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石药(上海)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石药(上海)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作者 | 颜色
来源 | 赛柏蓝
在一次次药物出海中,石药寻求创新发展。
01
超12亿美元
石药刷新ADC出海记录
2月19日,石药集团发布公告,石药集团巨石生物与Radiance Biopharma就SYS6005订立独家授权协议。
SYS6005是一款单克隆抗体药物偶联物,可与肿瘤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并释放毒素,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临床前研究显示,SYS6005对多种癌症均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
2024年12月20日,石药集团SYS6005在国内获批临床,获批的适应症为晚期肿瘤,预计适用于治疗血液肿瘤、卵巢癌、非小细胞癌等。目前这一产品已在国内外提交多项专利申请。
接下来,Radiance Biopharma将获得重组抗人类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1(ROR1)抗体偶联药物SYS6005在美国、欧盟、英国、瑞士、挪威等地的开发和商业化独家授权。
石药巨石将收取1500万美元的首付款,并有权收取最高1.5亿美元的潜在开发及监管里程碑付款及最高10.75亿美元的销售里程碑付款,以及收取根据该产品于该地区的年度销售净额计算的分层销售提成。
这一交易的总额超12亿美元(按当前汇率计算,约90亿元),石药再次刷新国内ADC新药出海记录。
据赛柏蓝不完全统计,从2024年至今,石药官宣了至少4次不同药物的独家授权协议,交易金额超30亿元。
在ADC这一被称为“魔法子弹”的药物领域,石药更是频频出手。
2024年9月29日,石药集团与江苏康宁杰瑞就靶向HER2双表位抗体偶联药物ADC药物JSKN003的中国内地开发及商业化签订独家授权许可协议。
2022年7月28日,石药集团附属公司巨石生物与Elevation Oncology就抗 Claudin18.2抗体药物偶联物SYSA1801签订独家授权协议。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ADC药物市场规模已超过130亿美元。这一赛道火热持续,包括辉瑞、艾伯维、默沙东等MNC都进行了ADC产品的引进和布局。
每一次合作都是一场双向奔赴,石药此次的合作方Radiance Biopharma,是一家专注于开发下一代抗体偶联药物(ADC)的生物技术公司。
赛柏蓝梳理发现,Radiance Biopharma已经与多家生物医药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如百奥赛图,双方在今年1月达成一项关于双抗ADC的独家选择与授权协议。
石药对此次合作充满期待,石药创新制药称,本次合作能够利用Radiance Biopharma在抗体的癌症治疗药物领域的研发优势以及海外市场,推动SYS6005的开发和商业化,有利于提高其综合竞争力,符合其打造领先创新生物医药平台的长远发展战略。
02
加速管线临床研发
老牌药企的华丽转身
石药从子公司新诺威开启了新的创新打法。
石药曾表示:“我们始终追求新靶点和新技术,恒瑞做的是me too,我们之前追求新靶点,觉得me too不是创新,因此错过了PD-(L)1风口。”
2023年,新诺威更名为石药创新制药。作为从石药集团拆分出来的创新药平台,其市值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2024年初,石药创新制药通过完成对巨石生物的控股,将业务链条延伸至生物创新药领域,涉足ADC、mRNA疫苗以及抗体类药物等,更将多个抗体药物收入囊中,包括恩朗苏拜单抗(重组抗 PD-1 全人源单克隆抗体)、SYS6023 (ADC,适应症:晚期实体瘤)等。
同样是在2024年,石药创新制药进行了业内备受关注的第二次创新药资产腾挪。石药创新制药以76亿元收购维生药业、石药上海、恩必普药业手中合计持有的石药百克100%股权。
石药集团百克生物的核心产品是自主研制的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商品名“津优力”),为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长效升白药。
石药百克的在研产品中,TG103注射液(创新型长效重组人源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Fc融合蛋白)肥胖/超重适应症正在进行III期临床,司美格鲁肽注射液(长效胰高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2型糖尿病适应症正在进行III期临床,这些临床在研产品/适应症预计从2026年起陆续获批上市。
石药百克也是石药创新制药新的现金奶牛,2022-2024年上半年,石药百克的营收分别约为22.35亿元、23.16亿元、9.2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6.21亿元、7.85亿元、3.90亿元。
除了整合旗下公司发展创新药,石药对创新的投入也在加码。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石药集团全年研发费用为8.4亿元,较上年增长约1.7亿元。2021年,石药集团的研发投入超过30亿元;2023年,研发投入超过40亿元。近些年的持续付出,已经让石药集团位居同等规模药企研发投入的前列。
2024年1月至今,石药集团5款ADC产品及2款mRNA疫苗新取得IND批件。石药集团曾在2024年半年报中预计,未来5年将有近50款新产品/新适应症申报上市。
截至目前,石药集团的临床管线覆盖了肿瘤、神经、心血管、自免等多个领域。技术上,石药称其旗下八个创新技术平台(纳米制剂、长效注射剂、mRNA、siRNA、ADC、单抗、双抗、PROTAC等多项研发技术平台),未来每年都将出一个百亿峰值产品。新诺威将加速打造成中国领先的创新药上市公司平台,兼具盈利能力和重量级研发管线。
石药集团发展势头迅猛,但值得注意的是,其重磅产品恩必普销售增长势头有所放缓,恩必普注射剂和胶囊核心专利陆续到期,仿制药竞争如箭在弦。
“创新”与“国际化”是石药集团的两大核心战略,在一次次的新药出海征途中,石药集团下一次牵手的对象又将是谁?
END
内容沟通:郑瑶(13810174402)
左下角「关注账号」,右下角「在看」,防止失联
关注并星标CPHI制药在线
近期,新诺威(石药创新)发布公告,将以高达76亿元的总价收购维生药业、石药上海、恩必普药业手中合计持有的石药百克100%股权。其中现金支付10%,其余九成对价将以增发股份方式支付。这是继巨石生物后,石药集团在今年进行的第二次创新药资产腾挪。
当前,在内卷和集采双重压力下,本土大药厂向创新型药企转型已是必然趋势,新诺威便是石药集团的创新载体。此外,近期还有其他药企通过资产整合的方式,进行创新转型。这些运作能否举起创新升级的大旗?
多次资产整合,石药集团开新局
石药集团是国内的老牌药企,在成立之初,其以维生素C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两大战略性产品,迅速成为我国原料药的“四大家族”之一。后来随着原料药市场渐露疲态,石药集团着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1999年,石药集团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引进了国家一类新药丁苯酞软胶囊专利,经过6年研发后,2005年,丁苯酞正式上市(商品名:恩必普),成为国内第一个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全新化学药物,也是我国第三个1类新药。恩必普的红利一直吃到现在,目前已成为70亿超级单品。
期间,石药集团的创新产品不断增多,除了恩必普,还上市了明复乐、多恩益、津立泰、海益坦、多恩达、欧悦欣等多款创新药。在这些药物的加持下,2020-2021年,石药集团很多产品都达到了历史最高峰值。
然而,随着集采到来,以及核心产品专利到期,石药集团亟需制定有效的转型策略。成立于2006年的子公司新诺威便成为承载石药创新转型梦想的载体。
新诺威原来的主营业务是合成咖啡因的产销,为全球生产规模最大的化学合成咖啡因生产基地之一,处于中国保健食品行业的第一梯队。2019年,新诺威被分拆上市,成为石药集团在A股的上市平台。
2023年,新诺威以18.71亿元的现金增资收购石药另一家子公司——巨石生物51%股权,实现对巨石生物的控股。
巨石生物成立于2019年,是石药集团的生物创新药核心资产之一。公司在研项目20多个,涵盖抗体类药物、ADC药物以及mRNA疫苗等前沿领域,其中处于申报上市阶段的产品两款,处于临床II/III期阶段的产品3款,处于临床I期阶段的产品5款。
目前巨石生物主要收入来源为对外授权费用,公司一款针对Claudin18.2靶点的ADC药物SYSA1801,于2022年将海外权益授权给Elevation Oncology,巨石生物获得高达11.95亿美元的授权总额。目前,SYSA1801已获FDA快速通道认定,用于治疗表达 Claudin 18.2 的晚期或转移性胃和胃食管连接处 (GC/GEJ) 癌患者。
另一款针对Nectin-4靶点的ADC药物SYS6002,于2023年授权给海外公司Corbus Pharmaceuticals,授权总金额达7亿美元。
新诺威收购巨石生物,是石药集团创新转型的重要一步。2023年9月,新诺威直接更名为石药创新制药,式成为中国新兴biotech一员。通过这笔收购,新诺威实现从功能性食品企业跨界转型为创新药企业,预示着石药创新战略的重担落到了新诺威身上。
同时,自成立以来一直平平无奇的新诺威,在更名之后,股价开始狂飙,市值直冲600亿元。尝到并购甜头的新诺威,今年再下一城——并购石药集团旗下子公司石药百克。
石药百克拥有石药集团旗下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之一,公司已上市的核心产品津优力(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是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长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用于预防和治疗化疗患者因中性粒细胞减少而引起的感染和发热。近几年,津优力一直为石药集团提供着稳定的现金流。
在研产品方面,据官网披露,石药百克还有四款产品,包括利拉鲁肽注射液及长效重组GLP-1Fc融合蛋白注射液、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艾塞那肽、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anti-EGFR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用于肿瘤骨转移及骨质疏松的anti-RANKL单克隆抗体注射液。
通过并购石药百克,新诺威的产品管线将拓展至减肥、增肌、降糖等领域,并建立了长效蛋白平台。现金流方面,截至2024年6月30日,石药百克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3.86亿元,总资产约为45.91亿元。在津优力持续提供现金流的条件下,石药百克被收购完成后,将一定程度上解决新诺威在研发投入上的顾虑。
经过不断注入创新药资产,新诺威已成为一个不可小觑的创新平台,石药的创新转型已初见成效。
本土药企转型各显神通
在石药之外,近期国内还发生了两起不寻常的并购案。10月30日晚,中国生物制药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通过协议转让和要约收购的方式,收购江苏浩欧博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最多55%的股份。
浩欧博成立于2009年,2021年登陆科创板,主要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产品主要用于血液中相关抗体检测,有过敏和自免两大产品系列,被称为“国内过敏原检测第一股”。
中国生物制药是正大集团旗下医药板块的港股上市公司,于2000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业务覆盖医药研发平台、智能化生产和销售体系全产业链,产品包括多种生物药和化学药,涵盖肿瘤、肝病、呼吸系统、外科/镇痛等多个治疗领域。公司与恒瑞医药、石药集团被称为中国医药创新转型“三剑客”。
此次收购完成后,浩欧博将成为中国生物制药在A股市场的上市附属公司,同时,此次交易也是少有的药企并购体外诊断(IVD)器械企业的案例。对于收购原因,中国生物制药表示,浩欧博的诊断业务将与公司的制药业务形成业务协同,公司也将致力于在创新研发平台及市场赋能目标公司,释放协同效应。
事实上,在2021年,中国生物制药曾筹划科创板上市,最终没有成功。有业内人士猜测,中国生物制药此次收购浩欧博,不排除是想在A股收一个“壳”,后期再注入资产。
与之类似,10月7日,港股嘉和生物发布公告,宣布与亿腾医药通过合并方式收购后者,合并后亿腾医药的大股东将会成为新主体的控股股东。
嘉和生物成立于2007年,主要从事肿瘤及自体免疫药物的开发及商业化,2020年,嘉和生物港股上市。值得一提的是,嘉和生物曾在2021年之前受到资本热捧,获得过数轮融资,高瓴、淡马锡、高盛、黑石等均为其股东。后来由于临床成果推进缓慢,几乎被市场抛弃,市值不足10亿港元。而此次收购消息发布后,嘉和生物当日盘中股价一路暴涨超90%。
亿腾医药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一体的中国综合生物制药公司,聚焦于心血管、呼吸、抗感染等领域,建立了多元化产品组合,包括三种已商业化的原研产品(即稳可信、希刻劳及亿瑞平)及三种创新专利药品(唯思沛、稳可达及景助达)。
此次合并,被业内称作港交所设立18A规则以来,第一个反向收购案例。亿腾医药借壳完成上市梦想,嘉和生物获得宝贵现金流继续进行研发。
目前,中国药企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药企转型各显神通,事实上无论是收购公司注入资产,还是“借壳上市”,其本质都是通过对资源的重组腾挪,达到创新转型的目的。并购完成后,下一步如何消化整合,仍然任重道远。
主要参考资料:
1、各公司公告
2、《石药回归,时机是好是坏?》,深蓝观,2024-06-17.
END
【智药研习社线上研习会报名】
来源:CPHI制药在线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制药在线立场。本网站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
投稿邮箱:Kelly.Xiao@imsinoexpo.com
▼更多制药资讯,请关注CPHI制药在线▼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智药研习社~
本周,字少,大事多。
期待已久的DRG/DIP 2.0版分组方案,终于官宣,特别提出特例单议机制、除外支付、基金预付等方式缓解医疗机构资金压力;
强执法、促合规,又一省出台文件,强调医药领域反商业贿赂“组合拳”;
一天三位董事长“出事”:执掌白云山11年的董事长被调查;日本小林制药会长引咎辞职;科创板上市公司睿昂基因董事长被采取强制措施,涉嫌非法经营。
几起人事变动背后皆勾勒了不同企业新阶段、新发展脉络:辉瑞中国血液与罕见病事业部总经理宋发贤加入默克,辉瑞中国组织架构再度生变,似乎正在新旧产品的迭代中寻找“回血装备”;Moderna“灵魂人物”Robert Langer将退出董事会,mRNA疫苗巨头也处在十字路口;康方生物商业团队有所变动,以进一步激发商业团队效能;沃森生物9大总监换岗,中高层调整彰显其全面变革之心。
国内新兴技术赛道,在本周集体获突出进展。三迭纪与BioNTech 达成超12亿美元合作,基于3D打印药物技术开发口服RNA药物;全国首个申报上市的基因治疗药物产生;首款国产儿童白血病治疗CAR-T产品上市申请也已获受理。
一起看看本周还有哪些大事发生?
政策动态
DRG/DIP2.0重磅官宣:7月23日,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按病组和病种分值付费2.0 版分组方案。2.0版分组方案特别提出特例单议机制、除外支付、基金预付等方式缓解医疗机构资金压力。到今年年底,所有统筹地区均开展DRG/DIP付费改革;医疗机构不得将DRG/DIP病组(病种)支付标准作为限额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或与绩效分配指标挂钩;通过特例单议机制、除外支付机制对新药耗、新技术予以支持。
2023年医保统计公报发布:7月2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23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3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33389万人。2023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总收入33501.36亿元,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总支出28208.38亿元,2023年统筹基金当期结存5039.59亿元,累计结存33979.75亿元。
河北开展集采同通用名药品竞价挂网工作:相关文件显示,该省将开展集采同通用名药品竞价挂网,申报范围为国采通用名药品、联盟集采及省采中选同通用名药品、国采中选同企业已过评未中选规格、未挂网原研、过评药品。联盟集采及省级集采中选同通用名药品。未中选企业需重新报价,如同质量层次药品中选企业最多为2家的,未中选同质量层次(原研、过评、普通仿制药等3个层次)药品差比后最低价与最高价1.8倍之内的可以挂网;竞价时超1.8倍药品或新申请挂网药品,以不高于同质量层次同组最低价申请的,可以挂网。
福建出台医药领域反商业贿赂合规指引:近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医药领域反商业贿赂合规指引》提醒企业违法违规后存在的法律风险,告知企业依法履行的权利义务,指导企业建立合规管理体系。《指引》发送全省近两万家医药领域相关单位和机构,进一步建立健全福建省医药领域预防商业贿赂管理制度,防范商业贿赂法律风险,促进我省医药行业合规经营。
四川药价监测新政策发布:凡在平台挂网的药品,其价格均纳入挂网药品价格监测范围,包括集中带量采购药品、价格联动采购药品和备案采购药品及要求监测管理的其他药品。根据平台挂网药品价格,按照价格比值分别划分为合理、异常、严重异常三个区间,对应进行绿色、黄色、红色标示,提醒医药企业、医疗机构规范价格和采购行为。
大型制药
白云山董事长被调查:近日,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发布公告称,收到董事长李楚源辞职报告,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执行董事及董事会战略发展与投资委员会主任的职务。辞职后,李楚源不再担任公司的任何职务。公司副董事长杨军代为履行公司董事长职责。据行业媒体报道,李楚源近期被有关部门带走协助调查,一同接受调查的还有其家庭成员。
一品红全资子公司收到违约通知:7月27日,一品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广州一品红制药有限公司收到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的违约通知书。因一品红制药在参与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投标过程中存在违规情况,需按照采购文件约定受到相应处理,并承担给采购方造成的损失。据一品红制药的销售数据测算,此次违约行为造成采购方损失人民币约2.66亿元,一品红制药将严格按照相关约定,将损失金额全部退回。
华东医药与荃信生物达成合作:近期,华东医药与荃信生物联合宣布,华东医药全资子公司中美华东与荃信生物再度联手,双方就荃信生物自主研发的QX005N(重组人源化IL-4Rα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签署合作开发及市场推广服务协议。中美华东将深度参与QX005N注射液在授权区域(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内的后续临床开发并承担相关适应症50%的III期临床开发及后续注册费用,同时获得QX005N注射液在授权区域内的独家市场推广选择权。
甘李药业GLP-1受体激动剂双周制剂GZR18 在中国成人肥胖/超重临床试验中结果积极:在IIb期临床试验中30周减重17.29%。此外,本研究中,每两周一次的GZR18注射液总体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与GLP-1受体激动剂的已知安全性特征一致。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胃肠道反应,大多数事件的严重程度为轻中度,与同类药物相当。
辉瑞中国架构调整,宋发贤加入默克:行业面消息显示,中国血液与罕见病事业部总经理宋发贤决定离开公司,寻求新的发展机会,最后工作日为2024年7月26日。这一人事变动还伴随了中国区业务线的调整。血液肿瘤与罕见病团队并入辉瑞中国医院急症事业部(HBU),调整也自7月26日生效。此后,据行业媒体报道,默克宣布宋发贤将于2024年8月1日加入默克,担任默克中国医药健康业务副总裁、肿瘤事业部负责人。
渤健特发性震颤新药II期研究失败:7月24日,渤健和Sage Therapeutics公司共同宣布,由于临床中期试验失败,双方将不再推进治疗特发性震颤的口服实验疗法Sage -324。消息公布后,Sage Therapeutics历经暴跌。渤健称,Sage -324在关键试验中,从基线到第91天的主要终点没有产生统计学上显著的结果。该研究也未显示SAGE-324与安慰剂在改善特发性震颤症状方面存在统计学上显着的剂量反应关系或差异。
Moderna“灵魂人物”将退出董事会:近日,Moderna宣布,其联合创始人Robert Langer将于8月5日退出公司的董事会。Robert Langer在Moderna mRNA新冠疫苗的开发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该公司表示,自2017年以来一直担任董事会董事的Stephen Berenson也将卸任。凯雷集团联合创始人兼联合主席David Rubenstein将接替他的位置。
阿斯利康超5亿美元引进EGFR降解剂:7月23日,一家名为Pinetree Therapeutics的公司宣布与阿斯利康就临床前EGFR降解剂候选药物达成独家选择权和全球许可协议。根据协议条款,阿斯利康获得独家选择权,许可Pinetree的EGFR降解剂进行全球开发和商业化。作为交换,Pinetree将获得高达4500万美元的前期和近期付款、总交易价值超5亿美元的额外开发和商业里程碑付款、以及全球净销售额的分层特许权使用费。
生物技术
百济神州投资8亿美元的工厂启用:7月23日,百济神州宣布其位于美国新泽西州霍普韦尔普林斯顿西部创新园区的全新旗舰基地正式启用,这一基地前后历时三年建设完成。到2025年底,百济神州将在该基地创造数百个高科技工作岗位。据悉,该基地建有世界一流的生物制剂生产能力和临床研发中心。
沃森生物9大总监换岗:7月23日,沃森生物宣布对组织架构进行全面优化,9位总监职责集体发生调整,涉及财务、BD 、生产、工程技术、质量、投资、技术、研发和运营。此次人事密集调整,是6月25日沃森生物重磅宣布重设更为精简的组织架构后,在人员上首次大力作出的匹配之举。新的组织架构主要转变为了事业部制(BU),分设mRNA疫苗、细菌疫苗、重组蛋白、国内营销、国际营销、新业务六大BU。
GSK与万泰生物终止新一代HPV疫苗开发合作:7月22日,万泰生物发布公告表示,经友好协商,公司全资子公司厦门万泰沧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GSK决定不再继续就新一代宫颈癌疫苗(HPV9-AS04候选疫苗)进行开发和商业化合作,并于7月20日签订《合作协议》终止函。《合作协议》终止不会影响万泰沧海的已确认收入,不会对公司财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后续工作不会产生重大费用支出,亦不会产生重大资产减值。
三迭纪与BioNTech达成超12亿美元合作:7月23日,3D打印药物引领者——南京三迭纪宣布,与BioNTech 达成研究合作与平台技术许可协议,三迭纪将获得1千万美元的首付款,并有望获得总金额超过12亿美元的产品开发、注册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以及未来潜在的分级销售特许使用费。本次合作是中国制剂史上首个技术平台的国际合作,不仅刷新了全球药物递送领域的最大合作金额纪录,也标志着中国制剂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
康方生物团队人事变动:7月22日,康方生物宣布Bing C . WANG博士(王秉中)已获委任为公司首席财务官。此外,康方生物近期在内部会议公布一项人事变动,石文俊将不再担任康方生物商业运营部负责人一职,商业运营部将直接向康方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夏瑜汇报。公开资料显示,石文俊曾在正大天晴系从事药品销售多年,在2020年加入康方生物并着手组建商业化团队。
基石药业舒格利单抗在欧盟获批一线治疗NSCLC:近期,欧盟委员会(EC)已批准舒格利单抗联合含铂化疗用于无EGFR敏感突变, 或无ALK, ROS1, RET基因组肿瘤变异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舒格利单抗成为全球首个在欧洲上市的、联合化疗一线治疗鳞状和非鳞状NSCLC的PD-L1单抗,基石药业也是首家将国产PD-L1单抗推向国际市场的创新生物医药企业。
精准生物针对儿童白血病的CAR-T上市申请获受理:7月22日,重庆精准生物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国家一类生物新药pCAR-19B细胞自体回输制剂(普基仑赛注射液)上市申请(NDA)获国家药监局正式受理,该产品是国内首款针对儿童白血病的CAR-T产品,用于治疗3-21岁患有CD19阳性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患者。
武田和信念医药血友病B基因疗法新药申报上市:7月24日,双方共同宣布国家药监局已正式受理BBM-H901注射液用于治疗血友病B成年患者的新药上市申请。BBM-H901注射液是信念医药自主研发和生产的重组腺相关病毒(AAV)基因治疗药物,也是中国境内首个递交新药上市申请的针对遗传病的基因治疗药物。
睿昂基因实控人涉嫌非法经营:科创板上市公司睿昂基因实控人涉嫌非法经营的消息,在近期引发热议。该公司公告显示,公司包括法人代表、实控人、董事长兼总经理熊慧在内的4名核心高层因涉嫌非法经营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其中副总经理何俊彦被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其中,熊慧涉嫌非法经营被公安机关采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措施。公告发出,次日股价开盘即跌停。
资本市场
绿叶制药获16亿战略投资:7月23日,绿叶制药集团宣布,深圳绿叶获深圳市绿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最高达16亿元人民币的战略投资,为集团提供更充裕的现金流,聚焦源头创新,以实现创新药向“同类最优”“同类首创”品种的升级。深圳市绿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为深圳市投控资本有限公司,而深圳市投控资本有限公司由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全资拥有,其最终实益拥有人为深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新诺威计划购买石药百克100%股权:7月24日,新诺威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石药集团维生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石药(上海)有限公司和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持有的石药集团百克(山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石药百克)100%股权。本次交易中现金支付比例不超过10%,其余部分以发行股份方式支付。
华东医药超5亿元收购中药企业:近期,华东医药宣布全资子公司华东医药(西安)博华制药收购贵州恒霸药业100%股权,交易基础价款5.2847亿元,并将根据协议约定支付浮动对价。贵州恒霸药业主要开发苗族民族药品,拥有中成药文号21个、化药文号2个;医保甲类4个,医保乙类10个,均为中成药。核心产品是伤科灵喷雾剂、痹痛宁胶囊。其中,伤科灵喷雾剂2002年上市,是目前国内获批的唯一一款处方药/OTC双跨的国家医保中成药喷雾剂,功能主治包括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九源基因再度递表刺港交所:7月24日,港交所官网显示,杭州九源基因时隔半年后再次更新招股书,整体协调人为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中信里昂证券有限公司。据文件披露,该公司计划通过商业化其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JY29-2(吉优泰)创造新的增长动力,且已采取措施,为即将实现商业化的JY29-2扩大销售及市场团队。
舒泰神拟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舒泰神医药:近期,据舒泰神公告,公司拟对全资子公司北京舒泰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实施吸收合并,吸收合并完成后,舒泰神医药的独立法人资格将被注销,其全部资产、债权债务及其他一切权利和义务均由公司依法承继。
MEI Pharma或面临破产:近期,MEI Pharma已经进入战略选择评估阶段以实现股东资产最大化,未来面临的选择包括破产结算或者资产出售。公司将停止一切临床开发,只保留部分药物的非临床合作项目。此外,公司CEO 、CMO、董事会主席等人将要离职,裁员将很快开始。该计划已在董事会上获得批准。据悉,MEI Pharma与协和麒麟共同开发有一款PI3K抑制剂Zandelisib。
一审| 黄佳
二审| 李芳晨
三审| 李静芝
精彩推荐
CM10 | 集采 | 国谈 | 医保动态 | 药审 | 人才 | 薪资 | 榜单 | CAR-T | PD-1 | mRNA | 单抗 | 商业化 | 国际化 | 猎药人系列专题 | 出海
启思会 | 声音·责任 | 创百汇 | E药经理人理事会 | 微解药直播 | 大国新药 | 营销硬观点 | 投资人去哪儿 | 分析师看赛道 | 药事每周谈 | 医药界·E药经理人 | 中国医药手册
创新100强榜单 | 恒瑞 | 中国生物制药 | 百济 | 石药 | 信达 | 君实 | 复宏汉霖 |翰森 | 康方生物 | 上海医药 | 和黄医药 | 东阳光药 | 荣昌 | 亚盛医药 | 齐鲁制药 | 康宁杰瑞 | 贝达药业 | 微芯生物 | 复星医药 |再鼎医药|亚虹医药
跨国药企50强榜单 | 辉瑞 | 艾伯维 | 诺华 | 强生 | 罗氏 | BMS | 默克 | 赛诺菲 | AZ | GSK | 武田 | 吉利德科学 | 礼来 | 安进 | 诺和诺德 | 拜耳 | 莫德纳 | BI | 晖致 | 再生元
100 项与 石药(上海)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石药(上海)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