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药研网7月7日,星汉德生物(SCG)宣布,CDE批准其乙肝病毒(HBV)特异性T细胞受体(TCR)工程化T细胞治疗—SCG101V新药1/2期临床试验(IND)申请,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被公认为肝癌及肝功能失代偿的"罪魁祸首",长期感染可致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肝衰竭的致命进程。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等现有疗法虽然能有效抑制HBV复制,却难以彻底清除病毒,患者需终身服药。新兴的反义寡核苷酸(ASO)和小干扰核酸(siRNA)等药物虽能通过阻断病毒RNA抑制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产生,但其作用机制无法直接靶向清除乙肝病毒复制的"根"——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难以有效激活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停药后复发率居高不下。乙肝病毒cccDNA可嵌入人体DNA,干扰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和基因组稳定性,导致肝细胞不受控制的增殖,直接诱发癌变。因此,即使经过长期治疗,现有治疗方案距离国际指南公认的"功能性治愈"(清除乙肝表面抗原且病毒DNA持续检测不到)目标仍有显著差距。医学研究表明,健康成年人体内天然存在由T细胞受体(TCR)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是清除HBV感染的关键机制。基于这个科学洞见,星汉德生物筛选出特异性靶向乙肝表面抗原的高亲力、高活性天然TCR,并通过T细胞工程改造重塑患者免疫系统。由此开发了其针对慢性乙肝的创新细胞治疗管线SCG101V。SCG101V由特异性TCR介导,选择性识别和靶向感染HBV的肝细胞,通过多重机制,清除cccDNA并消除病毒储存库和整合片段,并建立保护性免疫记忆。一旦病毒储存库被彻底消除,HBV就没有反弹的途径。临床数据显示,SCG101V展现出"一针治愈"的治疗潜力:通过单次给药,即可同时根除乙肝cccDNA和乙肝表面抗原,有望成为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的治疗手段。2025年5月8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2025年欧洲肝病年会(EASL2025)上,星汉德生物HBV特异性TCR-T细胞疗法 - SCG101再度登上最新突破(Late-breaker)临床研究。该临床试验最新数据显示,SCG101在治疗晚期HBV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中展现出抗病毒和抗肿瘤双重效果。根据公布内容,患者在接受单次SCG101输注治疗后,全部获得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快速断崖式下降,其中高达94%的患者在28天内降幅达到1.0-4.6 log10,并在长达一年的随访期间患者HBsAg持续维持在低于100 IU/mL的水平无反弹。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当中有23.5%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21天内实现HBsAg完全清除,并且在长达1年的随访期内一直保持清除状态。关于慢性乙型肝炎据权威数据,全球约有2.96亿慢性乙肝感染者,每年因乙肝导致的肝衰竭、肝硬化或肝癌等终末期肝病死亡人数高达82万。亚洲地区承载了全球近半数的慢性乙肝感染负担。中国是肝病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慢性乙肝感染者人数远超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总和,约占亚洲感染者的三分之二。据《2022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我国一般人群乙肝流行率约为5.9%-6.1%,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约7500万-8600万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3000万例。目前,我国每年新增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100万例。慢性乙型肝炎目前尚无法彻底根治。 长期感染可导致不可逆的肝损伤,并显著增加肝癌发病风险——研究显示,我国约85%的肝细胞癌(HCC)归因于慢性乙肝病毒感染。10%-20%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过5-10年发展为肝硬化,并逐步转变成肝癌。由此,我国每年新增肝癌病例近50万例,死亡病例超过31万例,其死亡率高居所有恶性肿瘤第二位。关于星汉德生物(SCG)星汉德生物(SCG)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公司,借助独特的GianTCR™技术平台开发感染及其相关癌症的新型免疫疗法。公司针对最常见的致癌感染:幽门螺杆菌、人乳头瘤病毒和乙型肝炎,开发广泛而独特的TCR-T细胞疗法,实现预防和治愈感染和其相关的癌症的目标。星汉德生物总部位于新加坡,研发总部设在德国慕尼黑IZB科创中心,公司结合新加坡、中国和德国的区域优势,涵盖从创新药物研发、生产、临床试验和商业化的完整产业价值链。其自主研发的AutoCellTM全封闭、自动化细胞制备系统大幅降低制备成本,让细胞治疗产品"高贵不贵"。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于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联系我们ICNS 2025展位火热预定中!扫码立即咨询电话:13816031174(同微信)赞助形式包括但不仅限于演讲席位、会场展位、会刊彩页、晚宴赞助、会议用品宣传等。点击此处“阅读全文”咨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