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项与 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九源基因) 相关的临床试验 / Active, not recruiting临床3期 评价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与原研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在中国肥胖受试者中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
在减少饮食热量摄入和增加体力活动基础上,评价采用试验药物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与对照药品原研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治疗44周后,在中国肥胖非糖尿病受试者中减重的等效性。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Open-label, Parallel-controlled Phase III Study Comparing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emaglutide Injection and Wegovy® for Weight Loss in Obese Subject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compare the effect on body weight in subjects taking semaglutide injection or subjects taking Wegovy®.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Open-label, and Parallel Assignment Phase III Study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emaglutide Injection With Ozempic® in Combination With Metformin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Semaglutide injection is a new drug developed according to Ozempic® biosimilars.This trial is conducted in Chin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similarities in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emaglutide injection and Ozempic®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respectively.
100 项与 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九源基因)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九源基因) 相关的转化医学
100 项与 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九源基因) 相关的专利(医药)
63
项与 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九源基因) 相关的新闻(医药)作者:Medicina本文分享,2025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第85届科学年会上,诺和诺德与礼来,披露的一些管线进展和产品开发策略。AMYR vs. GLP-1R 从诺和诺德公司针对肥胖市场的产品组合策略中可以看出,减重深度排序为:Amylin类似物Cagrilintide<GLP-1R激动剂Semaglutide<Amylin类似物+GLP-1R激动剂CagriSema、AMYR/GLP-1R激动剂Amycretin<三重激动剂,而安全性的排序与疗效相反。诺和诺德旨在通过针对不同患者特征、治疗目标以及安全性和耐受性来满足市场需求。 诺和诺德的追赶 诺和诺德公司在肥胖治疗领域的产品线正在不断扩展,其中Semaglutide已经成功上市。目前处于III期的产品为CagriSema(Amylin类似物+GLP-1R激动剂)、Amylin类似物Cagrilintide,以及GLP-1R/amylin receptor 激动剂Amycretin,可以看出诺和诺德的迭代产品选择了重点布局Amylin赛道。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份,诺和诺德从Lexicon Pharmaceuticals引进了临床前ACSL5抑制剂项目,以拓展减肥管线。诺和诺德(Novo Nordisk)公司由于礼来公司(Eli Lilly)在肥胖治疗领域的强势竞争,导致其市场份额被侵占,处于追赶状态。礼来的Tirzepatide(GLP-1R/GIPR激动剂,商品名为Mounjaro和Zepbound)在市场上表现出色,而诺和诺德一直未能推出能够超越该产品的资产,这在其三期临床资产Cagrisema(cagrilintide+semaglutide;amylin类似物+GLP-1R激动剂)的表现得到了体现。在糖尿病协会(ADA)会议上,诺和诺德公司分享了关于其两项关键资产的更多细节,这两项资产旨在帮助其在肥胖治疗领域重新站稳脚跟,分别是Cagrisema(cagrilintide+semaglutide)和amycretin(GLP-1R/AMYR激动剂),它们都是GLP-1/amylin receptor 激动剂。公司分享了来自Cagrisema的REDEFINE-1试验的进一步结果,分析师们认为该结果达到了礼来Tirzepatide所设定的标准,但并未击败其竞争对手。对于诺和诺德公司的另一个“关键产品”——Amycretin(GLP-1R/AMYR激动剂),分析师们希望找到证据来验证该公司将该资产推进至三期临床试验的决定,并进一步明确其与Tirzepatide的竞争优势。然而,Amycretin一期临床试验中采用的快速滴定方案让分析师们感到困惑,多位经纪人表示,该候选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难以解读——这可能会将对其疗效特征的清晰理解推迟到2028年,届时公司预计将公布三期临床数据。诺和诺德公司在Amylin(胰淀素)领域进行了重点布局,胰淀素是一种多功能的激素,它在人体内具有多种作用,包括:①血糖调节,胰淀素能够增加对瘦素的响应性并减少胰高血糖素的分泌。②食欲调节,它可以减少食欲和能量摄入,同时增加饱腹感。③骨骼调节,胰淀素有助于抑制吸收和促进骨骼形成。④胃肠道作用,它能够减少胃酸分泌和胃排空。胰淀素类似物根据不同的分子骨架和受体选择性展现出不同的特性。诺和诺德的Amylin研发管线包括多个分子,它们处于不同的临床试验阶段:①Cagrilintide:Amylin类似物,已经进入III期临床试验。②Amycretin:GLP-1R/AMYR激动剂,即将开始III期临床试验。③Triple:这是一种三重激动剂,目前处于I期临床试验。④Amylin 355:也处于I期临床试验。⑥Amylin 1213:同样处于I期临床试验。 礼来领跑新赛道礼来在基于肠促胰素的疗法并非一夜成功,从2005年上市的GLP-1R激动剂Byetta(艾塞那肽),到2014年获批上市的度拉糖肽(GLP-1-Fc融合蛋白)。2017年,GIPR/GLP-1R激动剂tirzepatide的首次人体数据显示出减重效果,2022年获批上市治疗T2D,并于2023年获批上市治疗肥胖,2024年获批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诺和诺德的下一代产品重点布局在Amylin不同,礼来的肥胖迭代产品分为三个创新主题:①在肠促胰素方面,开发口服和长效多功能肠促胰素,围绕GIPR、GCGR与GLP-1R进行单独或组合开发。②Amylin管线,布局了一个产品,具不同选择性特征的Eloralintide(AMYR激动剂)。③新靶点方面,包括Bimagrumab(抗ACVR2B/ACVR2A单抗)和Nisotriosamide(PYY类似物),以增加肌肉等方面的New benefits。虽然诺和诺德公司正在努力跟上替西帕肽(Tirzepatide)的步伐,但礼来公司一直处于攻势,为下一代肥胖产品造势,其中以口服小分子GLP-1激动剂orforglipron为主导。在ADA会议上,公司分享了orforglipron的ACHIEVE-1试验的详细结果,没有看到严重的肝脏毒性。此外,礼来公司旨在通过口服候选药物的便利性来抢占诺和诺德Semaglutide的市场份额——尽管如果其疗效过于显著,它也可能开始侵蚀其自身的Tirzepatide业务。礼来公司还分享了针对活化素受体阻断抗体bimagrumab(anti-ACVR2B/ACVR2A单抗)和胰淀素激动剂eloralintide(AMYR激动剂)的早期阶段数据,这两者都可能在肥胖市场中服务于相对较小的人群。在ADA会议上展示的这两种药物的结果都可能是 Best-in-class。将bimagrumab添加到司美格鲁肽中同时增加了减重和瘦体重的保持,研究结果表明,bimagrumab和司美格鲁肽联合疗法相比单独使用任一疗法,能更显著地减少体重、体脂、内脏脂肪和炎症标志物。联合疗法中,脂肪质量占总减重量的92.9%,而单独使用司美格鲁肽时这一比例为71.5%;单独使用司美格鲁肽时下降了15.7%。值得注意的是,单独使用bimagrumab时,100%的减重量都归因于脂肪质量,并且总瘦体重增加了2.5%。而Eloralintide(AMYR激动剂)则产生了迄今为止胰淀素单一疗法中最快的减重效果。然而,礼来公司到目前为止强调了每个候选药物相对较窄的市场,将bimagrumab的使用案例描述为可能超重且已经缺乏肌肉量的老年患者,而其胰淀素激动剂为那些难以忍受肠促胰素胃肠道副作用的患者。小结 肥胖治疗领域正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其中产品创新的方向涵盖了给药途径、用药频率、额外代谢获益、耐受性、减重深度、减重质量以及血糖控制程度等多个方面。随着肥胖治疗市场逐渐细分,这些细分市场标准揭示了不同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的多样化需求和偏好。这不仅为制药公司提供了更精准的市场定位,也推动了企业开发更符合患者需求的治疗产品。欢迎大家加入BioPlus微信交流群,共同探讨。BioPlus微信交流群申请入群申请联系人 :Lisa邮箱:lisa.li@bp-bioplus.com电话:18662346610(同微信)入群申请,请先添加Lisa微信,并分享名片入群画像 :Biotech/药厂研发/BD、投资机构、临床医生等入群福利:不定时行业资料包分享参考文献:https://firstwordpharma.com/story/5976218https://investor.lilly.com/static-files/36604492-7d65-4649-bc20-f7b4372c2b2bhttps://www.novonordisk.com/content/dam/nncorp/global/en/investors/pdfs/ada/novo-nordisk-r-and-d-investor-event.pdf 拓展阅读 BioPlus-海外寻找资产系列:1.AACR复盘:9家CDH17-ADC数据对比2.自免小众靶点APRIL,正在悄悄火起来了!BioPlus国际大会跟踪系列:1. 2025 ASCO:ADC、双抗/多抗,有哪些看点?(附一览表)2. 2025 AACR 双抗与ADC有哪些看点?3. 小细胞肺癌领域,下一步将如何“破局”,ADC or TCE?4. ELCC 讨论:NSCLC的ADCs最新进展5. 未来ADC发展方向:新靶点,新载荷,双靶点/双表位...6. 2025 ASCO 重点项目临床数据:有哪些精彩看点?7. 2025 ASCO 重点项目临床数据(二)BioPlus靶点/管线研究系列:1. “待爆”:CDH17 ADC项目大比拼,谁将脱颖而出?2. PD-1激动剂在自免疾病项目数据盘点:失败项目的“坑”与启示3. 上临床就能卖?DLL3 ADC这么好卖?4. 胰腺癌三大热门靶点:CLDN18.2、EGFR、RAS5. TSLP/SCF双抗,下一个自免待爆靶点组合?6. GPC3靶点临床屡败,TCE能改写格局么?7. 亮相AACR,曾被临床终止的ADC靶点Ly6E,能否卷土重来?8. 最高18.45亿美元!赛诺菲为何重金买了两款TL1A双抗?9. 2025 Q1:BMS、Sanofi和Roche管线调整,哪些项目被砍?10. 现场!2025AACR:KRAS抑制剂的百花齐放11. IL-17小分子抑制剂,能否杀出重围?12.全球首款:华东医药申报MUC17 ADC药物13.荨麻疹 first-in-class双抗提交临床试验申请BioPlus技术平台深入剖析系列:1. TCE 免疫共刺激信号之选:CD2,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2. BD爆发前夜!6家TCE Probody技术平台深度盘点3. TCE Probody:Amgen携重磅技术“破局“,改写行业格局?4. 有人放弃,有人前行!自免TCE全球管线大盘点5. Immunocore将TCR疗法照进现实,向自免疾病迈进6. B细胞清除免疫重置:SLE等疾病长效缓解终成现实!7. 国内50家CD3平台序列来源汇总8. CD28共刺激最终章?ZW209 DLL3/CD3/CD28 三抗剑指 Amgen9. TCE 结构之争落幕:行业用行动给出 “标准答案”10. CD3 VHH猴交叉:重要吗?11.Genentech创新前沿:口服VHH抗体,靶向IL-23R12.AbbVie专利公开:靶向PSMA/STEAP1 双抗ADCBioPlus人物专访:1. 专访肖亮:卖青苗不一定是坏事,这是中国Biotech长成参天大树的必经之路2. 专访王刚,恺佧生物这些年的“出海”之旅?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本期看点GLP-1赛道持续火热,不少企业开始差异化布局口服GLP-1和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翰森抓住MNC纷纷BD国内在研早期产品的风口。先后获得BD授权,且2笔交易总额都高达20亿美金。本文就口服GLP-1和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两条赛道的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进行梳理。本期内容01翰森丨先后牵手默沙东、再生元02口服GLP-103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04总结与展望 【01 翰森丨先后牵手默沙东、再生元】翰森丨再生元2025年6月2日,翰森制药宣布与再生元(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订立许可协议,授予Regeneron开发、生产及商业化HS-20094的全球独占许可(不含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HS-20094是一款在研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已成功完成多项2期临床试验,具有积极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目前正在中国进行3期临床试验。根据协议,翰森制药将获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并有资格根据该产品开发、注册审批和商业化进展收取最高19.3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以及未来潜在产品销售的双位数百分比特许权使用费。翰森丨默沙东2024年12月18日,翰森制药宣布将临床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S-10535的全球权益授权给默沙东,后者支付1.12亿美元预付款、最高19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以及一定比例的销售分成,协议总金额高达20.12亿美元。在GLP-1领域,注射剂型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而口服小分子药物因便捷性优势被视为下一代“爆款”的关键。翰森制药的HS-10535虽尚未进入临床,但其临床前数据已展现出潜力。默沙东豪掷20亿美元,不仅是对HS-10535技术平台的认可,更是其“口服优先”战略的体现——通过避开与礼来、诺和诺德的注射剂直接竞争,抢占口服GLP-1的增量市场。值得注意的是,默沙东近年面临“药王”K药专利到期的压力,而HS-10535的布局可能成为其代谢疾病管线的新支柱。正如其CEO所言:“我们瞄准的是GLP-1在心脏代谢领域的额外益处,而非仅对标减肥市场。” 但在口服GLP-1和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这两条赛道,默沙东都不在第一梯队行列。礼来、诺和诺德依然牢牢占据主导地位。国内一众企业,也纷纷从竞逐激烈的肿瘤赛道将管线扩充到减肥赛道。无论是口服GLP-1还是GIP/GLP-1,研发进度都处于全球竞逐的前列,并获得国外企业的早期押注。接下来,我们分别梳理。02 口服GLP-1 礼来丨口服GLP-1丨orforglipron 2025 年 4 月 17 日,礼来公布了其口服 GLP-1 受体激动剂 orforglipron 的 III 期 ACHIEVE-1 试验初步数据。结果显示,每日一次 36 毫克 orforglipron 在 40 周内使糖化血红蛋白(A1C)从基线降低 1.5%,而安慰剂组仅下降 0.1%。在体重降低方面,最高剂量的 orforglipron 使体重平均下降 7.9%,安慰剂组为 1.6%。此外,其安全性与已获批的 GLP-1 类药物相当,未发现肝脏安全信号。受此消息影响,礼来股价在盘前交易中飙升 11%。几家欢喜几家愁,礼来的成功更加凸显出辉瑞失败的落寞。辉瑞丨口服GLP-1丨danuglipron2025 年 4 月 14 日,辉瑞宣布因在剂量优化研究中发现潜在药物性肝损伤病例,决定停止其口服 GLP-1 药物 danuglipron 的开发。尽管辉瑞表示,超过 1400 名患者接受治疗,肝酶升高发生率与其他获批 GLP-1 类药物相当,但这一事件仍给辉瑞的肥胖管线带来重大影响。此前,danuglipron 就因高副作用发生率导致患者停药率超过 50%。如今,辉瑞肥胖管线仅剩处于 II 期临床的口服 GIP 模拟物 PF-07976016。诺和诺德丨口服GLP-1在礼来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orforglipron临床数据强势公布的重压之下。2025年5月,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正式向FDA提交了其口服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用于体重管理的上市申请。这一动作距离其口服版减肥药Wegovy(司美格鲁肽片剂)3期临床试验成功披露已过去近两年,引发市场对其研发策略与产能优先级调整的深度讨论。产能与研发重心调整:糖尿病与减肥药的双重挑战诺和诺德近年战略重心高度聚焦于GLP-1类药物的产能扩张与适应症拓展。随着Wegovy(减肥适应症)和Ozempic(糖尿病适应症)全球销售额持续飙升(2023年Rybelsus糖尿病口服制剂销售额达34亿美元,同比增长26%),企业面临产能严重吃紧的困境。据内部人士透露,当前生产资源优先保障糖尿病药物供应,口服司美格鲁肽的扩产计划需待现有产线优化完成后推进。与此同时,公司原寄予厚望的下一代减肥药 CagriSema(司美格鲁肽+卡格列肽复方制剂)遭遇重大挫折。今年3月公布的II期数据显示,该药物在24周仅实现16%的平均体重降幅,远低于预期的25%里程碑目标,直接导致其股价单月重挫36%。这一结果不仅削弱了市场对诺和诺德口服减肥药管线的前景预期,更迫使企业将资源集中于已提交申请的口服司美格鲁肽,以争夺市场首发优势。但当下的形势更加紧张,礼来不仅在口服GLP-1领域一骑绝尘,在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领域也保持先发优势,并引导一众企业纷纷布局。【03 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礼来丨替尔泊肽近年来,礼来的减肥药替尔泊肽(tirzepatide,商品名 Zepbound)在肥胖治疗领域表现出色。其最新SURMOUNT-5头对头研究显示,替尔泊肽在减重效益上全面超越了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商品名 Wegovy)。这项研究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并在第32届欧洲肥胖大会同步发布,巩固了替尔泊肽的领先地位,也为国内布局双靶点GLP-1管线的企业带来了利好消息。替尔泊肽是礼来研发的一种双重受体激动剂,同时具有GLP-1和胰高血糖素受体激动剂功能。它可以有效控制血糖,还能显著抑制食欲,促进体重减轻。在SURMOUNT-5研究中,共招募了751名肥胖患者,参与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配至替尔泊肽组(10 mg或15 mg)或司美格鲁肽组(1.7 mg或2.4 mg)。结果显示,替尔泊肽在减重效果上明显优于司美格鲁肽。在第72周时,替尔泊肽组平均体重降低20.2%,而司美格鲁肽组仅为13.7%。替尔泊肽组平均减重22.8 kg,比司美格鲁肽组多减了7.8 kg。在关键减重目标达成率上,替尔泊肽组也显著高于司美格鲁肽组。在安全性方面,两者均以胃肠道不良事件为主,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停药率相当。这种机制的优势,在销售数据上也有所展现。2025年,GLP-1药物市场规模继续扩大,司美格鲁肽一季度销售额近80亿美元,替尔泊肽销售额61.5亿美元。图片来源:诺和诺德财报作为后获批上市的产品,虽然2022年才上市,晚于司美格鲁肽5年,大有追赶并后来居上之势。国内“双靶点”GLP-1赛道格局随着替尔泊肽全球表现亮眼,国内药企纷纷加大双靶点GLP-1管线布局:恒瑞医药恒瑞医药在降糖和减重领域研发了热门靶点GLP-1。比如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HRS9531)目前已进入Ⅲ期临床阶段,口服小分子 GLP-1激动剂(HRS-7535)也已推进至Ⅲ期临床阶段,三靶点激动剂(GLP-1/GIP/GCGR)近期也已获批临床。其中,HRS9531是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减重与降糖适应证均已进入于Ⅲ期研发阶段。研究显示,治疗36周后,HRS9531注射液8 mg组平均体重相对基线降低22.8%,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2024年5月,公司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LP-1类创新药HRS-7535、HRS9531、HRS-4729许可给美国Kailera公司,首付款加里程碑付款累计可高达60亿美元,作为交易对价,公司还取得美国Kailera公司19.9%的股权,创新了国内药企BD出海模式,这一合作加速了产品全球化进程。HRS-7535、HRS9531有望在2027年获批上市。信达生物玛仕度肽(IBI362)是由信达生物与礼来于2019年达成合作共同开发的全球首个向监管机构提交上市申请的胰高血糖素(GCGR)/GLP-1受体双重激动剂,旨在用于成人肥胖及2型糖尿病的减重与降糖治疗信达生物与礼来联合开发的玛仕度肽(IBI362)是全球首个进入申报上市阶段的GCG/GLP-1双靶点减重药物,基于天然胃泌酸调节素(OXM)设计,通过激活GLP-1R(抑制食欲、降血糖)和GCGR(增加能量消耗、分解脂肪)实现“双路径代谢调控”。目前减重适应症已获中国NMPA受理,糖尿病适应症即将申报,并计划拓展至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和中重度肥胖(探索9 mg剂量)领域。作为全球研发进度领先的双靶代谢药物,玛仕度肽兼具减重、降糖及多器官代谢改善潜力,有望成为超重/肥胖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突破性疗法,预计2025年在中国获批双适应症,填补临床未满足需求。2025年5月11日,玛仕度肽已正式向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提交上市申请,成为首个全球范围内提交该类双靶减重新药注册的候选药物。华东医药2024年11月19日,华东医药的全资子公司中美华东申报的HDM1005注射液(靶向GLP-1/GIP长效激动剂)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美国FDA批准,可在美国开展I期临床试验,适应症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值得一提的是,HDM1005注射液体重管理适应症的美国IND申请已于2024年4月获得美国FDA批准。HDM1005注射液的临床前研究:临床前研究显示,HDM1005可通过激活GLP-1受体和GIP受体,促进环磷酸腺苷(cAMP)产生,增加胰岛素分泌,抑制食欲,延迟胃排空,改善脂肪代谢,具有降糖、减重及治疗MASH的作用;同时,现有数据显示HDM1005具有良好的成药性和安全性。04 总结与展望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底,国内GLP-1相关管线已超过700项,其中双靶点或多靶点新药数量快速增长,显示出产业高度内卷的态势。值得警醒的是,当前,GLP-1赛道已吸引超60%的代谢疾病研发资源,导致肿瘤、罕见病等领域投入萎缩。且赛领域,逐步呈现赢家通吃的局面,礼来、诺和诺德对于市场的占有率和后续管线的前瞻性布局,将导致后来者的资源投入有可能竹篮打水。期望资本能够更多理性,避免盲入内卷当下可见的热点领域。 ★
精彩内容米内网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零售药店终端(城市实体药店+网上药店)药品销售额超过3800亿元,其中化学药占比超过51%,中成药占比超过38%,生物药占比超过9%。29个化学药销售额超过10亿元,超50亿大品种领跑,10个品种涨逾10%;中成药TOP20中有16个超10亿元,独家品种霸屏,康恩贝、太极、扬子江上榜;生物药TOP20中有7个超10亿元,创新药“称王”,2个注射剂大涨。化学药:超50亿大品种领跑,10个品种涨逾10%近年来,中国零售药店终端化学药销售额逐年上涨,2024年突破2000亿元,占药品总销售额比重超过51%。TOP20一级集团中,阿斯利康以约4.7%的市场份额稳居首位,拜耳、华润医药依次位列第二、第三,市场份额约达4%。从销售额增速看,豪森药业涨超30%,辉瑞涨超20%,阿斯利康、正大制药、石药集团、远大健康、齐鲁制药等企业均涨超10%。从产品排名看,TOP29产品销售额均超过10亿元,其中,枸橼酸西地那非片以超50亿元领跑,位列第二、第三的维生素D滴剂、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均为营养素补充剂,分别属于维生素类、矿物质补充剂,销售额分别超过40亿元、30亿元。2024年中国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超10亿元的化学药注:标红为近5年来销售额持续正增长,标*为独家品种来源:米内网综合数据库从销售额增速看,19个品种呈正增长,甲磺酸阿美替尼片、达格列净片、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涨幅均超过30%,其中甲磺酸阿美替尼片为29个超10亿品种中唯一一款独家品种;10个品种近5年来保持持续正增长,其中玻璃酸钠滴眼液销售额增速均达两位数。玻璃酸钠滴眼液是治疗干眼症的主要药物之一,目前已有50余家企业拥有该产品生产批文,其中46家已过评或视同过评。米内网数据显示,2023年玻璃酸钠滴眼液在中国零售药店终端的销售额突破10亿元,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超15亿元,在眼科化药产品排名中稳居首位。近年来中国零售药店终端玻璃酸钠滴眼液销售情况(单位:万元)来源:米内网格局数据库甲磺酸阿美替尼片是豪森药业自主研发的一款国产1类新药,目前已被纳入国家医保乙类目录,2023年在中国零售药店终端的销售额突破10亿元,同比增长38.86%;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超15亿元,同比增长39.14%。在抗肿瘤化药产品排名中,甲磺酸阿美替尼片近年来稳居第二位。近年来中国零售药店终端甲磺酸阿美替尼片销售情况(单位:万元)来源:米内网格局数据库中成药:11个独家品种霸屏,片仔癀、太极上榜2024年中国零售药店终端中成药销售额突破1500亿元,占药品总销售额比重超过38%。TOP20一级集团中,华润医药稳居首位,市场份额接近10%;国药集团、北京同仁堂、广药集团依次位列第二、第三、第四,市场份额均超过4%。从销售额增速看,真奥药业涨幅接近50%,华润医药、云南白药、仲景宛西制药等亦呈正增长。TOP20产品中有16个销售额超过10亿元,其中阿胶以超55亿元蝉联榜首,安宫牛黄丸以超47亿元紧接在后,感冒灵颗粒以超32亿元排位第三,独家品种片仔癀以超20亿元排位第四,2家企业在销的藿香正气口服液以超19亿元排位第五。2024年中国零售药店终端中成药TOP20产品注:标红为销售额增速超10%,标*为独家品种来源:米内网综合数据库阿胶近年来在中国零售药店终端的销售额有所波动,但始终稳居补气补血中成药销冠宝座。目前有40家企业的阿胶在销,从2024年厂家格局看,东阿阿胶以约49%的市场份额领跑,山东福牌阿胶以约25%的市场份额紧接其后,山东宏济堂制药以约13%的市场份额排位第三。此外,山东东滕阿胶表现亮眼,2024年销售额增速达135.45%。在2024年中国零售药店终端肝病中成药产品排名中,片仔癀药业的片仔癀稳居首位,市场份额超过46%,其另一款产品片仔癀胶囊排位第五。肝病用药是片仔癀药业的重点业务,2024年公司的肝病用药大卖超过53亿元,再创新高。2024年中国零售药店终端肝病中成药TOP5产品来源:米内网格局数据库TOP20产品中有11个为独家品种(含独家剂型),包括片仔癀(片仔癀药业)、京都念慈菴蜜炼川贝枇杷膏(京都念慈菴总厂)、复方阿胶浆(东阿阿胶)、肠炎宁片(康恩贝)、急支糖浆(太极集团)、蓝芩口服液(扬子江药业)、云南白药气雾剂(云南白药)、消痛贴膏(奇正藏药)、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济川药业)等。生物药:创新药“称王”,2大注射剂涨逾50%近年来,中国零售药店终端生物药销售额均以两位数的增速持续上涨,2024年超过360亿元,占药品总销售额比重超过9%。TOP20一级集团中,诺和诺德稳居首位,销售额超过38亿元,占比突破10%;罗氏紧接其后,销售额超过23亿元;默沙东排位第三,销售额超过18亿元。从销售额增速看,正大制药涨超130%,诺和诺德、默沙东、诺华、强生、赛诺菲、信达生物、安进生物等均有两位数增长。TOP20产品中有7个年销超10亿元,其中人血白蛋白稳居首位,销售额超过28亿元;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以超20亿元紧接在后,同比增长约57%,较2023年提升1个位次;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以超18亿元排位第三,同比增长约15%。2024年中国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生物药TOP20产品注:标红为销售额增速超10%,标*为独家品种来源:米内网综合数据库TOP20产品中有11个为独家品种(含独家剂型),其中有6个销售额增速均达两位数,分别为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57%)、默沙东的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15%)、诺华的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28%)、赛诺菲的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35%)、强生的古塞奇尤单抗注射液(+88%)、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注射液(+24%)。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是一款新型长效胰高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2021年4月获批进入中国市场,2023年在中国零售药店终端的销售额突破10亿元,2024年突破20亿元,市场潜力较大。目前国内已有超过20家企业在布局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其中杭州九源基因、丽珠集团新北江制药、齐鲁制药、中美华东等企业的产品已报产在审。近年来中国零售药店终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销售情况(单位:万元)来源:米内网格局数据库从药物类型看,20个产品中有14个为抗体药物,其中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度伐利尤单抗注射液、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均属于PD-(L)1单抗,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古塞奇尤单抗注射液均为白细胞介素(IL)的“家庭成员”,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为唯一一款双抗药物等。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是康方生物开发的一款PD-1/CTLA-4双抗药物,首个适应症于2022年7月获批上市,目前已通过谈判纳入国家医保乙类目录,2023年在中国零售药店终端的销售额突破10亿元,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超11亿元。近年来中国零售药店终端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销售情况(单位:万元)来源:米内网格局数据库注:米内网《中国城市实体药店药品终端竞争格局》,统计范围是: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实体药店,不含县乡村药店;《中国网上药店药品终端竞争格局》,统计范围是:全国网上药店所有药品数据,包括天猫、京东等第三方平台及私域平台上所有网上药店药品数据;上述销售额以产品在终端的平均零售价计算。免责声明:本文仅作医药信息传播分享,并不构成投资或决策建议。本文为原创稿件,转载文章或引用数据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投稿及报料请发邮件到872470254@qq.com稿件要求详询米内微信首页菜单栏商务及内容合作可联系QQ:412539092【分享、点赞、在看】点一点不失联哦
100 项与 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九源基因) 相关的药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