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杭州亦立医药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杭州亦立医药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放射性药物经历了重大的转变。最初,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成像,以便早期诊断癌症和其他疾病。随着治疗和诊断技术的结合,放射性药物的发展已经彻底改变了这个领域。
诊疗一体化的放射性药物既能检测疾病,又能治疗疾病,为医疗提供了更具个性化的方法。正如Lantheus首席执行官Brian Markison所指出的那样,“放射性药物可以发现、战斗和跟踪。这些药物具有靶向特定癌细胞的独特能力,可提供诊断成像,并递送靶向治疗辐射来摧毁癌细胞”。
放射性药物市场呈指数级增长。一份Statista市场研究报告显示,预计到2032年,放射性药物领域的价值将达到140亿美元,而目前还未达到70亿美元。“这种增长将受到诊断和治疗放射性药物的创新、接受治疗的患者数量的增加,以及这些技术在各种癌症和神经病学中应用扩大的驱动。”Markison补充道。
1
发现、对抗、跟随
放射性药物正在成为一种强大的精准医学,能够“发现”、“对抗”和“跟踪”癌细胞。放射性药物包括一种靶向剂,结合放射性同位素,与癌细胞上的特定生物靶点结合。这种组合可以精确地将辐射输送到肿瘤,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健康组织的伤害。这种方法使药物能够寻找到癌细胞,用靶向辐射摧毁,并跟踪治疗的有效性。
在“发现”阶段,放射性药物与肿瘤特异性抗原或受体结合,如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附着的放射性同位素会发出γ射线,可以通过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或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等成像技术探测到,这使得临床医生能够可视化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战斗”阶段包括将β或α粒子输送到癌细胞的放射性治疗。
“大多数已确立的疗法使用发射β粒子。这些粒子(比如镥-177)在体内传播的距离相对较远,会导致单链DNA断裂,从而破坏癌细胞的生长。”Back Bay Life Science Advisors管理合伙人Peter Bak解释道。
而发射α粒子(比如使用锕-225或铅-212粒子)可以造成短程辐射,这些粒子会导致双链DNA断裂。这意味着,α射线会不可逆转地破坏癌细胞,而不会损害肿瘤附近的健康组织。
在“跟随”阶段,放射性药物成像可以监测治疗效果,确保剩余癌细胞被识别和处理。Clarivate医疗保健研究和数据分析师Suchitra Ghoshal说:“许多放射性药物可以使用核医学技术进行成像,从而实现对治疗的精确靶向和监测。”
这种完整的治疗和监测周期,使放射性药物成为精准肿瘤学的有效和通用方法。最近,在投资和创新方面,该领域都在加速发展。
Ghoshal分享了她认为需要改进的关键领域:
• 下一代放射性示踪剂
放射性示踪剂是一种先进的放射性化合物,用于PET和SPECT等成像技术,以可视化体内的生物过程。这些示踪剂通常针对与疾病(尤其是癌症)相关的特定生物标志物或代谢通路。市售放射性示踪剂的例子包括氟代脱氧葡萄糖(FDG)等。
• 诊疗学
将诊断和治疗能力结合在一起的诊疗放射性药物的发展增强了核医学个性化治疗方法。Ghoshal强调,诊疗市场正在经历显著增长,特别是在各种癌症的治疗方面,包括前列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和淋巴瘤。研究人员也正在研究将纳米技术整合到诊疗放射性药物中,使用各种纳米载体,如脂质体和树枝状聚合物,以改善放射性核素的递送和靶向。
• 靶向放射性药物(TRPs)
TRPs用于将放射性同位素特异性地递送到表达特定生物标志物的癌细胞或组织。这些药物由靶向分子、连接剂、螯合剂和放射性核素组成,可以精确靶向肿瘤细胞,类似于抗体-药物偶联物,旨在取代传统化疗。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健康组织的损伤。TRPs正逐渐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诊断。
• 放射性药物领域的AI
Ghostal强调了AI对该领域做出特别贡献的一种方法——计算机分子设计。“AI通过计算机模拟方法增强了放射性药物的设计和验证。这些方法利用计算模型来预测化合物的行为,包括它们的结合性质和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性)。这种预测能力使开发过程更快、成本更低,减少了对传统体外和体内测试的依赖。AI的融合有望大幅扩大核医学的能力。”
2
待克服的挑战
Ghoshal指出,供应链管理是核医学面临的重大挑战。事实上,对于高效生产和分销放射性药物来说,特别是半衰期短的药物,维持可靠的供应链至关重要。
这一领域还需要专门的基础设施和目前缺乏的专业工作人员。Ghoshal表示:“训练有素的核医学医生数量有限,而且我们需要多学科专业知识来有效管理放射性药物,这阻碍了放射性药物的广泛应用。”
开发和生产的高成本从长远来看,可能会限制放射性药物的可及性。除了技术挑战之外,监管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放射性药物的独特性,包括其放射性和辐射安全要求,我们有必要建立专门的监管框架。放射性药物需要广泛的非临床和临床研究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Ghoshal补充道。
这些研究除了非临床药理学、辐射暴露和影响以及影像学研究外,还包括确保人员安全参与生产和质量控制,以及在诊断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的辐射暴露,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治疗效果,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健康组织的伤害。
因此,高速发展的放射性药物行业面临的挑战也确实阻碍了该领域的投资、合作和并购。
3
“重磅”放射性药物交易
目前放射性制药市场非常火爆,几笔交易对该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包括Bracco Imaging和Blue Earth Diagnostics的收购案。
该笔收购扩大了Bracco Imaging在精准医疗和个性化诊断方面的投资组合。Blue Earth Diagnostics带来了新型PET显像剂,如Axumin(fluciclovine F 18),可用于疑似复发性前列腺癌患者的PET显像。
此外,Lantheus从Life Molecular Imaging获得了177Lu-DOTA-RM2和68Ga-DOTA-RM2的权益,使Lantheus的产品组合除了可用于治疗前列腺癌外,还增加了乳腺癌的适应症。这不仅加强了Lantheus在市场上的地位,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广泛的治疗选择。
去年10月,GE医疗与SOFIE生物科学公司达成的协议,有望对放射性药物领域产生重要影响。根据合作协议,GE医疗将商业化和生产SOFIE生物科学公司的两种用于癌症成像应用的试验性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FAPI)PET显像剂。
FAP是一种在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中高度表达的酶,CAF是肿瘤微环境的关键组成部分,支持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由于CAF存在于大多数肿瘤类型中,包括乳腺、胰腺、结肠、肺、肝和胃,因此FAP靶向诊断在肿瘤以及其他疾病(包括炎症、纤维化和关节炎)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这些PET放射性示踪剂目前正在美国进行II期临床试验。
4
哪些放射性药物值得留意?
过去的几年里,FDA已在该领域批准了多项产品。比如,Lantheus针对癌症的靶向PET显像剂PYLARIFY于2021年获批,用于基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升高的疑似前列腺癌症转移患者和疑似复发患者。
2023年,Blue Earth Diagnostics用于识别PSMA阳性病变和用于检测前列腺癌复发的高灵敏度的POSLUMA获得批准。同年,Telix Pharmaceuticals的Illucix也被批准用于选择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适合接受靶向PSMA放射性配体疗法Pluvicto治疗者。
Ghoshal表示,放射性药物领域的大多数临床试验都集中在PSMA和FAPI靶点上。
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试验:
此外,Lantheus在肿瘤学方面还拥有几个值得关注的候选产品:PNT2002在SPLASH试验中已显示出积极的顶线结果,预计今年还会披露更多数据;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晚期β淀粉样蛋白PET显像剂NAV-4694目前处于III期开发阶段。
被阿斯利康收购的Fusion Pharmaceuticals也是该领域的参与者,其用于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FPI-2265疗法正处于II/III期临床阶段。FPI-2059是另一项处于I期临床的候选产品。这是一种NTSR1靶向α疗法,使用actinium-225,旨在治疗多种类型的实体瘤,包括胃肠道和胰腺癌。
5
放射性制药投资前景
大型制药公司正在积极收购放射性药物初创公司,增强他们在这一领域的能力。
2024年5月,诺华宣布收购Mariana Oncology。此次收购涵盖了一个强大的RLT项目组合,涉及一系列实体瘤适应症(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包括针对小细胞肺癌的基于锕的先导RLT项目MC-339。
不少公司也选择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开发新型放射性药物。一个主要的例子是Eckert & Ziegler和Alpha-9 Theranostics之间的合作,以确保actinium-225的供应,这是下一代靶向放射性核素疗法的关键组成部分。
Lantheus首席执行官认为,未来几年将会出现一波新一代放射性药物,改善靶向制剂、螯合剂、安全持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分子,确保同位素安全地运输到体内的目标部位,以及调整治疗指数的同位素。
毫无疑问,核医学将在未来不断发展,并为市场带来更多新的治疗方案,从癌症开始,拓展至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更多其他疾病。
国内众多中国医药公司也已进军核医学领域,越来越多的资本投向这一赛道。面对相对蓝海的核药产业,如何把握机遇,用好上下游资源,避免内卷,成就高质量的创新,实现临床疗效与商业价值的双赢?
10月24-26日,同写意将携手烟台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集团,邀请核药领域领军人物去往烟台,在蓝色药谷生命岛深度探讨中国核药产业创新的未来。
活动的第一天,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分子影像中心主任、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程震,东诚药业副总经理、蓝纳成生物总经理吴晓明,中信证券医药分析师袁聪敏,埃格林医药联合创始人兼CMO李长青等嘉宾,将针对核药行业现在和未来趋势进行现场分享,共寻企业合作发展大计。
会议日程
2024年10月24日
09:00-12:00 注册签到
12:00-13:00 写意午宴
14:00-15:00 参观学习
15:00-15:05 开场发言
15:05-15:20 领导致辞
15:20-15:35 园区推介
15:35-16:00 科学家说 中国放射性药物研究现状
程 震: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分子影像中心主任,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
16:00-16:20 企业家说 放射性药物产业发展实践及创新机遇
吴晓明:东诚药业副总经理,蓝纳成生物总经理
16:20-16:40 投资者说 百亿蓝海与投资方向,BD全球进展,未来趋势分析
袁聪敏:中信证券医药分析师
16:40-17:00 “核”以出海? 核药的全球化开发
李长青:埃格林医药联合创始人兼CMO
17:00-17:10 茶歇☕
17:10-18:00 圆桌对话 中国核药向何处去
▶ 核药原始创新-放射性药物靶点多样化趋势;火爆的市场与BD交易
须 涛(主持):智核生物CEO,同写意核药俱乐部秘书长
▶ 核药全产业链开发与合作-同位素、供应链、CMC、安全评价、临床需求
喻 峰(主持):亦立医药创始人、CEO
18:30-20:00 写意晚宴
2024年10月25日
参观考察交流
(本次活动定向邀约)
参考文章:
The radiopharmaceutical revolution:From diagnosis to treatment, oncology and beyond;labiotech
同写意媒体矩阵,欢迎关注↓↓↓
编者按:本文来自医药魔方Invest,作者林怡龄;赛柏蓝授权转载,编辑yuki
2024年上半年,笼罩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寒意仍未消褪,业内不断有声音怀疑,当下还有谁愿意投?
据统计,上半年医疗健康领域出手最多的10家投资机构总计投资了77个项目。而透过这些项目,我们也得以一窥当下的资本仍在看好的赛道和方向。
01
投早、投新、投国际化
从赛道来看,这些投资机构的偏好仍围绕创新药与医疗器械——77个被投项目里,有35家为医疗器械企业,30家为创新药企。
虽然创新药项目是当之无愧的“吸金王”,但从投资数量来看,医疗器械似乎正在成为一些投资机构新的心头好。
事实上,医疗器械领域的优势在这两年逐渐凸显,尤其是产业链优势,吸引了不少基金和地方政府。
上半年,国资在医疗健康投融资市场上同样活跃。出手最多的前10家投资机构里,国家队就占到了3家,而它们出手最多的项目,正是医疗器械企业。
图源:《2024H1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趋势盘点》
从被投项目来看,上半年,两家及以上投资机构都投资了励楷科技、和其瑞医药、苏磁科技、泰楚生物、亦立医药、羿尊生物、汉诺医疗和济辰生物共8家企业。
不难发现,“高端医疗器械的国产替代”、“全球化”、“创新”、“满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是这些机构仍愿意出手的“关键词”。
若从投资阶段来看,这10家机构主要在早中期阶段密集出手,“投早投小”依旧是大势所趋。不过,深创投或是例外。这家国资背景老牌机构,以战略投资和B轮及以后的轮次为主。
02
新动向:高端国产替代+全球化
2024年上半年,上述10家投资机构中,有9家加码了医疗器械项目。
其中,重点关注医疗创新技术的道彤投资,上半年全部押注在了医疗器械领域,总计投资6个项目,涉及细胞基因疗法的关键耗材、实验室分析仪器等上游领域、以及内窥镜、超声诊断设备等,投资轮次集中在B轮及以前。
道彤投资管理合伙人孙琦曾在5月份的一场活动中阐述了该机构投资医疗健康领域的底层逻辑,即“科技+安全”,并寻找医疗器械领域被忽视和被遗忘的角落。
换句话而言,“国产替代”仍是医疗器械投资的主旋律。只是,相较于过往,高端医疗器械和具有全球化视角的公司,对投资机构无疑有着更大的吸引力。
瞄准心脑血管的神经介入器械产品,便是其中一个典型。上半年,出手次数最多的启明创投参与了鼎科医疗E轮数亿元的融资。而成立于2019年,专注研发生产销售神经介入植入医疗器械产品的励楷科技,则吸引了前10家投资机构里的泰煜投资、深创投和锡创投接连出手,共完成两轮融资。
壁垒高、技术复杂的神经介入,一直被誉为介入手术“皇冠上的明珠”。眼下,该领域正处于成长期,未来前景不容小觑。只是,时至今日,国内神经介入手术中的器械市场,大多被海外厂商牢牢占据。有数据显示,神经介入器械整体国产化率仅约10%。
励楷科技要突围的,正是这一局面。通过借鉴美国市场经验,励楷科技目前结合了多种商业模式,包括自主研发、授权合作、海外并购、引进孵化等。
2021年以来,励楷科技已推出九款产品,成为了国内唯一涵盖神经介入全通路的供应商。而除了国内市场,励楷科技也进行了中美布局,面向全球市场。
这一赛道之外,医用成像器械亦是投资机构颇为热衷的领域。上述10家投资机构中,有4家就在上半年投资了4个相关项目,主要集中在内窥镜赛道。
其中,启明创投入场的宏济医疗完成了数亿元的战略投资。宏济医疗成立于2014年,由原国内最大医用输注泵厂深科医疗(被迈瑞医疗收购)的创始股东成立,是一家专注于一次性内窥镜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融资金额来看,这一成绩在内窥镜赛道可谓位列前茅。
上述投资机构对内窥镜赛道的青睐,折射的是上半年,医用成像器械领域总体投资热度高涨。医用成像器械领域的融资事件与融资金额较去年同期实现了38%和72%的双增长,为44起和24.37亿元。
03
重仓CXO和再生医学
在投资数量上稍逊一筹的创新药领域,在上半年拿到了这10家投资机构更多的融资额,这与行业大盘总体一致。
2024上半年,国内创新药领域一级市场融资金额为21.52亿美元(约为150亿元)。在融资金额“TOP20”项目中,创新药占据了60%的事件数量和52%的金额。
上述10家投资机构中,泰鲲基金上半年“all in”在了创新药领域,成为出手最多的投资机构,总计投资10家企业。
梳理其项目可发现,该基金参与的轮次主要集中在天使轮到B轮,并领投了两家企业。而它所投的项目涵盖了CXO、小分子药、mRNA药物、细胞疗法等赛道。这些赛道同样引来其它投资机构下注。
从上述10家投资机构所投项目来看,超过一半的投资机构入局了小分子药、细胞基因疗法和再生医学,以及CXO赛道,且这些赛道的融资表现突出,均有5家以上的企业拿到融资。
其中,启明创投、泰煜投资、泰鲲基金和毅达资本皆布局了CXO赛道。2024年上半年,脱钩疑云给中国CXO行业带来不小的影响,对于一级市场上的中小型CXO而言,虽然短期不受波及,但长远来看,修炼内功,成为专业化CXO似乎是业内共同寻求的应对之策。
眼下,扎根明星赛道、专精某一垂直领域的CXO,无疑符合投资机构的审美。受益于多肽药物、ADC药物和小核酸药物的火热,CXO赛道也水涨船高。
上半年,毅达资本参与了美诺医药的战略投资。在ADC药物爆火之前,美诺医药已经深耕ADC平台长达10余年。另外,它亦是国首家专注于药物基因毒性杂质研究的企业,目前仍处于国内该领域的领头地位。
泰煜投资和泰鲲基金则共同投资了泰楚生物的A+轮。泰楚生物成立于2020年,可为各类新药研发和生产提供量身定制的单一及组合业务板块的CRO+CDMO技术服务。目前,其在抗体药物发现、高端制剂递送系统开发及生产,小核酸药物合成、化学修饰与偶联等领域皆有布局。
此外,前沿技术如AI、智能化带来的变革,同样是一些投资机构下注的方向。2024年年初,启明创投一周内便接连投资镁睿化学和奥素科技。
前者是镁伽科技孵化的化学合成CRO,通过自动化、智能化平台为新药研发缩短时间,并降低相关成本,摆脱药化合成高度依赖手工操作的现状;后者则是消费电子半导体技术和生命科学领域相结合的产物,打造了具有全球领先的有源数字微流控液滴操控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启明创投已连续两轮增资了奥素科技。其依托自主研发能力开发出了单细胞领域的尖刀产品,面向一片蓝海市场,是启明创投不断下注的主因。
而代表着未来医学发展趋势的细胞疗法和再生医学,继续受到投资机构的热捧。上半年,出手最多的前10家机构里,就有5家在早期阶段加码了这一赛道,集中在A轮左右,这5家机构分别为启明创投、泰煜投资、泰鲲基金、天士力资本和元禾原点,总计投出了6家企业。
其中,泰煜投资和泰鲲基金都参与了羿尊生物的A+轮融资,其专注在实体肿瘤治疗及异体细胞通用型技术方面,而这正是当前细胞疗法的创新方向之一。
04
CVC和国家队活跃
2024年上半年,逆势出手的佼佼者们,已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医疗健康行业前景的乐观,和对创新的情有独钟。而在上述10家投资机构中,CVC(企业风险投资)和国资背景的机构是尤为引人注目的两类。
CVC方面,泰格医药旗下的泰煜投资和泰鲲基金分别参与了13起投资和10起投资。其中,创新药项目达到16个,医疗器械项目5个。
谈起生物医药领域的CVC,泰格医药是绕不过的一家。公开资料显示,泰格医药直接参股/控股的私募基金有7家,子公司泰煜投资下有7只备案基金。
成立于2014年的泰煜投资,是泰格医药旗下独立的风险投资机构。该机构聚焦于早期及成长期的医疗健康领域的股权投资,投资组合涵盖了医疗器械、生物医药、CRO和保健食品。
过去一年半的寒冬里,泰煜投资的投资势头尤为迅猛,今年上半年的投资项目数已接近2023年全年的14个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药和械,泰煜投资还参与投资了两家其他赛道的企业,分别为类器官企业黑玉科学和再生医美新材料企业思元医疗。前者所在的类器官赛道是一个新兴领域,被认为有望颠覆动物实验行业。近些年,不少药企正通过合作授权、投资等方式涌进这一赛道。
较晚成立的泰鲲基金,同样出手大方。2021年,泰格医药出资98亿元,与杭州资本和杭高科创合作设立泰鲲基金,以此抓住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机遇。
据悉,泰鲲基金采用市场化运作,重点关注创新型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医疗服务、医疗信息化、数字疗法、智能制造、营养健康等企业,覆盖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2023年寒冬之际,泰鲲基金总计投资了19个项目,这一势头在今年似乎也有增无减。
CVC之外,国家队在资本寒冬里的活跃程度则有目共睹。仅是出手前10名的投资机构里,就有3家投资机构属于“国家队”,分别是深创投、锡创投和元禾原点。
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投资机构,“国家队”在上半年看起来更偏好医疗器械领域,总计投资了14个医疗器械项目,6个创新药项目。
一方面,政策鼓励让国内医疗器械创新力量喷涌,高端设备和高值耗材呈现更多“国产替代”趋势;另一方面,资本投入体量较小,研发周期更短,更易商业化的创新医疗器械显然更“耐寒”,加之其产业链优势,引来不少国家队入场。
依托深圳的硬科技产业发展,深创投近些年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持续加码。
具体到上半年,深创投是国家队中出手最多的一家。其投资的10个项目中,有6家均为创新医疗器械公司,涉及神经介入、肿瘤微创介入领域的创新医疗器械、心肺转流器械等。
其中,深创投追投了三家公司,分别是汉诺医疗两轮近2亿元的融资、2022年参与B+轮融资的励楷科技,以及2022年参与股权转让的华迈医疗。
除了励楷科技,汉诺医疗和华迈医疗的特质,或是备受资本青睐的原因——作为拥有国内首个国产体外膜氧合(ECMO)产品的公司,汉诺医疗打破了ECMO设备100%被海外厂家垄断的局面。而华迈医疗凭借人工骨修复材料,闯入的则是再生医学的一片蓝海。
在医疗器械领域同样深耕的还有无锡。2023年,无锡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首次突破2000亿元。眼下,围绕“创新、制造两头发力”的思路,无锡正在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模式,积极布局合成生物、细胞基因疗法、高端医美等新赛道,以及生医工结合和CXO赛道。
作为一家本土化的投资机构,锡创投上半年所投项目所覆盖的赛道,与上述不谋而合,总计出手7个项目,布局方向为高端仪器设备、神经介入、细胞疗法等。
值得注意的是,CVC与区域资金的联动似乎愈发频繁。过去一周里,百洋医药和苏州、片仔癀和漳州、百花医药和川渝地区、东亚药业和浙江均联手设立了大健康基金。眼下,尽管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环境充满挑战,但国家队和CVC的不断助力,无疑在为行业注入新活力。
而不同于往年,当市场泡沫破裂,更多投资机构的布局正在愈发深入和精准。押注真正创新的项目,成了各家所求。可以预见,随着投资机构持续加码医疗健康,产业也有望迎来下一轮春天。
END
内容沟通:郑瑶(13810174402)
医药代理商产品交流群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
银发经济市场机遇交流群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
左下角「关注账号」,右下角「在看」,防止失联
100 项与 杭州亦立医药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杭州亦立医药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