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重组人源化抗TrkA单克隆抗体(Brise Pharmaceutical)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重组人源化抗TrkA单克隆抗体(Brise Pharmaceutical) 相关的转化医学
100 项与 重组人源化抗TrkA单克隆抗体(Brise Pharmaceutical) 相关的专利(医药)
6
项与 重组人源化抗TrkA单克隆抗体(Brise Pharmaceutical) 相关的新闻(医药)▎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上海高度重视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加快打造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2024上半年,至少86家中国创新药公司完成了新一轮融资,上海公司包揽了其中的1/4以上。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23家上海创新药公司获融资,已披露融资总额超33.5亿元。值得关注的亮点包括:
亿元或以上融资事件数超六成:在已披露金额的16起融资事件中,10起为亿元或以上的大额融资,潜在最高融资金额来自箕星药业完成的1.62亿美元D轮融资。
细胞与基因疗法(CGT)为热门研发方向:至少7家公司正在推进细胞与基因疗法研发,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如先博生物、跃赛生物、恒瑞源正、篆码生物等。此外,抗体偶联药物、双特异性抗体、核酸药物也受到了较多关注,均有至少3-4家公司正在开发。
抗肿瘤持续受到关注:超60%的公司布局了抗肿瘤药物研发,如德昇济医药、辐联科技等;罕见病、血液系统疾病也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均有约三成的公司正在推进相关领域的管线开发。
近两年成立新锐公司崭露头角:5家获融资公司成立于2022年以后,包括星核迪赛、星联肽、篆码生物、迦进生物、灵识质源,细胞与基因疗法、偶联药物是这些公司看重的研发方向,均有两家公司涉及。
箕星药业:心血管疾病及眼科等新药研发公司
1月6日消息,箕星药业(JIXING)宣布完成1.62亿美元D轮融资,由拜耳(Bayer)、RTW投资公司分别以3500万美元和1.27亿美元对其进行股权投资。通过此次合作,拜耳将获得箕星药业在心血管和眼科领域产品线商业化权益的优先谈判权。
箕星药业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生物医药公司,由RTW公司于2019年投资创立,致力于通过开发和商业化独特创新的治疗药物,应对心血管和眼科等疾病领域尚未满足的医疗需求。
▲箕星药业心血管研发管线(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据官网介绍,箕星药业目前有9个临床后期阶段在研产品和1个临床前阶段在研产品,主要聚焦心血管、眼科两个板块。其中,进展较快的aficamten是一种在研的选择性小分子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3月,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已批准aficamten的一项中国3期临床试验申请,针对的适应症为用于治疗症状性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nHCM)患者。据新闻稿,本次获批的研究是该药在中国开展的第四个3期临床试验项目。在眼科板块进展较快的伐尼克兰鼻喷雾剂是一种高选择性的胆碱能受体激动剂,经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干眼的症状和体征。
德昇济医药:肿瘤免疫疾病创新药研发公司
4月8日,德昇济医药宣布完成6200万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德昇济医药产品管线在临床前和临床阶段的开发,特别是推动首款产品D3S-001的全球临床试验。
德昇济医药成立于2020年,在上海设有办公地点,是一家面向全球、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肿瘤及免疫精准治疗药物的研发及商业化。该公司充分利用对临床的洞察和生物标志物策略来指导药物发现和开发,旨在为患者创造临床意义重大的创新疗法。
▲德昇济医药研发管线(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德昇济医药已经建立了多条肿瘤项目药物管线,这些项目都具有“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的潜力,并携带靶向免疫通路或肿瘤驱动突变的基础特性。其中进展较快的D3S-001是新一代小分子KRAS G12C抑制剂。目前,D3S-001正在进行全球2期临床开发,适应症包括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和胰腺癌。
辐联科技:放射性药物开发公司
1月4日,辐联科技(Full-Life Technologies)宣布完成4730万美元的B轮股权融资。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帮助公司快速推进其放射性药物管线的开发和药物生产能力的建设,并优化其专有发现平台UniRDC。该平台旨在加速及流程化放射性偶联药物的发现过程。
辐联科技是一家成立于2021年的放射性治疗公司,中国办事处位于上海自贸区,致力于打造拥有放射性药物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的全产业链核药公司以造福全球患者,并计划通过针对未来治疗方法的创新研究来解决目前影响放射性药物研发的核心问题。
▲辐联科技研发管线(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5月30日,辐联科技宣布其PSMA靶向放射性药物225Ac-FL-020已获得美国FDA新药临床试验(IND)的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225Ac-FL-020是创新型下一代PSMA放射配体疗法的候选药物,其靶向载体FL-020运用了辐联科技专有的Clear-X连接子技术研发而成,该技术能显著增强药物在肿瘤部位的摄取效率,同时确保快速的全身清除。此外,6月11日,辐联科技在2024年SNMMI(核医学和分子影像学会)年会上以口头报告形式公布了其NTSR1靶向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项目FL-091的临床前数据研究成果。这一放射性配体载体展现出了良好的生物分布特性和优异的抗肿瘤活性。
先博生物:细胞疗法研发公司
3月11日消息,先博生物宣布完成2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先博生物成立于2019年,中国总部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是一家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细胞治疗生物技术公司。以血液瘤和实体瘤临床需求为目标,该公司专注于开发创新型免疫细胞疗法,目前的研发领域涵盖CAR-NK细胞疗法、多靶向CAR-T细胞疗法,以及通过合作布局基于环状mRNA以及定向递送平台的下一代通用型体内细胞治疗产品。
▲先博生物研发管线(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据先博生物公开资料,该公司首个通用型CAR-NK产品管线SNC103已经在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阶段取得了积极结果,并于今年2月在中国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中重度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NC103是一款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的NK细胞注射液。另一款携带两个CAR分子的双CAR-T细胞疗法SNC109也已经在中国获批临床,并被美国FDA授予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恶性胶质瘤。这款CAR-T产品细胞表面携带两个CAR分子,分别靶向在胶质母细胞瘤中表达的IL13Rα2和HER2。
跃赛生物:多能干细胞药物研发公司
4月3日,跃赛生物宣布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此次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推进公司的在研管线与临床试验进程,进一步深化创新细胞治疗药物的规模化开发和产业化建设。
跃赛生物于2021年成立于上海,致力于开发新一代基于人多能干细胞技术的细胞治疗药物,其在研管线覆盖了帕金森病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近年来,跃赛生物取得了重大进展,预计在2024年完成IND临床试验申请,并计划于2025年初开始试验入组。该公司的多项研发成果已发表于Nature Methods、Cell Stem Cell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
▲跃赛生物研发管线(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根据跃赛生物官网资料,该公司现已拥有5条研发管线,其中进展较快的UX-DA001针对帕金森病。跃赛生物将干细胞技术与SISBAR谱系示踪技术及HiDAP神经元分化技术相结合,将iPSC分化为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用以补充患者脑内丢失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临床前研究显示,DA001产品能有效改善PD模型动物运动障碍,增加纹状体多巴胺浓度,并且移植细胞可与宿主产生稳定的功能性连接。
熙源安健:止痛药研发公司
4月23日,熙源安健宣布完成超亿元Pre-A和Pre-A+融资。本轮所融资金将用于其产品管线在临床前和临床阶段的开发,特别是加速其自主研发并进入临床的CGRP类小分子药物BR005项目的临床试验进度。
熙源安健成立于2021年,官网地址位于上海,专注于开发针对严重慢性疼痛病症的创新型、高特异性的镇痛疗法,尤其重视解决头面部疼痛、肌肉骨骼疼痛和神经性疼痛等临床长期未满足需求。该公司的愿景是为全球众多饱受慢痛折磨的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的疼痛管理解决方案。
▲熙源安健研发管线(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熙源安健目前已有两款药物进入临床阶段。其中,BR005是一款小分子CGRP受体拮抗剂,已经在中国获批临床,拟用于治疗成人有先兆或无先兆急性偏头痛,目前1期临床研究已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另一款在研产品BR01T为一款TrkA抗体,拟开发用于治疗慢性下腰痛。该产品此前已经在美国完成1期临床研究首例患者的给药,针对慢性下腰痛患者。
星核迪赛:mRNA药物开发公司
4月30日,星核迪赛宣布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将用于DSL101和DSL201等核心管线的持续推进、继续开发新型脂质化合物及LNP递送系统,进一步拓展核酸药物管线布局等。
星核迪赛成立于2022年,官网地址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由复健资本新药创新基金孵化设立,主要聚焦药物递送系统研发和重大临床需求mRNA药物的开发,致力于成为集研发与生产为一体的核酸创新药公司。
▲星核迪赛研发管线(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星核迪赛创始科学家占昌友教授表示,星核迪赛团队拥有丰富的LNP等复杂制剂药物开发和项目管理经验,支撑在研管线的迅速推进。公司在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已经开发出多种特色的LNP递送系统和可电离脂质候选化合物,完成多条管线的立项,其中DSL101和DSL201两条管线目前已启动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研究和IND申报准备工作。
星联肽:蛋白偶联药物研发公司
1月,星联肽宣布完成9000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多肽偶联药物SC-101和SC-102的临床试验研究;纳米抗体偶联药物自研平台的搭建及相关产品的开发;星联肽团队的完善和公司的日常运营。
星联肽成立于2022年2月,官网地址位于上海浦东新区,致力于开发新型小型化偶联药物,包括多肽偶联药物(PDC)和纳米抗体偶联药物(NDC)。通过采用合作开发和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模式,该公司已建立了具有差异化特点的研发管线,目前已启动5款候选药物的开发。
星联肽的首款产品SC-101是靶向Nectin-4的PDC,由高表达的hNectin-4蛋白的多肽和微管蛋白抑制剂经连接子偶联而成,2024年2月已完成患者首例给药。该公司开发的另一款PDC产品SC-102已于2023年底提交了Pre-IND申请。
读者们请星标⭐创鉴汇,第一时间收到推送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由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编辑,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发/复制至其他平台。转发授权请在「创鉴汇」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我们。
更多数据内容推荐
点击“在看”,分享创鉴汇健康新动态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报道公开资料显示,截至4月28日发稿日,至少有13家中国创新药研发公司宣布在4月完成新一轮融资。梳理这些公司的融资信息及产品管线,我们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从融资轮次来看,早期融资(B轮之前)的数量占到了约69%;从融资金额来看,有6家公司的融资金额超过了1亿元人民币,包括清普生物、跃赛生物、德昇济医药、英派药业、熙源安健、蓝纳成;从研究领域来看,这些公司研发的产品涉及小分子药物、基因编辑疗法、干细胞疗法、核药等等,涵盖疼痛、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罕见病等。下面我们将根据公开资料分享这13家新锐公司的基本信息,看看它们的创新疗法都有望在未来惠及哪些患者(本文仅统计企业发官方新闻稿宣布获得融资的事件,如有遗漏,欢迎补充)。扫描下方二维码,可获取《2024年4月全球5000万美元以上融资事件盘点》PDF文件(限时免费下载)。清普生物融资轮次:B+轮4月2日,清普生物宣布已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清普生物成立于2017年,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EO)为王青松博士。该公司主要聚焦疼痛领域,围绕各种急、慢性疼痛适应症和临床用药场景开发镇痛新药。该公司的首款产品QP001为一款24h长效的非甾体抗炎药注射液,适用于术后中重度疼痛,目前处于中美NDA审评阶段。该公司的第2款产品QP002为一款可灌注给药的长效术后镇痛新药,已完成1/2期临床试验,目前正在为开展3期临床试验准备。跃赛生物融资轮次:A轮4月3日,跃赛生物宣布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跃赛生物成立于2021年,公司创始人为陈跃军教授。该公司致力于开发新一代基于人多能干细胞技术的细胞治疗药物,以期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罕见病、肿瘤等患者提供创新细胞诊疗方案。目前,跃赛生物的在研管线涵盖了帕金森病和其它神经退行性疾病。引正基因融资轮次:Pre-A+轮4月3日,引正基因(GenEditBio)宣布完成千万美元的Pre-A+轮融资。引正基因成立于2021年,公司创始人为郑宗立博士。该公司专注于基因编辑工具和相关递送系统的开发,以期通过开发CRISPR的下一代基因编辑工具等,不断提高编辑的效率和精度,降低脱靶效应。引正基因正在研发基因编辑创新药物,包括多个体内基因编辑产品管线。德昇济医药融资轮次:A+轮4月8日,德昇济医药宣布完成6200万美元A+轮融资。德昇济医药成立于2020年,公司董事长兼CEO为陈之键博士。该公司专注于肿瘤及免疫精准治疗药物的研发及商业化。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德昇济医药产品管线的开发,尤其是推动首款产品D3S-001的全球临床试验。D3S-001是一款新一代小分子KRAS G12C抑制剂,目前正在开展全球2期临床试验,适应症包括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和胰腺癌。智核生物融资轮次:C+轮4月9日,智核生物宣布完成近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智核生物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研发创新性的放射性核素诊疗药物,公司创始人、CEO为须涛博士。根据智核生物新闻稿介绍,该公司已经建立了包含10多个创新核素诊断和治疗产品的管线。4月11日,智核生物的人促甲状腺素注射液已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上市,用于无远处转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在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术后碘[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的辅助治疗。长乘医药融资轮次:Pre-A轮4月11日消息,长乘医药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长乘医药成立于2016年,公司创始人为许茗彦先生。目前,该公司已研发出广谱抗肿瘤新药POC101,拟开发用于治疗肝癌、肺癌、结肠癌、胃癌、胰腺癌等多种适应症。羿尊生物融资轮次:A+轮4月15日,羿尊生物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羿尊生物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免疫细胞治疗新锐企业,以治疗实体肿瘤和异体通用型细胞技术为特色,公司创始人为刘凌峰博士。根据羿尊生物官网,目前该公司的产品管线中包含6款候选药物,针对的适应症涵盖肝癌、结直肠癌、急性髓系白血病、肾癌、肺癌、三阴性乳腺癌、胰腺癌。篆码生物融资轮次:种子轮4月16日消息,篆码生物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公开资料显示,篆码生物成立于2023年,公司CEO为闫明博士。该公司致力将高效的超小型基因编辑器临床转化为“一次给药,终身治愈”的基因药物。基于创新的基因编辑技术,篆码生物致力于将基因编辑疗法从遗传病拓展至慢性常见病。英派药业融资轮次:D+轮4月19日,英派药业宣布完成4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英派药业成立于2009年,公司CEO为蔡遂雄博士。该公司以DNA损伤修复通路(DDR)自主研发产品为基础,构建了广泛的DDR产品组合,并且正在逐步拓展到更多的全新的"合成致死"靶点。目前英派药业研发管线包括PARP抑制剂塞纳帕利、WEE1抑制剂IMP7068、ATR抑制剂IMP9064、PARP1选择性抑制剂IMP1734以及多个其他DDR靶点抑制剂。其中,塞纳帕利已于2023年在中国递交新药上市申请,用于FIGO III-IV期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患者对一线含铂化疗达到完全或部分缓解后的维持治疗。海博为药业融资轮次:A+轮4月22日,海博为药业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海博为药业成立于2019年,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为李英富博士。该公司致力于研发靶向创新药,聚焦肿瘤、疼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多个疾病领域。目前海博为药业已开发了10余条创新药研发管线,其中有3款产品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分别为:Nav1.8抑制剂HBW-004285,一款新型无成瘾性镇痛药,已完成1期临床研究;第三代BTK抑制剂HBW-3220胶囊,目前正在进行复发/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的2a期临床研究;透脑第三代BTK抑制剂HBW-3210胶囊,已经在临床研究中显示出治疗效果。熙源安健融资轮次:Pre-A、Pre-A+轮4月23日,熙源安健宣布完成超亿元Pre-A和Pre-A+融资。熙源安健成立于2021年,公司创始人兼CEO为李国春博士。该公司专注于开发针对严重慢性疼痛病症的创新型、高特异性的镇痛疗法,尤其关注头面部疼痛、肌肉骨骼疼痛和神经性疼痛等领域。目前熙源安健已有两款药物进入临床阶段,分别为:BR005,一款小分子CGRP受体拮抗剂,拟用于治疗成人有先兆或无先兆急性偏头痛;BR01T,一款TrkA抗体,拟开发用于治疗慢性下腰痛。蓝纳成融资轮次:B+轮4月25日,东诚药业宣布,其控股子公司蓝纳成完成3亿元B+轮融资金额。蓝纳成创立于2021年,由东诚药业与国际分子影像及纳米医学领域专家陈小元教授联合创立,专注于诊疗一体化创新肿瘤核药研发。目前蓝纳成的核素诊疗管线涵盖小分子、多肽及抗体,产品涉及前列腺癌、实体瘤、脑胶质瘤、神经内分泌瘤等多个领域,包括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相关的产品等。百懿药业融资轮次:天使轮4月26日消息,百懿药业宣布成功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公开资料显示,百懿药业成立于2021年,专注于研发神经系统疾病创新药物。该公司致力于为发作性偏头痛和慢性偏头痛等难以治疗的疾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本次融资所募资金将主要用于加快该公司两款创新型偏头痛药物的研发和IND申请。上述公司之外,还有一些其它中国创新药公司也在今年4月宣布获得融资进展,例如奕拓医药宣布开启B+轮融资并获得第一期资金等,限于篇幅,本文不再一一介绍。希望在资本的助力下,这些生物医药公司可以加快候选药物的研发进度,早日为广大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扫描下方二维码,您将可以获取《2024年4月全球5000万美元以上融资事件盘点》PDF文件(限时免费下载)。参考资料:[1]各公司公开资料及官方新闻稿。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医药观澜」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我们。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 本文共:15条资讯,阅读时长约:3分钟 」今日头条鞍石脑胶质瘤新药获批上市。鞍石生物旗下浦润奥生物c-Met抑制剂伯瑞替尼肠溶胶囊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新适应症,用于治疗经放疗和替莫唑胺(TMZ)治疗后复发或不可耐受的、具有PTPRZ1-MET(ZM)融合基因的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型WHO 4级星形细胞瘤或既往有较低级别病史的胶质母细胞瘤(GBM)成人患者。在Ⅱ/Ⅲ期临床中,伯瑞替尼相比化疗降低了患者48%的死亡风险。国内药讯1.传奇/强生CAR-T获批新适应症。传奇生物与强生开发的BMCA CAR-T疗法西达基奥仑赛(Carvykti,cilta-cel)获欧盟委员会(EC)批准,用于治疗至少经一线治疗(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并对来那度胺耐药的复发和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患者。在III期CARTITUDE-4研究中,Carvyktii二线治疗改善了患者无进展生存期(HR=0.41,p<0.0001)。2022年5月,该新药已被EC附条件批准上市,治疗至少接受过3种前期疗法的RRMM患者。2.信达引进胆管癌新药获批澳门上市。信达生物从Incyte引进的FGFR1/2/3抑制剂pemigatinib(达伯坦)获澳门药监部门(ISAF)批准上市,用于治疗FGFR2融合或重排、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经治患者。在Ⅱ期临床FIGHT202中,pemigatinib在这类患者中经影像学确认的ORR达到37.0%(95% CI: 27.94%, 46.86%),中位DOR为8.08个月。信达拥有该新药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商业化权益。3.百利天恒双抗ADC获批II期临床。百利天恒HER3/EGFR双抗ADC创新药BL-B01D1获国家药监局临床默示许可,即将开展评估BL-B01D1与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双药不联合或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Ⅱ期临床。BL-B01D1此前已被CDE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用于既往经PD-1/PD-L1单抗治疗且经至少两线化疗(至少一线含铂)治疗失败的复发性或转移性鼻咽癌(NPC)患者。4.华东双靶点减肥药获批美国临床。华东医药旗下中美华东GLP-1R/GIPR双靶点激动剂HDM1005获FDA批准开展Ⅰ期临床,用于成人超重或肥胖人群的体重管理。HDM1005可通过激活GLP-1受体和GIP受体,促进胰岛素释放、抑制食欲,具有降糖和减重的潜力。今年3月,该新药已在国内获批临床许可,拟开发用于2型糖尿病和超重或肥胖人群的体重管理。5.熙源安健融资开发止痛新药。熙源安健宣布完成超亿元Pre-A和Pre-A+融资,用于推进产品管线疼痛管理领域创新性候选药物(BR005和BR01T等)的临床开发。BR005是一款小分子CGRPR拮抗剂,旨在选择性结合CGRP受体以抑制该通路,从而发挥治疗作用,目前正在国内开展用于治疗成人有先兆或无先兆急性偏头痛的Ⅰ期临床。BR01T是一款TrkA抗体,正在美国针对慢性下腰痛患者开展Ⅰ期临床。国际药讯1.ImmunityBio公司膀胱癌新药获批上市。ImmunityBio公司IL-15超级激动剂Anktiva(nogapendekin alfa inbakicept)获FDA批准上市,联合卡介苗(BCG)用于治疗对BCG无应答且伴有原位癌(CIS)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成年患者。在II/III期研究QUILT 3.032中,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达到62%(95% CI:51,73),有58%的患者持续缓解时间超过12个月,40%的患者持续缓解时间超过24个月。此前,FDA已授予Anktiva突破性疗法认定。2.辉瑞/艾伯维复方抗生素获批上市。辉瑞制药与艾伯维联合开发的复方抗生素Emblaveo(aztreonam/avibactam)获欧盟委员会(EC)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成人复杂性腹腔内感染(cIAI)、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以及复杂性尿路感染(cUTI,包括肾盂肾炎)。在Ⅲ期研究中,Emblaveo的治愈率相比活性对照药物达到了非劣效标准,对cIAI患者的治愈率达到76.4%(vs74.0%),对于HAP和VAP的治愈率达到45.9%(vs41.7%)。3.拜耳心衰基因疗法获快速通道资格。拜耳旗下公司Asklepios基因疗法AB-1002获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用于一次性冠状动脉内输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AB-1002旨在促进产生CHF相关蛋白质抑制剂1(I-1c)的组成型活性形式,阻断蛋白磷酸酶1的作用,以达到治疗目的。目前,AB-1002正在Ⅱ期临床中评估用于治疗患有非缺血性心肌病伴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III级心衰症状的成年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4.血癌小分子新药获突破性疗法认定。Kura Oncology公司选择性menin抑制剂ziftomenib获FDA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携带NPM1基因突变的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在Ⅰ期临床KOMET-007中,ziftomenib联合标准疗法一线治疗NPM1突变型和KMT2A重排型AML患者,达到了100%的完全缓解(CR)率;在难治/复发(R/R)性AML患者中,达到了56%的完全缓解或完全缓解伴部分血液学恢复(CRh)率。5.卫材与BioArctic公司再次合作开发AD新药。卫材与BioArctic公司就后者基于专有穿越血脑屏障技术开发的下一代阿尔茨海默病(AD)候选药物BAN2802达成合作许可协议。双方将共同分担研究评估计划的费用,卫材将拥有开发BAN2802用于治疗AD的选择权。值得一提的是,两家公司此前合作开发的Aβ抗体Leqembi(lecanemab)已在去年7月获得FDA完全批准上市,可以减缓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6.Marinus公司癫痫调节剂Ⅲ期临床失败。Marinus公司GABAAR正变构调节剂加奈索酮(Ganaxolone)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RSE)的Ⅲ期临床RAISE未达到预设的终止标准。独立数据监测委员会(DMC)建议继续评估经静脉注射Ganaxolone在难治性RSE的未来发展。2022年3月,FDA已批准该产品口服混悬制剂上市,商品名为ZTALMY,用于治疗与CDKL5缺乏症(CDD)相关的癫痫发作。医药热点1.石药创新制药高管辞任。石药创新制药(新诺威)发布公告,宣布董事会收到总经理韩峰先生及董事王怀玉先生的书面辞任报告。因工作调整需要,韩峰先生申请辞任公司总经理职务,将继续担任公司董事职务,并分管公司功能性原料相关业务。王怀玉先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任公司董事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2.全国胰岛素集中采购在上海开标。国家医保局近期组织全国各省份开展胰岛素集采协议期满后接续采购,并于23日在上海开标。本次接续采购全国共有35000多家医疗机构参加,填报胰岛素需求量超过2.4亿支,涵盖临床常用的二代和三代胰岛素。2021年11月,国家组织胰岛素集中采购首次将生物药纳入集采范围,中选产品平均降价48%,我国胰岛素价格从全球价格高地降至全球较低水平。3.上海:三级医院50%号源提前5天下放。4月19日,上海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闻大翔做客“2024民生访谈”栏目时谈到,上海持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建设,其中为进一步做好“上下联动”,今年将大力推进上级医院号源下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即三级医院50%的号源将提前5天给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先向家庭医生、向社区居民开放,没有用掉的号源回到号源池,上级医院再向社会其他平台开放。评审动态 1. CDE新药受理情况(04月23日) 2. FDA新药获批情况(北美04月22日)股市资讯上个交易日 A 股医药板块 +0.27%涨幅前三 跌幅前三迪哲医药+10.99% 拓新药业-13.15%甘李药业 +9.99% 智飞生物-11.99%奥 赛 康 +9.98% 富 士 莱 -8.43%【通化东宝】4月23日公司在全国药品集中采购(胰岛素专项接续)投标中,产品人胰岛素注射液、精蛋白人胰岛素注射液、精蛋白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30R)、精蛋白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40R)、精蛋白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50R)、甘精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多个规格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甘李药业】4月23日公司在全国药品集中采购(胰岛素专项接续)投标中,产品精蛋白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30R)、赖脯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25R)及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等品种获得拟中选资格。【新产业】公司产品“抗Ro-52抗体IgG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和“氨测定试剂盒(谷氨酸脱氢酶法)”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百克生物】公司“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上市许可申请获得受理。【百济神州】欧盟委员会批准“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用于三项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的一线及二线治疗。- The End -戳“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医药研发及股市资讯。
100 项与 重组人源化抗TrkA单克隆抗体(Brise Pharmaceutical) 相关的药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