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2020年3月,复星医药因成为德国BioNTech在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而备受关注。为积极推动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在中国上市,复星与BioNTech联合研发抗新冠病毒mRNA疫苗,为早日帮助国家战胜疫情正在争取尽快完成疫苗的上市,这也使得这家著名医药企业再次走入人们的视线。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于1998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196.SH,02196.HK),是当前中国产业链最全的医药公司之一。业务范围遍布全球,以药品制造与研发为核心,上市20多年来通过百起并购投资,覆盖了医疗器械和诊断、医疗服务、医药分销和零售的全方位领域,是我国领先的医疗健康产业集团。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复星医药秉承着“持续创新·乐享健康”的品牌理念,致力于成为全球主流医疗健康市场的一流企业。复星医药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打造了高效的化学创新药平台、生物药平台、高价值仿制药平台及细胞免疫平台。(来自公司官网)2019年公司主要经营状况2019年复星医药实现营业收入2,858,515.2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66,687.84万元,同比增长14.72%;实现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32,161.76万元,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营性损益的净利润223,395.75万元。公司2019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较上年同期增加391,032.97万元,增幅为13.98%。2020三季度(1-9月)公司主要经营状况受疫情影响,复星医药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较小,增长了4.12%,2020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1.03 亿元;在做出了应对疫情的相应决策后,积极投入创新研发,3月获BioNTechSE许可在中国独家开发和商业化基于其专有的mRNA技术平台研发的针对COVID-19的疫苗产品。2020年1-9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8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0.1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6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9.57%。产品中心代谢及消化系统:用于节食,体育锻炼及减肥均不能满意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的万苏平、适用于心肝火盛的复方芦荟胶囊和适用于具有痛风症状的高尿酸血症的长期治疗的优立通等。抗肿瘤: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怡罗泽和治疗乳腺癌、胃癌、结肠直肠癌、鼻咽癌的可弗等。抗感染:用于治疗成人及儿童中由恶性疟原虫引起的重症疟疾的ARTESUN、治疗由对头孢美唑钠敏感细菌所引起的感染的悉畅和适用于病毒性肺炎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沙多力卡等。中枢神经系统: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启维和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和营养障碍性疾病所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及其引起的动脉血管病等症状的奥德金。心血管及血液系统: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邦坦、治疗微血管、静脉曲张综合症、微循环障碍伴发静脉功能不全的可元和可用来预防出血的邦亭等。疫苗: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原料药及中间体:氨甲环酸、氨基酸系列、盐酸克林霉素。医学诊断和医疗器械产品(复星医药部分医疗器械产品)医疗服务在研产品进展截至2020年6月30日,复星医药小分子化学创新药的主要研发产品如下:截至2020年6月30日,复星医药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发产品如下:截至2020年6月30日,复星医药从外部许可引进产品的主要研发产品如下:核心研发平台发展历程1994年8月,上海复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998年8月,复星实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1999年10月,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5月,复星医药研发基地——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2003年1月,复星与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合作成立了国药集团医药控股有限公司2004年12月,复星实业正式更名为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0月,复星医药的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05年12月,所生产的青蒿琥酯片成为了中国第一个通过WHO直接供应商资格认证的药品2008年1月,被确定为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008年4月,复星医药被评为最具社会责任企业奖——金蜜蜂奖2010年11月,桂林南药通过GMP现场检查,由此成为国内第一家通过WHO-PQ认证的注射剂生产企业2010年12月,与美中互利在香港共同成立合资公司美中互利医疗有限公司(ChindexMedical Ltd)2012年12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2015年5月,联合收购美国创新生物药公司Ambrx2017年3月,收购瑞典呼吸机器械公司Breas2017年11月,设立苏州创新研发中心2018年8月,儿童疟疾预防用药SPAQ-CO®Disp通过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2018年11月,新药FCN-159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晚期实体瘤治疗临床试验2019年2月,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成为中国首个生物类似药2020年3月,将与BioNTech在中国开展新冠疫苗二期临床试验后 记截至2020年6月30日,复星医药在研小分子创新药17项、化学改良型新药2项、生物创新药21项、生物类似药21项、中药2项、累计引进项目22项(进口创新药9项,进口仿制药13项)。前段时间,复星医药成为了德国BioTech在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获得在国内推广其公司新冠疫苗产品的授权,因而股价出现了短暂上涨,然而之后再次平息。近几年来复星医药的盈利与其他同等行业地位的企业相比一直相去甚远,即使通过并购在各个领域均有涉猎,无法否定的是净利润的绝大多数比例由投资的外购企业所获得。在日后的发展中,将重心放在创新上从而增强公司自身竞争力,在新产品不断研发出来的情况下,未来的发展也是不可估量的。更多药物/企业/投融资信息,请扫药融云小程序或网站www.pharnexcloud.com参考:NMPA/CDE;药融云数据 www.pharnexcloud.com;FDA/EMA;相关公司公开披露;等等。
【关于药融圈】药融圈围绕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链,针对生物医药大数据、技术和资本投资、药融园(产业园)等开展系列系统性工作,促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完善产业链,共同面对全球合作和竞争。
点分享
点点赞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