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项与 Rinatabart Sesutecan 相关的临床试验A Phase 3 Randomized, Open-label Study of Rinatabart Sesutecan (Rina-S) Versus Treatment of Investigator's Choice (IC) in Patients With Platinum Resistant Ovarian Cancer
This phase 3 study will be conducted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mpare how well Rina-S works against platinum-resistant ovarian cancer compared to chemotherapy drugs that are already approved and used for platinum-resistant ovarian cancer.
Treatment in this study could be Rina-S or it could be 1 of 4 indicated chemotherapy agents that are considered standard medical care. There is an equal (50:50) chance of getting Rina-S or an approved chemotherapy agent as treatment in this study. No one will know what treatment they are assigned to until the first dose.
All participants will receive active drug; no one will be given placebo.
Phase 1/2 Study of Rina-S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and/or Metastatic Solid Tumors
This study will test the safety, including side effects, and deter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drug called Rina-S in participants with solid tumors.
Participants will have solid tumor cancer that has spread through the body (metastatic) or cannot be removed with surgery (unresectable).
100 项与 Rinatabart Sesutecan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Rinatabart Sesutecan 相关的转化医学
100 项与 Rinatabart Sesutecan 相关的专利(医药)
132
项与 Rinatabart Sesutecan 相关的新闻(医药)近日,艾伯维已向美国西雅图华盛顿西区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诉状将Genmab A/S、普方生物以及艾伯维的前员工Han和Gavrilyuk博士列为被告。
指控的核心是被告盗用了艾伯维的商业秘密,涉及使用二糖来增强ADC中药物接头的亲水性。
起因
艾伯维和Genmab最初在2020年达成关于三款双抗产品的合作,仅预付款就达到了7.5亿美元。
其中Epcoritamab(商品名Epkinly)上市后为艾伯维贡献了卓越销售额。Genmab也获得了不菲的销售分成和里程碑付款,双方如今仍然在就该项目进行开发和销售分成。
转折发生在去年5月,Genmab以18亿美元收购了ProfoundBio(普方生物),并获得了普方生物开发的rinatabart sesutecan (Rina-S)和其他ADC管线。
而Rina-S这一管线正好就和Genmab的合作方艾伯维的管线Elahere存在竞争关系。
Elahere是2023年艾伯维收购ImmunoGen的产物,是首个获批的FRα-ADC。Elahere已经上市,目前主要用于治疗FRα阳性、铂耐药的晚期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患者。
而Genmab认为Rina-S可以有潜力解决比当前标准护理服务更广泛的卵巢癌患者群体,甚至包括艾伯维的Elahere。根据目前产生的数据,有可能覆盖整个铂类耐药卵巢癌(PROC)人群,而不考虑FRα的表达。
本以为买卖不成仁义在,双方之前好歹有大项目的合作,艾伯维或许可以通过更好的方式解决竞争问题。可没想到一年不到,艾伯维就已经将Genmab列为被告。
艾伯维的指控靠谱吗?
艾伯维声称,ProfoundBio最初未能建立可行的ADC研发管线,且“未付出必要的艰辛努力”,而是通过聘用前艾伯维科学家Julia Gavrilyuk博士获取技术捷径。
诉状表示:“凭借窃取的商业秘密和机密信息,ProfoundBio扭转颓势,提交专利申请并推进临床管线,其宣称突破ADC开发挑战的‘唯一解决方案’——但是艾伯维认为使用‘已验证有效载荷的亲水性连接子’设计ADC——正是艾伯维的核心技术。”
此次被列为被告的艾伯维前员工Gavrilyuk与Tae Han博士(韩泰熙博士)曾在Stemcentrx共事,2016年该公司被艾伯维以58亿美元的天价收购后一同加入艾伯维。
不过,两人在艾伯维待的时间并不长,2018年韩泰熙博士就出走,与赵柏腾,尚晓博士联合创立了ProfoundBio。2年后的2020年,Julia Gavrilyuk博士也随即离开创业,在艾伯维任职期间确实是担任连接子相关工作。
诉状称韩泰熙博士明知Gavrilyuk在艾伯维的研究涉及普方生物所需的“精准ADC连接子技术”,且其与提出“在ADC连接子中使用开链糖类”创意的Stefan Munneke博士密切合作。
这么看来,艾伯维试图指摘被告在2018年-2020年间犯下了商业窃密行动。
艾伯维还指控韩泰熙与ProfoundBio“蓄意怂恿”Gavrilyuk泄露“糖支架ADC连接子及相关设计”。
“蓄意怂恿”的指控似乎有点重,也尚不清楚艾伯维是否掌握了相应的证据。不过从常理来判断,公司想要知道员工是否被蓄意怂恿应该是很难的,而且就算“怂恿”真的发生了,艾伯维是如何获得员工与前员工之间的个人隐私的?
而Genmab被列为被告的缘由似乎也有些奇怪,诉状援引Genmab高管在收购尽职调查中的表述,称普方生物连接子技术的创新点在于“大量使用山梨醇提升亲水性",艾伯维据此指控Genmab“明知或应知商业秘密来源却故意放任”。
然而,艾伯维这一假设建立在Genmab明确知道收购普方生物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上,但是如果Genmab真的知道法律风险,那可能就不会决定收购普方生物,或者压低收购普方生物的价格了。
总结
总的来说,艾伯维近期对多家企业发起类似诉讼(如Adcentrx、百济神州),这次连合作方都要起诉,可能是真的认为Rina-S可能会对Elahere的销售额造成麻烦,因此才通过这种方式拖延其上市进度。
参考来源:
https://dvlabs.co/our-team/julia-gavrilyuk/
https://www.fiercebiotech.com/biotech/abbvie-takes-genmab-court-accusing-its-partner-being-willfully-blind-adc-trade-secret-theft
2025年3月22日,丹麦制药巨头Genmab发布公告:
Genmab将坚决捍卫针对AbbVie公司提出的商业机密侵权指控。
呃,这是咋了?跟普方(ProfundBio)又有毛线关系?
别急,马上来。
#01
咋了?
据fiercebio报道, AbbVie指责其对ProfoundBio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技术中窃取AbbVie商业机密的行为“故意视而不见”。
AbbVie声称ProfoundBio(普方生物)通过前员工Julia Gavrilyuk博士获取了其商业机密,从而在ADC开发上取得进展。
Genmab在以18亿美元收购ProfoundBio时,应意识到其技术基于AbbVie的商业机密。
有同学要问了,你咋不直接找个起诉书好好看看..
呃,找到了,但是要钱...所以,你知道我的。
这里面的关键是:
Gavrilyuk博士与Tae Han博士曾在Stemcentrx和AbbVie共事,Han博士后来共同创立了ProfoundBio。
诉讼称Han博士知道Gavrilyuk博士在AbbVie的工作涉及ProfoundBio所需的ADC连接子技术。
那么他们俩真的有交集吗?
#03
普方三巨头
普方成立于2018年,主要从事ADC(抗体偶联药物)开发。
三位核心创始人赵柏腾、韩泰熙(Tae Han)以及尚晓,均出自ADC先驱Seagen公司。
这是对媒体的一般性介绍,但是这里面其实有问题。
这里面除了赵柏腾一直待在Seagen直到创立普方外,其他两位联合创始人其实早就离开Seagen了。
尚晓在2012年就离开了Seagen,加入盛诺基医药担任高级副总裁。
而韩泰熙则是在2014年离开Seagen加入Stemcentrx,从事临床药理/药代动力学方面的工作。
随后,2016年,Stemcentrx被Abbive(艾伯维收购)顺势归属Abbive。
在参与创立PorfundBio之前,还有一段短暂的从业经历。
Julia Gavrilyuk是韩泰熙在Stemcentrx的老同事,被收购后待在Abbive一直干到2020年才离开。
与韩泰熙不同,Julia确实是从事化学研究,理论上确实能够接触到Linker的研究。
但是,我们不是司法部门,更不能做任何推断。
回过头,我们再来看Abbive对普方的指控。
#03
18亿美元宝贝
普方生物成立于2018年,苏州公司注册成立于2019年。
2021年2月公告完成了千万级Pre-A融资,随后一路高歌猛进,直至2024年被Genmab以18亿美元收购。
其管线进展最快的要数PRO1184(Rina-S),这是一款针对实体瘤叶酸受体(FRα)靶点的ADC。
呃,诸位是不是想起了一位故人...
没错,与Sutro刚刚失败的STRO-002是一个靶点。
呃,没有暗示普方这个不行啊,同一个靶点有人成功有人失败很正常。
PRO1184使用的是普方专利的新型亲水连接子偶联exatecan,DAR=8。
这个linker普方申请专利号为WO2023280227,2022年申请,2023年公开。
更早的相关专利EP-4366777-A2于2021年7月5日申请。
而AbbVie声称ProfoundBio在无法独立开发ADC管线后,通过前员工Julia Gavrilyuk博士获取了AbbVie的商业机密和保密信息,从而扭转了局面,开始申请专利并推进临床管线。
这个时间线能不能卡的上,在看到更多信息之前谁也不好说。
反正,这18亿美元的大宝贝Genmab是买到手了,让他头疼吧。
#04
最后
Genmab明确否认AbbVie的指控,并将积极应诉。
Genmab指出,这是AbbVie近期针对竞争对手提起的多起类似商业机密侵权诉讼中的又一起。
这并不是Genmab故意搅浑水,Abbive最近的诉讼确实不少。
根据Firecebio的统计,Adcentrx, Alvotech, BeiGene 和Revance 都因为类似的原因被Abbive送上法庭...
好吧,甭管赢不赢,能迟滞下对手也是好事嘛。
好吧...咱们走着瞧吧。
今天的瓜先吃到这里,明天的瓜咱们明天再吃。
END
找小编,扫这里!
至此,各位股东星标了么?点赞了么?转发了么?在看了么?谢谢!
所有内容均不作为投资建议,信息均来自公开资料,星球更新更快。
近期文章:
学术的尽头是发币?
23andMe申请破产保护!创始人兼CEO出局!
Human Longevity|为什么同样的事他们说就显得这么高级?
这么大的事你不宣传?金斯瑞你糊涂啊!
CACLP之测序仪新品的悄悄上新
Akoya:2024Q4多少有点潦草
相关资料:注1:https://www.fiercebiotech.com/biotech/abbvie-takes-genmab-court-accusing-its-partner-being-willfully-blind-adc-trade-secret-theft注2:https://ir.genmab.com/news-releases/news-release-details/genmab-vigorously-defend-alleged-claims-trade-secret/注3:https://www.pacermonitor.com/public/case/57357486/AbbVie_Inc_v_Genmab_AS_et_al注4: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12431
导语:全球医药巨头艾伯维(AbbVie)与丹麦生物技术公司基因马布(Genmab)的十年合作关系突生裂痕。艾伯维指控基因马布在收购美国生物科技公司 ProfoundBio 时,默许其窃取艾伯维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技术商业机密,涉及卵巢癌候选药物 Rina-S 的开发。这场诉讼不仅暴露了 ADC 领域激烈的技术竞争,更折射出跨国药企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深层博弈。一、诉讼核心:ADC 技术的 “隐形战场”
2025 年 3 月,艾伯维向美国华盛顿西区地方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基因马布及其子公司 ProfoundBio “系统性盗用” 其 ADC 技术商业机密。诉讼焦点指向 ProfoundBio 开发的 FRα 靶向 ADC 药物 Rina-S,以及其他未公开候选药物的关键技术。
技术争议点:艾伯维声称,ProfoundBio 创始人 Tae Han 及前员工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其 ADC 技术,包括抗体工程、毒素连接子设计等核心工艺。
非专利指控:值得注意的是,艾伯维未援引专利侵权,而是强调商业机密保护,暗示其技术尚未通过专利布局,或存在技术细节未公开的情况。二、合作破裂:从联合开发到法庭对峙
艾伯维与基因马布的合作始于 2020 年,双方联合开发三款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其中 Epkinly(epcoritamab)于 2024 年 6 月获批用于复发 / 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成为双方合作的 “明星产品”。然而,此次诉讼或标志着合作关系的转折点。
收购背景:基因马布于 2024 年 5 月以 18 亿美元收购 ProfoundBio,看中其 ADC 技术在实体瘤领域的潜力。艾伯维指控称,基因马布在收购前已知晓 ProfoundBio 的 “不当行为”,却未采取行动。
影响范围:基因马布强调诉讼不涉及 Epkinly 项目,但行业分析师指出,若艾伯维胜诉,可能对其 ADC 管线造成重大打击,甚至影响双方在其他领域的合作信任。三、行业暗战:ADC 领域的 “人才与技术迁徙”
此次诉讼并非孤例,而是 ADC 领域知识产权纠纷的缩影。近年来,随着 ADC 疗法成为抗癌领域的 “新蓝海”,跨国药企与初创公司间的技术人才流动频繁,引发多起法律争端。
艾伯维的 “维权模式”:2023 年 12 月,艾伯维起诉 Adcentrx Therapeutics,指控其前员工窃取抗体技术;2024 年 9 月,又起诉百济神州(BeiGene)在 BTK 抑制剂开发中盗用其商业机密。
技术价值凸显:ADC 市场规模预计 2025 年突破 200 亿美元,其中 FRα 靶向药物因卵巢癌等适应症的高未满足需求,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艾伯维的 Elahere(mirvetuximab soravtansine)作为首个获批的 FRα ADC,2024 年销售额已达 12 亿美元,而 ProfoundBio 的 Rina-S 被基因马布称为 “更具潜力的下一代产品”。四、双方回应:指控与反指控的角力
艾伯维:在诉讼文件中,艾伯维直指基因马布 “纵容甚至鼓励技术盗窃”,称其行为 “破坏了生物医药行业的创新生态”。
基因马布:公司发表声明 “坚决否认” 所有指控,称艾伯维 “未开发出任何基于其所谓商业机密的产品”,并计划 “积极应诉”。其 CEO Jan van de Winkel 强调:“这是艾伯维针对竞争对手的又一起诉讼,旨在遏制创新。”
行业观察:部分分析师认为,艾伯维可能通过诉讼迫使基因马布在合作条款上让步,或延缓竞争对手的研发进度。而基因马布若败诉,可能面临高额赔偿及技术禁令。五、深层启示:知识产权保护的 “双刃剑”
这场诉讼暴露出生物医药行业的两大痛点:
技术机密的脆弱性:ADC 技术依赖高度专业化的工艺,关键人才的流动可能导致技术泄露。
合作信任的危机:跨国药企与生物技术公司的联盟常以知识产权共享为基础,但利益分配与技术归属争议频发。
“这反映了 ADC 领域竞争的白热化。” 投行 Jefferies 分析师指出,“企业既要吸引顶尖人才,又要防止技术外流,这需要更完善的保密协议与竞业限制条款。”
结语艾伯维与基因马布的诉讼不仅关乎两家公司的利益,更将重塑 ADC 领域的竞争规则。随着技术壁垒的不断加高,如何在创新与合规间找到平衡,已成为全球生物医药行业共同面临的挑战。而这场法庭上的 “技术对决”,或将为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写下新的注脚。
参考来源:https://www.biospace.com/business/abbvie-lawsuit-alleges-that-partner-genmab-misappropriated-trade-secrets
识别微信二维码,添加抗体圈小编,符合条件者即可加入抗体圈微信群!
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
本公众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cbplib@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100 项与 Rinatabart Sesutecan 相关的药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