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观澜/报道
寡核苷酸药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并在2024年继续引领新一波创新浪潮。在中国,这一领域同样在2024取得诸多新进展。
寡核苷酸疗法是一类基于短核苷酸序列的新兴治疗模式,它们作用于基因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旨在调节细胞中特定RNA或DNA分子的表达或功能。这类疗法具有调节过去被认为“不可成药”靶点的潜力,且因其快速的临床开发周期而备受关注。常见的寡核苷酸疗法包括反义寡核苷酸(ASO)、小干扰RNA(siRNA)、微小RNA(miRNA)以及核酸适配体等,这种创新治疗模式在治疗遗传疾病、癌症和传染病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寡核苷酸疗法,2024年产业重要投资方向之一
从2024年来看,寡核苷酸疗法领域是重要投资方向之一。根据即刻药数,2024年(截至12月3日),全球范围内至少70家拥有寡核苷酸药物技术或管线的公司完成新一轮融资,累计总额超27亿美元。其中有不少初创公司在早期就获得高额融资。
例如,专注于开发RNA疗法以治疗肾脏疾病的Borealis Biosciences走出隐匿模式,在A轮筹集1.5亿美元,诺华也参与其中并与其达成潜在超7.5亿美元合作;推进配体-siRNA共轭药物研发的Judo Bio正式启航并完成1亿美元种子轮和A轮融资;致力于扩大RNAi疗法应用的City Therapeutics首次亮相便完成1.35亿美元A轮融资;拥有多款siRNA和ASO管线的Alys Pharmaceuticals获得1亿美元种子轮融资,等等。
在中国,今年也有超20家拥有寡核苷酸疗法技术或管线的公司获得融资。例如,大睿生物获得3500万美元A+轮融资,以推进代谢性疾病和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siRNA疗法的开发;浩博医药完成3700万美元A轮融资,用于推进乙肝治疗领域ASO疗法的开发;炫景生物完成超亿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用于siRNA药物的临床研究等。这些融资事件的背后,不乏礼来亚洲基金、元生创投等知名机构。
在创新药全球化交易合作的趋势下,寡核苷酸领域同样活跃。全球范围内,寡核苷酸新药领域达成了至少20多项交易,其中不乏大额交易。例如,诺和诺德斥资约10.25亿欧元收购Cardior Pharmaceuticals,获得其一款靶向微RNA的反义寡核苷酸疗法(ASO)在研项目,该项目处于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开发中。QurAlis与礼来就一款剪接调节ASO疗法达成超6亿美元的全球许可协议,用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等神经退行性疾病。Arrowhead Pharmaceuticals与Sarepta Therapeutics更是达成潜在百亿美元的全球合作,联手推动十余个RNAi研发项目,以治疗肌肉、中枢神经系统和肺部的罕见遗传病。
在这些交易中,也有不少中国公司的身影。例如,瑞博生物与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达成超20亿美元合作,共同开发针对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的RNAi疗法;舶望制药与诺华签署了潜在总额高达41.65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共同开发针对心血管疾病的siRNA药物;三迭纪医药与BioNTech达成总金额超过12亿美元的合作,从而基于3D打印药物技术开发口服RNA药物等。
这些投资和布局,反映了寡核苷酸药物的治疗潜力,也体现了资本市场和产业对这一领域发展前景的信心。
管线持续推进,2024年至少16款寡核苷酸1类新药在中国首次迈入临床
得益于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全球寡核苷酸研发管线持续推进。Insight数据库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日,全球范围内约400个寡核苷酸疗法研发管线项目处于临床开发阶段。
根据最新论文报道[1],目前全球范围已有17款寡核苷酸药物获批上市,包括反义寡核苷酸(ASO)药物, 小干扰核酸(siRNA)药物和适配体,这些药物中约94%为2016年之后获批上市。与此同时,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寡核苷酸药物管线数量也在2013年来出现显著激增,彰显这一前沿创新方向发展的迅猛态势。
在中国,众多公司/研究机构布局寡核苷酸疗法领域,正推动数百条管线的开发,大部分项目处于临床前,超60项进入临床开发。其中,恒瑞医药、信达生物、君实生物、正大天晴、石药集团等知名药企均有在研管线处于临床开发阶段。
尤其在2024年,寡核苷酸药物研发进程加速推进。除了临床研究的持续推进,根据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信息,今年以来至少16款寡核苷酸1类新药首次在中国获批临床,迈入临床开发阶段。其中,大多为siRNA药物,也含有反义寡核苷酸(ASO)以及球形核酸(SNA)等。在适应症方面,近半(7款)拟开发治疗各类心血管疾病,其他还包括炎症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罕见神经系统疾病和癌症等多个领域。
图表:2024年在中国首次获批临床的寡核苷酸1类新药
统计来源: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临床默示许可栏目
统计区间:2024年1月1日~2024年12月3日
例如,圣因生物与信达生物共同开发的siRNA药物SGB-3908于今年7月获批临床,拟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吉盛澳玛的小核酸鼻用喷雾药物IAMA-001于今年3月获批临床,并于7月与君实生物达成潜在15亿元人民币的许可合作。恒瑞医药的siRNA在研新药HRS-9563注射液于10月获批临床,拟用于治疗高血压。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CRDMO模式,为加速寡核苷酸创新疗法开发赋能
尽管寡核苷酸领域正在快速发展,但与传统意义上的小分子相比,这类新分子药物研发和生产的技术门槛更高,从分子设计到纯化分析等环节均充满挑战。而合同研发和生产机构(CXO)在这一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前述提到的2024年在中国首次获批IND的16款寡核苷酸类1类新药中,药明康德化学业务旗下专注于寡核苷酸和多肽一体化服务的WuXi TIDES平台就赋能了其中的4款。
作为全球支持寡核苷酸疗法研发的重要CRDMO赋能平台,药明康德始终紧跟科学进步,持续建设相关能力。公开信息显示,自2017年起,药明康德便对寡核苷酸技术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通过技术迭代和能力升级,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例如在生物学业务方面,2023年药明康德生物学平台开发了支持 RNA 编辑以及支持多肽筛选和新药发现的 DNA 编码化合物库等,为赋能客户核酸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与此同时,药明康德化学业务的寡核苷酸发现合成服务,涵盖所有类型的寡核苷酸及其单体、连接子、配体和偶联物,支持从序列设计到临床前候选药物(PCC)筛选。凭借在化学业务上20年的丰富经验,以及充足的产能和商业化能力和经验,药明康德各团队可以无缝衔接快速扩大到任何规模,满足从临床前、临床到商业化阶段的多样化需求。目前,药明康德拥有20多条寡核苷酸生产线可支持不同规模生产,同时还计划增加更多生产线。除了化学能力,药明康德还提供各种剂型和灌装形式的制剂开发和生产服务等,助力客户加速推进寡核苷酸药物研发进程。
例如在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领域,目前药明康德正在赋能全球3款用于DMD治疗的新一代寡核苷酸药物的临床开发。这些药物分别为PMO(吗啉代反义寡核苷酸)与PPMO(多肽-PMO偶联物)。这类疗法对于患者意义非凡,但研发难度极大。其中,PMO涉及吗啉代寡核苷酸,其合成和生产过程艰巨;PPMO则更为复杂,需要将PMO与多肽进行偶联。
而药明康德具备PMO单体、PMO、多肽、PPMO偶联及制剂开发的综合能力。依托大量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洞见,药明康德通过不断优化工艺和内部整合流程,以一体化服务,在3年内将PMO类药物活性成分成本降低了60%,并加快进程大幅缩短了研发时间,其中一款PPMO疗法从药物活性成分(API)开发、制剂开发到IND仅耗时11个月。这些能力建设,对于推进寡核苷酸药物研发进程并更快造福病患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在即将收尾的2024年,寡核苷酸药物以其独特的治疗策略和创新潜力,继续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和广阔发展前景。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创新,以及CXO机构的坚实支持,我们相信,未来这一领域将为医药健康产业注入更多发展动力,更为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参考资料:
[1]Wu, Xiaofei et al. “Global and Chinese trends in oligonucleotide drug clinical developmen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vol. 210 107487. 31 Oct. 2024, doi:10.1016/j.phrs.2024.107487
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转载授权及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