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点- |
作用机制-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前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前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100 项与 Aldena Therapeutics, Inc.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Aldena Therapeutics, Inc. 相关的专利(医药)
寡核苷酸疗法是一类基于短核苷酸序列的新兴治疗模式,它们作用于基因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旨在调节细胞中特定RNA或DNA分子的表达或功能。常见的寡核苷酸疗法包括反义寡核苷酸(ASO)、小干扰RNA(siRNA)、微小RNA(miRNA)以及核酸适配体等。这类疗法具有调节过去被认为“不可成药”靶点的潜力,在治疗遗传疾病、癌症和传染病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且这种创新治疗模式因其快速的临床开发周期而备受关注,成为医药企业重点开发领域,获得众多投资者青睐。2024年至今,全球至少70家拥有寡核苷酸药物技术或管线的公司完成新一轮融资。值得关注的亮点包括:
早期融资占比过半:早期融资(A轮及以前)事件占比近53%;且6家获1亿美元及以上大额融资的企业中有5家是处于A轮及以前的早期公司。
中、美是寡核苷酸疗法创新中心:获融资公司中,分别有25家和26家总部位于中国及美国。两地获融资的公司数量合计占全球近73%。
神经系统疾病受广泛关注:布局神经系统疾病领域方向的公司广泛得到资本的支持,如Trace Neuroscience获超1亿美元融资用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治疗以及Vico Therapeutics获6000万美元推进中枢神经系统罕见病疗法开发。
Borealis Biosciences获1.5亿美元A轮融资
Borealis旨在通过开发RNA疗法促进科学和转化上的突破,以满足肾病患者的主要未满足需求。该公司的目标包括更好地了解患者分层、遗传学定义的治疗靶标,并致力将治疗有效载荷递送到特定肾细胞类型以及推进RNA化学的进展。该公司建立于Chinook Therapeutics成功的基础上。Chinook是一家肾病公司,由Versant于2019年创立,去年被诺华以高达35亿美元的款项收购。Borealis研究的核心包含来自Chinook的科学与学术团队,此外还有RNA治疗领域的其他专家。
8月,Borealis
Biosciences宣布走出隐匿模式,并获得创始投资者Versant Ventures和诺华(Novartis)合计1.5亿美元的A轮融资。该公司也与诺华达成战略研究合作,共同开发用于治疗肾脏疾病的RNA疗法。作为协议的一部分,诺华将有权从Borealis收购两个未来的潜在开发项目,Borealis则有资格在达到临床和监管等里程碑后获得总额达7.5亿美元的付款。
City Therapeutics完成超1.35亿美元A轮融资
City
Therapeutics致力于利用siRNA的新一代工程技术,建立一个强大和可持续的产品引擎,扩大基于RNAi的药物的治疗范围。公司将推进siRNA的设计、递送和靶向,以提高效力和特异性,更广泛地进入更多的组织类型,扩大在多个治疗领域的机会。当前,该公司正在建立一条创新RNAi疗法的管线,其主导项目预计将于2025年底或其前后进入临床开发阶段。
John
Maraganore博士目前担任City Therapeutics的董事会执行主席,他也是该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在加入City
Therapeutics之前,Maraganore博士曾在Alnylam
Pharmaceuticals担任创始首席执行官和董事,领导该公司近20年。在他的领导下,Alnylam公司已发展成为一个全球领先的RNAi药物公司,成功实现了五种RNAi药物的全球批准和商业化。在Alnylam公司之前,Maraganore博士还在多家医药公司担任过高级领导职务,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管理能力。
10月,City
Therapeutics正式亮相,并宣布完成由ARCH Venture Partners领投的1.35亿美元A轮融资。
Trace Neuroscience完成1.01亿美元A轮融资
Trace
Neuroscience正在开发创新反义寡核苷酸(ASO)疗法,通过恢复UNC13A蛋白功能,以重新建立受神经退行性疾病影响的神经和肌肉细胞之间的信号传导。该公司的主要研发项目是一款靶向编码UNC13A蛋白mRNA的ASO疗法,通过直接与UNC13A mRNA结合来调节其加工过程,确保正确剪接,从而纠正突触功能障碍,保护神经细胞信号传导。具有治疗高达97%的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的潜力。
11月,公司宣布完成了1.01亿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Third Rock Ventures领投,Atlas Venture、谷歌风投(GV)和RA Capital Management参投。
Judo Bio完成1亿美元融资
Judo
Bio是一家致力于向肾脏输送寡核苷酸药物的生物技术公司,其最初的管线项目是megalin-STRIKERs,该项目利用megalin受体家族选择性地向肾脏近端小管上皮细胞递送siRNA治疗药物。这些megalin-STRIKERs分子旨在沉默mRNA,从而减少特定的溶质载体蛋白(SLCs)。SLCs有助于维持循环物质的平衡,靶向SLCs是治疗各种系统性疾病的既定方法。
10月,公司宣布成立并在种子轮和A轮融资中成功筹集了1亿美元。融资所得资金将用于将公司的主导配体-siRNA共轭物项目推向临床,并进一步建立公司专有的STRIKE(选择性靶向RNA进入肾脏)平台。
剂泰医药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
剂泰医药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以AI驱动药物递送和药物发现的创新型生物技术公司,由美国工程院陈红敏院士以及麻省理工大学赖才达博士、王文首博士创立并领衔。目前,剂泰医药已自主研发了三大AI+核心技术平台:AI驱动核酸递送系统设计平台(AiLNP)、AI驱动mRNA序列设计平台(AiRNA)、AI驱动小分子制剂设计平台(AiTEM),并打造了一条专属剂泰医药的干湿实验深度结合的技术路线。该公司的研发管线涵盖小分子药物和以mRNA为主的核酸药物,重点针对临床需求较大的适应症领域,如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肝病等。根据新闻稿,该公司进展最快的小分子管线已开展3期临床试验,mRNA免疫治疗管线预计将于今年进入临床。
6月,剂泰医药宣布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由中金资本旗下基金领投,中国太平旗下太平香港保险科创基金跟投。
Alys Pharmaceuticals完成1亿美元种子轮融资
Alys由Medicxi公司和几位知名的皮肤病学和科学专家(包括诺贝尔奖得主Craig Mello博士)共同创立,致力于重新定义皮肤病治疗的前景。该公司结合了6家公司的管线和平台,其中包括开发皮肤疾病siRNA疗法的Aldena Therapeutics,预防放射疗法对健康皮肤的副作用的Graegis Pharmaceuticals等。目前,Alys共拥有十多个活跃项目,凭借其尖端平台,其管线将可能进一步增长,并涵盖包含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癌症患者和罕见皮肤病等适应症。
2月,投资公司Medicxi将六家专注于皮肤适应症的生物科技公司结合,推出具有多种平台技术与研发管线的Alys Pharmaceuticals,并同时以1亿美元种子融资支持其于免疫皮肤疾病领域当中创新疗法的开发。这笔资金将帮助Alys实现到2026年底前完成7至10项概念验证(POC)以及至少一个项目进入临床注册研究的目标。
读者们请星标⭐创鉴汇,第一时间收到推送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由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编辑,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发/复制至其他平台。转发授权请在「创鉴汇」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我们。
更多数据内容推荐
点击“在看”,分享创鉴汇健康新动态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寡核苷酸药物因其候选靶点丰富、研发周期短、药效持久、特异性强、临床开发成功率高等优势,成为医药企业重点开发领域,获得众多投资者青睐。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至少已有10家寡核苷酸药物开发公司完成了新一轮融资。值得关注的亮点如下:超半数公司融资金额逾亿元: 在10起融资事件中,有6起的融资规模超过亿元。疾病开发领域多元化:主要开发疾病领域为心血管、传染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代谢疾病(如肥胖)等为创新开发疾病领域方向。肝脏外靶点是创新重点:靶向肝脏外其他组织,如胎盘、肌肉、皮肤等靶点的寡核苷酸疗法公司受到业界关注,如Comanche Biopharma、Dyne Therapeutics、安龙生物等。欧洲融资回升:获得资金支持的寡核苷酸药物开发公司中,有3家位于欧洲,专注于反义寡核苷酸(ASO)等疗法的开发。Dyne完成总额达3.451亿美元公开募股1月11日,Dyne Therapeutics宣布其在研抗体偶联反义寡核苷酸(ASO)药物DYNE-101与抗体偶联寡聚物DYNE-251分别在1/2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积极数据。Dyne并宣布完成总额达3.451亿美元的公开募股。Dyne Therapeutics是一家临床阶段的肌肉疾病公司。凭借其专有的FORCE平台,Dyne正在开发创新寡核苷酸治疗药物,旨在克服递送至肌肉组织的局限性。Dyne具有广泛、用于治疗严重肌肉疾病的管线,包括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DM1)和杜氏肌营养不良(DMD)的临床项目和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FSHD)的临床前项目。DYNE-101由与片段抗体(Fab)偶联的反义寡核苷酸组成,Fab与肌肉上高表达的转铁蛋白受体1(TfR1)结合。Dyne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在1/2期ACHIEVE试验中,DYNE-101在DM1患者中表现出剂量依赖性的剪接矫正、肌肉递送和DMPK敲除。Comanche Biopharma完成7500万美元B轮融资Comanche Biopharma宣布完成7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获得的资金将用于开发治疗先兆子痫(preeclampsia)的RNAi疗法。Comanche公司的主要RNAi候选药物CBP-4888由两种siRNA构成,靶向胎盘产生的sFLT1 mRNA亚型。它通过减少胎盘产生的sFLT1蛋白,降低母体血液中的sFLT1蛋白水平。该公司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启动CBP-4888在妊娠先兆子痫患者中的临床研究。该公司最近已完成一项在育龄女性健康志愿者中进行的1期临床试验。新闻稿指出,该疗法有望成为首款治疗这一疾病根本原因的疗法。Vico Therapeutics完成6000万美元B轮融资1月5日,Vico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6000万美元B轮融资。Vico Therapeutics是一家临床阶段的基因药物公司,为患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开发反义寡核苷酸(ASO)RNA调节疗法。该公司的主要候选产品VO659目前正处于1/2a期临床开发阶段,用于治疗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SCA3)和1型(SCA1)以及亨廷顿病(HD)。据新闻稿报道,这是临床上用于靶向治疗由CAG重复扩增引起的九种已知多聚谷氨酰胺疾病的潜在首个ASO药物。此次融资将用于支持公司的整体运营,包括推进正在进行的VO659临床1/2a期多中心、开放标签篮子试验,该试验旨在评估轻度至中度SCA3、SCA1和早期HD患者鞘内注射多次递增剂量VO659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首例患者于2023年4月接受给药。这笔融资还将有助于支持该公司进一步拓展其在其他遗传性神经疾病领域的产品管线。Basking Biosciences完成5500万美元融资2月1日,Basking Biosciences公司宣布完成5500万美元融资。所得资金将用于加速其潜在“first-in-class”的可逆RNA适配体溶栓疗法BB-031的临床开发,并推进能快速中和BB-031药理活性的逆转寡核苷酸BB-025进入1期临床研究。Basking Biosciences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医药公司,其成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急性血栓形成领域的最大需求——提供一种快速起效、短效的溶栓药物,这种药物能够重新打开堵塞的动脉,并且在发生出血并发症时能够迅速逆转其活性。公司主要候选药物包括BB-031和BB-025。BB-031采用核酸适配体(RNA aptamer)技术,通过靶向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治疗血栓形成,具有起效快、持续时间短的特点。多个缺血性中风的小型和大型动物的非临床模型研究结果表明,BB-031能够在中风发生后长达6小时的时间内重新打开脑部被血栓阻塞的动脉。BB-025则是一种能快速中和BB-031的溶栓活性的互补寡核苷酸。柯君医药宣布完成亿元B轮融资1月31日,柯君医药宣布完成亿元B轮融资。柯君医药致力于创新小分子和核酸药物的研发。公司目前已构建靶向前药技术平台和核酸药物技术平台,正在推进新一代抗血小板药物和多项抗病毒药物管线的临床开发。公司在研管线CG-0255是P2Y12受体拮抗剂类的抗血小板药物,针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多种适应症。此外,公司CG2021V项目针对慢性乙肝功能性治愈适应症,利用创新的mRNA技术并联合siRNA产品,实现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达到清除乙肝病毒的效果。据悉,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推进柯君医药心脑血管核心管线产品CG-0255的关键临床开发,并推动管线中其他核心品种加速向IND推进。Resalis Therapeutics完成1000万欧元融资1月4日,Resalis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完成了1000万欧元(约11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此轮融资所得款项将用于启动和完成其主要产品RES-010在肥胖症领域的首个人体1期临床试验,并为2期临床试验做好准备。RES-010是一种基于非编码RNA的ASO,靶向在调节脂质代谢和能量消耗中起核心作用的miR-22。RES-010旨在为肥胖症提供一种疾病调节方法,能更持久地减轻体重,并能与GLP-1受体激动剂等已获批准的治疗药物联合使用,延长治疗的持久性。Senisca完成370万英镑种子轮融资3月18日,Senisca宣布完成370万英镑种子轮融资。Senisca是一家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调节RNA生物学以治疗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公司正在开发基于寡核苷酸的药物,以重置剪接因子水平并重新编程衰老细胞。具有促炎特征和功能受损的衰老细胞正在成为多种与年龄相关的疾病的致病因素,通过RNA剪接调节来针对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可减弱衰老来实现细胞重编程和疾病缓解。据悉,本轮融资将资助治疗管线项目的持续临床前开发。安龙生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1月23日,安龙生物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安龙生物致力于基因治疗及小核酸药物的研发。安龙生物搭建了ANOG小核酸药物技术平台,基于Gal-Mola载体可将药物靶向肝外组织,目前应用于乙型肝炎、高血压等领域的药物研发。根据公司官网介绍,安龙生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肝外载体,靶向脑部、眼部、肺部、脂肪、肌肉、肿瘤等组织,可实现局部给药,有望实现更长周期给药。该公司已与两家上市公司(凯因科技、信立泰)进行合作,分别针对乙肝、高血压疾病开发寡核苷酸药物。Bolden Therapeutics获融资1月9日,Bolden Therapeutics获得新一轮投资。Bolden Therapeutics致力于开发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疗法,以促进神经细胞再生,并改善神经系统疾病的预后。公司的科学联合创始人Justin Fallon博士和Ashley Webb博士已经确定了刺激神经干细胞以促进成人大脑中新神经元产生的关键分子通路,目前正在研究针对这一基因验证靶点的反义寡核苷酸,候选药物已准备好进行体内有效性测试。本轮投资或将用于促进神经再生的反义寡核苷酸药物研发和临床测试。Alys Pharmaceuticals完成1亿美元种子融资2月13日,投资公司Medicxi将六家专注于皮肤适应症的生物科技公司结合,推出具有多种平台技术与研发管线的Alys Pharmaceuticals,并同时以1亿美元种子融资支持其于免疫皮肤疾病领域当中创新疗法的开发。这笔资金将帮助Alys实现到2026年底前完成7至10项概念验证(POC)以及至少一个项目进入临床注册研究的目标。Alys由Medicxi和几位知名的皮肤病学和科学专家(包括诺贝尔奖得主Craig Mello博士)共同创立,致力于重新定义皮肤病治疗的前景。该公司结合了6家公司的管线和平台,其中包括开发皮肤疾病siRNA疗法的Aldena Therapeutics,预防放射疗法对健康皮肤的副作用的Graegis Pharmaceuticals等。目前,Alys共拥有十多个活跃项目,凭借其尖端平台,其管线将可能进一步增长,并涵盖包含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癌症患者和罕见皮肤病等适应症。读者们请星标⭐创鉴汇,第一时间收到推送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版权说明:本文由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编辑,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发/复制至其他平台。转发授权请在「创鉴汇」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我们。更多数据内容推荐点击“在看”,分享创鉴汇健康新动态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2024年,“创新药”一词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众多行业媒体纷纷解读,推测这一产业对于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作为创新药领域的重要生力军,初创公司对于推动产业科学技术创新、满足未竟医疗需求具有显著意义。本文以全球为视角,盘点2024年该领域初创公司的融资动态,供读者参阅。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至今,14家成立不到2年的创新药公司获得了新一轮融资。其中包括:集合6家公司管线及技术的皮肤科新锐,诺奖得主创办的ADC+蛋白降解新秀,完成2024年biotech合并第一案的先天免疫学公司等。其他值得关注的亮点如下:多家新锐首轮融资金额可观:根据公开资料,作为成立以来的第一轮融资,Alys Pharmaceuticals、Firefly Bio、Calluna Pharma,以及Amlogenyx,均实现了5000万美元及以上的大额融资,对于初创biotech来说,已是不俗的金额,侧面认可了其发展潜力。学术创业吸引资源流入:获融资公司中,Alys Pharmaceuticals及Firefly Bio由诺贝尔奖得主联合创办,均获得了1亿美元左右的早期融资支持。位于中国广东的奥礼生物,创始团队来自伦敦大学学院,成立以来已完成2轮千万元级融资。免疫系统疾病为重点关注疾病领域:5家公司布局了免疫系统疾病领域的药物研发项目,包括聚焦干细胞疗法的ImmunoFree,关注双特异性抗体与ADC药物的Attovia,主打ROCK2抑制剂开发的Graviton等。集6家公司之大成!诺奖得主联合创办皮肤科新锐获1亿美元融资2月13日,投资公司Medicxi将六家专注于皮肤适应症的生物科技公司结合,推出具有多种平台技术与研发管线的Alys Pharmaceuticals,并同时以1亿美元种子融资支持其于免疫皮肤疾病领域当中创新疗法的开发。这笔资金将帮助Alys实现到2026年底前完成7至10项概念验证(POC)以及至少一个项目进入临床注册研究的目标。Alys由Medicxi和几位知名的皮肤病学和科学专家(包括诺贝尔奖得主Craig Mello博士)共同创立,致力于重新定义皮肤病治疗的前景。该公司结合了6家公司的管线和平台,其中包括开发皮肤疾病siRNA疗法的Aldena Therapeutics,预防放射疗法对健康皮肤的副作用的Graegis Pharmaceuticals等。目前,Alys共拥有十多个活跃项目,凭借其尖端平台,其管线将可能进一步增长,并涵盖包含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癌症患者和罕见皮肤病等适应症。ADC+蛋白降解!诺奖得主联合创建新锐融资近亿美元2月16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Carolyn Bertozzi教授联合创建的Firefly Bio公司正式亮相。获得9400万美元A轮融资资金后,Firefly Bio打算以其创新的蛋白降解偶联药物(DAC)平台为癌症疗法打开崭新的一页。Firefly的DAC平台结合了抗体偶联药物(ADC)和蛋白质降解剂各自的优势,同时克服了它们的缺陷以及两种模式结合时产生的潜在挑战。根据在实体瘤和血液肿瘤的临床前研究数据,单次使用Firefly的DAC即可在极低剂量下显著缩小肿瘤体积。“在过去的20年里,ADC的主要载荷一直是毒素,Firefly试图引入一种新的有效载荷类别,其效力与毒素水平相同,但可以更好地区分健康与疾病细胞。”Firefly新任首席执行官Scott Hirsch先生表示。他同时指出,如果Firefly能够成功开发DAC疗法,这将解锁ADC类别药物新的生物学机制。该公司目前将专注于开发实体瘤药物,日后有望扩展至免疫领域。2024年biotech合并第一案!先天免疫学领域重要企业“强强联手”1月23日,荷兰Oxitope Pharma和挪威Arxx Therapeutics宣布两家公司合并组成Calluna Pharma,新公司已经于A轮融资中筹募到7500万欧元。Calluna的新任首席执行官称此次合并为“两家先天免疫学领域的重要企业强强联手”。Oxitope致力于发现和开发治疗氧化应激引起的炎症和心血管疾病药物,主要产品是一款处于临床前阶段的、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引起的心肌梗死(MI)再灌注损伤的抗体疗法。Arxx主要开发用于罕见纤维化疾病的疾病修饰疗法,2023年8月,其首款产品抗S100A4单克隆抗体AX-202开始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二者合并成立的Calluna将基于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的先天免疫领域的专业知识与一系列针对炎症和纤维化适应症的选择性抗体相结合,旨在满足由急性或慢性炎症和非溶解性组织纤维化引起的各种疾病的临床需求。迄今Calluna的研发管线中已经有四个潜力候选药物,包括:靶向S100A4的单克隆抗体CAL101,处于1期临床;可中和氧化磷脂的单克隆抗体CAL102,处于临床前。罕见病知名公司分拆!新锐推进AD新型基因疗法1月11日,Amlogenyx宣布完成5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Amlogenyx是由罕见病领域知名公司Ultragenyx分拆成立的子公司,是一家新型基因疗法开发公司,成立于2023年,目前专注于开发利用溶酶体酶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型基因疗法。Ultragenyx曾透露,在对半乳糖唾液酸贮积症的研究中,发现一种被称为保护性蛋白/组织蛋白酶 A (PPCA) 的特定溶酶体化合物会影响β淀粉样蛋白。PPCA在C末端裂解β淀粉样蛋白并防止蛋白质在体外积聚;在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中,使用基于AAV的基因疗法将PPCA递送至溶酶体,3个月后淀粉样斑块减少了60%以上。此次融资将加速该疗法的研发。突破给药方式局限!口服大分子药物新锐获融资1月29日,奥礼生物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推进核心管线口服GLP-1制剂和生物药口服递送技术平台的构建。奥礼生物成立于2022年8月,创始团队来自于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在胃肠道生理学与药物吸收动力学等领域深耕多年。目前,该公司已开发数个口服多肽药物管线。据新闻稿介绍,大分子药物在临床中往往只能通过注射方式给药,因此有诸如全身药物暴露安全风险、患者接受治疗的场所限制、注射引起的患者依从性差等痛点。而通过口服递送吸收的方式或可解决上述难题。主打产品引进自中国!小分子靶向药新锐获融资2月1日,Graviton Bioscience宣布获得来自赛诺菲风险投资公司的战略投资,本轮融资将加速该公司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2(ROCK2)抑制剂的研发。Graviton Bioscience成立于2023年,专注于Rho/Rho相关ROCK2抑制剂研发,目前的适应症囊括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纤维化疾病等。该公司的主打候选药物GV101正处于1期临床研究阶段。值得一提的是,GV101是Graviton的前身FL2021-001公司自中国生物制药附属公司北京泰德制药引进的全新靶点、高选择性的ROCK2抑制剂,可通过高选择性地抑制ROCK2信号通路,发挥抑制纤维化进展、抗炎和免疫调节等多重作用,在肺纤维化、肝纤维化等领域具有较好的治疗潜力。该起授权交易总额逾5亿美元。读者们请星标⭐创鉴汇,第一时间收到推送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版权说明:本文由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编辑,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发/复制至其他平台。转发授权请在「创鉴汇」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我们。更多数据内容推荐点击“在看”,分享创鉴汇健康新动态
100 项与 Aldena Therapeutics, Inc.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Aldena Therapeutics, Inc.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