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2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一项在既往未接受过任何法布雷病相关治疗的经典型法布雷病男性受试者
中评估AL01211 的安全性、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和有效性探索的II 期、
开放性研究
评估AL01211在既往未接受过任何法布雷病相关治疗的经典型法布雷病男性受试者中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疗效探索
一项在健康志愿者中评估AL01211 口服给药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 I 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单次和多次给药剂量递增研究
主要目的:
评估单剂量和多剂量给药AL01211在中国健康成年受试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次要目的:
评估AL01211在中国健康成年受试者中的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PK)特征;
评估AL01211在中国健康成年受试者中的药效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 PD)特征,即葡萄糖神经酰胺(glucosylceramide, GL-1)水平变化。
100 项与 艾司林科(苏州)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艾司林科(苏州)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全球药物批准/研发动态
01
全球新药批准情况
根据药渡数据统计分析,本次统计周期(2024.10.26-11.01)全球(不含中国)共有8个新药获批上市。其中,BLA批准2个,新适应症批准4个,新制剂批准2个。与上个统计周期相比,本次增加3个批准新药。
10月28日,贝海生物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新药BH009(商品名:BEIZRAY®)正式获得美国FDA上市批准,主要用于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鳞癌、前列腺癌以及胃癌的治疗。在临床试验中,BEIZRAY降低了多西他赛特有的血液毒性,整体提高了药物临床获益风险比,为晚期实体瘤患者提供了更优的治疗选择。BEIZRAY作为多西他赛的创新剂型,无论从产品处方工艺、产品特征,还是临床安全性,均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和临床优势。
10月31日,基石药业宣布MHRA已批准舒格利单抗联合含铂化疗用于无EGFR敏感突变,或无ALK,ROS1,RET基因组肿瘤变异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III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可显著延长初治转移性NSCL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舒格利单抗不仅可以阻断PD-1/PD-L1相互作用,还能通过介导PD-L1表达阳性的肿瘤细胞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在诱导抗体依赖性细胞吞噬(ADCP)的同时不损害效应性T细胞,展现出了潜在同类最优的疗效和安全性。
全球(不含中国)新药批准情况(部分)
02
全球新药申报进展
根据药渡数据统计分析,本次统计周期(2024.10.26-11.01)全球(不含中国)共有7个新药申报上市。其中,NDA申报3个,BLA申报4个。与上次统计周期相比,本次增加1个NDA/BLA申报。
10月30日,复宏汉霖与Organon共同宣布在研PROLIA/XGEVA(地舒单抗)生物类似药HLX14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获FDA受理。目前地舒单抗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用于如骨折高风险的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等。此次递交主要基于一系列的头对头比对研究,包括质量对比研究和两项临床研究。
NDA/BLA申报(部分)
根据药渡数据统计分析,本次统计周期(2024.10.26-11.01)全球(不含中国)共有4个药物获监管机构特殊资格认定。与上次统计周期相比,本次增加4个获监管机构特殊资格认定的药物。
10月30日,东诚药业宣布下属公司蓝纳成在研产品177Lu-LNC1004注射液获得FDA授予的快速通道资格。该产品用于治疗接受过一种及以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转移性碘-131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77Lu-LNC1004注射液是一种靶向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的放射性体内治疗药物,在多个肿瘤模型中显示出明显的肿瘤高摄取和更长的滞留时间,能够在较低的剂量下达到显著的肿瘤抑制作用。
10月31日,BPGbio宣布FDA已授予BPM31510T罕见儿科疾病资格认定,适应症为大疱性表皮松解症。BPM31510T开发用于支持EB患者的伤口愈合。通过影响伤口愈合中涉及的关键通路(包括炎症、细胞增殖和组织重塑),BPM31510T已被证明可以支持跨多种亚型的EB伤口护理。在成功的临床前和I期研究之后,BPGbio正在与美国DEBRA合作,将BPM31510T推进到II/III期试验,预计将于2025年开始。
监管机构特殊资格认定药物
03
全球新药研发进展
根据药渡数据统计分析,本次统计周期(2024.10.26-11.01)全球(不含中国)新药临床研发状态更新共计56条,涉及肿瘤、血液和淋巴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疾病以及免疫系统疾病等共计12个领域。
其中,精神疾病领域临床进展更新居各领域之首,为14条:涉及化学药7条,生物药5条,细胞疗法2条。
10月28日,Arcus Biosciences公布HIF-2α抑制剂Casdatifan(AB521)在临床I/Ib期试验ARC-20的积极数据。分析显示,在100mg扩展队列中,转移性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患者的主要疾病进展率仅为19%,疾病控制率(DCR)高达81%。在剂量递增部分(20mg至200mg),各剂量的安全性表现相当,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且在最高每日150mg剂量下仍未达到最大耐受剂量。
10月31日,Roche在CTAD大会上公布其在研抗体Trontinemab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Ib/IIa期试验积极结果。分析显示,在28周时大多数接受较高剂量的患者大脑中的淀粉样蛋白斑块几乎全部清除,两种较高剂量(1.8mg/kg与3.6mg/kg)的Trontinemab在第12周时便导致患者大脑淀粉样蛋白水平迅速且显著地降低。
全球新药研发进展详情(部分)
04
全球医药交易事件
本次统计周期(2024.10.26-11.01)全球(含中国)医药交易时间共计31起,涉及药物权益转让、公司并购等多起交易事件。
全球医药交易时间汇总表(部分)
国内药物批准/研发动态
01
国内新药批准情况
根据药渡数据统计分析,本次统计周期(2024.10.26-11.01)国内共有2个新药获NMPA批准上市。其中,NDA批准2个。与上次统计周期相比,本次减少3个NMPA批准新药。
10月22日,礼来中国今日宣布,其非共价(可逆)BTK抑制剂捷帕力®(匹妥布替100毫克和50毫克片剂)获得NMPA批准,单药适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种系统性治疗(含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的复发或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MCL)成人患者。数据显示,在既往接受过BTK抑制剂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MCL患者中,IRC评估的ORR为56.7%,中位DoR为17.6个月,中位PFS为7.4个月,中位OS为23.5个月,且耐受性良好。
10月28日,NMPA宣布批准新通药物全资子公司葛蓝新通制药申报的1类创新药甲磺酸普雷福韦片上市申请,用于治疗成人慢性乙型肝炎。这是一种核苷类药物,通过抑制病毒DNA聚合酶以阻止病毒持续复制。试验数据显示,普雷福韦片抑制乙肝病毒DNA复制率、乙肝e抗原(HBeAg)转阴率及肝功复常率等疗效指标与当前一线用药对比的疗效相当,未观察到核苷(酸)类药物常见的对肾脏、骨骼的不良影响,其安全性更佳,对血脂影响更低,长期用药所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隐患更小。
国内新药批准情况
02
国内新药临床默示许可进展
根据药渡数据统计分析,本次统计周期(2024.10.26-11.01)国内共有31个新药获临床默示许可,涉及54个受理号。其中,化学药17个,治疗用生物制品14个。与上次统计周期相比,本次增加27个临床默示许可获批受理号。
本周国内新药临床默示许可进展(部分)
03
国内新药申报进展
根据药渡数据统计分析,本次统计周期(2024.10.26-11.01)国内共有4个新药申报上市,涉及4个受理号。其中,化药1个,治疗用生物制品3个。与上个统计周期相比,本次增加1个新药申报上市受理号。
国内新药申报上市情况(部分)
根据药渡数据统计分析,本次统计周期(2024.10.26-11.01)国内共有36个新药申报临床,涉及54个受理号。其中,化学药17个,治疗用生物制品18个,预防用生物制品1个。与上次统计周期相比,本次增加4个临床申报受理号。
国内新药临床申报情况(部分)
根据药渡数据统计分析,本次统计周期(2024.10.26-11.01)国内共有1个药物获NMPA特殊资格认定。其中,化学药1个。与上次统计周期相比,本次减少4个获监管机构特殊资格认定的药物。
11月1日,CDE官网最新公示,由艾司林科(苏州)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申报的AL01211胶囊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针对适应症为法布雷病。这是AceLink Therapeutics在研的一款口服非脑渗透性GCS(葡萄糖神经酰胺合酶)抑制剂。研究表明,AL01211显示出剂量依赖性的PK和PD效应,AL01211暴露与疾病生物标志物减少之间存在明确的相关性。在30mg剂量水平下,血浆葡萄糖神经酰胺和三己糖酰基鞘脂醇(Globotriaosylceramide)分别比基线水平降低了78%和52%,支持AL01211的进一步临床开发。此外,该产品总体安全、耐受性良好,没有严重的不良事件,且具有优秀的效力(个位数纳摩尔半抑制浓度IC50)、高选择性和可支持每日一次口服的药物特性。
国内监管机构特殊资格认定药物
04
国内新药研发进展
根据药渡数据统计分析,本次统计周期(2024.10.26-11.01)国内新药临床研发状态更新共计9条,涉及肿瘤、血液和淋巴疾病、精神疾病、皮肤病和感染共计5个领域。其中,化学药3条,生物药5条,疫苗1条。与上次统计周期相比,本次增加3条国内新药临床研发状态更新。
10月28日,康方生物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靶向IL-17的单克隆抗体古莫奇单抗(AK111)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关键III期研究(AK111-301)继2023年达到主要终点后,已于近期完成研究并获得优异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古莫奇单抗是与人IL-17A结合的IgG1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和高亲和力结合人IL-17A,阻断IL-17介导的信号传导,由此发挥治疗银屑病的作用。古莫奇单抗单药治疗第52周时,PASI75应答率近100%,sPGA0/1应答率近90%,PASI90应答率超90%。
10月30日,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官网近期公示显示,恒瑞医药已经启动了一项中国III期临床研究,该研究旨在评价HRS-5965胶囊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HRS-5965胶囊靶向因子B,可通过抑制补体系统的过度激活,抑制补体系统介导的溶血。临床前研究显示其在补体介导的溶血模型中起到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安全性良好。
国内新药研发进展(部分)
05
国内新药研发领域政策法规动态
国家药监局关于适用《M12: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指导原则及问答文件的公告(2024年第130号)
为推动药品注册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经研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适用《M12: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指导原则及问答文件(以下简称M12指导原则及问答文件)。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自2024年10月29日起开始的相关研究(以试验记录时间点为准),均适用M12指导原则及问答文件。
二、相关技术指导原则可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网站查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负责本公告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技术指导工作。特此公告。
06
国内新药研发领域热点新闻
恒瑞医药海外征战的“英雄史诗”
奔赴全球市场,已成为恒瑞医药的发展主线。
正如恒瑞医药副总经理张连山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海外战略上我们有所调整,现在每个产品都愿意寻求合作。”
从去年达成5个跨境license-out交易,到今年成功运用NewCo模式将GLP-1产品组合以总价超60亿美元授权出海,恒瑞的BD出海策略愈加成熟。
近期,更是有媒体报道称,恒瑞聘请了强生BD老将Jens Bitsch-Norhave担任“全球发展事务负责人”,也就是海外BD高管。更多资讯,请阅读原文
创新药对外BD模式正在升级迭代
缺医少药的时代,离我们并没有多远。
曾几何时,我们迟迟无法用到国外早已上市的成熟药,多少人遗憾离世;曾几何时,我们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才能获得国外特效药,多少人因病返贫。在那个时代,进口药尚且稀缺,更遑论产自中国的创新药能够“出海”。但时过境迁,今日的中国创新药已不可同日而语,一笔笔天价交易彰显着中国正在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并且,在大规模对外交易中,一些更符合中国药企利益的BD模式也已经衍生出来了。更多资讯,请阅读原文
咨询、合作请联系作者
小D有话说
为方便读者阅读及保存,我们将周报原文整理成了PDF版本,如需获取全文,可点击最上方蓝字,在药渡Daily公众号后台回复“1107周报”,即可下载。
11月1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最新公示,由艾司林科(苏州)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申报的AL01211胶囊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针对适应症为法布雷病。公开资料显示,这是AceLink Therapeutics在研的一款口服非脑渗透性GCS(葡萄糖神经酰胺合酶)抑制剂。它有望为目前需频繁静脉注射酶替代疗法的法布雷病患者提供一种口服小分子疗法的潜在选择。
法布雷病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遗传性溶酶体蓄积病,患者因为α-半乳糖苷酶A基因突变,基因产物结构和功能异常,使得代谢底物鞘氨醇三聚己糖苷和相关鞘糖脂在心、肾、肺、眼、脑和皮肤等多种器官的神经及血管组织细胞中堆积,导致心室肥厚、肾衰、脑卒中、外周神经疼痛等病症发生。目前,该疾病的传统治疗方案为酶替代疗法,患者需要频繁输入酶替代疗法(ERT)且终身治疗,对其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影响很大。
AceLink Therapeutics成立于2018年,该公司对糖脂生物学有着深刻理解,并以此为基础开发糖脂代谢类疾病突破性疗法。AL01211是该公司主要产品,为一种口服糖基神经酰胺合成酶(GCS)抑制剂,拟开发治疗法布雷病和1型戈谢病。
研究表明,GCS催化鞘糖脂合成的第一步。鞘糖脂是一组生物活性分子,在各种细胞过程和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GCS抑制剂减少鞘糖脂的合成,从而对由这些脂质致病性积累引起的法布雷病和戈谢病等疾病发挥有益作用。
据AceLink公司公开资料介绍,与其他正在开发的GCS抑制剂相比,AL01211具有较小的中枢神经系统渗透(CNS),可使外周器官获得治疗益处,同时避免了CNS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
今年2月,AceLink公司宣布在健康志愿者中进行的AL01211的1期研究结果已发表在《药物开发临床药理学》杂志。在该1期研究中,AL01211通过单次递增剂量组和多次递增剂量组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在健康志愿者中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学(PD)效应。研究表明,AL01211显示出剂量依赖性的PK和PD效应,AL01211暴露与疾病生物标志物减少之间存在明确的相关性。在30mg剂量水平下,血浆葡萄糖神经酰胺和三己糖酰基鞘脂醇(globotriaosylceramide)分别比基线水平降低了78%和52%,支持AL01211的进一步临床开发。此外,该产品总体安全、耐受性良好,没有严重的不良事件。
AceLink公司新闻稿表示,AL01211具有优秀的效力(个位数纳摩尔半抑制浓度IC50)、高选择性和可支持每日一次口服的药物特性,为目前需频繁静脉注射酶替代疗法的法布里病患者提供了口服小分子疗法的潜在选择。
目前,AceLink公司正在一项2期开放标签研究中评估AL01211在既往未接受过治疗的经典法布雷病男性患者的安全性、PK和PD。这项研究的结果预计将于2024年下半年公布。
参考资料:
[1] 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官网. Retrieved Nov 1, 2024, from https://www.cde.org.cn/main/xxgk/listpage/da6efd086c099b7fc949121166f0130c
[2]AceLink Therapeutics Announces Publication of Phase 1 Clinical Trial Data Evaluating AL01211 in Healthy Volunteers. Retrieved February 26, 2024 from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40226569957/en
[3]AceLink Therapeutics官网. From https://acelinktherapeutics.com/elementor-764/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1月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显示,艾司林科(Acelink Therapeutics)的罕见病药物AL01211胶囊拟纳入突破性疗法,适应症为法布雷病。
AL01211是一款新型选择性口服葡萄糖神经酰胺合酶(GCS)抑制剂,与目前已批准或正在开发的其他 GCS 抑制剂相比,效力更强,在GCS酶测定中IC50(半抑制浓度)为7nM,活性显著优于其它在研的GCS抑制剂。AL01211的脱靶活性很低,对其它GCS抑制剂常见的脱靶位点(如GBA2)无明显作用活性,因此具有更高的选择性。AL01211有很强的组织穿透性,能在口服给药后迅速穿透到各个组织(如肾脏、心脏、肝脏、肌肉、外周神经节等)。AL01211基本不能透过血脑屏障,因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非中枢病患组织的药物浓度,但不会出现药物所致的中枢系统并发症。与酶替代疗法(ERT)相比,AL01211提供了一种更方便、更有效的治疗方法,ERT需要繁重的静脉输注,而且由于组织渗透性差,疗效可能受到限制。
艾司林科已经在澳大利亚和中国完成了AL01211在健康受试者中的两项1期临床试验,这些研究显示了一致且稳健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反应,血浆GL1和GL3水平随AL01211暴露量的增加而不断降低。两项研究均表明AL01211安全且耐受性良好,在任何试验剂量水平下均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目前,该药正在中国和美国开展针对法布雷病患的II期临床研究。
法布雷病是一种溶酶体贮积症,由GLA基因突变引起,导致α-半乳糖苷酶A(αGal)活性降低。在法布雷病患者中,αGal活性缺失会导致球形三酰神经酰胺(GL3)积累,导致从疼痛、胃肠道问题、眼睛和皮肤问题到肾衰竭、心脏病和中风等一系列症状。法布雷病是一种X连锁疾病,在男性中更常见,但女性也可能患上法布雷病,但通常程度较轻。传统观点认为每50,000名男性中有1名受到法布雷病的影响。然而,随着新生儿筛查、女性中对法布雷病认识的加强以及晚发形式法布雷病的鉴定,现在人们认识到大约每1,000至9,000人中就有1人患有法布雷病。
此外,艾司林科还在开发AL01211在1型戈谢病(非神经病变型)领域的应用。早期的GCS抑制剂已被证明在治疗1型戈谢病方面效果良好。然而,这些抑制剂效力较低,代谢较快,还可能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AL01211具有优越的药物特性和安全性,有望成为1型戈谢病的更佳治疗选择。
Copyright © 2024 PHARMCUBE. All Rights Reserved.
欢迎转发分享及合理引用,引用时请在显要位置标明文章来源;如需转载,请给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或发送消息,并注明公众号名称及ID。
免责申明:本微信文章中的信息仅供一般参考之用,不可直接作为决策内容,医药魔方不对任何主体因使用本文内容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100 项与 艾司林科(苏州)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艾司林科(苏州)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