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Open-Label Phase III Study Evaluating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ZG006 for Injection Compared With Investigator-Selected Chemotherapy in Participants With Relapsed Small Cell Lung Cancer
The main objective is to compare ZG006 with Investigator-Selected Chemotherapy on prolonging overall survival (OS).
A Phase II Study Evaluating the Preliminary Efficacy and Safety of ZG006 in Participants With Metastatic Neuroendocrine Prostate Cancer
This is a multicenter, open-label Phase II study, aimed at exploring the preliminary efficacy and safety of ZG006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metastatic NEPC who have previously failed standard treatment.
/ Not yet recruiting临床1/2期 A Phase Ib/II Study of the Tolerability, Safety, Efficacy,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ZG006 in Combination With ZG005 in Participants With Advanced Small Cell Lung Cancer or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
This study is a randomized, multicenter, Phase Ib/II clinical trial, aimed at evaluating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combination of ZG006 and ZG005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100 项与 Alveltamig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Alveltamig 相关的转化医学
100 项与 Alveltamig 相关的专利(医药)
99
项与 Alveltamig 相关的新闻(医药)据 Insight 数据库统计,9 月份(9.1-9.28),有 10 款国产新药首次进入 III 期临床阶段,开始向上市申请发起冲刺。
从药物类型来看,包括 4 款化药和 6 款生物药。本文从中选择部分项目跟大家分享。
9 月首次进入 III 期的国产新药
图片来源:Insight 数据库整理(数据统计时间:9.1-9.28)
南京正大天晴
CFB 抑制剂
9 月 17 日,南京正大天晴在国内同时启动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阳性药对照(依库珠单抗)的 III 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 NTQ5082 胶囊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一项 NTQ5082 胶囊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开放性、III 期临床研究。
截图来源:Insight 数据库
NTQ5082 胶囊是以 CFB 为作用靶点的口服小分子抑制剂,具有良好的靶点抑制活性和高度的靶点选择性,有望满足由补体系统介导的溶血疾病患者的临床需求。同时,临床前研究表明 NTQ5082 对于补体介导的肾脏疾病有潜在治疗作用,有望为这些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
Insight 数据库显示,目前全球仅有一款 CFB 抑制剂获批上市,为诺华的伊普可泮。除此之外,有 5 款已进入 III 期临床,分别来自恒瑞、Ionis Pharmaceuticals/罗氏、朗来科技、海思科和南京正大天晴。其中 Ionis Pharmaceuticals/罗氏的是一款靶向 CFB 的反义核苷酸(ASO)药物。
截图来源:Insight 数据库
正大天晴
CD20/CD3 双抗
9 月 17 日,正大天晴在国内启动一项评估 TQB2825 注射液对比免疫化疗治疗复发/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随机、开放、多中心 III 期临床试验。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由独立审查委员会(IRC)评估的 PFS。
截图来源:Insight 数据库
TQB2825 是一种全球创新的 CD3/CD20 双特异性抗体,采用独特的 2:1 分子结构设计,通过高 CD20 亲和力与适度 CD3 亲和力的平衡,既增强对肿瘤细胞的识别效率,又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降低对 T 细胞的过度激活风险。
在 2025 年 EHA 大会上,正大天晴首次公布了 TQB2825 用于复发/难治性滤泡性淋巴瘤(r/r FL)的 I 期临床(NCT05489276)数据。
截至 2024 年 11 月 26 日,研究共入组 41 例 r/r FL 患者(50mg 剂量组为 27 例),既往中位治疗线数为三线,41.5% 的患者末线 CD20 治疗难治(50mg 剂量组为 63%)。数据显示:
疗效可评估的 34 例患者,客观缓解率(ORR)达 71%,完全缓解(CR)率达 53%;
50mg 剂量组疗效可评估的 20 例患者,ORR 高达 80%,CR 率高达 60%;
伴大包块病灶(直径≥6cm)的 4 例患者,ORR 为 100%,CR 率为 75%;
既往接受过 CD19 CAR-T 治疗的 2 例患者,均达 CR;
12 个月无进展生存率(PFS)预估达 76.5%,12 个月缓解持续时间(DOR)率预估达 90%。
安全性方面,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发生率为 35.9%,4.9% 为 3 级(无 4-5 级),经利妥昔单抗预处理后,CRS 发生率与严重成程度显著降低(发生率仅为 18%,均为 1-2 级),远低于同类药物;未发生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3 级及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发生率为 36.6%,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22%)和淋巴细胞减少(17.1%)。
除了常规的静脉注射以外,正大天晴还针对该药研发了皮下注射剂型,并已经于今年 7 月首次获 CDE 批准开展临床,并于 8 月启动了首个临床试验。
截图来源:Insight 数据库
康诺亚BCMA/CD3 双抗
9 月 18 日,康诺亚在国内启动了一项 III 期、随机、开放标签、多中心研究,比较 CM336 单药治疗与研究人员选定的标准治疗,对象为已接受过 ≥ 2 种既往治疗方案的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研究的主要终点为 PFS。
截图来源:Insight 数据库
CM336 是康诺亚自主研发的创新型 T 细胞重定向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其活性成分为重组抗 B 细胞成熟抗原(BCMA)和 CD3 人源化双特异性抗体。2024 年 11 月,CM336 以 NewCo 形式出海,金额达 6.26 亿美元。
截图来源:Insight 数据库
在 2024 年 ASH 大会上,康诺亚公布了 CM336 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 I/II 期临床研究最新数据。
截至 2024 年 10 月 30 日,该研究共入组 68 例受试者(剂量递增阶段 25 例,剂量扩展阶段 43 例)。所有受试者均接受过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抗 CD38 单克隆抗体治疗,既往中位治疗线数 为 4 线。研究数据显示:
剂量递增阶段中位随访时间 12.1 个月,52% ( 12/23) 的受试者达到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 (sCR) 或完全缓解 (CR)。
中位随访时间 3.1 个月,3/20/80 mg 和 3/20/80/160 mg 剂量组(包括剂量递增和扩展阶段),ORR 分别为 67%(16/24)和 76%(19/25)。
在 19 例微小残留病 (MRD) 可评估的受试者中,MRD 阴性率为 95%(18/19),达到 MRD 阴性的中位时间为 2.1 个月。
安全性评估显示,CM336 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剂量成功递增至 160 mg,且尚未达到最大耐受剂量。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 CRS、淋巴细胞计数降低和贫血。大多数 CRS 为 1 级事件,仅 7% (5/68) 受试者发生 2 级 CRS 事件,未发生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
泽璟制药
CD3/DLL3/DLL3 三抗
9 月 23 日,泽璟制药在国内启动一项注射用 ZG006 对比研究者选择的化疗在复发性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标签的 III 期临床研究。研究的主要终点为 OS。
截图来源:Insight 数据库
ZG006 是一种针对两个不同 DLL3 表位及 CD3 的三特异性 T 细胞衔接器,同时也是全球第一个针对 DLL3 靶点的三特异性抗体(DLL3×DLL3×CD3)。
在 2025 年 ASCO 大会上,泽璟制药公布了 ZG006 单药治疗在难治性晚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中的 II 期剂量优化临床研究(ZG006-002)结果。
截至 2025 年 2 月 14 日,共 48 例三线及以上小细胞肺癌患者按 1:1 随机接受 ZG006 10 mg Q2W 或 30 mg Q2W 治疗并完成至少一次疗效评估。基于 IRC 评估,10 mg 和 30 mg 组的 ORR 分别为 62.5% 和 58.3%,DCR 分别为 70.8% 和 66.7%;中位 PFS 和中位 DoR 尚未成熟。此外,在 DLL3 低表达患者或基线脑转移患者中都展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安全性方面,两组的整体耐受性和安全性均良好,未发生任何因 TEAE 导致的永久停药。常见 TRAE 为发热、CRS 及实验室检查异常,绝大多数 TRAE 为 1-2 级。10 mg 和 30 mg 组分别有 5 例和 9 例患者发生≥3 级 TRAE。此外,绝大多数 CRS 为 1-2 级,主要发生于前两个治疗周期,对症治疗后大多可迅速恢复。
截图来源:Insight 数据库
推荐阅读:
First-in-Class 泛贫血疗法启动首个 III 期临床
华东医药 GLP-1R/GIPR 双靶新药启动首个 III 期临床
文章篇幅有限,难以纳入所有临床。如欲了解更多新药启动临床情况,可以扫描文末二维码,前往 Insight 数据库查询。
封面来源:站酷海洛题图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信息分享,不代表 Insight 立场和观点,也不作治疗方案推荐和介绍。如有需求,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编辑:ccai
PR 稿对接:微信 insightxb
投稿:微信 insightxb;邮箱 insight@dxy.cn
近日(9月23日),泽璟生物在CDE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网站上,登记了一项DLL3/CD3三抗药物ZG006,对比化疗在复发性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Ⅲ期临床研究。这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标签的Ⅲ期临床研究(CTR20253783),ZG006此前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和被美国FDA授予孤儿药资格认定。
目前该药物的全球最高研发状态为临床3期(中国)。
突破性疗法(中国):2025年7月获批用于晚期小细胞肺癌。孤儿药(美国):2024年7月获批用于小细胞肺癌。
图片来源于智慧芽数据库
关于ZG006,通用名Alveltamig
ZG006是一种针对两个不同DLL3表位及CD3(DLL3×DLL3×CD3)的三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这是全球第一个针对DLL3靶点的三特异性抗体,是全球同类首创(First-in-Class)分子形式,具有成为同类最佳(Best-in-Class)分子的潜力。
作用机制
ZG006的抗DLL3端与肿瘤细胞表面不同DLL3表位相结合,抗CD3端结合T细胞。ZG006衔接肿瘤细胞和T细胞,将T细胞拉近肿瘤细胞,从而利用T细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
适应症
复发性小细胞肺癌(SCLC)、神经内分泌癌(NEC)、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等。
2025年CSCO学术年会发布的相关临床数据及最新进展
01. ZG006单药治疗在难治性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II期剂量优化临床研究(ZG006-002)数据截至2025年5月12日
有效性
客观缓解率(ORR):10mg Q2W组(30例)和30mg Q2W组(30例)的最佳缓解率(ORR)分别为60.0%和63.3%,确认的缓解率均为53.3%。
疾病控制率(DCR):10mg Q2W组和30mg Q2W组的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3.3%和70.0%。
持续缓解时间(DoR):10mg Q2W组和30mg Q2W组的3个月DoR率分别为91.7%和66.7%。
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尚未成熟。
安全性
两组的整体耐受性和安全性均良好,未发生任何因治疗期不良事件(TEAE)导致的永久停药。常见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为发热、细胞因子综合征(CRS)及实验室检查异常等,绝大多数TRAE为1-2级。绝大多数CRS为1-2级,主要发生于前两个治疗周期,对症治疗后大多可迅速恢复。
02. ZG006在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耐受性、安全性、有效性和药代动力学的剂量递增和扩展的 I/II 期临床研究(ZG006-001)数据截至 2025年3月31日
有效性
客观缓解率(ORR):10mg Q2W组(4例)和30mg Q2W组(15例)还有60 mg Q2W组(12例)的最佳缓解率(ORR)分别为75.0%、53.3%和91.7%。
疾病控制率(DCR):10mg Q2W组和30mg Q2W组还有60 mg Q2W组的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5.0%、73.3%和91.7%。
持续缓解时间(DoR):10mg Q2W组和30mg Q2W组还有60 mg Q2W组的3个月的DoR率分别为100%、72.9%和60.0%。
无进展生存期(PFS):10 mg Q2W、 30 mg Q2W和60 mg Q2W剂量组mPFS分别为尚不成熟、4.2月和尚不成熟;6个月的DoR率分别为66.7%、尚不成熟和45.0%。此外,ZG006对DLL3高、中和低表达的患者均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安全性三剂量组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率均为100%,常见的TRAE有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贫血、白细胞计数减低等,总体安全性良好。
总结
基于以上数据,进一步证明ZG006单药治疗在现有标准治疗失败的SCLC患者中具有突出及持久的抗肿瘤疗效,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及安全性,不仅支持其开展关键注册研究,同时也为其进一步开发联合或前线适应症治疗的临床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企业官网以及智慧芽数据库。
我们已经建立了医药交流群,群里有各大著名企业和重点高校的研究人员。大家可以一起讨论医药热点,分享经验,共同进步。想加入的话,扫码或添加小编微信(VX:chirouzhenxiang666),拉您进群!
推文用于传递知识,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医药速览。
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至其他平台。
©2021 医药速览 保留所有权利
往期链接
“小小疫苗”养成记 | 医药公司管线盘点
人人学懂免疫学| 人人学懂免疫学(语音版)
综述文章解读 | 文献略读 | 医学科普|医药前沿笔记
PROTAC技术| 抗体药物| 抗体药物偶联-ADC
核酸疫苗 | CAR技术| 化学生物学
温馨提示
医药速览公众号目前已经有近12个交流群(好学,有趣且奔波于医药圈人才聚集于此)。进群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备注“姓名/昵称-企业/高校-具体研究领域/专业”,此群仅为科研交流群,非诚勿扰。
简单操作即可星标⭐️医药速览,第一时间收到我们的推送
①点击标题下方“医药速览”
②至右上角“...” ③点击“设为星标
9月23日,泽璟制药在CDE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网站上,登记了一项关于注射用ZG006(CD3/DLL3/DLL3)对比研究者选择的化疗在复发性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标签的III期临床研究。ZG006成为全球首个启动三期临床的三抗药物。
三抗药物较双抗药物增加了一个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因而有望诞生特异性和靶向性更强的药物,提升临床疗效并降低脱靶毒性。目前,全球尚无三抗产品获批上市,超过百款三抗产品在研,多数仍在临床前阶段,据不完全统计,十余款国产三抗处于临床阶段,适应症主要集中于肿瘤和自身免疫病。
表:处于临床阶段的国产三抗药物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双抗药物的持续火热,三抗产品陆续受到海外企业的青睐,多款三抗产品成功出海,涉及的企业包括先声药业、维立志博、恩沐生物等。未来,随着三抗药物数据的持续读出,更多国产三抗药物有望授权出海。
表:成功出海的国产三抗药物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凭借三抗药物的大红大紫,部分创新药企业股价水涨船高。回首4-5年前,双抗龙头康方生物的股价不足100亿港元,而目前股价早已突破1000亿港元大关,正是凭借AK104和AK112两款双抗药物的贡献。未来,三抗企业能否复制康方生物的神话,让我们拭目以待。
(一)泽璟制药:ZG006(CD3/DLL3/DLL3)
ZG006为泽璟制药开发的CD3/DLL3/DLL3三抗药物,结合两个不同表位的DLL3,通过靶向DLL3和CD3将肿瘤细胞和T细胞结合,用于T细胞介导的肿瘤细胞杀伤,对于DLL3不同表达量的肿瘤细胞均有较好的杀伤效果。ZG006正在开发的适应症包括小细胞肺癌和神经内分泌癌,ZG006目前处于临床Ⅲ期。
图:ZG006分子结构
数据来源:泽璟制药宣传资料
在2025CSCO年会上,泽璟制药更新了ZG006单药治疗在难治性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II期剂量优化临床研究(ZG006-002),共60例三线及以上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按1:1随机接受ZG006 10 mg Q2W或30 mg Q2W治疗并纳入分析。10 mg Q2W组(30例)和30 mg Q2W组(30例)最佳缓解率(ORR)分别为60.0%和63.3%,确认的缓解率均为53.3%,疾病控制率(DCR) 分别为 73.3% 和70.0%,3 个月 DoR 率分别为 91.7% 和 66.7%。安全性方面,两组的整体耐受性和安全性均良好,未发生任何因治疗期不良事件(TEAE)导致的永久停药。
图:ZG006作用机制
数据来源:泽璟制药宣传资料
(二) 基石药业:CS2009(PD-1/VEGF/CTLA-4)
CS2009是基石药业旗下一款PD-1/VEGF/CTLA-4三特异性抗体,目前处于临床Ⅱ期。近年来,PD-1/VEGF双抗持续授权出海,从康方生物的AK112至三生药业的SSGJ-707,前者总交易金额高达50亿美金,后者更是超过60亿美金。究其原因,在于PD-1/VEGF双抗有望成为替代PD-1的免疫基石药物,鉴于K药每年销售额超过300亿美金,若双抗能替代PD-1单抗,有望瓜分PD-1的巨大市场。
基于此,基石药业的CS2009应运而生,CS2009具备差异化的分子设计,结合了三个经临床验证的靶点,能够重新启动接近耗竭状态的肿瘤浸润T细胞,并具备与原抗VEGF抗体相当的VEGF中和能力。7月,基石药业公告称,CS2009第四剂量水平(20毫克/千克,每三周给药一次)经安全性监测委员会(SMC)评估未发生剂量限制性毒性(DLT)。9月,基石药业宣布CS2009的II期临床试验于澳大利亚完成首例患者入组。
图:CS2009分子设计及临床前数据
数据来源:基石药业宣传资料
(三) 先声药业:SIM0500(GPRC5D/BCMA/CD3)
先声药业的SIM0500是一种靶向GPRC5D/BCMA/CD3的人源化三特异性抗体,目前处于临床Ⅰ期。2025年1月,先声药业与艾伯维(AbbVie)宣布就SIM0500达成许可选择协议,根据该协议条款,先声再明从艾伯维收取首付款,以及最高10.55亿美金的选择性权益付款和里程碑付款。
SIM0500的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为强生的JNJ-5322(GPRC5D/BCMA/CD3)。在今年ASCO上,强生披露了JNJ-5322的Ⅰ期研究结果,126例既往接受过4线治疗的患者的ORR为73%,VGPR=66%,其中36例RP2D剂量组(n=36)的ORR为86%,VGPR=75%,。在未接受过抗BCMA/GPRC5D治疗的27名患者中,RP2D剂量组的ORR达100%,VGPR=89%。JNJ-5322的疗效数据十分优异,但鉴于5例患者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4例患者因AE死亡,JNJ-5322的安全性问题成为隐忧。
图:SIM0500在BCMA高/低表达的模型中均展现出良好的效果
数据来源:先声药业宣传资料
(四) 汇宇制药:HY-0007(PD-1/TIGIT/IL-15)
HY-0007是汇宇制药自主研发的抗PD-1、抗TIGIT、IL-15/IL-15Rα双抗融合蛋白,目前处于临床Ⅰ期。HY-0007的竞争优势主要包括以下4点:1)同时靶向PD-1、IL-15和TIGIT三个靶点,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和协同效应;2)能够部分克服PD-1抗体治疗后出现的获得性耐药问题,为耐药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3)通过IL-15/IL-15Rα融合蛋白不仅可以补充免疫细胞来源,还可以增强免疫细胞功能,提高抗肿瘤效果;4)通过特殊的空间位阻结构设计,并结合双免疫检查点的导向性作用,减弱细胞因子的系统毒性,在食蟹猴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
(五) 小结
三抗的时代已经来临,ZG006已率先进入临床Ⅲ期,标志着三抗药物距离商业化大幅迈进一步。近年来,多款三抗药物成功授权,相关企业包括先声药业、维立志博、恩沐生物等。泽璟制药、基石药业、汇宇制药、信达生物、神州细胞等企业的三抗药物正在加速推进临床中,期待未来优异的临床数据,并成功授权出海。
立即扫码加入药事纵横交流群
100 项与 Alveltamig 相关的药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