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0日,香港大学医学院宣布,该校研究团队成功将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开发成口服药剂(又称“药用口服砒霜”或“ARSENOL®”),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治疗后患者的整体存活率超过97%。值得注意的是,该药物是首款香港自主研发的抗癌处方药,也是首个获得美国、欧洲和日本专利授权的药物,目前已获得美国FDA和欧洲EMA的新药临床研究资格认证,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批准其在大湾区范围开展临床应用,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何为砒霜?谈起砒霜,我相信大家对它既陌生又熟悉。之所以说陌生,是因为可能大部分人这辈子都没亲眼见过砒霜,更不知道砒霜是什么样子,包括小编在内也并未亲眼见到。而之所以说它熟悉,是因为砒霜作为历史上最古老的毒药之一,经常出现在各类影视剧中。如周星驰电影《九品芝麻官》中,水师提督之子常威贪图戚秦氏的美色,乘醉将其强奸,事后丑行败露竟行凶杀戚全家一十三口,然后栽赃嫁祸戚秦氏使用砒霜毒杀亲夫一家。而砒霜就是砒石经升华而成的三氧化二砷精制品,白色,无臭无味,具有蚀疮去腐,杀虫,劫痰,截疟之功效,是最具商业价值的砷化合物。而不纯的砒霜也有另一个我们熟知的名字,即鹤顶红。其实通过砒霜治疗白血病并不是近几年才发现的,早在20世纪70年代,黑龙江省林甸县就流传着一种能治疗癌症的“偏方”,该偏方实际是由三种剧毒物质(汞、砒霜和蟾蜍毒腺分泌物组成),哈医一院药师韩太云受此偏方启发,于1971年3月成功研制“癌灵一号”注射液,也被称为713注射液,其主要成分就是砒霜与甘汞。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1995年,哈医一院为“癌灵一号”注射液申请了国家专利。1999年,中国NMPA批准三氧化二砷注射液作为二类新药上市。一年后,美国FDA也同样批准了三氧化二砷注射液用于治疗APL,随后该产品也在欧洲获批上市。然而上述产品均停留在注射给药阶段,如何让中低危APL患者实现居家口服药物治疗仍是摆在科研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何为APL?APL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一种特殊类型,被FAB协作组定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3型。其发病机理是患者骨髓中早幼粒粒细胞分化受阻、恶性克隆,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生累积,抑制正常造血功能。临床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以及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等。根据《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显示,APL易见于中青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44岁,APL占同期AML的10%~15%,发病率约0.23/10万。APL曾是致死率极高的白血病亚型,但随着维甲酸和砷剂的使用,APL 已成为基本不用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即可治愈的白血病。因此血液病圈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万一不幸得了白血病,最好是M3型。而目前,不管是低危、中危还是高危APL患者,其首选治疗方案均是全反式维甲酸(ATRA)+ 砷剂。但具体细节稍有不同。对于中低危患者而言,其治疗流程如下图所示,现需要进行诱导治疗,即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或复方黄黛片,直至完全缓解,共计约1个月时间,然后进行巩固治疗,即ATRA(25mg·m-2·····d-2)治疗2周,间歇2周为一个疗程,共计7个疗程。而对于高危APL患者而言,则需要在ATRA+砷剂治疗的基础上,再增加化疗诱导、化疗巩固以及ATRA/砷剂交替维持治疗,且上述提到的三氧化二砷均为静脉滴注。由此可以看到,传统APL的治疗方案非常繁琐,且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给药。药用口服砒霜ARSENOL®2025年2月,香港患者黄女士在港大医学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到:口服砒霜药剂的味道就像海水一样,我只需要打开它喝下去,就可以正常去上班了。与静脉注射相比,香港大学医学院研发的口服砒霜方案堪称“治疗利器”。它成功将患者的住院时间从约100天大幅缩短至最短14天,让患者能够更快回归正常生活。该口服治疗方案主要由三种活性成分组成,分别是砒霜(Arsenic trioxide)、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与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因此也被成为AAA方案。根据不同APL患者的风险水平进行调整。临床实践表明口服给药与静脉注射的生物利用度基本相同。其实香港大学医学院早在20年前就对药用口服砒霜治疗APL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从之前发布的一项为期15年的前瞻性随访研究数据我们可知,已经有超过400名复发APL患者接受了口服砒霜的治疗方案,其分子生物学缓解率(molecular remission rate)和五年整体存活率分别高达100%和80%。2023年12月,香港大学在第65届美国血液学会(ASH)上以口头摘要(Oral Abstracts)的形式报告了一项正在进行中的口服砒霜治疗APL的多中心试验结果,并将结果发布在ASH旗下杂志《Blood Advances》上[1]。从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该试验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和危险程度(即白细胞数量)调整砒霜、ATRA和抗坏血酸的用量。试验结果表明,自2018年1月到2023年7月5年多的时间内,共有5位3-15岁的青少年患者以及116位成年患者接受了口服AAA治疗方案,这其中中低危的患者为90人,高危患者为31人,共计121人。这其中有7人在接受AAA方案诱导治疗之前就已经死亡,而剩余的114人经过口服AAA方案诱导治疗之后均达到了第一次完全缓解(First complete remission, CR1),而在经过后续的维持治疗之后,3年的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与无复发生存率(Relapse-free survival, RFS)分别为97.9%与99.1%。而最常见的副作用为转氨酶升高与头痛,发生率分别为47.3%与28%。由此可以看到,AAA治疗方案对于不同年龄以及不同风险程度的APL患者均是安全有效的,最大程度的减低患者化疗的需求。目前该药物已获得美国FDA及欧洲EMA的罕见病药物资格认定,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该药物可以惠及全球APL患者,为APL患者的治疗方案带来重大变革,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参考文献:1.Harinder Gill, Rita Yim, Lynn Chin, Paul Lee, Vivian Li, Lester Au, Garret Man Kit Leung, Ka Leung Daniel Cheuk, Shau-Yin Ha, Chi Kong Li, Melissa Ooi, Wee-Joo Chng, Patrick Chu, Cyrus Kumana, Yok Lam Kwong; An Entirely Oral Regimen of Oral-Arsenic Trioxide/All-Trans Retinoic Acid/Ascorbic Acid in Newly-Diagnosed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aemia (APL): Updated Results of an Ongoing Multicentre Trial. Blood 2023; 142 (Supplement 1): 157. doi: https://doi-org.libproxy1.nus.edu.sg/10.1182/blood-2023-179644药事纵横投稿须知:稿费已上调,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