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tive, not recruiting早期临床1期IIT First-in-Human Pilot Study of Epicardial Circular RNA-HM2002 Injection in CABG for Ischemic Heart Failure
This exploratory, single-center, open-label clinical trial assesses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and potential efficacy of a single 5 mg dose of HM2002 injection administered via multiple-point epicardial injections for treating ischemic heart failure. Three patients aged 18-80 undergoing elective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 surgery will participate. Using a sentinel dosing approach, the first subject will receive HM2002, followed by a 14-day safety observation before dosing the remaining participants. If any serious adverse events or dose-limiting toxicities occur in the first subject, a Safety Review Committee will evaluate the safety data to determine whether to continue or terminate the trial.
100 项与 百试达(上海)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百试达(上海)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动脉网第一时间获悉,和晨生物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和晨生物是合肥市先导功能分子研究院成功孵化的首个完成市场化融资的企业。本轮融资由怀格资本独家投资。本轮融资将用于中试生产线建设、产品研发和团队扩张。和晨生物于2022年5月在合肥高新区成立,是一家专注于功能活性原料研发及产业化的合成生物学企业。创始团队来自于联合利华、伊利股份、尖峰集团等国内外优秀龙头企业,在功能活性原料领域有近二十年的工程化技术积累和丰富的产业化经验,业务能力涵盖菌种工程、发酵、提取工艺、放大量产、产品配方解决方案和市场渠道等。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为天津科技大学工业发酵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谢希贤教授。谢教授长期从事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的科研与产业化开发,在氨基酸及衍生物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研究领域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开发了一系列的高附加值氨基酸产品,二十余项成果成功实现产业化,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推进生物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打造国家生物技术战略科技力量,加快生物技术向多领域广泛融合赋能,加快培育生物领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规划多次提到“合成生物学”,明确要着力做大做强生物经济。目前世界主要的经济体包括美国、英国、欧盟和日本,在合成生物方面都已有关注和部署,成为新一轮全球研发和商业开发的热点领域。9月12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一项鼓励美国生物技术生产和研究的行政命令,旨在提高美国的生物制造水平,目标是降低价格并且“加强供应链安全”,其中特别提到“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作为一家合成生物学企业,和晨生物致力于通过高效微生物细胞工厂的构建与优化,实现功能营养成分、生物活性成分等关键功能活性原料的规模生产与绿色制造。与一些常规的菌株构建技术手段比较,公司依靠谢希贤教授多年的积累,基于理性代谢改造与非理性的进化工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套高效的菌株构建和筛选技术平台。公司的技术路线有机整合了理性构建方法和非理性筛选方法的优势,可快速获得产物合成的高效工程菌,遗传稳定性高,工业化潜力大。同时,公司根据丰富的市场经验和可工业化技术,构建了“5+6+X”的产品体系,即“5个高附加值产品”、“6个大宗产品”和“多个潜力储备产品”。公司将自主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而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产品则会与大型公司进行合作生产,利用大企业成熟的生产体系实现量产。产品可应用于美容与个护、营养与健康、动植物保护、复合材料等方面。除此之外,公司还将重点打造功能活性原料的制剂化和功能配方研究,解决活性功能因子在应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配伍性和生物利用度等各方面的问题,通过“功能原料+配方技术”为美容与个护、营养与健康、动植物保护、复合材料等众多行业终端客户提供技术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助力终端客户提升差异化产品竞争优势。截至目前,公司已与多个国内外化妆品公司和ODM/OEM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公司联合创始人、CEO於洪建博士表示:我们先从小的、技术成熟产品做起,把我们研发、生产、配方、销售的基础体系搭建好。未来,我们不是单纯以某个技术驱动某个产品,以某个产品来包打天下,而是建立一个围绕着合成生物学稀有氨基酸、黄酮化合物的底层平台技术作为支撑的、开放包容的研发体系和面向客户的产品解决方案体系。长期来看,只有具备完整技术体系的合成生物学公司才能为客户创造价值,在市场上胜出。怀格资本投资主管合伙人杜江波博士表示:和晨生物核心团队平均拥有近20年的工业界经验,能力涵盖菌种工程、发酵和提取工艺、放大量产、产品配料解决方案和市场渠道,围绕着‘合成生物学稀有氨基酸、黄酮化合物’的底层平台技术,已经实现从实验室走到工业界,系统性地打通产业转换的路径,并构建了层次清晰的产品开发体系。怀格资本非常有幸在天使轮独家投资于和晨生物,也对公司团队和公司发展具有高度信心,相信和晨生物未来能够成长为合成生物行业的领军企业。关于怀格资本怀格资本是一家基于“VC投资”+“投行服务”双轮驱动的投资策略,专注于医疗健康及生物技术领域的私募基金投资管理机构,管理团队具有丰富的产业背景及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经验。已投资项目包括康德莱医械(1501.HK)[介入类医疗器械]、可孚医疗(301087.SZ)[个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百试达[临床CRO]、维立志博[新药研发]、志道生物[新药研发]、中逸安科[疫苗研发]、瑞思普利[吸入制剂]、海博为[新药研发]、晟斯生物[新药研发]、凯复医药[新药研发]、华健未来[新药研发]、君岳医药[器械CRO]、昕诺医学[动物实验中心]、瑞一科技[医药CDMO]、佰特微医疗[介/植入医疗器械]、纽创医疗[介/植入医疗器械]、翰凌医疗[介/植入医疗器械]、标度生物[临床前CRO]、君赛生物[细胞疗法]、瑞泰生医[微创外科医疗器械]、移视科技[数字医疗]等多家优质企业。想要联系动脉网报道的企业,请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征求企业意见后,尽快为您服务。近期推荐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动脉网,未来医疗服务平台
近日,上海标度百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标度生物”)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上市公司百普赛斯产业基金垦拓资本领投,鸿元资本跟投、老股东怀格资本继续追加投资,此前曾获怀格资本独家千万元天使投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推动公司扩建及完善现有中心实验室功能平台,从而提高公司提供从临床前肿瘤药理药效到临床生物样本分析的创新型生物药转化研究服务能力。 标度生物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专注于创新性生物药转化研究服务的CRO企业。公司成立一年多以来已经拥有生物分析实验室,qPCR P2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实验室等,以及SPF级的小动物房,可以提供从药效药理到临床分析检测的端到端的一体化创新性生物药的转化研究服务,包括:符合GLP&GCP质量管理规范的中心实验室功能,临床及临床前生物样本分析检测,药效药理,肿瘤免疫分析等服务。 公司联合创始人姜颖博士,拥有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生物化学博士学位,拥有15年国际知名药企(强生,默沙东)药物研发经验以及13年国内知名CRO药物研发服务管理经验,从无到有建立了多个药物研发转化研究服务平台,并完成或支持了数十个IND或NDA(临床检测分析项目)的申报。 标度生物CEO姜颖博士表示:“我们非常荣幸能够获得来自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知名投资机构的认可和支持。标度生物秉承以人为本,客户至上,诚实守信,精益求精,高效执行的运营理念。计划打造高端和多元化的创新型生物药转化研究技术服务平台,让每一个创业者都有可能通过我们的平台实现其研发创新型生物药的愿景。新药研发是一个数据驱动的决策过程,我们拥有经验丰富的优质研发团队,通过提供高质量的转化研究数据,助力客户实现其药物研发的创新和转化。此次融资的顺利完成体现了投资方对公司团队及理念的认可,也是公司发展新的里程碑。标度生物将继续招募和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快速拓展相关业务。” 垦拓资本负责人赵芸女士表示:“标度生物是一家凝聚大量行业优秀人才的临床和临床前转化平台以及中心实验室服务机构,我相信随着中国创新药物的持续发展,对快速生成优秀的临床数据的能力的平台的需求会越来越高,标度将会帮助更多的创新药企做好从0到1,我们期待在本轮股东的多方协助下帮助标度惠及更多药企,助力中国医药行业发展。”关于垦拓资本垦拓资本(Condense Capital)是百普赛斯集团ACROBiosystems Group(股票代码:301080)主导的产业创投基金,主要专注于投资新一代治疗方案及创新性技术平台。百普赛斯是成立于2010年的跨国生物科技公司,是为全球生物医药、健康产业领域提供关键生物试剂产品及解决方案的行业平台型基石企业。2021年在创业板上市。百普赛斯集团业务遍布全球,横跨亚洲、北美洲、欧洲,在中国、美国、瑞士等12个城市设有子公司、分公司、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目前累计服务客户超6000家,与全球Top 20医药企业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关于鸿元投资鸿元投资于2005年开始从事股权投资业务,是上海市首批备案的12家创业投资机构之一,公司通过自有及受托管理资金,进行项目孵化、早期风险投资和中后期股权投资的全阶段布局,发现并赋能优秀的企业创始人及团队,累计对外投资超过20亿元,被投企业中已有十余家成功上市,包括美诺华药业、博瑞医药、爱朋医疗等。关于怀格资本怀格资本是一家基于“VC投资”+“投行服务”双轮驱动的投资策略,专注于医疗健康及生物技术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团队具有丰富的产业背景及股权投资经验。已投资项目包括康德莱医械(1501.HK)[介入类医疗器械]、可孚医疗(301087.SZ)[个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百试达[临床CRO]、维立志博[新药研发]、志道生物[新药研发]、中逸安科[疫苗研发]、瑞思普利[吸入制剂]、海博为[新药研发]、晟斯生物[新药研发]、凯复制药[新药研发]、华健未来[新药研发]、君岳医药[器械CRO]、昕诺医学[动物实验中心]、瑞一科技[医药CDMO]、佰特微医疗[介/植入医疗器械]、纽创医疗[介/植入医疗器械]、翰凌医疗[介/植入医疗器械]、标度生物[临床前CRO]、君赛生物[细胞疗法]、瑞泰生医[微创外科医疗器械]、移视科技[数字医疗]等多家优质企业。
江苏无锡,2021年4月24日——
2021首届太湖湾生命健康未来大会于无锡顺利收官,共举办50余场论坛,吸引近千企业、数百位知名专家学者、行业领袖及创新生态圈高端资源,聚焦行业政策、投融资、创新医药、智慧医疗等领域开展前瞻性、权威性、预见性的交流对话,助推生命健康领域产业与资本高效对接与融合发展。作为本届大会的战略合作伙伴之一,阿斯利康积极抓住这一平台机遇,于4月23-24日主办阿斯利康中国生态圈大会,聚焦疾病全病程管理、创新生态构建、产业资本对接、多元渠道拓展、组织人才发展等领域,携手政、产、学、研、医、投各界合作伙伴达成多项重磅合作。在此期间,复旦大健康创新峰会、商保与医药支付创新峰会、太湖湾人才论坛、宜兴生命健康前沿创新论坛和2021大健康产业学习发展联盟4D论坛等阿斯利康深度参与的行业峰会也相继召开,汇聚多领域前沿智慧力量,共瞻医疗行业未来趋势, 众多跨界创新成果闪耀太湖湾。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表示:“无锡以其得天独厚的产业与区位优势引领生命健康产业蓬勃发展,是阿斯利康在华发展和践行创新战略的重要基地。今年,阿斯利康中国生态圈大会落户太湖湾生命健康未来大会,成为生态圈系列会议之一,希望充分借力这一产业与资本交融的创新平台, 汇聚跨界智慧力量,共筑健康创新生态体系。未来,阿斯利康将继续从患者需求出发,以无锡为起点面向全国探索创新生态模式,携手各界合作伙伴,打造更为全面开放的生态圈,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医疗创新生态圈成果显著,立足太湖湾辐射全国
本届阿斯利康中国生态圈大会以“创·预未来”为主题召开开幕式,并围绕创新生态圈、慢病管理、数字化医疗、资本对接、零售创新、基层医疗等话题举办12场分论坛,覆盖肿瘤、心血管及代谢、消化、呼吸和肾脏疾病等主要治疗领域,吸引超过600家来自器械、数字化、保险、基金等多个领域的创新企业和机构参与。
在大会开幕式致辞中,无锡市委副书记、市长杜小刚表示:“阿斯利康作为全球知名生物制药企业,28年来扎根无锡、深耕细作,为无锡生物医药产业及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无锡政府将继续营造优良的环境,提供贴心服务,政企携手打造最优产业生态。期待阿斯利康在创新驱动、资本赋能、生态打造等方面继续大胆探索和突破,促进生态圈再次扩容,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引领无锡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近年来,阿斯利康立足无锡,支持打造由中国智慧健康创新中心(CCiC)、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iCampus)和医疗产业基金共同组成的生态圈布局。今年,这一战略布局再度升级,以无锡为起点,面向全国拓展。以2017年在无锡设立的“中国健康物联网创新中心”为起点,阿斯利康与合作伙伴共建的创新中心平台正式升级为中国智慧健康创新中心,并在全国布局八大创新中心,继无锡之外将分别落地上海、北京、杭州、广州、成都、烟台和海口,通过“专家共研、产业共创、成果共荣”三位一体的功能,加速创新医疗模式与全病程疾病管理解决方案的开发与应用。
本届大会上,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再度升级,由无锡产业聚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无锡高新区管委会发起,阿斯利康共同参与支持的产发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基金计划正式宣布,基金总计规模预期达1亿美金。该基金定位赋能iCampus园区生态圈企业的配套专项基金,将面向医疗器械、医疗诊断、数字医疗等生命健康领域的优质创新企业。智众医疗、华熙生物、科笛生物、阳光诺和、云检医学、智德明创、凯曼克医疗在内的11家海内外企业成功签约入驻无锡园区。此外,无锡创新园正式发布二期规划,面积将达10万平方米。未来创新园模式也将分别落地上海、北京、杭州、广州、成都和宜兴。
由阿斯利康和中金资本联合打造的首支全球医疗产业基金“阿斯利康中金医疗创投基金”与和誉生物、深睿医疗和智众医疗三家企业签署投资协议,将为这些优质的医疗创新企业孵化和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推动海内外创新成果惠及更多患者。
专注疾病领域全病程管理,创新合作模式再升级
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阿斯利康聚焦肿瘤、心血管及代谢、消化、呼吸和肾脏疾病等中国患者需求最迫切的疾病领域,关注覆盖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随访环节的全病程疾病管理,不断加码创新科技在诊疗领域的应用。大会期间,阿斯利康与数十家跨界合作伙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构建智慧医疗模式,帮助提供更优质和便捷的全病程诊疗服务。
在研发创新方面,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中心宣布与无锡创新园企业百试达医药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推进在肿瘤、呼吸及免疫、心血管及代谢和肾脏疾病等治疗领域的临床开发和临床诊断合作,深化临床研发试验合作生态圈的建设。在精准诊断领域,阿斯利康宣布与世和基因达成战略合作,将在广州携手打造生物诊断创新中心,开展临床检测、共创共研、对外培训等多项活动,共同推动精准诊断的进一步发展。此外,阿斯利康还与零氪科技、智众医疗达成战略合作,将分别在肿瘤领域和慢病领域开展创新数字疗法的共同开发。
在泌尿肿瘤治疗领域,阿斯利康与赛迈特锐就前列腺癌多参数磁共振人工智能共同开发达成合作。在消化道肿瘤早期干预领域,阿斯利康宣布与合作伙伴一起探索针对消化道肿瘤早筛的创新模式,与昆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展开多渠道合作,携手助力提升我国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水平,惠及更多患者。在心血管、代谢、肾脏疾病等慢病疾病领域,阿斯利康宣布与爱威科技就推动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病变筛查(UACR)和推动规范化糖尿病全病程管理等相关领域展开合作,双方也将加强在糖尿病肾病早筛方面的国际合作,旨在将糖尿病肾病早筛查、早干预、早治疗的经验推广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携手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大会上,阿斯利康还宣布正式加入并参与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一带一路” 行动平台,致力于通过创新诊疗一体化方案的落地,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同合作伙伴一起推进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卫生医疗基础设施,发挥中国创新模式作用,积极搭建全球医疗创新网络。
多元渠道全方位创新,切实提升医疗资源可及性
深刻洞察中国市场的健康需求,阿斯利康联动在零售、基层医疗、商业保险与医药支付等多领域创新力量,积极推动多元渠道协同合作,加速创新医疗资源可及。在零售领域,阿斯利康携手行业学协会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慢病管理生态圈,赋能药店为慢病患者提供一体化专业化的慢病管理服务。同时,联动院内院外各方资源,支持DTP药房标准化建设,全方位赋能DTP药房为肿瘤患者提供专业、优质的全病程管理服务。
近年来,阿斯利康积极构建县域健康生态圈,并在此次大会上与达安、健康界、橙意家人、恒升医学等9家合作伙伴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同支持县域肿瘤、呼吸、消化、代谢等疾病领域诊疗一体化全病程管理,促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阿斯利康希望通过疾病早筛早诊、肿瘤分子诊断、适宜技术帮扶培训、慢病管理系统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在提高筛查可及性、提升诊疗能力和完善医疗体系建设方面助力健康县域。在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主委迟春花教授及全国众多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共同推动下,全国全科联盟于本次大会正式启动。阿斯利康作为参与方之一,将联合政、产、学、研、医等社会各方力量,以社区创新中心为辐射,围绕呼吸、心血管、代谢、消化、肾脏疾病等疾病领域,探索社区疾病管理及未来社区养老康养等模式,共建社区大健康生态圈。在更偏远的乡镇健康领域,阿斯利康响应“乡村振兴”号召,在30个省联合政府、商业伙伴、跨国企业和本土创新企业启动基层医疗创新及培训中心(PITC),共同打造基层赋能生态圈,推动基层卫生事业发展。
围绕商业保险与医药支付这一行业普受关注的热点话题,阿斯利康联合多家药企、镁信健康、京东健康与中国人寿再保险、复星联合健康等公司,从患者的实际痛点出发,共同为中国商业保险与医药行业的合作模式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观点和建议,以期开启政府、药企、医院、支付方及保司之间的创新协作。此次大会上,阿斯利康与镁信健康在心血管及代谢疾病领域就商保支付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围绕“互联网+医+药+险”模式展开合作,基于全病程患者管理模式,打造医疗行业首个长期的慢病创新保险支付方案,助力构建多层次慢病患者福利保障体系。作为本次合作的重点项目“心享未来药品福利保障计划”也于签约当天正式上线。
创新赋能组织与人才,助推健康产业发展新未来
面对当前生命健康产业的全新生态环境,组织与人才发展创新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次大会上,阿斯利康分别与贝克曼库尔特和心韵恒安两家医疗器械公司签订跨公司人才交流合作,这是医药行业首个跨公司的双向人才培训和交流体系,以开放的姿态促进组织间、生态圈企业间、海内外人才间的交流。大健康产业学习发展联盟正式在宜兴宣告成立,将汇聚行业顶尖企业打造开放式的共创学习平台。作为行业内的示范性企业大学,阿斯利康大学也将正式对外赋能,搭建高端行业智库及高附加值咨询培训服务平台。
此外,中欧校友人力资源研究会将会与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达成战略合作,依托双方在创新企业资源及专家人才方面的优势,帮助创新园企业形成人才、组织、管理多位一体驱动的发展。
作为中国领先的跨国药企,阿斯利康一直以来秉承“创新、合作、开放、多元”的人才观,通过校企联合、行业培训赋能和人才交流,为中国医药行业的未来发展带来理念和模式的创新。
关于阿斯利康
阿斯利康(LSE/STO/Nasdaq: AZN)是一家科学至上的全球性生物制药企业,专注于研发、生产及营销处方类药品,重点关注肿瘤、心血管、肾脏及代谢、呼吸及免疫三大主要疾病领域。阿斯利康全球总部位于英国剑桥,业务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创新药物惠及全球数百万患者。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astrazeneca.com
。
关于阿斯利康中国
自1993年进入中国以来,阿斯利康坚持科学至上,注重创新,以满足中国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实现“开拓创新,造福病患,成为中国最值得信赖的医疗合作伙伴”这一宏伟愿景。阿斯利康的中国总部位于上海,并分别在北京、广州、无锡、杭州、成都建立区域总部,在全国拥有近20,000名员工。公司在江苏无锡和泰州投资建有生产基地,并在无锡建立了中国物流中心。在中国,阿斯利康的业务重点主要集中在中国患者需求最迫切的治疗领域,包括呼吸、心血管、代谢、肿瘤、消化、肾脏疾病。2017年,中国健康物联网创新中心在无锡落地,旨在探索创新的健康物联网诊疗一体化全病程管理解决方案。同年,阿斯利康与国投创新合资成立迪哲(江苏)医药有限公司,以加快本土新药研发步伐。2019年,阿斯利康宣布与无锡合作共建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汇聚全球智慧,造福中国患者。同年,阿斯利康宣布在上海设立全球研发中国中心,并成立全球医疗产业基金。2020年,阿斯利康宣布支持“互联网医院”项目。
100 项与 百试达(上海)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百试达(上海)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