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Cyber Turi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Cyber Turi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相关的专利(医药)
2024年7月29日,专注于使用人工智能驱动新药研发的「德睿智药」MindRank 宣布,其针对MYC信号通路靶点-真核翻译及转录功能调控因子设计的分子胶项目,「德睿智药」自研新药MRANK-103成功完成临床前候选化合物(PCC)提名,并进入IND-Enabling阶段。利用自研AI驱动的分子胶理性设计平台ProtaG™,该项目获得了针对目前尚未有有效治疗手段或现有治疗药物欠佳的癌症如CDK4/6乳腺癌耐药、结直肠癌、肺癌、胃癌等的候选分子。该项目为「德睿智药」提名的第五个PCC分子。
临床前研究显示,该候选分子针对目标靶点具有强效的降解能力,靶点降解效率接近100%,DC50在皮摩尔活性水平。细胞模型显示其疗效显著,并表现出超高的透脑率;预期用于肺癌、乳腺癌及其脑转移。在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及小细胞肺癌等多个模型中表现出强效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尤其针对MYC-High肿瘤),且具有良好的药代和安全性。
关于ProtaG™平台
ProtaG™平台是一个针对既往认为“不可成药”的致病蛋白靶点,快速开发新一代分子胶药物的AI赋能的理性设计平台。该平台集成了经过大模型结合人工校验后的全量分子胶/Protac生物以及化学相关信息数据。在高质量数据的赋能下,通过人工智能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加速靶标和E3连接酶驱动策略下的分子胶管线研发。
关于德睿智药
德睿智药是一家临床阶段AI驱动的创新药物研发公司。公司愿景是通过推动人工智能和新药研发领域多种前沿技术渗透融合,持续输出兼具差异化和高临床价值的候选药物,从而让更多生命重获健康。
公司AI医药解决方案曾被欧美权威机构Deep Pharma Intelligence评为“2018-2020全球最重要的11个AI药物研发突破性成就”之一。2023年入选福布斯“Forbes Asia 100 to Watch”榜单,中国大陆仅11家初创公司上榜。
更多信息请访问网站:www.mindrank.ai
合作:bd@mindrank.ai
其他:info@mindrank.ai
关于同写意
同写意论坛是中国新药研发行业权威的多元化交流平台,二十年来共举办会议论坛百余期。“同写意新药英才俱乐部”基于同写意论坛而成立,早已成为众多新药英才的精神家园和中国新药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同写意在北京、苏州、深圳、成都设立多个管理中心负责同写意活动的运营。
尊享多重企业/机构会员特权
● 分享庞大新药生态圈资源库;
● 同写意活动优享折扣;
● 会员专属坐席及专家交流机会;
● 同写意活动优先赞助权;
● 机构品牌活动策划与全方位推广;
● 秘书处一对一贴心服务。
入会请联系同写意秘书处
同写意创新链盟机构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科济药业丨立迪生物 | 森西赛智 | 汇芯生物 | 申科生物 | 方拓生物 | 东抗生物 | 科盛达 | 依利特 | 翊曼生物丨锐拓生物丨复百澳生物丨圆因生物丨普洛斯丨华润三九丨皓阳生物丨人福医药丨广生堂药业丨澳宗生物丨妙顺生物 | 荣捷生物丨行诚生物 | 宜联生物 | 生命资本 | 恒诺康丨益诺思 | 深圳细胞谷丨佰诺达生物 | 沃臻生物 | 金仪盛世 | 朗信生物 | 亦笙科技 | 中健云康 | 九州通 | 劲帆医药 | 沙砾生物 | 裕策生物 | 同立海源 | 药明生基 | 奥浦迈 | 原启生物 | 百力司康 | 宁丹新药 | 上海细胞治疗集团 | 滨会生物 | FTA | 派真生物 | 希济生物 | 优睿赛思 | 血霁生物 | 优睿生物 | 邦耀生物 | 华大基因 | 银诺生物 | 百林科医药 | 纳微科技 | 可瑞生物 | 夏尔巴生物 | 金斯瑞蓬勃生物 | 健元医药 | 星眸生物 | 格兰科医药 | 莱羡科学仪器 | 明度智云 | 玮驰仪器 | 康源久远 | 易慕峰 | 茂行生物 | 济民可信 | 欣协生物 | 泰楚生物 | 泰澧生物 | 谱新生物 | 思鹏生物 | 领诺医药 | 宜明生物 | 爱科瑞思 | 阿思科力 | 博格隆生物 | 百吉生物 | 迈邦生物 | 多宁生物 | 万邦医药 | ASCT | 为度生物 | 比邻星创投 | 赛桥生物 | 吉美瑞生 | 荣泽生物 | 科金生物 | 汉超医药 | 康日百奥 | 汉腾生物 | 力品药业 | 安必生 | 博瑞策生物 | 中盛溯源 | 深研生物 | 东方略 | 赛赋医药 | 克睿基因 | 安润医药 | 镁伽科技 | 科锐迈德 | 和元生物 | 申基生物 |楷拓生物| 森松生命科技 | 凯理斯 | 尚德药缘 | 晟国医药 | 健新原力 | 纽福斯 | 华东医药 | 士泽生物 | 影研医疗科技 | 新格元生物 | 依生生物 | 腾迈医药 | 汉欣医药 | 恒驭生物 | 盛诺基 | 序祯达生物 | 乐纯生物 | 速石科技 | 耀海生物 | 新合生物 | 华龛生物 | 恺佧生物 | 成都凡微析 | 正帆科技 | 大橡科技 | 博雅辑因 | 因美纳 | 博雅控股集团 | 近岸蛋白 | 依科赛生物 | 利穗科技 | 东南科仪 | 倍谙基 | 辉诺医药 | 圣诺制药 | 埃格林医药 | 科镁信 | 爱思益普 | 复星医药 | 齐鲁制药 | 捷思英达丨荣昌生物丨泽璟制药丨奕安济世丨礼新医药丨维立志博丨派格生物丨赛生药业丨呈源生物丨启德医药丨双运生物丨宝船生物丨曙方医药丨澳斯康生物丨普莱医药丨维健医药丨海昶生物丨征祥医药丨智核生物丨望石智慧丨博生吉医药丨南京诺丹丨四星玻璃丨艾米能斯丨霁因生物丨普瑞康生物丨映恩生物丨康哲生物丨霍德生物丨海慈药业丨沃生生物丨睿健医药丨矩阵元丨斯微生物丨则正医药丨预立创投丨东立创新丨博安生物丨伟德杰生物丨星奕昂生物丨耀乘健康科技丨琅钰集团丨康德弘翼 | 原力生命科学丨上海科洲丨特瑞思丨药源丨健艾仕生物丨冠科美博丨微境生物丨天境生物丨合源生物丨泛生子丨创胜集团丨加科思药业丨丹诺医药丨凌科药业丨偶领生物丨凯斯艾生物丨成都圣诺丨松禾资本丨清普生物丨和其瑞丨开拓药业丨科兴制药丨玉森新药丨水木未来丨分享投资丨植德律所丨奥来恩丨乐明药业丨东曜药业丨君圣泰丨海创药业丨天汇资本丨再鼎医药丨济煜医药丨百英生物丨基石药业丨君实生物丨Sirnaomics,Inc.丨亦诺微丨博腾股份丨思路迪诊断丨艾博生物丨普瑞金生物丨未知君生物丨尚健生物丨阿诺医药丨有临医药丨赛业生物丨睿智医药丨博济医药丨晶泰科技丨药明康德丨创志科技丨奥星集团丨苏雅医药丨科贝源丨合全药业丨以岭药业丨科睿唯安丨DRG丨博瑞医药丨丽珠医药丨信立泰药业丨步长制药丨华素制药丨众生药业丨上海医药丨高博医疗集团丨药渡丨君联资本丨集萃药康丨诺思格丨精鼎医药丨百利药业丨Pfizer CentreOne丨默克中国创新中心丨奥来恩丨瑞博生物丨新通药物丨广东中润丨医普科诺丨诺唯赞丨康利华丨国信医药丨昆翎丨博纳西亚丨缔脉丨一品红丨和泽医药丨博志研新丨凯莱英医药丨汉佛莱丨英派药业丨京卫制药丨海思科药业丨宏韧医药丨开心生活科技丨哈三联丨Premier Research丨宣泰医药丨先声药业丨海金格丨普瑞盛医药丨Informa丨科特勒丨谋思医药丨HLT丨莱佛士丨辉瑞丨科林利康丨冠科生物丨科文斯丨卫信康丨龙沙(Lonza)丨美迪西丨阳光诺和丨润东医药丨勃林格殷格翰(中国)丨艾苏莱生物丨领晟医疗丨驯鹿医疗丨燃石医学丨中肽生化丨鸿运华宁丨泰格医药丨易迪希丨希麦迪丨百奥赛图丨迪纳利丨青云瑞晶丨鼎丰生科资本丨中源协和丨维亚生物丨青松医药丨中科谱研丨长风药业丨艾欣达伟丨鼎康生物丨中晟全肽丨海步医药丨勤浩医药丨奥萨医药丨太美医疗科技丨生特瑞丨东富龙丨Cytiva丨优辰实验室丨苏桥生物丨君达合创丨澎立生物丨南京澳健丨南京科默丨东阳光丨亚盛医药丨杰克森实验室丨上海科州丨三优生物丨三迭纪丨泰诺麦博丨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丨PPC佳生丨澳斯康丨先为达丨智享生物丨锐得麦丨宜明昂科丨明济生物丨英百瑞丨六合宁远丨天津天诚丨百拓生物丨星药科技丨亓上生物丨真实生物丨引光医药丨方达医药丨高博医疗集团丨赞荣医药丨国投创新丨药明生物丨康哲药业丨高特佳投资丨普瑞基准丨臻格生物丨微谱医药丨和玉资本 | 倚锋资本
泛癌种早筛“圣杯”Grail一直是众星捧月。
成立后,Grail的吸金能力极其强悍,一级市场融资额超20亿美元;2020年,Grail一度想要冲击美股IPO。
不过,最终的结局是,被其孵化公司Illumina于2021年收购,对应估值高达71亿美元。
3年后的Grail,在资本市场却是另一番景象。
因为反垄断的要求,Illumina不得不将Grail剥离。最终,Grail也得以在纳斯达克重新上市,只是市值天差地别:
日前,Grail上市交易首日市值为5.28亿美元。
也就是说,短短3年,Grail经历了从71亿美元缩水至5.28亿美元的过程。耐人寻味的是,这3年,Grail的发展并没有停滞不前,相反,其研发在加速推进,商业化更是小有成就。
巨大反差背后,深刻反映了市场对早筛市场态度的变化。比起上一个行业周期内更受认可的亏损换增长模型,如今的早筛市场:更愿意听增收减亏的故事。
与此同时,Grail也给整个早筛赛道抛出了一个估值难题:
带头大哥只值5亿美金的情况下,其他“小弟”的估值又该如何锚定?
/ 01 /
更接近理想的Grail
Grail备受瞩目的原因,核心在于其所在的癌症早筛领域激发了市场的无限遐想与期待。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敌人,对付它关键在一个“早”字,要早发现、早治疗;规避未来罹患重大疾病的需求基本是普世的,理论上癌症早筛的受众上限就是人口上限;并且,早筛不是一次性买卖,而是持续消费的产品,单个用户价值大……
除此之外,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给了技术狂热分子机会。因为,目前美国只有6种癌症具有筛查金标准。这6种癌症的患者群体占比仅有29%。也就是说,超过70%的肿瘤患者,至今没有一个很好的筛查手段。
而Grail早筛产品Galleri,目标是检测50+癌种,其中超过45种没有推荐筛查指南。很显然,如果Galleri能够兑现预期,将会很有可能成为现象级的产品。这也是当初市场对Grail寄予厚望并热烈追捧的原因所在。
需要明确的是,时至今日,Galleri距离理想越来越近。
首先,Galleri的研发在加速推进,并且数据也证明了其价值所在。总体规划上,Galleri希望通过超过38.5人的研究证明其临床价值,并探索相应的应用场景。
PATHFINDER研究已经完成,研究结果在2023年发布,标志着多癌早期检测领域迈出重要一步。正如GRAIL的首席医学官Jeffrey Venstrom所说,PATHFINDER研究为我们揭示了MCED测试在临床环境中的应用价值,明确地显示了其在癌症筛查中为患者带来的益处。
另外,更多的研究仍在推进,例如支持注册的PATHFINDER 2和REFLECTION研究正在受试者招募,并将在2024年第三季度开始招募Galleri-Medicare研究。
从研究进展来看,Grail已经证明了其商业模型的底层逻辑:Galleri并非空中楼阁。并且,公司预计2026年将会递交提交上市申请,依然稳坐泛癌种早筛领域领头羊的位置。
更重要的是,Grail也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商业化探索。根据SEC文件,2021年成功推出首款商业化产品Galleri,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检测样本数量超过18万份。
虽然相比于Cologuard,Galleri的放量速度相对并不突出,但考虑到Galleri是以LDT模式进行,实际表现也可圈可点。
这也使得,Grail在2023年全年实现9300万美元的营收,同比增长68%,其中,第四季度营收达到了3000万美元。
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Grail在资本市场的预期反而持续走低。这又是为什么呢?
/ 02 /
仍有待给出的答案
尽管Grail在发展态势上正逐步展现出积极迹象,但在商业价值评估方面,它尚未提供足以说服市场的重大数据突破。
从财务角度来看,Grail要实现盈利还有较长的路要走。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亏损达到2.1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亏损额增加了2524万美元。
这种现象不难理解,因为生物科技企业的盈利通常建立在营收的大幅增长之上,而目前Grail尚未具备这样的条件。
反观Cologuard的成功案例,它凭借FDA目前唯一的早期筛查认证,以及其出色的性能和合理的价格,在获批后迅速被纳入美国癌症协会更新的《结直肠癌筛查指南》,获得了权威机构的认可,这极大地推动了其市场推广。
更为关键的是,在Cologuard获批两个月后,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便将其纳入全国医保范围。医保的支付支持,加上后续适应症的拓展,进一步加速了Cologuard的销售增长。
正如前文所述,Grail的Galleri产品预计要到2026年以后才能获得认证,这构成了其目前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由于需要更多全面的研究来证明其价值,市场对Galleri的应用也存在分歧,一些人主张大规模采用,而另一些人则主张进行更多测试验证。
无论如何,这种分歧导致了Galleri的商业化不如预期。例如,Illumina在2022年对Galleri的商业化预期很高,预计全年收入在7000万至9000万美元之间,但后来下调至5000万至7000万美元,最终收入触及预期下限。实际上,直到2023年,Galleri也未能达到最初9000万美元的高预期。
目前,性能问题仍在持续影响Galleri的商业化进程。例如,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NHS)在2020年协助Grail启动了一项针对14万名英国居民的前瞻性临床试验,以评估Galleri的实施效果及与现有NHS护理筛查标准的契合度。
乐观情况下,NHS可能会根据早期数据加速Galleri在英国的商业化。然而,今年5月,NHS决定不启动试点工作,理由是需要等待NHS-Galleri试验的最终结果。
根据计划,该临床试验的结果需要等到2026年才能公布,这将影响Galleri的商业价值。尽管Galleri技术具有颠覆性,但仍需更多数据来证明自己,为商业化铺平道路。
这也意味着,Galleri的商业潜力实现可能会被延后,即便技术具有颠覆性,也需要更多数据来为其商业化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外界看来,Grail能否实现预期的盈利,仍需时间来验证。一方面是商业化的不如预期,另一方面是资本市场的波动,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Grail估值的大幅下滑。
/ 03 /
一个赛道难题
在市场行情向好时,烧钱换取高增长的模式是可被接受的。然而,随着Grail被并购,全球经济步入新周期,早筛行业的亏损换增长策略似乎不再受到市场的青睐。
在收购Grail之前,Illumina的净利润率维持在20-30%之间,在医疗器械和诊断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在2021年,其市值一度超过700亿美元。但收购Grail后,Illumina的财务模型受到冲击,陷入亏损,加之市场下行和核心业务预期下降等多重因素,导致Illumina股价持续下跌,市值较最高点蒸发超过520亿美元。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精密科学公司上。2023年,在结直肠癌早筛产品的推动下,精密科学公司收入大幅增长25%,亏损减少超过4亿美元,全年股价涨幅达到50%。但到了2024年,由于一季度营收增长乏力和亏损额扩大,精密科学的股价也开始下跌,二季度累计跌幅达到40%。
市场情绪的快速变化揭示了两个趋势:首先,经济周期的变化促使市场更加重视有质量的增长;其次,早筛市场正逐渐成熟,已经从仅看重预期的阶段过渡到“预期兑现模型”的修正阶段,企业的股价将基于企业的实际表现进行调整。
在这一背景下,Grail的估值问题,成为肿瘤NGS企业能否继续登陆资本市场的关键。
但这并不意味着肿瘤早筛市场的发展前景黯淡。相反,随着Grail等领先企业展现出更积极的业绩,肿瘤早筛领域有望迎来反弹。
虽然Grail的估值问题可能在短期内成为行业的一个不利因素,但从长远来看,这一问题也将得到解决。
文/蔡九
点击下方“药渡“,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
“药渡”公众号所转载该篇文章来源于其他公众号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业相关知识,传递当前最新资讯。图片、文章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信息。
微信公众号的推送规则又双叒叕改啦,如果您不点个“在看”或者没设为"星标",我们可能就消散在茫茫文海之中~点这里,千万不要错过药渡的最新消息哦!
直播时间:2024年06月27日 19:00-20:30
内容大纲:
主题一:儿童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中幼龄大鼠毒性试验指标设计及离乳前分组策略
儿童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策略
幼龄大鼠毒性试验设计关注点
案例分享
主题二:儿童药物临床试验运营管理
儿童临床试验法规背景
儿童药物临床试验设计
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管控
讲
师
介
绍
刘颖
天诚新药评价
毒理研究中心
专题负责人
临床兽医学博士,中级研究员。从事药效学研究及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10年,作为专题负责人完成10余个新药的一般毒理研究工作,帮助取得多个纳米药物和多肽药物的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在中药、生物制品的非临床研究领域拥有较为丰富的经验。
张东宇
亦度正康CRO
临床研究部 项目经理
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学士,2003年至今先后就职于北京华世天富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亦度正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参与过数十项I-IV期及生物等效性试验,涉及肿瘤、精神、麻醉、代谢、皮肤等多个领域。
报名/观看方式:
电脑观看链接: https://cast.263live.net/V9lN20 (复制链接到浏览器打开)
扫码添加药渡小助手进交流群:
关于公司
天津天诚新药评价有限公司(原天津药物研究院新药评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招商局集团天津药物研究院的全资子公司,专注于药物临床前研究服务,传承自原北京医工院、天津医工所、天津中药所三大科研机构的药理毒理研究团队,汇集创新药物药效学、药代动力学、毒理学三大国家级技术平台,是国内最早的全学科评价临床前CRO。
公司拥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GLP 九项认证和国际AAALAC 认证等资质,累计服务国内外400余家企业,与近50家科研院校开展合作,已完成临床前研究项目1400多个,帮助取得100多个临床批件,其中包括多个中美双报项目。服务范围覆盖:
早期成药性研究:
体外药效研究:细胞系、离体器官等;
体外药代动力学研究:血浆蛋白结合、代谢稳定性、代谢产物鉴定、代谢酶、转运体等;
早期毒性研究:hERG、遗传毒等。
药物临床前评价:
药效学、药代动力学、毒理学等临床前全学科系统性评价;
方案设计、评价研究、报告撰写、审评沟通等;
符合NMPA、FDA等的注册申报要求。
医药全产业链赋能:
立项调研、市场咨询、资本运作、MAH服务等。
亦度正康是一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个集成的、高效的、值得信赖的临床研究服务平台,通过打造细分领域的核心专业能力,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我们不仅仅是一个“外包服务”提供者,而是客户团队的延伸,将法规、注册、医学和运营融入药品研发中,以应对和克服各种挑战。自创建以来,我们通过专业服务,协助多种创新药物和仿制药获得上市许可,成为客户信赖的优质伙伴。
截至2024年4月,亦度正康已服务及合作的客户超400家,其中外资或境外企业占45%;
已承接各类临床项目超过240项:
临床药理相关项目(包括I期,PK/BE,物质平衡,肝损/肾损人群的药代,儿童PK,DDI)200余项,II-IV期临床30余项,
获批上市的仿制药项目38个,创新药项目5个;
已承接IND/NDA注册服务及Pre-IND和Pre-NDA技术咨询等各类项目近千项:
2019年至今已协助客户获得
IND 批件 36 项(其中化药19/生物药16/中药1),
仿制药生产批件21项,通过NDA注册获得创新药生产批件5项、改良型新药生产批件2项。
100 项与 Cyber Turi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Cyber Turi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