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项与 MAT2A抑制剂(石药集团) 相关的临床试验A Phase 1 Study to Evaluate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Pharmacokinetics, Pharmacodynamics, and Preliminary Antitumor Activity of BG-89894 (SYH2039) Tablet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olid Tumors
This study is being done to learn more about a new drug called BG-89894 (previously known as SYH2039). Researchers want to see if the drug is safe, how well people can tolerate it, how it moves through the body, and whether it shows any early signs of helping to treat cancer. The information gathered may help guide how future studies are designed. The entire study is expected to last about four years. People who join the study may receive treatment for around six months and will be followed for about 12 months after their treatment ends. The study plans to enroll participants over a three-year period.
A Phase 1 Study to Evaluate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Pharmacokinetics, and Preliminary Anti-tumor Activity of SYH2039 Tablets in Adults with Advanced Solid Tumors
100 项与 MAT2A抑制剂(石药集团)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MAT2A抑制剂(石药集团) 相关的转化医学
100 项与 MAT2A抑制剂(石药集团) 相关的专利(医药)
54
项与 MAT2A抑制剂(石药集团) 相关的新闻(医药)// • 欧雷强:“Be代表癌症患者摆脱疾病的愿望;One强调全球协作抗癌。癌症不是任何个人或国家的战斗,而是全人类的使命。”• 吴晓滨:“在成熟市场,我们通过扎实的临床试验结果展现产品差异化优势;在新兴市场,通过合理定价和医保准入扩大药品覆盖面。我们的合作伙伴愿意划着小船,在东南亚国家的岛屿间穿行,通过当地医生,将PD-1送到病人手中,真正改善他们的生命质量。”• 汪来:“创新决定生物医药行业能走多远。百济神州已经成为全球肿瘤新分子每年进入临床阶段最多的公司之一,并自建了覆盖全球的全功能临床开发部门。”• 刘建:“百济神州生物岛创新中心通过整合设施、人才、技术和资本,降低创新门槛和风险,构建研发生态圈,促进内外部创新协同发展。”近日,全球十大药企排名榜单出炉。除诺和诺德和礼来凭借减肥药表现跻身其中外,其余8家药企总市值与10年前相比仅增长24%。同期,美国通货膨胀率为32%,意味着药企市值涨幅未能跑赢通胀。这一现象引发百济神州高级副总裁、全球研发负责人汪来博士思考:“这是否意味着制药行业出现发展问题?是发展方向偏差,还是战略决策失误?”在广州一场媒体见面会上,他提出值得整个生物医药行业思考的问题,同时以百济神州“加强早期投资,严格把关后期投资”的做法,展示了一条创新研发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这场媒体见面会出席的高管除了汪来,还有百济神州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吴晓滨博士和百济神州生物岛创新中心首席执行官刘建博士。6月26日,百济神州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欧雷强(John V. Oyler)、汪来等核心研发高管在投资者研发日展示公司肿瘤治疗管线的进展。汪来:我们的全球临床试验覆盖超45个市场汪来的报告主题是“百济神州的研发策略”。他对比制药行业与IT、AI等行业的区别,称中国创新药研发能力已获国际认可,有人将其与DeepSeek相提并论。“然而,生物医药行业与IT、AI在发展规律上存在差异。”他认为,制药行业研发周期漫长、成本高昂、成功率极低。“这决定了企业必须具备长期主义的战略眼光和决策能力。”他说。百济神州高级副总裁、全球研发负责人 汪来博士为应对上述三大问题,汪来表示,自成立以来,百济神州在研发上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模式。这一模式兼具Biotech在科学上的灵活高效,从早期实验室发现起步;又具备跨国药企开展大规模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的能力,实现内部研发和去CRO化。同时,他在投资者研发日活动上称,百济神州已构建全球最大的肿瘤药临床前研究团队之一(超1200人),覆盖传统小分子、小分子蛋白降解、抗体、ADC、细胞治疗及mRNA六大技术平台。2024年一年,百济神州有13个高度差异化新分子进入临床。“我们已成为全球肿瘤新分子进入临床阶段最多的公司之一。”他说,”百济神州在血液瘤领域持续深耕,聚焦CLL细分市场,成为唯一在3个CLL基础作用机制中均拥有潜在BIC产品的公司。”泽布替尼虽在美国市场获批晚于竞品,但凭借“重磅炸弹”定位与FIC理念迭代实现了赶超。如今,公司在血液瘤产品的格局将焕然一新,新一代BCL-2抑制剂索托克拉已在中国申报上市,预计下半年推进全球申报,有望复制泽布替尼成功路径。全口服索托克拉+泽布替尼的联合方案在多种血液瘤中展现持久缓解效果,百济神州已启动3项全球Ⅲ期临床。此外,汪来说,BTK CDAC药物BGB-16673有望克服传统BTK抑制剂的耐药问题。Ⅰ期研究显示,其在多种血液瘤患者中ORR可观,且在预后极差患者中也观察到缓解。百济神州还启动了BGB-16673对比匹妥布替尼的全球Ⅲ期研究。未来,T细胞衔接器、细胞疗法和巨噬细胞衔接器等新疗法将助力扩大版图,CD19/CD20/CD3三抗等已推进至IND阶段。近几年,除了上述血液瘤,在实体瘤领域,百济神州也正在迅猛突围。替雷利珠单抗作为PD-1赛道后来者,正在拓展适应症,已覆盖10大类癌种,并在欧洲获批7项、美国获批3项适应症。HER2双抗泽尼达妥单抗上个月在中国获批上市,满足HER2阳性实体瘤临床需求。至此,百济神州在乳腺癌/妇科癌症、肺癌和胃癌领域培育了差异化潜力分子。在乳腺癌/妇科癌症领域,针对HR+/HER2-乳腺癌人群,百济神州在CDK靶点多层次布局,BGB-43395(CDK4抑制剂)已完成POC(概念验证),下半年进入Ⅲ期;BG-68501(CDK2抑制剂)展现良好安全性与初步活性;CDK2降解剂BG-75098年底前进入临床;BG-C9074(B7-H4 ADC)首个人体研究耐受性和安全性俱佳,计划于第三季度开放扩展队列。在肺癌领域,百济神州打造了领先的产品组合:BGB-58067(PRMT5抑制剂)未出现DLT(剂量限制性毒性),并已经观察到在第二个剂量组多个患者出现早期客观缓解;BG-89894(MAT2A抑制剂)临床进展顺利。百济神州是目前唯一一家在这两大靶点同时拥有临床阶段项目的公司。在胃癌领域,百济神州围绕RAS通路开发多种药物,KRAS CDAC临床前研究效果显著,预计2026年下半年进入临床试验。未来的半年内,百济神州将陆续达成8个POC里程碑,展现其在靶点挖掘等方面的能力。汪来强调,百济神州敢于开展头对头试验,“做头对头试验需要勇气,更需要过硬的药物。我们相信,只有直接对比才能证明同类最优。”例如,泽布替尼在与伊布替尼的ALPINE试验中,泽布替尼提升了PFS和ORR,且安全性更优,结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汪来透露,百济神州通过自建全球临床开发团队(超3200人,覆盖27个国家,临床试验遍布45+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去CRO化”,从而提升了研发速度与成本控制能力。包括快速概念验证流程:从试验方案敲定到提交澳洲伦理委员会仅需1.2周,剂量递增队列周期仅7周,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全球患者入组:2025年临床试验中,中国患者占比25%,其他国家占比75%,确保数据多样性与全球代表性。他还提及AI赋能百济神州研发部门的热门话题。不过,与AIDD的火爆不同,百济神州率先把AI技术运用在临床试验上,包括试验方案设计、研究的实施开展等,百济神州已在临床环节广泛运用AI技术。百济神州的研发管线布局基于四大原则:第一,在重点治疗领域,通过已有的技术平台建立强大的产品管线;第二,快速推进产品的开发到临床POC阶段,以数据为基础进行决策;第三,进行早期的新型产品的联合用药开发,最大程度挖掘产品的价值;第四,谨慎把关,只把有重大突破的产品推向后期注册阶段。吴晓滨:我们看到发展中国家患者的急迫需求同样在广州生物岛,我又一次见到了久违的吴晓滨。此刻的他,依旧带着那份乐观、自信和推动创新生态的使命感。作为百济神州全球总裁、首席运营官,在他的带领下,百济神州的商业化团队和市场布局日益完善,销售逐年攀升。吴晓滨告诉研发客,新药销售的增长主要依赖于产品疗效和未满足的医学需求。2025年,百济神州首季度盈利,泽布替尼第一季度全球销售额达7.92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销售额5.63亿美元,占比超70%,成为真正的“十亿美元”分子。百济神州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吴晓滨博士在面对不同市场时,百济神州采取了差异化的策略。在成熟市场,科学导向和数据驱动是核心策略。“产品若想在欧美市场站住脚,必须依赖扎实的科学数据和临床试验结果,展现出与现有疗法的优势。销售代表则需对自身产品、竞争对手的数据了如指掌,以便和医生传递准确的信息。”在定价策略上,各国市场存在差异。例如,美国实行自主定价,但需参考同类疗法价格;欧洲公开药品价格,但政府报销价需通过谈判确定,且价格通常保密;日本则根据同类药品价格上下浮动。“百济神州在全球化过程中,始终遵循当地政策,确保合规性。”他说。在商业化模式方面,百济神州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商业化团队。以美国的血液瘤市场为例,百济神州充分利用当地人才开拓市场,自建商业化团队,充分覆盖血液科的重点专家和临床中心。“我们的团队既有全球视野,又深谙本地市场,真正实现了全球的本土化。”吴晓滨说。美国之外,欧洲也已成为百济神州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2022年,百济神州在瑞士巴塞尔启用办事处,自此欧洲团队、市场布局快速扩张。目前,泽布替尼已在欧洲多个市场获得批准。同时,替雷利珠单抗亦在多个高发癌种获批,包括食管鳞癌、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在日本,作为全球第三大的肿瘤市场,百济神州两款核心自研产品均在今年实现商业化上市。近期,日本批准将替雷利珠单抗纳入国民健康保险 (NHI),用于治疗不可切除的晚期或转移性食管癌。与成熟市场相比,在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他们的人口占了大多数,但创新药的可及性仍然十分有限。许多发展中国家对创新药不提供医保报销,导致患者自费比例高昂。以某东南亚人口大国为例, “那里的医疗环境非常差,”他回忆说,很多医生从来没有见过和使用过PD-1抗体,其PD-1抗体年用量仅数千瓶,远远低于实际需求,这些国家的医疗环境与电影《我不是药神》描述的情况十分类似。“我们作为制药人,有责任将更加可及、可负担的创新药带给全球患者。百济神州愿意加大广州工厂PD-1抗体的产能,我们的合作伙伴和销售代表愿意划着小船,在印尼的岛屿间穿行,通过当地医生,将PD-1抗体送到病人手中,真正改善病人的生命状况。”吴晓滨说。“我们希望,无论患者身在何处,都有权获得可负担的创新药物。医药不仅是商业行为,更关乎人类健康公平。”他告诉我。因此,百济神州致力于打破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不仅覆盖主流医药发达国家,更走进了众多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让全世界大多数的患者都能享有创新药。目前,两款核心自研产品(泽布替尼和替雷利珠单抗)已惠及全球超170万名患者。百济神州将推动创新药在全球的可及性,助力解决“缺医少药”问题。最后,吴晓滨说,无论何种合作方式,公司都始终坚持MAH身份,确保对重大决策的把控。同时对合作伙伴提出学术推广的高合规要求,以建立长期信任。刘建:创新中心已成功孵化二十家企业百济神州生物岛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首席执行官刘建博士分享了他多年对创新药生态及创新中心发展的见解。他提到,当前生物医药行业在论文发表和科研成果方面表现优异,但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或社会资产方面存在不足,“基于此,当年,百济神州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欧雷强和百济神州联合创始人、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王晓东院士深知科学家创业不易,因此成立了百济神州生物岛创新中心。创新中心希望整合创新资源(尤其是大湾区)以及行业力量,帮助有志向的科学家创业与成长。”百济神州生物岛创新中心首席执行官 刘建博士据刘建介绍,创新中心致力于提供物理空间、仪器设备、专业人才和资金支持等全方位服务,帮助科学家和创业者降低创新门槛和风险。通过构建生态圈和整合研发创新要素,创新中心为入驻企业提供了强大的赋能和支持。具体而言,创新中心通过“四驾马车”和“先试后投”的策略实现创新发展:“四驾马车”是指整合设施、人才、技术和资本四大创新元素。“先试后投”则包括A级验证和桥接资本两方面内容。A级验证指当企业提出创新概念,创新中心会利用自身的科学家进行验证,评估项目的可行性;通过桥接资本为企业项目提供早期资金需求。刘建透露,创新中心已成功孵化20家企业,另有五十多家企业正在培育中。例如,创新中心通过A级验证和基金会支持,帮助一家初创企业成功开发出新型ADC药物,并获得多家投资机构的青睐。“创新中心通过构建生态圈和整合研发创新要素,促进内外部创新协同发展。”刘建说。欧雷强:BeiGene为什么更名为BeOne百济神州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欧雷强(John V. Oyler)在投资者研发日上介绍了公司英文名称由“BeiGene”更名为“BeOne Medicines”,并迁移注册地至瑞士。“这一变革体现了品牌理念升级——从公司到使命共同体。”他说。百济神州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欧雷强其中,“Be”代表癌症患者存续生命,摆脱疾病的基本愿望;“One”强调全球协作抗癌,团结患者、家庭、科学家、医生、政策制定者及企业,共同应对癌症挑战。“癌症是全球首要致死病因,任何个人或国家都无法独自战胜它。我们必须团结一心,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可及、更可负担的创新药物。”同时,欧雷强解释了百济神州迁移注册地至瑞士的原因。他告诉投资人,巴塞尔地区汇聚罗氏、诺华等巨头及数百家生命科学企业,形成“学术研究-技术转化-产业应用”闭环,帮助百济神州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期待与大家一同作为BeOne,开启公司全新篇章。癌症不是任何个人或国家的战斗,而是全人类的使命。”他说。编辑 | 姚嘉yao.jia@PharmaDJ.com总第2495期访问研发客网站,深度报道和每日新闻抢鲜看www.PharmaDJ.com
继首季度盈利之后,6月26日举办的投资者研发日活动让百济神州又一次站在聚光灯下。全新的管线布局再次验证,百济神州的研发底蕴足够深厚。在泽布替尼已长成全球大单品之际,血液瘤领域的下一次胜利也在酝酿之中,索托克拉已经申报上市,实体瘤领域孵化的一系列待爆潜力分子有望在今年斩获多个概念验证(POC)里程碑。透过管线布局释放的一个更深层信号是,百济神州正在向全球肿瘤药巨头迈进,它在用MNC的体系与打法持续创新输出,用全球化的能力去托举全球化的愿景。血液瘤领域的下一次胜利百济神州在血液肿瘤领域找准锚点,聚焦细分市场大、增长快的CLL并持续深耕,成为了唯一一家在3个CLL基础作用机制中均拥有潜在BIC产品的公司。泽布替尼的成功已无须多言。尽管在美国市场上未占据先机,尤其是在CLL适应症分别比伊布替尼和阿可替尼晚获批9年和3年的情况下,泽布替尼仍实现了赶超。这一成功的核心逻辑在于,锁定“大药”品种并基于BIC理念进行分子迭代。泽布替尼只是开始,百济神州血液瘤的上市产品格局即将焕新,新王牌索托克拉已在华申报上市,并预计在今年下半年推进全球申报。作为新一代BCL-2抑制剂,索托克拉正试图复制泽布替尼的成功路径。相较于维奈克拉,索托克拉的药效提高了14倍、选择性提高了6倍,以及半衰期也明显缩短。分子设计上的优化将转化为更好的疗效、安全性和用药便利性。两子落下,百济神州布局的高明之处就显露出来了,它并不局限于单兵作战的思维,而是在单药足够强的基础上打出更强的组合拳。现有临床数据提示,全口服索托克拉+泽布替尼在初治CLL/SLL或复发/难治性(R/R)CLL/SLL等多种血液瘤中均展现出深度且持久的缓解效果,有望成为最佳联合治疗方案。基于这些积极结果,百济神州已开启3项头对头全球III期临床。如果说索托克拉代表着百济神州在血液瘤领域的一次横向扩张,那么BTK CDAC药物BGB-16673则是其推进纵深布局的落子,有望克服传统BTK抑制剂的耐药性问题,同时也意味着百济神州有能力打造更稀缺的FIC药物了。开发FIC分子是风险最高的一条创新药开发路径。但从现有数据上看,BGB-16673的成药已经具有一定的确定性。I期CaDAnCe-101研究显示,BGB-16673在R/R CLL、R/R WM、R/R FL、MZL患者中的ORR分别为84.8%、84.4%、41.7%、50%,并在预后极差的Richter's转化患者中观察到缓解。也就是说,BGB-16673的适应症范围可能相当广阔。优效性验证的临床开发思路也在BGB-16673身上得到体现。瞄准既往接受过共价BTK抑制剂治疗的R/R CLL/SLL患者,百济神州启动了BGB-16673对比匹妥布替尼的全球III期CaDAnCe 304研究。上述三大主力将奠定百济神州在血液瘤领域的基本盘,未来还将有更多新疗法助力百济神州扩大版图,包括T细胞衔接器(TCE)、细胞疗法和巨噬细胞衔接器。在TCE赛道,百济神州已有一些差异化早期资产储备,CD19/CD20/CD3三抗、BAFFR/CD22/CD3三抗和CD20/CD28双抗均已推进至IND阶段。实体瘤实力来到重估时刻在血液瘤持续高光之外,百济神州在实体瘤领域也悄然织就了层次分明的布局网络,即将上演一场多赛道同时发力的接力突围赛。竞赛背后,是百济神州战略纵深与执行力的显露,其被低估的实体瘤实力也将来到重估时刻。百济神州在实体瘤的故事由替雷利珠单抗领衔讲述。故事的开端并不算惊艳——作为PD-1赛道的后来者,替雷利珠单抗面对的是已被K药、O药占据主要份额的市场格局。然而,百济神州依然稳扎稳打地展开了替雷利珠单抗的实体瘤版图扩张之路。替雷利珠单抗的适应症拓展效率令人瞩目,自2019年末获批上市至今已经覆盖尿路上皮癌、非小细胞肺癌、肝细胞癌等10大类癌种。更具战略意义的是其全球化能力的验证。迄今为止,替雷利珠单抗已在欧洲获批7项适应症、美国获批3项适应症,海外落地广度仅次于K药和O药。这不仅是商业版图的扩张,更是百济神州全球临床开发与注册能力的硬核验证。在PD-1疗法覆盖范围的边界之外,百济神州正在构建更加多元化的治疗矩阵。HER2双抗泽尼达妥单抗于上个月在中国获批上市,直指HER2阳性实体瘤群体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真正的突围力量,藏在更深层的管线孵化中。百济神州有侧重地在肺癌、乳腺癌/妇科癌症和胃癌三大治疗需求强烈的肿瘤领域,培育了一系列高度差异化的潜力分子。在乳腺癌/妇科癌症领域,百济神州的布局呈现出“精准打击”的特点。针对HR+/HER2-乳腺癌人群的治疗痛点,百济神州在CDK靶点上进行了多层次布局,高选择性抑制剂与强效降解剂并行开发,双管齐下解决CDK4/6抑制剂的耐药及血液学安全性问题。率先完成POC的BGB-43395(CDK4抑制剂)已经在早期研究中展现出良好的耐受性、药效学性质及明确的临床反应,具有潜在同类最佳血液学安全性特征。待剂量优化随机化扩展阶段的数据读出后,BGB-43395将在下半年进入III期阶段。BG-68501(CDK2抑制剂)同样在早期研究中展现出可控的安全性和初步抗肿瘤活性,在剂量递增至200mg时仍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疾病控制率为51.5%(17/33)。在相同的布局逻辑下,百济神州还开发了选择性更优且更加强效的CDK2降解剂BF-75098,该分子将在年底前进入临床。BG-C9074(B7-H4 ADC)在首个人体研究中展现了初步疗效,经确认的客观缓解率(cORR)为24%,其中6mg/kg剂量组的cORR达到了43%。从生物标志物的结果来看,BG-C9074对B7-H4较高表达肿瘤患者的获益更加明显。基于此,百济神州将在今年Q3开放乳腺癌和妇科恶性肿瘤的肿瘤特异性扩展队列,以进一步确认BG-C9074在B7-H4高表达肿瘤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在肺癌领域,百济神州正在打造行业领先的产品组合。BGB-58067(PRMT5抑制剂)和BG-89894(MAT2A抑制剂)在单药剂量递增研究阶段未出现DLT,有少数患者在早期即开始实现客观缓解。值得一提的是,百济神州在肺癌领域再次展现了管线布局的全面性和前瞻性——唯一一家在PRMT5和MAT2A两大肺癌高潜力靶点同时拥有临床阶段项目的公司。在胃癌领域,百济神州注重创新生物学机制的探索,尤其是对RAS通路的深度开发。围绕RAS通路,百济神州开发了泛KRAS抑制剂、KRAS CDAC、RAS(ON)抑制剂等药物,其中KRAS CDAC在临床前研究中实现了对KRAS的近乎完全降解,将在2026年下半年进入临床。接下来半年的时间窗口对百济神州实体瘤管线具有关键意义——8个POC里程碑将陆续达成,包括BG-T187(EGFR/MET三抗)、BG-60366(EGFR CDAC)、BG-C137(FGFR2b ADC)等药物。这些潜力分子的涌现,让百济神州的靶点挖掘、机制探索和技术创新能力更加具象化了。向全球肿瘤药巨头迈进审视百济神州的研发管线,无论是血液瘤的持续进化,还是实体瘤的多元迸发,其布局的广度(覆盖主要癌种)与深度(FIC/BIC潜力分子涌现)已具备全球肿瘤巨头的发展态势。不过,管线布局仅是冰山显露的一角,真正的蜕变发生在最底层的研发体系重构。所有体系的构建与演进都立足于团队建设。百济神州的研发团队高产且能力成熟。其中,临床前团队汇聚1200+科研人员,是全球最大的专注于肿瘤药物发现的团队之一。在临床前团队的协作下,百济神州的临床前项目规模已经扩大到82项。规模跃迁的同时,百济神州也在不断推进技术平台的创新升级,CDAC、ADC、双抗/多抗等平台高效运转,持续为管线的深度布局赋能。当然,如果单纯追求管线数量的增长,那么就很容易陷于同质化的内卷之中。事实上,百济神州对于临床前项目的评估相当严苛,未达其标准就终止。三年半时间,百济神州已终止60+临床前项目,体现了其对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视。临床开发团队从2013年开始搭建,如今规模达3700+员工,精细化覆盖多种职能。这支团队给百济神州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临床开发能力,完全摆脱了CRO依赖,自主推进96项临床试验,涉及30款临床产品。在具体执行中,百济神州始终坚持多区域覆盖的全球入组策略,不仅保证了患者人种的多样性,也能触达特定的难招募人群,从而兑现对全球患者的承诺。POC阶段,百济神州强调效率至上,比如剂量递增队列平均用时仅7.1周;确定推荐剂量后,启动剂量扩展平均用时4.4周。未来它还将利用自动化和AI技术,最大限度提升临床试验效率。依托于强大的全球研发组织架构,百济神州在管线开发上创造了时间、成本及质量等优势,显著压缩了创新药研发周期,并能够并行推进数十个高复杂度项目,确保更多“接力赛”能顺利进行。从血液瘤的全面开花到实体瘤的多点突破,百济神州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什么是真正的全球肿瘤治疗创新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它不仅在产品层面接续实现突破,更重要的是在体系能力上完成了蜕变。当下一个重要节点到来时,这些积累将成为百济神州在下一个5年、10年继续跃迁,并最终跻身全球顶尖制药企业行列的关键支撑。新一代BCL2抑制剂索托克拉新适应症MCL上市申请获CDE受理,百济神州血液肿瘤管线再迎新突破2025-05-13百济神州索托克拉冲刺上市,引领BCL2抑制剂新纪元!2025-04-30百济神州PD-1在美国开出首张处方!自有国际实体瘤商业化团队开启新篇章2024-10-28点击这里,更多了解百济神州!
继首季度盈利之后,6月26日举办的投资者研发日活动让百济神州又一次站在聚光灯下。全新的管线布局再次验证,百济神州的研发底蕴足够深厚。在泽布替尼已长成全球大单品之际,血液瘤领域的下一次胜利也在酝酿之中,索托克拉已经申报上市,实体瘤领域孵化的一系列待爆潜力分子有望在今年斩获多个概念验证(POC)里程碑。透过管线布局释放的一个更深层信号是,百济神州正在向全球肿瘤药巨头迈进,它在用MNC的体系与打法持续创新输出,用全球化的能力去托举全球化的愿景。血液瘤领域的下一次胜利百济神州在血液肿瘤领域找准锚点,聚焦细分市场大、增长快的CLL并持续深耕,成为了唯一一家在3个CLL基础作用机制中均拥有潜在BIC产品的公司。泽布替尼的成功已无须多言。尽管在美国市场上未占据先机,尤其是在CLL适应症分别比伊布替尼和阿可替尼晚获批9年和3年的情况下,泽布替尼仍实现了赶超。这一成功的核心逻辑在于,锁定“大药”品种并基于BIC理念进行分子迭代。泽布替尼只是开始,百济神州血液瘤的上市产品格局即将焕新,新王牌索托克拉已在华申报上市,并预计在今年下半年推进全球申报。作为新一代BCL-2抑制剂,索托克拉正试图复制泽布替尼的成功路径。相较于维奈克拉,索托克拉的药效提高了14倍、选择性提高了6倍,以及半衰期也明显缩短。分子设计上的优化将转化为更好的疗效、安全性和用药便利性。两子落下,百济神州布局的高明之处就显露出来了,它并不局限于单兵作战的思维,而是在单药足够强的基础上打出更强的组合拳。现有临床数据提示,全口服索托克拉+泽布替尼在初治CLL/SLL或复发/难治性(R/R)CLL/SLL等多种血液瘤中均展现出深度且持久的缓解效果,有望成为最佳联合治疗方案。基于这些积极结果,百济神州已开启3项头对头全球III期临床。如果说索托克拉代表着百济神州在血液瘤领域的一次横向扩张,那么BTK CDAC药物BGB-16673则是其推进纵深布局的落子,有望克服传统BTK抑制剂的耐药性问题,同时也意味着百济神州有能力打造更稀缺的FIC药物了。开发FIC分子是风险最高的一条创新药开发路径。但从现有数据上看,BGB-16673的成药已经具有一定的确定性。I期CaDAnCe-101研究显示,BGB-16673在R/R CLL、R/R WM、R/R FL、MZL患者中的ORR分别为84.8%、84.4%、41.7%、50%,并在预后极差的Richter's转化患者中观察到缓解。也就是说,BGB-16673的适应症范围可能相当广阔。优效性验证的临床开发思路也在BGB-16673身上得到体现。瞄准既往接受过共价BTK抑制剂治疗的R/R CLL/SLL患者,百济神州启动了BGB-16673对比匹妥布替尼的全球III期CaDAnCe 304研究。上述三大主力将奠定百济神州在血液瘤领域的基本盘,未来还将有更多新疗法助力百济神州扩大版图,包括T细胞衔接器(TCE)、细胞疗法和巨噬细胞衔接器。在TCE赛道,百济神州已有一些差异化早期资产储备,CD19/CD20/CD3三抗、BAFFR/CD22/CD3三抗和CD20/CD28双抗均已推进至IND阶段。实体瘤实力来到重估时刻在血液瘤持续高光之外,百济神州在实体瘤领域也悄然织就了层次分明的布局网络,即将上演一场多赛道同时发力的接力突围赛。竞赛背后,是百济神州战略纵深与执行力的显露,其被低估的实体瘤实力也将来到重估时刻。百济神州在实体瘤的故事由替雷利珠单抗领衔讲述。故事的开端并不算惊艳——作为PD-1赛道的后来者,替雷利珠单抗面对的是已被K药、O药占据主要份额的市场格局。然而,百济神州依然稳扎稳打地展开了替雷利珠单抗的实体瘤版图扩张之路。替雷利珠单抗的适应症拓展效率令人瞩目,自2019年末获批上市至今已经覆盖尿路上皮癌、非小细胞肺癌、肝细胞癌等10大类癌种。更具战略意义的是其全球化能力的验证。迄今为止,替雷利珠单抗已在欧洲获批7项适应症、美国获批3项适应症,海外落地广度仅次于K药和O药。这不仅是商业版图的扩张,更是百济神州全球临床开发与注册能力的硬核验证。在PD-1疗法覆盖范围的边界之外,百济神州正在构建更加多元化的治疗矩阵。HER2双抗泽尼达妥单抗于上个月在中国获批上市,直指HER2阳性实体瘤群体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真正的突围力量,藏在更深层的管线孵化中。百济神州有侧重地在肺癌、乳腺癌/妇科癌症和胃癌三大治疗需求强烈的肿瘤领域,培育了一系列高度差异化的潜力分子。在乳腺癌/妇科癌症领域,百济神州的布局呈现出“精准打击”的特点。针对HR+/HER2-乳腺癌人群的治疗痛点,百济神州在CDK靶点上进行了多层次布局,高选择性抑制剂与强效降解剂并行开发,双管齐下解决CDK4/6抑制剂的耐药及血液学安全性问题。率先完成POC的BGB-43395(CDK4抑制剂)已经在早期研究中展现出良好的耐受性、药效学性质及明确的临床反应,具有潜在同类最佳血液学安全性特征。待剂量优化随机化扩展阶段的数据读出后,BGB-43395将在下半年进入III期阶段。BG-68501(CDK2抑制剂)同样在早期研究中展现出可控的安全性和初步抗肿瘤活性,在剂量递增至200mg时仍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疾病控制率为51.5%(17/33)。在相同的布局逻辑下,百济神州还开发了选择性更优且更加强效的CDK2降解剂BF-75098,该分子将在年底前进入临床。BG-C9074(B7-H4 ADC)在首个人体研究中展现了初步疗效,经确认的客观缓解率(cORR)为24%,其中6mg/kg剂量组的cORR达到了43%。从生物标志物的结果来看,BG-C9074对B7-H4较高表达肿瘤患者的获益更加明显。基于此,百济神州将在今年Q3开放乳腺癌和妇科恶性肿瘤的肿瘤特异性扩展队列,以进一步确认BG-C9074在B7-H4高表达肿瘤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在肺癌领域,百济神州正在打造行业领先的产品组合。BGB-58067(PRMT5抑制剂)和BG-89894(MAT2A抑制剂)在单药剂量递增研究阶段未出现DLT,有少数患者在早期即开始实现客观缓解。值得一提的是,百济神州在肺癌领域再次展现了管线布局的全面性和前瞻性——唯一一家在PRMT5和MAT2A两大肺癌高潜力靶点同时拥有临床阶段项目的公司。在胃癌领域,百济神州注重创新生物学机制的探索,尤其是对RAS通路的深度开发。围绕RAS通路,百济神州开发了泛KRAS抑制剂、KRAS CDAC、RAS(ON)抑制剂等药物,其中KRAS CDAC在临床前研究中实现了对KRAS的近乎完全降解,将在2026年下半年进入临床。接下来半年的时间窗口对百济神州实体瘤管线具有关键意义——8个POC里程碑将陆续达成,包括BG-T187(EGFR/MET三抗)、BG-60366(EGFR CDAC)、BG-C137(FGFR2b ADC)等药物。这些潜力分子的涌现,让百济神州的靶点挖掘、机制探索和技术创新能力更加具象化了。向全球肿瘤药巨头迈进审视百济神州的研发管线,无论是血液瘤的持续进化,还是实体瘤的多元迸发,其布局的广度(覆盖主要癌种)与深度(FIC/BIC潜力分子涌现)已具备全球肿瘤巨头的发展态势。不过,管线布局仅是冰山显露的一角,真正的蜕变发生在最底层的研发体系重构。所有体系的构建与演进都立足于团队建设。百济神州的研发团队高产且能力成熟。其中,临床前团队汇聚1200+科研人员,是全球最大的专注于肿瘤药物发现的团队之一。在临床前团队的协作下,百济神州的临床前项目规模已经扩大到82项。规模跃迁的同时,百济神州也在不断推进技术平台的创新升级,CDAC、ADC、双抗/多抗等平台高效运转,持续为管线的深度布局赋能。当然,如果单纯追求管线数量的增长,那么就很容易陷于同质化的内卷之中。事实上,百济神州对于临床前项目的评估相当严苛,未达其标准就终止。三年半时间,百济神州已终止60+临床前项目,体现了其对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视。临床开发团队从2013年开始搭建,如今规模达3700+员工,精细化覆盖多种职能。这支团队给百济神州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临床开发能力,完全摆脱了CRO依赖,自主推进96项临床试验,涉及30款临床产品。在具体执行中,百济神州始终坚持多区域覆盖的全球入组策略,不仅保证了患者人种的多样性,也能触达特定的难招募人群,从而兑现对全球患者的承诺。POC阶段,百济神州强调效率至上,比如剂量递增队列平均用时仅7.1周;确定推荐剂量后,启动剂量扩展平均用时4.4周。未来它还将利用自动化和AI技术,最大限度提升临床试验效率。依托于强大的全球研发组织架构,百济神州在管线开发上创造了时间、成本及质量等优势,显著压缩了创新药研发周期,并能够并行推进数十个高复杂度项目,确保更多“接力赛”能顺利进行。从血液瘤的全面开花到实体瘤的多点突破,百济神州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什么是真正的全球肿瘤治疗创新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它不仅在产品层面接续实现突破,更重要的是在体系能力上完成了蜕变。当下一个重要节点到来时,这些积累将成为百济神州在下一个5年、10年继续跃迁,并最终跻身全球顶尖制药企业行列的关键支撑。文章转载来源:医药魔方推文用于传递知识,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医药速览。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至其他平台。有问题可发邮件至yong_wang@pku.edu.cn获取更多信息。©2021 医药速览 保留所有权利往期链接“小小疫苗”养成记 | 医药公司管线盘点 人人学懂免疫学| 人人学懂免疫学(语音版)综述文章解读 | 文献略读 | 医学科普|医药前沿笔记PROTAC技术| 抗体药物| 抗体药物偶联-ADC核酸疫苗 | CAR技术| 化学生物学温馨提示医药速览公众号目前已经有近12个交流群(好学,有趣且奔波于医药圈人才聚集于此)。进群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备注“姓名/昵称-企业/高校-具体研究领域/专业”,此群仅为科研交流群,非诚勿扰。简单操作即可星标⭐️医药速览,第一时间收到我们的推送①点击标题下方“医药速览” ②至右上角“...” ③点击“设为星标
100 项与 MAT2A抑制剂(石药集团) 相关的药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