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TSLP靶点介绍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 TSLP)是一种四α-螺旋的I型细胞因子,最早是在胸腺基质细胞的上清液中检测到,发现TSLP能够支持B细胞的长期生长,并促进CD3抗体刺激的未分选胸腺细胞的增殖。TSLP是2型免疫应答的关键介质和TH2细胞介导疾病的启动子,包括哮喘和特应性皮炎。更多研究表明,TSLP有多种生理功能,能够作用于多种免疫细胞并影响这些细胞的成熟、存活和募集,包括树突状细胞(DC)、T细胞、B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先天性淋巴细胞(ILCs)等,并参与多种疾病和宿主反应,包括过敏性疾病、宿主防御、癌症和慢性炎症性疾病。TSLP和IL-7是同源物,通过共享的IL-7受体α链(IL-7Rα)及TSLP受体(TSLPR)转导信号。IL-7与IL-7Rα结合更强,而TSLP与TSLPR的结合更强,这可能类似于另一组细胞因子,IL-4和IL-13,它们共享IL-4Rα受体,但IL-4主要与IL-4Rα结合,IL-13主要与IL-13Rα1结合。TSLP和IL-7都有一些与淋巴细胞发育相关的功能,但它们也有其独特的功能,IL-7主要参与T细胞的发育和稳态,而TSLP在过敏性疾病中起作用,并对T细胞、B细胞和其他细胞有广泛的作用。 02 TSLP的表达和来源在稳态和炎症状态下,肺、皮肤和胃肠道中的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是TSLP产生的主要来源,树突状细胞、嗜碱性细胞和肥大细胞在刺激后也会产生TSLP。TSLP也由毛囊产生,且与IL-7共同促进ILCs在皮肤内的持久性,ILCs可通过调控皮脂腺功能来调节皮肤微生物群。上皮细胞产生TSLP可由多种刺激因子诱导,包括机械损伤、Toll样受体3(TLR3)/TLR2/NOD2配体、蠕虫感染、促炎细胞因子和蛋白酶(包括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感染病毒后,肺部也会产生TSLP,如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RhV)、流感病毒和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TSLP作为一种警报蛋白,从细胞中迅速释放,进一步激发外源性和内源性危险信号,促进炎症。TSLP的产生受TH2型促炎细胞因子IL-4和IL-13以及TNF、IL-1β和IL-25的正调控,TNF与TH2型细胞因子协同增加TSLP的产生,而IFNγ和IL-17抑制TSLP的释放。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也能抑制TSLP的释放,并协同抑制Poly(I:C)诱导的TSLP的释放。人类TSLP包括长型(lfTSLP,也被称为TSLP)和短型(sfTSLP)两种同源异构体,sfTSLP总共有63个氨基酸,而lfTSLP有159个氨基酸。sfTSLP的转录从内含子2的启动子开始,因此在氨基端被截断,但与lfTSLP具有相同的羧基端。sfTSLP mRNA在角质形成细胞、上皮细胞和肺成纤维细胞中组成性表达,并且不受炎症的上调,而lfTSLP则由TLR配体诱导,包括鞭毛蛋白和TNF。sfTSLP和lfTSLP具有不同的调控作用,sfTSLP具有抗菌或抗炎功能,而lfTSLP具有促炎作用。TSLP的诱导因子、来源和靶细胞[1] 03 TSLP诱导的信号转导TSLP通过一个异二聚体受体(由TSLPR和IL-7Rα组成)发出信号,该异二聚体在TSLP靶细胞如DC、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嗜碱性细胞和T细胞以及上皮细胞和神经元上表达。TSLP激活JAK1(通过IL-7Rα)和JAK2(通过TSLPR),随后JAK1和JAK2激活STAT5A和STAT5B,促进靶基因的转录,最终驱动IL-4、IL-5、IL-9和IL-13的产生以及促炎作用。与lfTSLP不同的是,目前尚不清楚sfTSLP是通过与TSLPR和IL-7Rα的结合发出信号,还是考虑到其截短的形式,可能具有替代的信号传导机制。TSLP诱导的信号转导机制[1] 04 TSLP与过敏性疾病TSLP在过敏性疾病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包括哮喘、特应性皮炎等。如下图所示,TSLP的产生受上皮细胞暴露于过敏原、微生物和化学物质的刺激,TSLP促进和扩增TH2型免疫反应,通过适应性和先天免疫机制增强对抗原或过敏原的免疫反应,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和/或进展。研究发现,TSLP通过作用于DC促进过敏反应和诱导表达OX40L、CD80和CD86,从而促进naive CD4+ T细胞分化为促炎TH2细胞产生IL-4、IL-5、IL-13和TNF。TSLP激活的DC还能刺激naive CD4+ T细胞分化为T滤泡辅助(Tfh)细胞(通过表达CXCR5、IL-21、CXCL13和BCL6),并通过记忆B细胞诱导IgG和IgE分泌。TSLP还促进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TH2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TSLP在过敏性疾病的作用机制[1]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是一种多因素致病的异质性疾病,包括遗传易感性、环境和免疫因素。遗传学研究表明,TSLP的遗传变异影响AD的严重程度和持久性。TSLP在人AD病变中高表达,其在小鼠皮肤中的过度表达导致AD样疾病。TSLP启动子特定区域的DNA去甲基化增加了AD患者皮肤病变中TSLP的表达,并减少了聚丝蛋白(filaggrin)的表达,聚丝蛋白是一种功能丧失突变与表皮屏障缺陷和更严重的AD相关的蛋白质。哮喘的患病率因种族而异,35-80%的哮喘可能是由遗传变异引起的,儿童期发作的哮喘与TSLP SNP rs1837253相关。在小鼠模型中,肺中TSLP的过度表达导致严重的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AHR)。此外,哮喘患者,特别是严重哮喘患者,气道中TSLP和TH2细胞因子水平升高,TSLP水平可预测哮喘的恶化。轻度特应性哮喘患者的活检切片显示,过敏原攻击增加了支气管上皮和粘膜下层的IL-25、IL-33和TSLP水平,这些细胞因子的水平与气道阻塞的程度相关。此外,嗜酸性哮喘患者中IL-4水平升高,不仅通过减少聚丝蛋白和粘附分子(包括E-cadherin)的表达增加气道上皮细胞的通透性,且IL-33和TSLP水平升高,进一步增强了TH2炎症反应。 05 TSLP与慢性炎症性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SLP在慢性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具有独立于TH2细胞的作用,突出了其在TH2型免疫反应之外的作用。这些发现表明,TSLP可能在更广泛的疾病中发挥作用,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COPD通常与TH1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相关,而哮喘主要与TH2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或肥大细胞相关。尽管COPD是一种主要的TH1相关疾病,但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COPD支气管上皮中TSLP 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已知加重COPD的因素,包括呼吸道病毒、dsRNA、香烟烟雾凝集物、及激活NF-kB的促炎细胞因子,能够刺激COPD患者TSLP的产生,提示TSLP参与COPD的发展和/或恶化,因此TSLP可以影响TH2相关性哮喘以外的肺部病理生理。此外,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肺中TSLP和TSLPR过表达,且IPF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血清中TSLP升高。在接受抗纤维化治疗的患者肺部观察到TSLP水平的下降,而在疾病进展的患者中则没有下降,表明TSLP可能促进对IPF中促纤维化2型免疫反应。然而,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充分了解TSLP在IPF的病因和进展中的作用。 06 靶向TSLP的药物研发进展截至2025年3月,已有抗TSLP单抗Tezepelumab获批上市,用于哮喘的治疗,其更多适应症也在临床研究中。此外,还有多个抗TSLP单抗在临床研究中,用于过敏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治疗,包括恒瑞医药、博奥信/正大天晴、康诺亚/石药集团等企业的临床在研TSLP单抗等。除了抗TSLP单抗药物外,一些TSLP相关双抗和多抗药物的研究也受到了关注:辉瑞的TSLP/IL-13/IL-4三特异性抗体PF-07275315,于2022年6月进入临床开发阶段,目前正在开展针对特应性皮炎的临床2期研究。赛诺菲的TSLP/IL-13双特异性抗体SAR443765,临床2期在研,用于哮喘、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特应性皮炎的治疗。国内企业,包括康诺亚生物的双抗CM512(推测靶点为IL-13/TSLP),目前在中国开展临床1期研究,拟用于特应性皮炎治疗,2024年7月,康诺亚已通过NewCo模式将CM512大中华区外全球权益授权给Belenos Biosciences;信达生物的IL-4Rα/TSLP双特异性抗体IBI3002,目前正在澳大利亚开展1期临床研究,且已与今年2月24日在中国获批IND,拟用于哮喘的治疗;2024年11月,博奥信与Aclaris Therapeutics就TSLP单抗BSI-045B和TSLP/IL4R双抗BSI-502达成全球(除大中华区外)独家授权协议。IL-4和IL-13是2型免疫反应的强效调节因子,通过双靶点和多靶点作用机制,能够起到协同增效作用。华奥泰生物(华海药业子公司)的TSLP/IL-11的双特异性抗体HB0056,最早于2024.11在新西兰获批临床,于今年2.21获中国NMPA批准IND,HB0056为全球首个TSLP/IL-11双抗。CDX-622是一种靶向TSLP和干细胞因子(SCF)的双特异性抗体,由一家海外肿瘤与免疫领域公司Celldex Therapeutics开发,CDX-622靶向驱动慢性炎症的两个互补途径,有效中和TSLP,并通过干细胞因子(SCF)饥饿消耗肥大细胞,有望同时减少组织肥大细胞和抑制2型炎症反应,目前正在健康志愿者的临床1期研究中。参考文献[1] Role of 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 in allergy and beyond. Nat Rev Immunol, 2023, 23(1): 24-37.共建Biomedical创新生态圈!如何加入BiG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