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处汇总的数据看:2024年北京医药健康产业整体规模达1.06万亿元,同比增长8.7%,成为全国首个医药健康产业破万亿的城市。
医药健康产业是助推北京创新发展的“双发动机”之一。2018年至今,北京已接续实施三轮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
今年前两个月,北京有7款创新药械产品获批上市,数量居全国第一,实现“开门红”。
过去一年,北京医药健康产业也有多项数据走在全国前列:AI三类医疗器械获批上市11个,数量全国第一;9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居全国第二;9个创新药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居全国第三;27个项目入选国家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揭榜挂帅优胜单位名单,数量居全国首位。
据了解,北京加强创新与“三医”联动协同,推出了支持创新医药发展的“32条措施”。“32条措施”实施一年,一系列创新改革深入开展,落实“药品临床试验审批时限从60日压缩至30日、药品补充申请审评时限从200日压缩至60日”的国家创新试点,发布2批16家临床试验试点机构名单,推动8个创新药临床试验项目纳入试点。
作为北京及中关村高新技术落户的生物制药企业,舒泰神公司高度重视产品和技术的持续性创新,是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承担机构、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型试点企业、北京市创新品种及平台培育项目承担机构。
公司拥有丰富且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研发管线,治疗领域聚焦在感染性疾病、呼吸与重症、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药物等领域,在各领域打造梯队管线。
除上述治疗领域之外,公司在先天性罕见病治疗领域布局治疗药物;储备了多项具有较高研发技术门槛、面向治疗老龄化群体高发性疾病和满足高质量生活需要的其他在研项目。
公司对已上市产品、在研项目等均进行较充分的知识产权布局,为公司产品和技术提供
了全球主要市场较长时间的垄断性保护。知识产权与研发创新高度紧密配合,从研发项目的
拟立项、立项、技术方案的形成和技术成果到产品上市、成长周期,专利分析与知识产权保护贯穿于整个生命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 68 件授权专利,其中国内授权专利 47 件,
国际授权专利 21 件;公司拥有国内注册商标 417 件,国外注册商标 37 件。
2024年,公司集中重点资源推进如下在研项目的进展至里程碑阶段:
公司研发板块也在2024年全年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BDB-001注射液治疗HS(中重度化脓性汗腺炎)适应症取得 II 期临床研究总结报告。
STSA-1201皮下注射液(用于治疗哮喘适应症)取得 Ia 期临床研究总结报告。
STSA-1301皮下注射液(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ITP)取得 Ia 期临床研究总结报告。
STSA-1001注射液用于治疗癌痛取得新药临床试验通知书。
SBT-1901注射液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获得美国 FDA 临床试验许可。
注射用STSP-0601用于伴抑制物的血友病 A 或 B 患者出血按需治疗取得 IIb 期临床研究总结报告。
注射用STSP-0601获得美国 FDA孤儿药资格认定,取得 INN(国际非专利名称)为“bemiltenase alfa”,药典委公示的中文通用名称为“波米泰酶 α”;并与CDE积极沟通,明确后续产品研究和上市申报路径。
注射用STSP-0601新增适应症(不伴抑制物的血友病 A 或 B 患者出血按需治疗)取得 II 期临床研究总结报告。
复方聚乙二醇(3350)电解质维C散获得药品注册证书。
做强做大药械基础板块,已形成北京的竞争优势,为“万亿”向“新”前行注入强劲动力,作为北京地区的生物制药创新型企业也将凭借区域发展优势,以科研创新为核心战略引擎,依托专业研发团队与多年积累的技术平台,持续输出更具临床价值的安全药物解决方案,为人类健康做贡献。
关于舒泰神:
公司以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药物,特别是生物药物的研发、生产和营销为主要业务,在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中归属于“C27医药制造业”类别。作为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公司的产业链条完整,拥有较为完善的研发、生产、质量管理、营销以及配套体系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临床需求未被满足的治疗性药物,主要包括蛋白类药物(含治疗性单克隆抗体药物)、化学药物等类别,治疗领域聚焦在感染性疾病、呼吸与重症、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药物等领域。公司以“持续创新,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为人类健康做贡献”为使命,秉持“以患者利益为根本,合作竞争,创造价值”的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