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项与 四价流感疫苗(Osaka University) 相关的临床试验The Interventional Study in the Effects of Oral Care With Vaccines at Nursing Home; the Role of the Partnership With Physician, Dentist and Other Co-medical Stuff
Prospective study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interventions (combined oral care and pneumococcal plus influenza vaccinations) in preventing pneumonia and increasing the survival rate from pneumonia.
100 项与 四价流感疫苗(Osaka University)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四价流感疫苗(Osaka University) 相关的转化医学
100 项与 四价流感疫苗(Osaka University) 相关的专利(医药)
6
项与 四价流感疫苗(Osaka University) 相关的新闻(医药)如果接种了麻疹疫苗,那么就几乎不会再感染麻疹;但如果接种了新冠疫苗,那就仍然很有可能感染COVID-19,甚至可能多次感染。
以上例子可能让人们认为:麻疹疫苗“有效”,而COVID-19疫苗无效——“有效”意味着完全预防疾病。
为什么有些疫苗看起来很有效、一些疫苗看起来没那么有效?今年3月美国微生物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ASM)在线发表了一篇科普文章进行了探讨。
我接种了疫苗,为什么还会生病?
疫苗有效实际上意味着什么?这取决于病原体本身,包括它的传播程度、以及疫苗的类型、疫苗刺激的免疫反应等等。
显而易见的是,它与疫苗的好坏无关(注意:原则上它们都是好的),而更多的是定义我们应该对它们的期望。
疫苗帮助机体将病原体识别为外来物质,并迅速对它们发起攻击。通常人们认为这意味着疫苗旨在预防感染,或实现在病原体定植宿主细胞之前将其消除(称为“灭菌免疫”)。这就导致了一种误解:认为如果有人感染了他们接种疫苗所预防的病原体,就意味着疫苗无效。
虽然绝对免疫力是个理想结果,但目前无法实现。相反,疫苗主要是为了预防疾病,即感染的结果而非感染本身,这也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病毒的传播。
尽管没有疫苗可以100%做到这一点,但一些疫苗在预防疾病方面仍然做得非常出色。甚至许多疫苗只是预防疾病重症的发生——它们可能不会或者也没有打算完全阻止疾病的发生,但是相比那些未接种疫苗者,接种疫苗后即使感染了这些病原体也能够防止疾病进展的更严重。
疫苗还可以降低住院率,这不仅对接种疫苗的人有好处,还可以减轻医疗保健系统的负担。
此外,疫苗比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的免疫更安全,自然感染可能导致慢性病,例如长新冠、长流感症状等。
疫苗提供的保护类型以及预期的保护效果是由科学家根据临床试验并分析疫苗在“现实世界”中的表现来确定的,它植根于与病毒、疫苗类型、接种时间和频率等相关的一系列相互作用因素。
我们可以透过几个例子(仅节译对疫苗的“期望”),了解这些因素如何影响疫苗反应。
COVID-19 疫苗:预防重症
当 COVID-19疫苗首次问世时,临床试验表明它们在预防疾病方面非常有效。然而,随着疫苗的广泛应用和病毒持续变异,人们对疫苗有效性的预期被改变。后来进一步的研究显示,疫苗在接种疫苗后的前6个月内最有效。
2023年的一项荟萃分析表明,初次接种COVID-19 mRNA疫苗6个月后的有效性低于20%。今天COVID-19疫苗的主要目的以及应当赋予它们的长期期望,是预防可能导致COVID-19感染引起的重症、住院和死亡。
HPV疫苗:预防癌症
HPV疫苗非常具有冲击力。根据CDC的说法,它们可以预防超过90%的HPV引起的癌症,这些疫苗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2种最普遍的高危HPV类型(HPV16/18)的感染。
这可能是因为HPV生命周期的开始开始缓慢,只需要很少的中和抗体来对抗病毒。虽然人们可以预期对HPV疫苗类型具有很高的保护作用,但仍有可能感染HPV。因此,采取其他预防措施(例如,定期宫颈癌筛查)很重要。流感疫苗:将疾病从“严重”变为“轻微”
在开发流感疫苗时,科学家们调查了在人群中传播的流感变种,并选择了他们认为将在流感季节占主导地位的4种(即四价流感疫苗)。
如果流感疫苗与当季流行的流感病毒之间匹配的很好,那么疫苗预防流感的有效性约为 40-60%。但即使接种流感疫苗的人感染了流感,实际上病情也可能会比未接种疫苗的人更轻,即将感染的后果从“严重”变的“轻微”。MMR疫苗:预防疾病的有效性接近100%
麻疹病毒的稳定性以及疫苗类型,构成了麻疹疫苗的有效性表现出非常出色的组合。尽管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发生突破性感染,但目前两剂MMR疫苗预防麻疹的终身有效性为97%。当麻疹爆发时,病例主要集中在那些未接种疫苗的人群中。
归根结底,被疫苗“保护”的含义取决于病毒突变的程度(以及这些突变发生在基因组中的位置)、疫苗与自然感染的相似程度(从而触发强大、持久的免疫力)、疫苗配方以及给药频率。
病毒的传播程度也会影响疫苗的“效果”
但有一件事适用于所有疫苗:病毒的传播程度或能力直观上也会影响疫苗的“效果”。如果病毒在人群中“肆虐”,可能会有更多的人生病。疫苗可能会有所帮助,但病毒的传播规模和免疫逃避能力只会为感染创造更多机会。
病毒的流行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例如流感有季节性高峰和流行低谷(非流行季可能也存在)。这就意味着即使有了流感疫苗,病毒在寒冷的月份也会传播得更多,以至于更多的人将不可避免地生病。
同样的想法也适用于疫苗诱导保护作用高的疾病,如麻疹。在疫情暴发的情况下,即使只有少数接种疫苗的人感染了麻疹(接种了2剂MMR 疫苗的每100人中约有 3 人在接触病毒后会患上麻疹)。
根据病毒的不同,病毒感染的宿主越多,免疫逃避变异株出现和传播的机会就越大,这也有助于决定现有疫苗训练免疫系统应对病毒的能力。宿主因素也很重要
科学家们通常会从人群和社区规模上研究疫苗的有效性,但对个体来说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事实上,有许多因素会影响一个人对疫苗的反应,包括年龄、遗传、肠道微生物群、压力、运动频率、睡眠模式等。
患有某些合并症(例如,影响肾脏、心脏和肺的合并症)也会有所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免疫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然下降,这也是老年人群更容易患病的原因之一。再加上其他因素(病毒类型和传播、疫苗配方等),某些疫苗可能比其他疫苗发生得更快。如何看待疫苗?
完美情况是每种疫苗都能防止一个人生病,现实情况以及大多数人已经亲身经历的事情是:大多数疫苗并非以这种方式发挥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根本不起作用。
底线是所有疫苗都具有保护作用,关键是要理解以及科学家要传递每种疫苗在不同背景下的保护或有效性意味着什么,并相应地塑造公众对它们的期望值。
https://asm-org.libproxy1.nus.edu.sg/articles/2024/march/why-some-vaccines-work-better-than-others
识别微信二维码,添加生物制品圈小编,符合条件者即可加入
生物制品微信群!
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
版
权
声
明
本公众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cbplib@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01 ”优先审评”的涵盖范围?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情况来看,优先审评的涵义可能与字面意思相去甚远,因为它几乎覆盖了近年来上市的大部分疫苗。
不仅有我国既往从来没有、接种需求一度旺盛的九价HPV疫苗,也包含了一众常规疫苗,如流感疫苗、sIPV疫苗、AC多糖结合疫苗等。
根据CDE的优先审评逻辑来看,即使该疫苗为首创、市场需求严重未得到满足,但大概率也要按照纳入优先审评的承办日期来按序进行。而从历时来看,恐怕优先审评也非短期内获批上市那么简单。
02 未纳入优先审评是否也能进入“审评任务”?
也有这种,但似乎相比纳入优先审评后再进入“审评任务公示”目录更少见。比如2018年以来均未出现在“优先审评公示”中的“吸附破伤风疫苗”和“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分别2024年4月26日、2024年7月26日进入“审评任务公示”目录。
其他还有sIPV疫苗、鼻喷流感疫苗在已经上市的情况下,可能进行了扩充适应症申请得以进入“审评任务公示”目录内。
03 从“优先评审”到批准上市,大概要多久?
我们以CDE官网“优先审评公示”中2018年起纳入“优先评审”(以承办日期为始点)的10款已经上市的疫苗为例,通过网络检索这些疫苗的上市新闻确定上市日期(部分产品或有出入),确定该产品从纳入优先审评到最终批准上市所用时间(天)。主要发现如下(图表自制):
10款疫苗平均用时506天,去除两款不足100天获批上市的异数,其余8款疫苗平均用时620天。2018-2019年纳入优先评审的疫苗平均用时最久,除九价HPV疫苗外,均在700天左右。
但我们可以看到,或许受到疫情带来的快审快批的影响,2021年以来纳入“优先评审”的3款疫苗上市用时显著缩短,因此实际上从纳入“优先评审”到获批上市的时间可能缩短。(猜测)
04 是否有“后来先到”的疫苗?
所有疫苗虽然都遵循着“先入先上”的潜规则,但默沙东九价HPV疫苗获得特批,优先于提前1个月纳入上市优先评审的国产二价HPV疫苗获批上市。
此外,中国生物上海所的四价流感疫苗可能也创造了国产疫苗从纳入审评到获批上市的速度记录(新冠疫苗除外)。
05 根据现状,2025年可能有哪些疫苗会上市?
根据CDE官网数据,2022年纳入优先审评的疫苗均已获批上市,2023年仅武汉所一款六价重配轮状病毒活疫苗(vero细胞)纳入优先审评,但在审评任务公示中未见该疫苗动态。
2024年有两款疫苗纳入优先评审任务,分别为中国生物成都所的四价HPV疫苗(汉逊酵母,7月4日进入)和厦门万泰的九价HPV疫苗(大肠埃希菌,8月26日进入)。如果按照2021年后的批准上市速度测算,两款疫苗较大可能将于2025年获批上市。
信息源于网络搜索,封图源于央广网,内容仅供娱乐。
识别微信二维码,添加生物制品圈小编,符合条件者即可加入
生物制品微信群!
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
版
权
声
明
本公众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cbplib@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摘要:疫苗接种是预防流感的关键工具,但由于流感病毒不断变化的特性,疫苗成分需要每年更新。虽然医疗保健和经济负担有所减轻,但病毒仍然是一个挑战。过去十年的研究揭示了通过基础和临床研究改进的途径。病毒监测在更好地选择疫苗候选病毒和早期检测耐药菌株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页提供了未来疫苗发展的描述和当前疫苗选择的概述。在未来几年,我们预计疫苗生产将发生重大变化,从传统的基于鸡蛋的方法转向DNA和RNA疫苗等创新技术。这些新方法比传统的基于鸡蛋和基于细胞培养的流感疫苗生产提供了显著的优势。
流感病毒是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福祉。通常被称为季节性流感,它对疫苗开发构成了持续的挑战。制造流感疫苗主要有三种方法:灭活流感疫苗、减毒活流感疫苗和重组血凝素(HA)流感疫苗。流感具有高变异率,这需要每年两次生产新的重组疫苗以减少其传播。全球卫生组织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每年两次召开会议,评估病毒的流行情况,并推荐适合全球使用的疫苗。
疫苗开发通常涉及两类:三价和四价疫苗。三价疫苗包括两种流感A型病毒株和一种流感B型病毒株。它们主要是在鸡蛋中生产的。相比之下,四价疫苗包含两种流感A型病毒株和两种流感B型病毒株,并在实验室中使用重组技术开发。目前正在努力开发一种更有效和全面的疫苗,称为通用流感疫苗。
背景
引起大流行流感的病毒被认为起源于野生水禽,是流感病毒的主要自然来源。基因重配是人感染病毒株与禽病毒株的遗传物质定期交换的过程。
第一种灭活流感疫苗是由密歇根大学的托马斯·弗朗西斯和乔纳斯·索尔克在美国军队的协助下开发的。在1945年被批准广泛使用之前,该疫苗在美国军队成员身上进行了安全性和有效性测试。本文的目标是防止季节性疫苗重新配制的需求,并探索全球可用的各种类型的疫苗。
1.引言
季节性流感病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严重呼吸道病毒疾病,这些病毒在全球范围内分布。流感病毒分为四种类型:A型、B型、C型和D型。最致命的类型是流感A型,它可以引起死亡和各种呼吸道疾病。流感B型病毒也会导致人类的季节性流感大流行。季节性流感疫苗,如B/Victoria和流感B/Yamagata,针对目前正在流行的两个谱系。流感C型病毒不会引起流行病,通常引起较轻的流感症状。流感D型病毒被发现可以感染猪、牛和羊等动物,但不感染人类。
近几十年来,发生了几次大流行和年度流行病,对全球经济和公共卫生产生了重大负面影响。流感病毒属于Orthomyxoviridae科,包括包膜RNA病毒。这些病毒具有八段单链负义RNA基因组,可以分为七段(C型和D型亚型)或八段(A型和B型亚型)不同的片段。这些片段编码各种蛋白质,包括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核蛋白(NP)、基质蛋白1(M1)和(M2)、聚合酶亚基(PA、PB1和PB2)、非结构蛋白、核输出蛋白,以及最近识别的蛋白质,如PBI、M42、PB1-F2和PA-X。
流感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引起重大疾病和死亡。疫苗对于预防未来的流行病和管理当前的流行病至关重要。疫苗已经使用了60多年,因为它们有助于增强生物体的免疫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病毒的免疫力自然下降,这就是为什么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季节性疫苗的有效性取决于疫苗株与人群中流行株的匹配程度。病毒改变其基因构成的能力使其能够逃避免疫并再次感染宿主。大流行流感通常由抗原转变触发,这是由于两种共感染亚型株的基因重排导致病毒抗原特性发生显著变化。
几个挑战可能使疫苗计划的效果降低,包括需要预测每个季节常见的菌株、病毒的不可预测性以及人群中可能缺乏对新菌株的先天免疫力。当疫苗病毒与流行病毒株非常匹配时,流感疫苗最有效。为了应对流感病毒的持续演变,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其委员会成员每年两次举行会议,确定流感疫苗的成分。
传统疫苗有局限性,强调了多样化疫苗平台的重要性。分子工程工具加速创新疫苗开发,最终增强疾病保护。基因和蛋白质工程,以及病毒载体疫苗,是增强免疫策略的有希望的方法。探索更有效的递送方法有可能在疫苗开发中取得进一步的突破。防范流感病毒感染的最少侵入性、最具成本效益的策略是疫苗接种。目前,有三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可用:来自鸡蛋和细胞的灭活流感疫苗、减毒活流感疫苗,以及在昆虫细胞中生产的杆状病毒重组HA疫苗(如表1所示)。然而,在疫苗可用性和有效性方面仍然存在各种限制。因此,流感疫苗配方和生产领域的创新技术可能掌握着解决当前流感疫苗限制的关键。本文概述了当前疫苗接种状况和下一代疫苗开发中的有希望的研究。
2.目标
主要目标是提高人们对流感病毒性质以及可用于对抗它的疫苗数量的认识,因为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重组HA疫苗、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在内的众多疫苗已经在全世界开发并上市。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其他相关方对这些疫苗进行了认证。其他被称为下一代疫苗的疫苗旨在通过使用颗粒疫苗技术,提高持久性、增强对变异的抵抗力,并预防流感病毒感染。目前提高疫苗效力的发展包括通用流感疫苗和基于纳米颗粒的疫苗;所有这些疫苗都需要每年更新。
3.当前针对流感的疫苗
全球每年预计会有29万到65万例因季节性流感引起的呼吸道死亡,以及3到5百万例严重疾病病例。通常被称为季节性流感的流感病毒,可能会受到环境和天气因素的影响。由于表面糖蛋白HA和NA内的独特突变,该病毒可以逃避人类免疫系统。无论是自然感染还是疫苗接种都不能提供对病毒的终生保护。流感病毒抗原性的微小变化,即抗原漂移,是流感流行病的常见原因。
目前,全球采用了三种疫苗开发平台:灭活流感疫苗、减毒活流感疫苗和重组HA疫苗。这些疫苗各有优缺点。疫苗可以激活细胞和免疫效应物,包括B淋巴细胞产生的能特异性结合病毒抗原的抗体,以及破坏感染细胞并防止其在体内传播的细胞毒性CD8+ T淋巴细胞。由于对流感的保护只是暂时的,所有疫苗都必须定期更新以匹配目前正在流行的病毒株。
为了选择最合适的流感疫苗,每年举行两次会议,期间WHO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推荐适合全球使用的流感疫苗。这些建议基于不同国家提供的遗传和抗原特性,以及流行病学数据,并与全球流行的病毒进行比较。
目前,各种制造商在市场上提供三价疫苗和最新的四价疫苗。多年来,三价疫苗的开发旨在提供对三种不同流感病毒的保护。这些配方包括一种流感B型病毒株和两种流感A型(H1N1和H3N2)病毒株。此外,还有两种不同的B型病毒株在流行,因此四价流感疫苗的配方中使用了第二种B型病毒株,可以提供对当前病毒突变的保护。目前,官方批准的流感疫苗在HA含量和免疫原性方面有显著的标准化(表1)。
3.1.灭活流感疫苗
基于灭活病毒的疫苗接种是最常用的技术,因为其生产成本低且安全性高。在这种疫苗接种方法中,病毒通常在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和鸡胚中生产。虽然可能需要加强注射以维持抗体滴度,但已有证据表明灭活流感疫苗可以产生系统性免疫。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灭活流感疫苗:分裂病毒灭活疫苗、全病毒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灭活疫苗。
在分裂病毒疫苗接种中,通过二乙醚或洗涤剂处理破坏整个病毒的病毒包膜。全病毒疫苗可以通过使用甲醛或-丙内酯化学灭活病毒来生产。亚单位疫苗由进一步提纯的HA和NA组成,去除了所有的包膜。由于A型(H3N2)病毒的初始分离株在鸡蛋中复制不佳,灭活疫苗需要在鸡蛋中适应以实现显著的细胞毒性。在鸡蛋中过多的传代可能导致HA和流行分离株之间的抗原漂移不匹配。为了防止HA的鸡蛋适应性变化,可以使用培养的细胞系,如Madin-Darby犬肾和Vero细胞来实现病毒的适应和复制。然而,这些悬浮生长的细胞系在发酵罐中的疫苗种子病毒滴度通常低于鸡蛋滴度,导致成本增加和产量减少。
3.2. 减毒活流感疫苗
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G(IgG)在免疫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IgA是主要在粘膜分泌液中发现的同种型,主要在上皮细胞表面发挥作用。另一方面,IgG是细胞外液和血液中的主要同种型,主要在人体组织内发挥作用。减毒活疫苗可以刺激在上呼吸道产生IgA和IgG,这是病毒最初复制的地方。这种免疫反应可以导致交叉反应。然而,有特定潜在疾病或免疫系统受损的个体不建议接种减毒活疫苗。在这些情况下,病毒可能会在个体内部复制并引起更大的感染,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3.3. 重组-血凝素(HA)疫苗
重组HA疫苗显示出经济可行性,并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结果。一些制造商已经采用了基于昆虫细胞和杆状病毒的重组蛋白表达平台来生产这些疫苗。与基于鸡蛋的流感疫苗不同,重组HA疫苗不表现出不希望的突变,提供了一个显著的优势。此外,HA重组疫苗可以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配制完成,使它们非常适合预防大流行流感病毒。尽管灭活疫苗和HA疫苗具有相同的作用机制,但市面上的重组HA疫苗含有的HA是灭活流感疫苗的三倍,同时产生的抗体与传统灭活疫苗相当。然而,需要注意的是,HA重组疫苗仅限于18岁及以上的个体。赛诺菲巴斯德的Flublok四价疫苗是首个可用的HA重组疫苗。
4. 疫苗平台:代表下一代疫苗
4.1. 病毒样颗粒疫苗
“病毒样颗粒”一词指的是模仿病毒的非复制性颗粒,由表面病毒糖蛋白组成。这些VLPs缺乏病毒遗传物质,但它们模仿病毒的原始形状,并且不能引发感染。已有报告称VLPs是有效的疫苗候选物,并已用于开发针对许多病毒的有效疫苗,如乙型肝炎病毒,包括Heptavax-B、Engerix-B(由GlaxoSmithKline Biologicals在比利时里克森生产)和Hepavax-Gene(由韩国仁川的Janssen Vaccines Corp.生产)。它们也已被用于人类乳头瘤病毒疫苗,如Gardasil、Cecolin、Gardasil-9和Cervarix(均由GlaxoSmithKline Biologicals生产),以及针对戊型肝炎病毒(HEV)的疫苗。因此,已经证明VLP平台是生产疫苗的一种有希望的技术,特别是对于流感。树突状细胞和抗原呈递巨噬细胞可以激活先天免疫,导致病毒特异性T细胞和B细胞反应的有序产生。基于VLP平台的流感疫苗可以将多种病毒蛋白如神经氨酸酶(NA)、血凝素(HA)、M2e或M1结合到一个VLP中,为疫苗配制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广泛的保护范围。
通过向常规流感疫苗中添加病毒神经氨酸酶,可以诱导全面而平衡的免疫反应。另一方面,M2e可能是未来通用疫苗的重点。由M1和NA组成的VLP触发了具有显著免疫性和交叉反应性的免疫反应,特别是对流感A型。目前正在对某些基于VLP平台的流感疫苗候选物进行临床前或临床试验。2012年,对Novavax的重组VLP疫苗进行了评估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第二阶段临床研究。这种流感VLP疫苗在一次注射后产生了强大的免疫反应,引发了针对植物基VLP流感疫苗的强烈抗原特异性CD4+ T细胞和抗体反应。2019年,Medicago完成了基于植物的VLP(HA)疫苗的第二阶段临床研究。这些VLP疫苗候选物产生了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导致产生了针对四种不同流感毒株(两种流感A型和两种流感B型)的抗体,以及交叉保护。
4.2. 纳米颗粒基流感疫苗
传统的流感疫苗可以提供对流感病毒的完全保护。然而,对呼吸道粘膜系统的流感保护也是有益的。纳米颗粒由于其溶解性和稳定性,适合增强粘膜免疫,这有助于防御呼吸道感染。这些纳米颗粒作为抗原的载体,可以由有机或合成材料制成。
以前,番木瓜花叶病病毒纳米颗粒被用作三价灭活流感疫苗的佐剂,结合使用以研究其在小鼠中的有效性。该研究基于抗体滴度,如支气管肺泡灌洗样本和血液中的IgG、IgA和IgG2,表明这种纳米颗粒疫苗在诱导抗流感免疫方面更为优越,尤其是在鼻内免疫后。此外,一种与流感A(H1N1)保守肽结合的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颗粒被用于鼻内免疫,显示出可以保护猪的肺部。研究表明,这种免疫可以激活特定于抗原的CD4+和CD8+ T淋巴细胞。
为了提高对流感病毒的防御并产生针对多个感染相关途径的交叉保护抗体,螺旋C和基质蛋白2的外域被结合起来创建一个自组装纳米颗粒。然后,这种纳米颗粒被用来结合两个独立的保守流感抗原,成功地在小鼠模型中引发中和抗体。
5. 限制
疫苗中某些纳米颗粒的细胞毒性带来了几个限制。此外,基于纳米颗粒的疫苗递送系统也有缺点。例如,当讨论病毒样颗粒时,多分散颗粒的大小可能不同,生产VLPs缺乏可重复性。在基于脂质体纳米颗粒的疫苗系统中,它们比聚合物颗粒稳定性差,装载抗原的能力有限,并且表现出较差的胃肠道稳定性。基于免疫刺激复合物的纳米颗粒疫苗含有水溶性抗原,这些抗原难以结合。抗原没有得到聚合物的充分保护,由于聚合物过早释放抗原,它们提供的抗原保护较少。基于无机纳米颗粒的疫苗递送技术不是生物可降解的,在水中的溶解度低。基于脂质纳米颗粒的疫苗递送技术装载效率低,在储存过程中会出现药物泄漏。外泌体也可以量化;然而,这个过程昂贵且不够敏感。
6. 纳米药物作为疫苗的挑战
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一直在关注与纳米药物和疫苗相关的问题,特别是纳米药物的生产成本比常规药物更高。此外,医院经常发现采购这些药物的费用过高,导致医疗保健部门不愿使用它们。纳米药物的监管方面是最大的障碍,需要解决。疫苗的特性变化,由于纳米技术,改变了它们在纳米尺度的生物安全概况。当涉及医疗设备时,监管变得更加具有挑战性,因为在纳米尺度上将它们与药品区分开来是一个更复杂的任务。
7. 通用流感疫苗
预防流感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疫苗。然而,在管理流感爆发时,还有其他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通常是由于病毒基因组中的抗原漂移和抗原转变造成的。这些流感病毒的意外基因组变化使它们能够逃避抗体中和。开发一种提供全面和持久保护的通用流感疫苗是非常理想的,以解决当前疫苗的局限性和挑战。理想的流感疫苗将提供对所有流感病毒亚型(A型和B型)、各种抗原变异以及HA和NA亚型的保护。为了实现这一点,疫苗必须诱导交叉保护抗体。这可以通过专注于HA、NA和M2等蛋白质中的保守表位,以及M1和NP等内部蛋白来实现。
由于HA的茎或柄区域在预防各种流感病毒株中的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通用流感疫苗被认为是一个有希望的候选疫苗。此外,从人类中分离出的针对病毒捕获区域的一些抗体能够中和所有流感A型病毒亚型,表明它们在开发通用流感疫苗中的潜在用途。例如,可以使用逐步嵌合HA疫苗技术将免疫反应从头部区域域重定向到捕获域(表2)。
嵌合HA是通过将1组或2组流感病毒的茎域与禽流感病毒亚型的头部域结合起来创建的。这种通用流感疫苗候选物被发现是安全的,并且能够引发广泛、强大、持久和有效的免疫反应,针对通常被忽视的血凝素的茎部,在2020年完成的I期临床试验后。此外,还开发了一种基于广泛反应性抗原(COBRA)的通用流感疫苗,针对H1(表2)。为了评估B细胞反应的广度,研究人员比较了以前H1N1疫苗株诱导的抗体分泌细胞与COBRA血凝素(也称为P1)诱导的细胞。对P1 HA的反应产生的单克隆抗体(mAbs)显示出广泛的HA识别范围,从狭窄反应到广泛反应的mAbs。Multimeric-001是一种新型疫苗,含有来自流感A和B型株的HA、NP和M1蛋白的保守线性表位,也旨在保护免受季节性和大流行流感病毒类型(表2)。在2020年,这种疫苗进行了III期临床试验,以评估其安全性、可接受性和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该疫苗耐受性良好,未观察到显著不良反应。
细胞和体液反应表明,疫苗提供了针对无突变的流感病毒株的交叉免疫。与仅接受季节性疫苗的个体相比,在接受季节性疫苗之前接受一剂Multimeric-001的个体对H1N1和H3N2株的抗体反应更强。此外,接受Multimeric-001疫苗接种的个体对H1N1、H3N2和流感B的CD4+和CD8+ T细胞反应高于基线。
7.1. 当前和未来疫苗的经济利益
在评估新型mRNA和组合流感/COVID-19疫苗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价值时,检查其成本效益至关重要。当前的模型研究,如水洛等的研究,存在局限性:它们侧重于医学上关注的流感病例,但没有考虑流感影响的全谱。这包括非呼吸道和非医疗关注的病例,这对于婴儿和老年人尤其重要。此外,这些模型没有考虑到流感疫苗的更广泛好处,例如减少严重疾病,预防心脏病发作等非呼吸道并发症,或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流感疫苗的优势,我们应该改进未来模型评估中使用的数据。
7.2. 临床试验
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的一部分疫苗研究中心,已经开发了一种基于纳米颗粒的流感疫苗。这种疫苗由弗雷德里克国家实验室制造,用于第一阶段临床试验,已被证明是安全、耐受良好且对各种流感亚型有效。与传统的每年注射的流感疫苗相比,它有可能提供更持久和更广泛的保护,可能导致通用流感疫苗。与传统的在鸡蛋中生产的基于蛋白质的流感疫苗不同,后者制作耗时且由于病毒突变需要每年更新,这种纳米颗粒疫苗生产更快,并且可以快速适应新的流感菌株,使其对大流行响应具有价值。研究团队使用了一种自组装成支架的铁蛋白蛋白,允许他们附加触发针对流感H2亚型的免疫反应的病毒蛋白。
第一阶段临床试验涉及50名18至70岁的健康志愿者。研究包括有和没有H2流感亚型暴露史的个体,以评估疫苗在两种情况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疫苗在两组中都是安全且耐受良好的,参与者产生了抗体,包括针对病毒稳定区域的抗体。这表明与标准季节性流感疫苗相比,纳米颗粒疫苗可能提供更广泛和更持久的保护。总之,第一阶段试验展示了使用有序抗原阵列的新一代疫苗的潜力。结果表明,这种基于铁蛋白纳米颗粒的疫苗平台可能对大流行准备和通用流感疫苗的开发有益。
7.3. 疫苗设计
生产
疫苗生产包括几个不同的阶段。疫苗制造过程可以分解为以下关键步骤:
抗原生成:最初,抗原是从病毒或微生物中产生的。这涉及在各种介质中培养微生物,如流感的鸡蛋、甲型肝炎的细胞系、乙型流感嗜血杆菌的培养人类细胞或生物反应器。也可以在酵母、细菌或细胞培养中生成该生物体的蛋白质或组分。在某些情况下,细菌或病毒可能使用化学物质或热能被削弱以创建疫苗。
抗原分离:在生成抗原后,将其与用于生产它的细胞或介质中分离。对于减弱或减毒的病毒,这可能不需要进一步纯化。然而,重组蛋白通常在适合使用之前经历多个纯化步骤,如超滤和柱色谱。
配方:一旦获得抗原,就通过添加佐剂、稳定剂和防腐剂将其配制成最终疫苗产品。佐剂增强对抗原的免疫反应,稳定剂延长产品的保质期,防腐剂使多剂量瓶的使用成为可能。开发组合疫苗可能具有挑战性,因为抗原和其他疫苗组分之间可能存在不相容性和相互作用。
为确保疫苗生产符合质量标准,产品必须避免暴露于空气、水和人类潜在污染。此外,生产环境应防止抗原泄漏。
应用
疫苗设计在预防和管理传染病方面有广泛的实际用途。显著的应用包括:
疾病预防:疫苗主要是为了通过训练免疫系统识别和防御有害病原体来预防传染病。它们在控制甚至根除如脊髓灰质炎、天花和麻疹等疾病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大流行准备:疫苗设计在为潜在的大流行做准备中至关重要。科学家可以致力于为新的和新兴的传染病开发疫苗,如针对SARS-CoV-2病毒迅速开发的COVID-19疫苗。
癌症治疗:一些疫苗旨在刺激免疫系统靶向癌细胞。例如,HPV疫苗有助于预防某些癌症。
过敏管理:特异性免疫疗法,如过敏疫苗或注射,通过使个体对花粉或尘螨等过敏原脱敏来减少过敏症状。
通过媒介传播的疾病:研究继续进行设计针对由媒介传播的疾病,如疟疾或登革热的疫苗。
新兴疾病的疫苗:鉴于可能出现的新传染病,疫苗设计对于快速响应疫情并防止其成为全球健康威胁至关重要。
疫苗设计的局限性
抗原识别:对于某些病原体来说,识别能够刺激保护性免疫反应的合适抗原可能具有挑战性。
抗原变异:一些病原体表现出高度的抗原变异性,使得设计能够提供持久免疫力的有效疫苗变得困难。
递送和稳定性:开发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易于管理且稳定的疫苗可能是一个挑战。
伦理和监管障碍:疫苗的开发和测试涉及伦理和监管挑战,包括知情同意和临床试验标准。
新兴病原体:对新出现或新兴病原体的快速疫苗开发可能因知识有限和缺乏现有平台而受到阻碍。
• 用于靶向实体瘤和携带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的细胞的Teranostic CAR-T细胞疗法,以及流感疫苗的开发。它暗示了一种独特的策略,以改善癌症治疗和疫苗效果。肿瘤微环境(TME)在癌症进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特别是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表达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的存在。在肿瘤学中,检测和靶向FAP是一个重要兴趣点,使用各种成像方式如SPECT、PET、CT、荧光成像和MRI来达到这个目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在治疗某些癌症方面已经显示出效果。然而,它们在血液癌症中的成功并没有很好地转化为实体瘤,需要改进方法。通过分子成像和细胞追踪将CAR-T细胞递送到实体瘤也存在一些挑战。这种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实体和非实体瘤中突出了当前的进展,并讨论了克服治疗障碍的策略。虽然这些信息与优化癌症治疗有关,但并没有直接与流感疫苗联系起来。
8.结论
流感由于广泛的病毒抗原漂移和转变,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了重大挑战。宿主的免疫系统能够防御流感,这需要每年更新疫苗接种。目前,有三种类型的流感疫苗可用:灭活流感疫苗、减毒活流感疫苗和重组血凝素(HA)疫苗。流感疫苗的配方复杂,通常包括病毒抗原、佐剂、防腐剂和稳定剂,以确保稳定性和有效性。为了满足监管标准并确保安全性,这些疫苗在生产过程和完成后都经过严格的质量测试。然而,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解决当前流感疫苗的局限性,例如它们有限的有效性、漫长的生产过程和缺乏广泛的交叉保护。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开发新的流感疫苗,以提高效果,并可能提供针对多种菌株的交叉保护,最终目标是创建一种通用的流感疫苗,消除每年更新的需求。
为了推动人用及兽用疫苗行业交流,共同探讨该领域的最新研发进展、产业化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生物制品圈联合四叶草会展将于2024年8月16日-17日在苏州共同举办“第三届新型疫苗研发峰会”。诚邀全国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共享学术盛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名称:2024第三届新型疫苗研发峰会
时间:2024年8月16-17日(周五-周六)
地点:苏州(酒店定向通知)
主办单位:四叶草会展、生物制品圈
媒体支持:药时空、抗体圈、细胞基因研究圈
会议费用:点击二维码即可查询。
报名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 填写表格 → 报名成功(报名志愿者,免交报名费,承担一定工作任务)!
转发分享福利:疫苗研发企业、科研院校和监管机构人员,前30位报名人员转发分享会议信息可免费参会(不含餐饮)报名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工作人员微信后,发送截图即可。
组委会获得报名信息后,根据报名信息进行初筛,并进一步与报名者沟通确认,实现精准邀请,最终有机会进入大会微信群(严格审核通过)。
大会日程
已经确定的报告人
识别微信二维码,添加生物制品圈小编,符合条件者即可加入
生物制品微信群!
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
版
权
声
明
本公众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cbplib@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100 项与 四价流感疫苗(Osaka University) 相关的药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