超13亿元;2024年其增长依然强劲,涨幅为12.93%,销售额攀升至16亿元。截图来源:摩熵医药全国医院(全终端)销售数据库目前国内获批上市的昂丹司琼剂型众多,包括常释片、胶囊、口崩片、注射剂和口腔溶解薄膜等9种。其中,盐酸昂丹司琼片为主要销售品种。截图来源:摩熵医药中国药品批文数据库盐酸昂丹司琼片是全球首个上市的5-HT3受体拮抗剂类止吐药,也是最常用的5-HT3受体拮抗剂。据摩熵医药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该品种在院内销售额为7.13亿元;2023年同比增长10.94%,达7.9亿元。截图来源:摩熵医药全国医院(全终端)销售数据库市场竞争格局方面,盐酸昂丹司琼片亦表现不俗,连续三年跻身院内镇吐药和止呕药市场的TOP2。截图来源:摩熵医药全国医院(全终端)销售数据库而企业方面,主要以宁波市天衡制药的“枢丹”和齐鲁制药的“欧贝”盐酸昂丹司琼片销售为主,齐鲁制药市场份额最高(72.12%)。截图来源:摩熵医药全国医院(全终端)销售数据库目前,盐酸昂丹司琼片获批的企业已达7家,除杭州沐源生物外,还包括石家庄四药、宁波美诺华天康、齐鲁制药、福安药业集团宁波天衡制药、北大医药等。截图来源:摩熵医药中国药品批文数据库此外,另有成都通德药业、南京海鲸药业的上市申请在审评审批中。截图来源:摩熵医药中国药品审评数据库依据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每年约2000万人罹患癌症;摩熵医药数据表明,2021年我国癌症患者达532.94万人。化疗仍是大多数癌症患者的治疗基础,而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发生率高达60%-80%。截图来源:摩熵医药流行病学数据库根据市场监测数据,2024年全球止吐药市场规模为74亿美元,预计到2037年将达到158亿美元,在2025年至2037年的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6.9%。盐酸昂丹司琼片作为临床常用止吐药,疗效与安全性已获广泛认可,临床应用普遍,未来市场前景向好。小结盐酸昂丹司琼片市场势头迅猛,近年销售额持续攀升。杭州沐源生物获批入场,或将加剧市场竞争,也将推动品种惠及更多患者。作为临床刚需用药,其在镇吐止呕领域地位稳固,叠加持续增长的市场表现,未来有望在多方合力下拓展成长空间,书写更广阔的市场篇章。END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留言获取授权近期热门资源获取中国临床试验趋势与国际多中心临床展望-2025052024年医药企业综合实力排行榜-202505中国带状疱疹疫苗行业分析报告-2025052023H2-2024H1中国药品分析报告-202504数据透视:中药创新药、经典验方、改良型新药、同名同方的申报、获批、销售情况-2025032024年中国1类新药靶点白皮书-202503中国AI医疗健康企业创新发展百强榜单-202502解码护肤抗衰:消费偏好洞察与市场格局分析-2025022024年FDA批准上市的新药分析报告-202501小分子化药白皮书(上)-2025012024年中国医疗健康投融资全景洞察报告-2025012024年医保谈判及市场分析报告-202501近期更多摩熵咨询热门报告,识别下方二维码领取联系我们,体验摩熵医药更多专业服务会议合作园区服务数据库咨询定制服务媒体合作点击上方图片,即可开启摩熵化学数据查询点击阅读原文,申请摩熵医药企业版免费试用!
100 项与 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