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芦可替尼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随机、开放、单次给药、两制剂、两周期、双交叉空腹和餐后状态下的生物等效性试验
主要目的:评价湖北广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磷酸芦可替尼片(受试制剂,规格:5mg;重庆博腾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与Novartis Pharma Stein AG,瑞士生产的磷酸芦可替尼片(参比制剂,规格:5mg,商品名:Jakavi(捷恪卫))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空腹/餐后单次给药(5mg)条件下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评价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
次要目的:评价中国健康受试者空腹和餐后条件下单次服用5mg受试制剂磷酸芦可替尼片和5mg参比制剂磷酸芦可替尼片(Jakavi(捷恪卫))的安全性。
100 项与 湖北广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湖北广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最近医药圈有个现象很有意思——大药企都在忙着卖资产。2025年:4月13日,博雅生物拟出让博雅欣和80%股权;4月12日,复星医药拟转让上海复健55%股权;4月10日,莎普爱思拟转让莎普爱思大药房100%股权;3月31日,浙江亚太药业拟转让绍兴兴亚药业 100% 股权;1月17日,药明康德拟出售美国医疗器械测试业务;1月15日,广济药业拟转让湖北广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90% 股权;1月13日,药明康德拟出售药明合联 7.17% 的股份;1月3日,新华医疗拟转让山东新华昌国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55% 股权;1月2日,和黄医药拟分别向金浦健服、上海医药出售上海和黄药业 35%、10% 股份;1月1日,和黄医药拟向上海金浦健服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医药出售上海和黄药业 45% 的股权;...事实证明,这并不是个例,而是行业集体行为。企业不约而同都在做同一件事:把手里不赚钱的业务砍掉,而且动作一个比一个快。为什么突然集体 “瘦身” ?资金压力是绕不开的原因。以复星医药为例,通过出售印度Gland Pharma股份回笼2.11亿美元,加上此前出售和睦家等资产的收益,累计回血超过10亿美元。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是其高达230亿元的短期债务压力。同样,天士力在创新药研发遇阻后,选择引入华润三九获得62亿元资金支持,以缓解研发投入带来的资金压力。当融资渠道收窄、现金流吃紧时,卖资产是最快的自救方式。更深层的原因是战略重构。十年前流行“多元化”时,药企们抢着买医院、投创新药、布局CRO。现在回头看,医院根本不赚钱(投资回报率不到5%),创新药烧钱太猛(双十定律),CRO赛道又太挤(连药明系都在收缩战线)。当初为了“战略布局”买的资产,现在反而成了负担。医院投资就是个教训。2015年前后,复星、新华医疗、景峰医药都抢着买医院,想着能带动药品销售。结果发现医院管理完全是另一回事——和睦家连续亏损,新华医疗接手的专科医院成了包袱,最后都是打折出手,比买入价亏了三到五成。现在的生存法则很明确:非核心业务,该砍就砍!↓ 扫码加入药通社交流群 ↓投稿/企业合作/内容沟通:华籍美人(Ww_150525)*添加请注明备注及来意
近年来,随着医药市场环境的改变,药企业绩普遍承压,为了优化资源配置,部分药企选择出售股权资产相关。2025年开年不到一个月,就有多家药企开启“卖卖卖”模式。
例如,1月15日,广济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公开挂牌转让湖北广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90%股权,交易对价为4479万元。此次转让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进行,挂牌公告期为2024年11月5日至2024年12月2日,终由湖北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以备案资产评估价全额报价成为受让方。
据爱企查的信息,湖北广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03月10日。经营范围包括许可项目:药品生产;药品委托生产;药品进出口;药品批发;药品零售;保健食品生产;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
对于此次交易的目的,广济药业表示,公司转让所持有的医药科技公司股权,有利于公司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符合公司整体战略发展需要以及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交易完成后,公司将不再持有医药科技公司股份,医药科技公司也不再纳入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本次交易不会对公司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经初步核算,本次交易预计可增加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414 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广济药业是一家主要生产维生素B2、B6、B12、异VC钠、乳酸及乳酸盐系列产品、葡萄糖酸系列产品、淀粉系列产品及医药制剂的国有企业,公司运用“内生式拓展+平台化发展+强链补链并购”的发展战略,持续扩大其在医药原料药及制剂、高附加值营养添加剂、生物基材料等领域的产品线,并以“原料药+制剂+大健康”产品战略推动产业链的下游延伸。
2024年度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广济药业实现营收4.62亿元,同比下滑11.54%;实现净利润亏损1.58亿元,同比下滑136.76%。
除了广济药业以外,1月2日,和黄医药发布公告,公司拟分别以34.83亿元、9.95亿元分别向金浦健服、上海医药出售上海和黄药业35%、10%股份。出售完成后,上海医药将持有上海和黄药业60%股权,成为上海和黄药业的实控人。公司称,此次出售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相关价值变现,进一步优化集团的资本及债务结构(包括提高其现金结余并减少其境内债务水平),以及让集团将资源集中在其核心业务领域。
药明生物也在近日宣布,公司将出售旗下爱尔兰疫苗设施相关的资产。该交易成交额预计为5亿美元,接盘方则为美国制药企业默沙东。公司称,本次交易为药明生物战略评估后做出的决定,将进一步提升药明海德资产效率和利润,未来将聚焦在药明海德苏州基地为全球市场提供疫苗CDMO(医药合同研发生产机构)服务。
在业内看来,出售不相关的业务可以让医药公司更加专注核心业务,并且为其提供资金支持。随着医药行业变革加快,为了保持可持续的发展,预计更多药企将开启“卖卖卖”模式。
来源:制药网
商务合作
130 6172 3098
zakk.cui@siqibest.com
点击 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
转自:企业公告 整理:wangxinglai2004
近日,两家药企发布了资产买卖信息,具体为江苏康缘药业拟2.7亿收购江苏中新医药有限公司100%股权、布局生物药领域;湖北广济药业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拟0.44亿出售子公司湖北广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01 江苏康缘药业2.7亿布局生物药领域
近日,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为进一步丰富公司生物药研发管线,完善公司产品矩阵,提升公司研发能力,公司拟以自有资金2.7亿元收购控股股东江苏康缘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康缘集团”)控股子公司江苏中新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新医药”或“标的公司”)100%股权,其中康缘集团、南京康竹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以下简称“南京康竹”)分别持有70%、30%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中新医药将成为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
中新医药是生物药新药研发公司,目前聚焦代谢性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领域,已获取4个创新药的6个临床批件,皆进入临床阶段。康缘集团为公司控股股东,且康缘集团全资子公司担任南京康竹的执行事务合伙人,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不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
产重组。本次交易金额为2.7亿元,占公司2023年经审计净资产5.20%,已经公司独立董事专门会议、董事会战略委员会、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公司控股股东康缘集团持有中新医药70%股权,对应转让价款1.89亿元。公司将首笔支付康缘集团60%即1.134亿元,剩余40%即0.756亿元将于中新医药对应管线药品取得上市许可后分期支付。
南京康竹(康缘集团全资子公司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持有中新医药30%股权,对应转让价款0.81亿元,公司将一次性支付。
02 湖北广济药业0.44亿出售子公司
近日,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公司拟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的方式公开转让所持有的湖北广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医药科技公司”)90%股权,挂牌价不低于备案资产评估价对应股权价值4,478.56万元,最终交易价格和交易对方将根据公开挂牌交易结果确定。
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将不再持有医药科技公司股份,医药科技公司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本次交易标的为公司持有的医药科技公司90%股权。交易标的不存在质押或者其他第三人权利,不存在重大争议、诉讼或仲裁事项,不存在查封、冻结等司法措施。
公开资料显示,湖北广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为B证持有人公司,公司生产范围为受托方: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地址:湖北省黄冈武穴市大金广济药业生物产业园A区;生产范围:片剂,目前该公司无产品上市。
100 项与 湖北广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湖北广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