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医药界“诺贝尔奖”出炉:长效HIV预防等重大突破获奖
盖伦奖(Prix Galien USA Awards),被誉为「医药界的诺贝尔奖」,是医药和生物医疗行业最顶尖的荣誉之一。这个奖项旨在表彰为改善人类健康做出的杰出科学创新。
2025年10月31日,美国盖伦基金会(The Galien Foundation)公布了2025年得奖名单,表彰了多项改善人类健康的杰出科学创新。主要获奖产品包括:
最佳生物技术产品奖: Dupixent(再生元/赛诺菲),一款用于治疗多种炎症性疾病(如特应性皮炎、哮喘、慢性荨麻疹等)的单抗药物,获批适应症持续扩展。
最佳医药产品奖: Yeztugo(吉利德科学),首款半年注射一次的HIV暴露前预防(PrEP)疗法,显著提高了依从性和便利性。
最佳孤儿药/罕见病产品奖: Voranigo(Servier),首款获批用于治疗携带特定IDH突变的低级别胶质瘤的全身性疗法。
最佳医疗技术产品奖: EVOQUE经导管三尖瓣置换系统(Edwards),首款经导管三尖瓣置换系统,为重度反流患者提供微创高效的治疗选择。
最佳初创公司奖: Dren Bio(靶向髓系细胞激动剂平台)和 Resuscitec(用于心脏骤停的CARL技术),均展现了突破性潜力。
图片来源:TheGalien Foundation
里程碑!新晋诺奖得主公司公布CAR-Treg疗法首次人体试验最新数据
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调节性T细胞(Treg)领域研究,推动了该技术热度。Sonoma Biotherapeutics正是由新晋诺奖得主Fred Ramsdell博士联合创立,致力于开发靶向、持久的Treg细胞疗法。
2025年10月29日,Sonoma宣布其CAR-Treg疗法SBT-77-7101治疗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I期临床试验取得积极中期结果。该疗法在前两个剂量队列中具有良好安全性。疗效方面,67%的患者在第4周时关节肿胀和压痛显著改善,高剂量组的疗效快速且持续,为CAR-Treg在自身免疫病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人体证据。
SBT-77-7101是一款自体CAR-Treg,靶向RA患者炎症滑膜中的CitP蛋白,旨在实现精准免疫抑制。除了核心管线外,Sonoma正与再生元合作开发更多的Treg细胞疗法管线。随着诺奖的肯定,Treg细胞疗法正成为自身免疫疾病和炎症治疗领域极具前景的新兴力量。
图片来源:Sonoma Biotherapeutics
120亿美元重磅收购!诺华强势入局AOC疗法
Avidity Biosciences是一家专注于抗体寡核苷酸偶联物(AOC)技术的生物科技公司。AOC平台将抗体的高特异性与寡核苷酸的功能性相结合,可精准递送并调控特定RNA,有望解决传统RNA疗法递送效率低、脱靶毒性高等难题。
2025年10月26日,诺华(Novartis)宣布达成协议,将以约120亿美元收购Avidity Biosciences,此次重磅交易将在Avidity分拆其早期心脏病学项目后完成。这一收购不仅将显著强化诺华在神经科学领域的研发管线,也为其引入了具差异化优势的RNA靶向递送平台。
具体而言,诺华将获得Avidity三项处于后期阶段的神经肌肉疾病项目,包括针对目前无有效疾病修饰疗法的I型肌强直性营养不良(DM1)、导致持续肌肉功能丧失的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FSHD),以及严重早发的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
图片来源:Novartis,Avidity Biosciences
体内CAR-T新玩家!诺奖得主Doudna新公司Azalea完成8200万美元融资
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Jennifer Doudna博士是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先驱,她在推动该技术的产业化方面扮演了核心角色。她联合创立的生物技术公司包括Editas Medicine、Mammoth Biosciences等。
2025年11月4日,由Jennifer Doudna博士等科学家参与创立的Azalea Therapeutics宣布“走出隐匿模式”,并完成了总计8200万美元的种子轮及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Third Rock Ventures领投,旨在加速推进其自主研发的包膜递送载体(EDV)技术平台。
Azalea的EDV平台结合了高速AAV载体和EDV技术,可将短暂表达的CRISPR-Cas9系统精准递送至特定细胞,实现可编程基因编辑和大片段基因插入。基于这一双载体系统,公司已成功在无需体外细胞扩增和淋巴清除的情况下,将CAR转基因插入T细胞,从而在体内实现持久的CAR-T治疗效果,是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的重要技术突破。
图片来源:Azalea Therapeutics
论述速递
David Baker最新Nature论文:用AI颠覆制药流程,实现“原子级”设计抗体
抗体药物是医药领域的核心。然而,传统的抗体开发模式面临耗时长、成本高、成功率低的严峻挑战,严重制约了新药研发效率。生物医药界迫切需要颠覆性的技术,实现抗体的快速、精准、定制化设计,以突破现有瓶颈。
2025年11月5日,由诺贝尔奖得主、蛋白质设计先驱 David Baker领导的研究团队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Atomically accurate de novo design of antibodies with RFdiffusion的研究论文。
研究团队利用其AI模型 RFdiffusion,首次实现了对单域抗体(VHH)和单链抗体(scFv)的原子级精度计算设计,使其能精准结合预定的疾病靶点。通过冷冻电镜验证,设计结构与实际结合方式高度吻合。此突破为快速、精准、定制化开发新型抗体药物提供了强大工具。
图片来源:Nature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libproxy1.nus.edu.sg/10.1038/s41586-025-09721-5
再生医学突破!人类肾脏类器官首次成功“植入”猪肾脏并实现体内移植
器官短缺一直是医学上面临的巨大挑战,而再生医学正带来新的希望。类器官(Organoids)是利用人类干细胞在体外培养形成的三维微型组织,能复制真实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然而,如何实现大规模系统化生产,并安全有效地移植入器官进行治疗,一直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难题。
2025年10月21日,来自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生物工程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发表了题为:Systematic production of human kidney organoids for transplantation in porcine kidneys during ex vivo machine perfusion的研究论文。
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可规模化生产人类肾脏类器官的方法。研究人员将这些类器官通过常温机械灌注技术成功植入离体猪肾脏,并首次将融合了人类类器官的猪肾脏成功移植回同一只猪体内。此突破性成果证实了利用人类肾脏类器官进行离体细胞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图片来源:NatureBiomedical Engineering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libproxy1.nus.edu.sg/10.1038/s41551-025-01542-1
Nature:广谱纳米抗体“鸡尾酒”血清问世,能同时中和17种毒素
毒蛇咬伤每年导致全球数十万人伤残或死亡,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是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目前的抗蛇毒血清主要通过免疫动物血浆制备,存在成本高、易致过敏、针对性差及难于抑制组织损伤等局限性。医学界亟需更安全、高效、广谱且易于规模化生产的新型蛇毒解药。
2025年10月29日,来自丹麦技术大学的研究团队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Nanobody-based recombinant antivenom for cobra, mamba and rinkhals bites的研究论文。
研究团队利用羊驼和美洲驼的毒液免疫,成功分离并合成出针对多种蛇毒的纳米抗体。他们研制出一种由8种纳米抗体组成的多价“鸡尾酒”血清,该血清在小鼠实验中能同时中和17种毒蛇毒液,并有效减轻组织坏死。此突破性成果有望带来低成本、低过敏风险的新一代广谱抗蛇毒血清。
图片来源:Nature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libproxy1.nus.edu.sg/10.1038/s41586-025-09661-0
The Lancet:AI助孕!全球首例,无精症夫妇成功受孕!
无精症(Azoospermia)是严重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即使睾丸内存在稀有精子,传统人工搜寻方法也效率低下、成功率极低。随着人工智能(AI)和微流控技术的发展,医学界正探索利用它们实现对稀有精子的高速、高精度实时识别和分离。
2025年10月31日,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团队在The Lancet上发表了题为:First clinical pregnancy following AI-based microfluidic sperm detection and recovery in non-obstructive azoospermia的研究论文。
研究团队介绍了AI引导的微流控精子追踪与回收(STAR)系统。该系统能对无精症精液样本中的稀有精子进行高速实时识别和分离。研究团队利用STAR系统从一名无精症男性中找到2个活动精子,并通过试管婴儿技术使其妻子成功受孕。这是全球首例通过AI引导方法实现临床妊娠的案例,标志着治疗严重男性不育的里程碑。
图片来源:TheLancet
论文链接:
DOI: 10.1016/S0140-6736(25)01623-X
参考资料
1.https://www.prnewswire.com/news-releases/the-galien-foundation-honors-michael-j-fox-and-2025-prix-galien-award-recipients-302600699.html?tc=eml_cleartime
2.https://sonomabio.com/2025/10/sonoma-biotherapeutics-announces-positive-interim-safety-and-efficacy-data-from-phase-1-regulate-ra-study-of-sbt-77-7101-in-refractory-rheumatoid-arthritis/
3.https://www.novartis.com/news/media-releases/novartis-agrees-acquire-avidity-biosciences-innovator-rna-therapeutics-strengthening-its-late-stage-neuroscience-pipeline
4.https://www.statnews.com/2025/11/04/jennifer-doudna-biotech-azalea-therapeutics-raises-82-million/
5.Bennett, N.R., Watson, J.L., Ragotte, R.J. et al. Atomically accurate de novo design of antibodies with RFdiffusion. Nature (2025). https://doi-org.libproxy1.nus.edu.sg/10.1038/s41586-025-09721-5
6.Garreta, E., Moya-Rull, D., Centeno, A. et al. Systematic production of human kidney organoids for transplantation in porcine kidneys during ex vivo machine perfusion. Nat. Biomed. Eng (2025). https://doi-org.libproxy1.nus.edu.sg/10.1038/s41551-025-01542-1
7.Ahmadi, S., Burlet, N.J., Benard-Valle, M. et al. Nanobody-based recombinant antivenom for cobra, mamba and rinkhals bites. Nature (2025). https://doi-org.libproxy1.nus.edu.sg/10.1038/s41586-025-09661-0
8.Suryawanshi H, Gemmell LC, Morgan S, Koustas G, Prosser RW, Fu R, Forman EJ, Williams Z. First clinical pregnancy following AI-based microfluidic sperm detection and recovery in non-obstructive azoospermia. Lancet. 2025 Oct 31:S0140-6736(25)01623-X. doi: 10.1016/S0140-6736(25)01623-X.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