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2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1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1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滴眼液在中国健康受试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单次/多次给药I期临床试验
主要目的:评价在健康受试者中单次、多次局部给予ZX1305滴眼液后的全身系统安全性、耐受性。
次要目的:1.评价在健康受试者中单次、多次局部给予ZX1305滴眼液后全身系统的药代动力学特征;2.评价在健康受试者中单次、多次局部给予ZX1305滴眼液后全身系统免疫原性。
长效GLP-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ZX2010)注射液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单次和多次给药I期临床试验
主要目的:评估在健康受试者单次和多次皮下注射ZX2010注射液后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次要目的:评估在健康受试者单次和多次皮下注射ZX2010注射液后药代动力学特征和免疫原性。
探索性目的:探索在健康受试者单次和多次皮下注射ZX2010注射液后初步药效学特征;探索在健康受试者单次和多次皮下注射ZX2010注射液后的QT/QTc间期情况;探索ZX2010注射液暴露与效应之间的关系。
/ Active, not recruiting临床1期 评估ZX2021注射液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中单、多次皮下给药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剂量递增Ⅰ期临床研究
主要目的:评估ZX2021注射液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中单、多次给药的安全性、耐受性。
次要目的:评估ZX2021注射液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中单、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
探索性目的:初步评估ZX2021注射液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中的药效学。
100 项与 江苏中新医药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江苏中新医药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Insight 数据库显示,2024 年以来,恒瑞共有 38 款(截至 12 月 25 日) 1 类新药在国内首次获批临床,是国内药企中今年首次获批临床 1 类新药最多的企业。
从药物类型来看,其中 18 款为生物药,20 款为化药。从适应症布局来看,涉及肿瘤、自免、肥胖等热门赛道。本文将分享其中 9 款新药基本信息,仅供参阅。
HRS-7058
KRAS G12C 抑制剂
2 月 28 日,HRS-7058 片和 HRS-7058 胶囊国内首次获批临床,拟用于治疗 KRAS G12C 突变的晚期实体肿瘤。
截图来源:CDE 官网
KRAS 是肿瘤中突变最为广泛的癌基因之一,在多个常见瘤种中存在。目前 KRAS 突变在肿瘤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共识。但是 KRAS 缺乏口袋结构,此前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是难成药靶点,无法满足临床实际需求。
HRS-7058 是一款新型、高效、选择性药物,靶向 KRAS G12C 突变位点。Insight 数据库显示,全球有 66 款同靶点药物在研, 4 款已被批准上市,其中有 2 款来自国内企业,分别是益方/正大天晴(格索雷塞)和劲方/信达(氟泽雷塞)。
截图来源:Insight 数据库
HRS2398
ATR 抑制剂
4 月 8 日,HRS2398 缓释片国内首次获批临床,拟用于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截图来源:CDE 官网
HRS2398 缓释片是一款新型、高效、口服的 ATR 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 ATR 激酶活性,加剧 DNA 双链损伤,抑制细胞增殖,发挥抗肿瘤作用。
Insight 数据库显示,全球有 29 款 ATR 靶向药物处于活跃状态,尚无 ATR 靶向药物获批上市,研究进展最快的是阿斯利康 Ceralasertib,在中美两国均进入了 III 期临床阶段。其中国产药物有 17 款,占比达到一半以上,研究进度最快的已经进入临床 I/II 期,分别是恒瑞 HRS2398、中国生物制药 TCC1727 和智康弘仁 SC 0245。
HRS-5965
CFB 抑制剂
4 月 9 日,HRS-5965 胶囊国内首次获批临床,拟用于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冷凝集素病等补体参与介导的溶血性贫血和 IgA 肾病、特发性膜性肾病、C3 肾病和狼疮性肾炎等补体参与介导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截图来源:CDE 官网
HRS-5965 是一种新型口服选择性补体因子 B(CFB)抑制剂,该因子是补体旁路途径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抑制补体系统的过度激活,从而抑制补体系统介导的溶血。
恒瑞就 HRS-5965 开发了片剂和胶囊两种形式,其片剂早在 2022 年 8 月首次获批临床。2024 年 ASH 大会上,恒瑞公布了片剂单药治疗未接受补体抑制剂治疗的 PNH 患者的积极研究结果。
结果显示,在第 12 周,50 mg 和 75 mg 滴定剂量组(每日两次)的血红蛋白(Hb)水平均较基线明显升高。在没有输血的情况下,50 mg 滴定剂量组有 12 例 (100%)、75 mg 滴定剂量组有 10 例 (83.3%) 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较基线基线增加≥20 g/L。
50 mg 滴定剂量组 LDH 水平为 255.80 U/L,相对基线平均下降 87% ;75 mg 滴定剂量组 LDH 水平为 300.86 U/L,相对基线平均下降 85%。
Insight 数据库显示,全球已获批上市的 CFB 抑制剂只有诺华伊普可泮,已获批用于 PNH 和 IgA 肾病两项适应症,而且伊普可泮已经在头对头 III 期临床研究(APPLY-PNH )中打败了依库珠单抗和瑞利珠单抗。
值得一提的是,胶囊制剂虽是今年 4 月才获批临床,但基于片剂的研究结果,在今年 9 月启动了一项头对头依库珠单抗用于 PNH 的 III 期临床研究(NCT06593938)。
HRS5580
NK1 受体抑制剂
4 月 19 日,注射用 HRS5580(Fosrolapitant)国内首次获批临床,拟用于预防术后恶心和呕吐。
截图来源:CDE 官网
HRS5580 为罗拉匹坦前药,无药理活性,进入体内后经巯基代谢酶等非 CYP450 酶系水解,迅速转化为罗拉匹坦,通过拮抗 NK1 受体发挥止吐作用。罗拉匹坦半衰期长,具有高度的中枢神经系统渗透性,在预防延迟期和超延迟期的呕吐中具有优势。
Insight 数据库显示,目前全球有 4 款 NK1R 单靶点新药批准上市,有 1 款是赫尔辛福奈妥匹坦,其余 3 款均来自于默沙东,分别是罗拉匹坦、福沙匹坦双葡甲胺和阿瑞匹坦。其中仅阿瑞匹坦在国内获批上市,为口服制剂。目前国内尚无 HRS5580 同类注射剂型药物上市。
截图来源:Insight 数据库
SHR0302
JAK1 抑制剂
5 月 16 日,艾玛昔替尼皮肤制剂 SHR0302 碱凝胶国内首次获批临床,拟用于白癜风。
截图来源:CDE 官网
SHR0302 是一款高选择性的 JAK1 抑制剂,可通过抑制 JAK1 信号传导发挥抗炎和抑制免疫的生物学效应。
此前该药的口服片剂进行了多种适应症的临床开发,其中强直性脊柱炎、特应性皮炎、类风湿关节炎和斑秃 4 项适应症均已申报上市。
2018 年 1 月 4 日,恒瑞和美国 Arcutis 公司就用于皮肤疾病治疗的 SHR0302 外用制剂达成协议。协议授权 Arcutis 公司在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独家临床开发、注册和市场销售的权利。作为回报,恒瑞最多可获得共 2.23 亿美元的首付款和里程碑款,外加销售提成。
Insight 数据库显示,目前全球有 4 款 JAK1 靶点的新药已被批准上市,其中国内已获批 3 款,分别是辉瑞阿布昔替尼、艾伯维乌帕替尼和迪哲医药戈利昔替尼。
截图来源:Insight 数据库
HRS9531
GLP-1R/GIPR 双靶点激动剂
5 月 23 日,HRS9531 片国内首次获批临床,拟用于超重或肥胖。
截图来源:CDE 官网
HRS9531 是一款新型口服 GLP-1R/GIPR 双受体激动剂,同时激活 GIP 受体和 GLP-1 受体信号通路,进一步发挥促胰岛素分泌、抑制食欲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此药是在之前 HRS9531 注射液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的口服制剂,可以提高 HRS9531 在体内胃肠道的吸收,期望能改善 GLP-1 类产品的给药便利性、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接受度。
Insight 数据库显示,目前全球仅 1 款 GLP-1R/GIPR 双靶点激动剂获批上市(礼来替尔泊肽),为注射给药。在口服制剂方面,目前全球仅 4 款新药在研,研究进展较快的是 Biomed Industries 的 NA-931,已进入临床 II/III 期阶段。
截图来源:Insight 数据库
HRS-4729
GLP1R/GIPR/GCGR 三靶点激动剂
12 月 6 日,CDE 官网显示,恒瑞 1 类新药 HRS-4729 注射液国内首次获批临床,拟用于超重或肥胖。
截图来源:CDE 官网
HRS-4729 是恒瑞自主研发的下一代肠促胰岛素产品,根据合作企业 Hercules 官网管线显示,这是一款 GLP1R/GIPR/GCGR 三靶点激动剂,可通过激活多靶点,保护胰岛的同时提高胰岛素分泌,控制血糖,预计可实现更好的减重效果和治疗代谢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等作用。
2024 年 5 月,恒瑞将包括 HRS-4729 和以上 HRS9531 在内的 GLP-1 产品组合有偿许可给美国 Hercules 公司,授权 Hercules 公司在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 GLP-1 产品组合的独家权利。作为回报,恒瑞将获得的首付款加里程碑付款累计高达 60 亿美元。
Insight 数据库显示,全球共 20 款 GLP1R/GIPR/GCGR 三靶点激动剂在研,共 6 款进入临床阶段,进展最快的是礼来瑞他鲁肽,已进入临床 III 期阶段。其中有 3 款为国产新药,占比达全球一半,分别是民为生物 MWN101、中新医药 ZX2021 和联邦制药 UBT251,均处于临床早期阶段。
截图来源:Insight 数据库
SHR-9839
EGFR/c-Met 双抗
12 月 20 日,CDE 官网显示,恒瑞 1 类新药注射用 SHR-9839 (sc) 国内首次获批临床,拟用于晚期实体瘤。
截图来源:CDE 官网
SHR-9839 是恒瑞自主研发的人源化抗体药物,根据恒瑞合作医院公示的信息,这是一款 EGFR/c-Met 双抗,通过同时阻断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两条关键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
此前该药的静脉注射剂于 2023 年 1 月首次申报临床,同年 3 月获批临床,并在 4 月首次公示启动临床试验。
Insight 数据库显示,目前全球处于活跃状态的 EGFR/c-Met 双抗在研管线共 13 条,仅有强生埃万妥单抗(静脉注射剂)在美国和 EMA 获批上市。国产研究进展最快的是普米斯生物 HS-20117,已进入临床 III 期。在皮下注射这一方面,目前仅恒瑞 SHR-9839(sc)和强生埃万妥单抗(sc)在研。
截图来源:Insight 数据库
除了上面介绍的 9 款新药外,恒瑞今年首次获批临床的还有核酸药物、ADC 药物等,但是目前靶点尚未公布,此外还有大部分的生物药也没有公布靶点及药物类别,我们会持续关注恒瑞管线的最新信息。不过可以看出,恒瑞除了抗体、ADC等热门类别药物外,也在逐渐布局 mRNA 等新型药物类型。
恒瑞 38 款 1 类新药完整清单
封面来源:企业 Logo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信息分享,不代表 Insight 立场和观点,也不作治疗方案推荐和介绍。如有需求,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编辑:ccai
PR 稿对接:微信 insightxb
投稿:微信 insightxb;邮箱 insight@dxy.cn
多样化功能、可溯源数据……
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等你体验
点击阅读原文,立刻解锁!
作者 | 陈芋
来源 | 赛柏蓝
上交所出具监管工作函,提出多项补充披露事项,交易方案调整。
01
研发进度滞后、投入是否合理?
上交所出具监管函
11月上旬,康缘药业发布《关于收购江苏中新医药有限公司100%股权暨关联交易的公告》,拟以自有资金2.7亿元收购中新医药100%股权。
随后,上交所对康缘药业出具《关于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联交易事项的监管工作函》,近日,康缘药业对监管函作出回复(详细内容见文末)并对原交易方案作出调整。
据交易评估方案,中新医药股东权益账面价值-3.58亿元,评估价值2.72亿元,增值率达175.87%。此外,康缘药业后续仍需继续投入研发资金约4亿元,且标的资产存在对康缘集团的借款本金、利息合计4.79亿元。
监管函中,上交所要求康缘药业就中新医药产品上市及商业化是否均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以及未来对中新医药的研发支出、资本性支出、债务偿还等进行持续大额投入是否合理、审慎,是否存在向控股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等情况作出补充说明。
估值表显示,无形资产是中新医药各评估项目中增值率最高的一类——账面价值78.95万元,评估价值6.29亿元。
据悉,中新医药主营生物药创新药研发、临床研究、生产制造,聚焦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疾病以及代谢性疾病等领域。
无形资产评估包括其已授权专利、注册商标、域名、在研新药管线、药物发现设计与生产技术平台专有技术等,目前,中新医药有4款创新药进入临床研究,包括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NGF滴眼液,以及双靶点/三靶点长效降糖减重融合蛋白。
上交所监管函提到,中新医药4个在研项目中,“3个处于临床I期研究阶段,仅1个处于临床Ⅱ期,且部分项目研发进度或已滞后于同行业公司”,要求企业补充披露相关信息。
以双靶点减肥药为例,中新医药的产品目前处于I期临床,其可比研发项目包括礼来的替尔泊肽、恒瑞的HRS9531注射液、豪森的HS-20094注射液等,其中多个适应症已上市或处于III期临床阶段。
康缘药业表示,虽然该项目临床进度落后于可比管线,但其是全球唯一获批临床的哺乳动物细胞重组表达的生物制品,具有显著的差异化特点,将有助于产品上市后的商业化推广。
对于未来的资金投入,康缘药业表示,中新医药“作为一家坚持研发驱动的创新型制药企业,对资金投入要求较高属于创新药行业正常的业务模式,符合行业惯例”。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此次收购中2.7亿元的总金额,还是未来计划投入的近4亿元研发资金,对康缘药业而言都并非小数目。今年前三季度,康缘药业归母净利润3.57亿元;2023年全年归母净利润5.37亿元,收购费用和计划投资金额合计占到其近两年利润的七成以上。
02
2.7亿收购方案调整
首付款减少
交易前,中新医药的控股股东为康缘集团,持股比例70%(对应转让价款 1.89亿元),另有30%股权(对应转让价款0.81亿元)由南京康竹持有。
原交易方案中,从康缘集团一方收购的70%股权,将由康缘药业首笔支付六成(1.134亿元),剩余四成(0.756亿元)将于中新医药对应管线药品取得上市许可后分期支付;从南京康竹一方收购的30%股权相关款项将一次性付清,南京康竹将把对应款项全部用于增持康缘药业股份,中新医药对应管线药品取得上市许可后,该部分股份可分期解除限售。
最新交易方案对南京康竹股权对价款的支付期限做出调整,原方案中一次性付清的0.81亿元,将先付六成(0.486亿元),增持股份及解除限售等安排不变,另外四成(0.324亿元)将于中新医药对应管线药品取得上市许可后分期支付。
首付款减少且剩余款项与产品上市情况挂钩的交易形式更能降低收购方的资金压力。
此外,康缘集团与康缘药业共同承担未来研发风险,就中新医药的管线上市进行对赌。中新医药首先偿还对康缘集团的利息余额即0.89亿元,剩余本金余额即3.89亿元将于中新医药对应管线药品取得上市许可后分期支付,但需按年偿还利息。
将收购目标瞄准创新药企也体现出康缘作为中药企业丰富管线的决心。
在监管函中,上交所提到中新医药主营业务为生物创新药的研发,而康缘药业主要收入来源为中药产品,双方“协同效应并不明显”。
康缘药业则回复表示,通过交易其可进一步构建中药、化药和生物药协同发展的完整产业布局,并借助现有医院覆盖布局、学术推广体系等资源,在销售、研发、生产等方面形成协同效应。
早在2018年,康缘已开始布局生物药研发,目前已有2个生物创新药分别在国家药监局和FDA获批临床。康缘表示,本次收购完成后,中新医药将作为康缘药业的创新药研发平台,实现业务领域互补。
不过,美好愿景下,企业面临的研发、财务风险也不可忽视。
附:部分监管工作函内容及康缘药业回复
END
内容沟通:郑瑶(13810174402)
左下角「关注账号」,右下角「在看」,防止失联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以官方/公司公告为准;本文仅作医疗健康相关药物介绍,非治疗方案推荐(若涉及),不代表平台立场。任何文章转载需要得到授权。
近日,诺和诺德的减重版司美格鲁肽(诺和盈)正式在国内上市,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市场的战火。5个月前,司美格鲁肽作为国内首个且目前唯一的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周制剂,获批用于长期体重管理。临床试验显示,其减重效果平均达17%(约16.8kg),以“减肥针”之名,司美格鲁肽在国内早已火爆多年。
诺和诺德中国官网截图
诺和盈作为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的周制剂,其核心在于司美格鲁肽这一高效成分。司美格鲁肽不仅能够有效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从而在血糖管理上展现出色效果,更在减重领域大放异彩。其模拟人体小肠分泌的脑肠肽物质,能够显著降低饥饿感,延缓胃排空,进而减少食物摄入,增强饱腹感,助力患者减轻体重。
诺和盈多渠道发力,重塑国内减重市场格局
自2021年在美国获批以来,诺和盈迅速成为全球减重市场的焦点。其便捷的每周一次给药方式及显著的减重效果,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赞誉。诺和诺德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其糖尿病和肥胖症治疗领域销售增长迅猛,其中肥胖症治疗领域的增长更是高达101%,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全球销售额更是突破了百亿美元。
随着肥胖问题的日益严重,减重版司美格鲁肽的上市在国内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据摩熵医药数据库显示,司美格鲁肽在2023年全国院内市场的销售额超33亿元,同比增长达175.53%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原药融云)全国医院销售数据库
此次诺和诺德在国内正式商业化司美格鲁肽,采取了多渠道布局策略,涵盖了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和药店等多个销售渠道,并成功申请了诺和盈的省级招标挂网。诺和盈的强势入局,无疑将再次点燃GLP-1减重赛道的竞争火焰,给国内该领域的竞争者如华东医药、仁会生物、信达生物、恒瑞医药等企业带来更大的市场压力,进一步推动国内减重市场格局的重塑。
GLP-1减肥药市场“烽烟四起”,创新药百花齐放
当前GLP-1减肥药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用于减肥的创新药物已高达484个,其中超过40%的新药将GLP-1受体激动剂作为研发靶点,包括75个单靶点药物和77个多靶点药物。在中国市场,截至2024年10月,已有多款GLP-1减重药物获批上市,如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礼来的替尔泊肽等。此外,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也已申报上市,预计将于2025年获批。
同时,还有超过10款GLP-1减重药物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包括先为达生物的伊诺格鲁肽、恒瑞医药的HRS9531等,其中伊诺格鲁肽已完成III期试验,即将提交上市申请。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全球药物研发数据库
除了创新药,GLP-1生物类似药的竞争也愈演愈烈。目前,国内已有多款利拉鲁肽生物类似药获批上市,涉及华东医药、通化东宝等企业。同时,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也备受关注,九源基因、丽珠医药等企业已申请上市,还有多款药物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跨界企业也纷纷涌入GLP-1赛道。例如,智飞生物通过收购宸安生物,拥有了GLP-1类似药和胰岛素类似物管线;四川双马则通过收购深圳健元,切入生物医药赛道。此外,杀入GLP-1赛道的还有创新中药龙头康缘药业,计划斥资2.7亿全资收购中新医药,后者持有两款独特GLP-1产品:一款三重受体激动剂(GGGF1)用于长效减重降糖,一款双重受体激动剂(GGF7)用于长效降糖减重,目前全球尚无同类药物上市。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凭借其卓越的疗效和庞大的销售额,成为了GLP-1减肥药市场的“两大霸主”。今年前九个月,司美格鲁肽销售额高达约203亿美元,替尔泊肽销售额也达到了110亿美元。其中,司美格鲁肽减重版Wegovy更是大卖55亿美元,同比增长77%。
结语
GLP-1减肥药市场的风起云涌,如同一首跌宕起伏的“变奏曲”。市场格局的每一次变化都充满了挑战与机遇,但本质上是一场残酷的“淘汰赛”。国内药企要想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不仅需要挑战海外巨头的地位,还必须在研发创新、产品差异化、市场推广等方面下足功夫。
END
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留言获取授权
近期热门资源获取
后台回复关键词“深度报告”,获取价值18600元,报告大礼包
后台回复关键词“2023首仿”,获取2023年首仿药物获批名单
后台回复“GLP-1深度报告”,获取完整《GLP-1产业现状与未来发展》PDF版。
后台回复“中国 I 类新药”,获取完整《中国 I 类新药靶点》PDF版。
后台回复“NAFLD/NASH”,获取完整《NAFLD/NASH报告》PDF版。
后台回复“AI+制药”,获取完整《中国AI制药企业白皮书》PDF版。
后台回复“XXG”,获取完整《中国心血管系统药物分析报告》PDF版。
后台回复“FZZJ”,获取完整《基于剂型改良的复杂注射剂分析》PDF版。
后台回复“药品进出口”,获取完整《中国药品进出口白皮书》深度报告-PDF版。
联系我们,体验摩熵医药更多专业服务
会议
合作
园区
服务
数据库
咨询
定制
服务
媒体
合作
点击阅读原文,申请药融云企业版免费试用!
100 项与 江苏中新医药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江苏中新医药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