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素史克在2024年8月21日,于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上注册了其RSV疫苗的中国桥接三期临床试验。本次试验旨在评估该疫苗的免疫原性,并计划在中国和海外招募受试者。具体来说,试验计划招募总共4400名受试者,其中中国境内1800名,境外则有2600名。此试验由上海疾控中心的孙晓冬主任主持。
回顾过去,葛兰素史克与辉瑞的RSV疫苗在去年5月已经获得了FDA的上市批准,首年销售额达到了24亿美元。而Moderna的RSV mRNA疫苗也在今年获得了批准上市。今年6月,ACIP(免疫实践顾问委员会)对接种推荐人群进行了调整,新的建议是针对75岁以上或60至74岁之间的高风险人群(占总人群的35-4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ACIP还提升了推荐等级,从原来的医师推荐改为符合条件即可接种,这使得该疫苗在市场上的渗透速度有望得到加快。
目前,ACIP的建议是仅进行一次免疫接种,主要是因为缺乏重复免疫的临床数据支持。从现有的RSV疫苗临床数据来看,中和抗体的下降速度较快,因此其保护期可能不会超过两年。未来,随着更多重复免疫数据的出现,接种策略可能会从单次免疫转变为多次免疫,以确保更长时间的保护效果。
此外,Armstrong系列的技术全梳理涵盖了多个靶点和技术领域,包括GPRC5D、CD40、CD47、补体靶向药物、Claudin 6和Claudin 18.2等。这些靶点和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研究价值。
在中国大分子新药研发格局中,许多企业争相进入这一领域,研发竞争异常激烈。特别是在双抗和ADC(抗体-药物偶联物)技术方面,中国的生物医药企业如百济神州、信达生物、恒瑞医药等,均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技术开发和研究。
同时,中国生物医药领域也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从早期的“me too”药物开发到现在的创新药研发,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竞争格局。例如,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康哲药业、科济药业等企业,已经在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