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Randomized, Controlled, Open-label, Multicenter Clinical Study of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With TY-CZ-9999 Ozone Therapy System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medical ozone therapy system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100 项与 宁波天益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宁波天益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今日,山东威高血液净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高血净”)上市敲钟,登陆上交所主板,股票代码为603014。此次IPO,威高血净以每股26.5元的价格发行4113.9407万股,预计募集总额约为10.9亿元。作为血液净化领域龙头,威高血净2024年的营收约为36.04亿元,血液净化业务营收占比约98.07%。而健帆生物、三鑫医疗、宝莱特、天益医疗、山外山等上市企业,其血液净化业务同期的营收分别为26.7亿元、12.17亿元、8.04亿元、2.31亿元、5.13亿元。血液净化行业相关企业及业务概述从营收规模和市场格局看,威高血净是国内血液净化领域毫无争议的第一龙头:2023年,威高血净在国内血液透析器领域的市场份额占比为32.5%,位列全行业第一;在国内血液透析管路领域的市场份额占比为31.8%,位列全行业第一;独家销售的血液透析机在国内血液透析机领域的市场份额占比为24.6%,位列全行业第二……截至目前,威高血净的销售网络覆盖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超6000家医院、透析中心等医疗机构,其中超1000家三级医院。威高血净是如何在短短20年内从0发展为“中国血透之王”的?其又将如何继续影响未来血液净化领域市场格局?01站在日机装、泰尔茂肩膀上的中国血透之王血液净化行业极为庞杂,包含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等细分市场,涉及医用设备、耗材、药品及其他配套产品。血液透析治疗过程示意图,图片来自于招股书以血液透析为例,相关医疗器械可分为血液透析设备和血液透析耗材。血液透析设备包含血液透析机、血液透析用水处理设备等;血液透析耗材包含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透析粉/液、穿刺针等。每一类产品均有其独特的壁垒。血液透析过程中涉及的医疗器械2004年,威高血净由威高股份及其他自然人共同出资设立,威高股份持股比例为70%。自成立之初,威高血净就专注于血液净化领域。当时,国产血液净化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产品国产化率极低,市场基本被国外厂商垄断。鉴于垄断格局、市场需求及产品技术壁垒,威高血净首先将自身资源和精力优先集中于血液透析器和血液透析管路等血液透析耗材产品。2005年,威高血净推出其首个自主研发的血液透析器,打破海外垄断。产品上市之后,威高血净并未停止创新研发的脚步,而是加大力度攻克上游“卡脖子”技术,并结合临床需求持续迭代产品,提升产品性能。具体来说,血液透析膜是血液透析器中的核心组件,也是技术壁垒较高的卡脖子产品。对此,威高血净从创立之初就开始投入研发,并于2008年推出第一款聚砜膜透析器,初步实现国产血液透析器的制造。此后,威高血净持续研发,逐步推出了机械强度大、化学稳定性高、生物相容性好、中大分子溶质清除率高的聚砜空心纤维膜。基于在血液透析膜技术上的突破,威高血净自主研发出的血液透析器系列产品也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如其产品在清除率、超滤系数、筛选系数等关键指标上接近、媲美或超过国外领先厂商主流产品。另一方面,在产品放量销售之后,威高血净根据临床意见反馈,及时优化迭代产品。2008年,其创新推出低通量F系列血液透析器;2013年推出高通量HF系列血液透析器;2017年推出中通量血液透析器……威高血净的血液透析器迭代升级历程不止是血液透析器,威高血净还于2006年自主研发出首个血液透析管路产品,并在上市销售过程中持续优化产品。到了2010年,威高血净已在血液透析耗材行业积累了较为广阔的销售渠道,血液透析器和血液透析管路也已在国内市场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此时,为了增强公司竞争力,威高血净参考费森尤斯医疗、贝朗医疗等外资厂商的产品布局,计划将产品品类由血液透析耗材拓展至血液透析设备,完善产品布局。不过,血液透析机具有极高的技术壁垒,其由体外血液循环系统及透析液循环系统组成,极为复杂。腹膜透析液则属于药品,在技术路线、生产工艺等方面与血液透析耗材明显不同。该阶段的威高血净主要涉足血液透析耗材相关领域,暂不具备研发和生产血液透析机、腹膜透析液所需的技术、人员和生产设备。此种背景下,为了更高效、快速的扩大产品布局,威高血净选择与跨国巨头合作,引入世界领先的血液透析机和腹膜透析液产品及其生产技术,并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销售。跨国巨头企业则借助威高血净的销售网络优势拓展中国市场,增加营收,实现双赢。2010年4月,威高血净与老牌血透龙头企业日机装签订合资经营合同:双方将共同设立合资企业威高日机装,从事血液透析机的研发和生产工作。与日机装合作后,威高血净旗下合资企业威高日机装于2012年推出其首个血液透析机产品,并由威高血净开始销售。此后,威高日机装持续提升产品性能、增加使用功能,推出新的血液透析机型号,以满足临床需求。例如,2021年,威高血净与高日机装合作推出了针对中国市场的高端血透设备DBB-EXA ESS。其是国内首个量产的拥有全自动透析辅助系统的血液透析机。相较于传统产品,该透析机拥有透析全自动系统,可一键全自动预充、一键全自动引血和回血、一键全自动紧急补液。依靠日机装的产品技术优势及威高血净的销售网络优势,威高日机装生产的血液透析机迅速占领市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3年,威高血净获授权独家销售的血液透析机在国内血液透析机领域的市场份额占比为24.6%,位列全行业第二,仅次于费森尤斯医疗。借助血液透析机带来的市场份额优势及产品组合优势,威高血净的血液透析器和血液透析管路等耗材也高速增长:2023年,其在国内血液透析器领域的市场份额占比为32.5%,位列全行业第一;在国内血液透析管路领域的市场份额占比为31.8%,位列全行业第一。腹膜透析液产品方面,威高血净于2012年与全球知名企业泰尔茂签订合资经营合同:共同设立合资企业威高泰尔茂,从事腹膜透析液的研发和生产工作。2018年,威高泰尔茂取得首个腹膜透析液药品注册证,并由威高血净开始销售。之后,威高泰尔茂还开发了中性、低GDP双室袋腹膜透析液,并于2022年取得了药品注册证。截至目前,威高血净已布局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两大战略方向,完成了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血液透析机、腹膜透析液等血液净化主要产品线的全覆盖,并同步销售血液灌流器、透析粉/液、穿刺针、腹膜透析用碘伏帽等透析配套产品,成为国内产品线最为丰富的血液净化厂商之一。在成为“中国血透之王”后,威高血净仍在加大力度投入研发。招股书显示,其正布局研发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透析器,且第四代透析器正处于注册报批阶段,预计2026年获批上市。威高血净还将研发便携式CRRT装置、透析液过滤器等其他血液净化产品,进一步完善公司产品组合。依靠完善的产品组合及综合血液净化解决方案,威高血净有望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并持续突破市场天花板。02六大上市企业,产品布局有何差异?目前,国内血液净化行业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如健帆生物、山外山、宝莱特、天益医疗等。这些企业在血液净化领域均布局了“设备+耗材+透析液”,不过各企业的主要产品及产品侧重略有差异。例如,健帆生物布局了血液灌流器、血液净化设备、血液净化机、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浓缩液、血液透析管路等诸多产品。其核心产品为血液灌流器,2024年占总营收的比例达86.23%。凭借血液灌流器的高单价,健帆生物的整体毛利率超80%(血液灌流器毛利率85%)。山外山则主要布局连续性血液净化设备(CRRT)、血液透析机、血液灌流机、血液透析浓缩液、血液透析干粉、血液透析器等产品。其核心产品为血液透析设备(CRRT及血液透析机),2024年占总营收比例约66.67%。此类产品属高端产品,毛利率约为55.91%。三鑫医疗、宝莱特、天益医疗等企业也实现了“设备+耗材+透析液”布局。不过其主要产品是血液透析管路、血液透析干粉/透析液等,毛利率相对较低。与上述企业不同,威高血净的核心业务是血液透析器。2022-2024年,威高血净的血液透析器分别营收17.5亿元、18.34亿元、18.38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53.04%、53.13%、52.01%。而血液透析器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其毛利率超过60%。数据来源于招股书血液透析机是威高血净的第二大业务。该产品受招投标延迟等因素影响,收入有所下降。2022-2024年,血液透析机分别营收6.6亿元、6.5亿元、6.19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从2022年的20%将至2024年的17.54%。随着招投标工作正常开展及医疗设备大规模更新项目落地,预计该业务将恢复到高增长状态。另一核心业务是血液透析管路。2022-2024年,威高血净的血液透析管路销量增长明显。2022年,其血液透析管路销售数量为3006万套,2024年则达到3900万套,增幅约29.74%;受此影响,血液透析管路业务营收也从2022年的4.1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95亿元。总的来看,威高血净的营收主要来自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机、血液透析管路、腹膜透析液和其他透析配套产品,产品结构相对稳定。同时,威高血净在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管路、血液透析机等细分市场中,市占率均排在行业前列。03压力袭来,多方向寻找第二增长曲线近两年,医疗设备行业命途多舛,血液透析设备市场也不例外。2023年,受医药反腐政策影响,医疗设备招投标项目纷纷延迟或取消,其整体招采金额同比下降约20%。该影响持续到2024上半年。根据国信证券研究报告:2024上半年,全国医疗设备中标总金额仅为520亿元,同比降幅高达35%。另外,河南牵头二十三省联盟、京津冀“3+N”联盟等省级联盟于2024年开始落地执行血液透析耗材带量采购,集采产品包含血液透析器及血液透析管路。毫无疑问,集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血液透析耗材的价格。不过,对威高血净而言,集采使其实现“以价换量”,提升市场份额。在河南牵头二十三省联盟集采中,威高血净的血液透析器和血液透析管路均成功中标,且采购量占同类产品年度全部采购量的26.93%和25.62%,均位居第一。集采落地实施以来,威高血净旗下血液透析器和血液透析管路的平均出厂价分别同比下降约16%、11%;但其销量分别同比增长约23%和21%。可以看到,销量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价格下降的影响。威高血净预计:集采将有利于产品创新性强、品类丰富、质控严格的行业头部企业,淘汰一部分落后的中小企业,加速提升市场集中度。同时,面对集采,威高血净还通过开发高自动化装备并导入生产系统以实现降本增效;通过降低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提升竞争力,如其2024下半年销售费用率已下降至16.7%,管理费用率已下降至约4.4%。在上述医疗行业整顿加集采背景下,威高血净2022-2024年主营业务的营收分别为32.94亿元、34.5亿元、35.3亿元,呈逐年增长态势,可见其竞争力及业务增长韧性。值得一提的是,威高血净的创新产品在收入增长方面做出一定贡献。如其血液透析滤过器产品销售收入从2022年的4083.16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33亿元,增幅达225.73%;其中性腹膜透析液的销售收入从2022年的4.35万元增至2024年的8649.31万元,增幅达198734.71%。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及集采带来的降价影响,威高血净还通过其他举措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例如,威高血净正加大力度拓展海外市场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2022-2024年,威高血净的境外收入分别为6399万元、1.26亿元、1.95亿元,2023、2024年分别同比增长96.91%、54.76%,增速明显。考虑到带量采购的执行及海外业务的拓展,威高血净初步测算:受益于销售收入的增长,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18%至13.49%。利润方面,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12%至13.43%。此外,在终末期肾病患者数量增长、医保支付支持、透析渗透率提升的背景下,预计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我国血液透析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116亿增至2025年的211亿,并于2030年达到515.15亿元。随着市场规模增长及海外市场开拓,预计威高血净等国产龙头企业将进入新的快速增长周期。*封面图片来源:神笔PRO如果您认同文章中的观点、信息,或想进一步讨论,请与我们联系;也可加入动脉网行业社群,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近期推荐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信息和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动脉网,未来医疗服务平台
析设备企业三鑫全球血液净化市场一直由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企业主导。而今,过去籍籍无名的中国企业开始大放光彩。
近期,一家中国血液净化耗材企业买下了日本血透巨头与美敦力CRRT相关业务。宁波一家上市公司天益医疗推进了两笔并购:一是4亿元买下了老牌血透龙头日机装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业务,日机装是全球领先的日本血液透析设备制造商,亚洲透析机市场份额超过30%,欧洲市场占有率超过15%。
二是拟1199万欧元跨境收购美敦力旗下BELLCO CRRT滤器业务。Bellco是血液透析和体外血液净化系统的知名品牌,在2016年被美敦力收购。
CRRT主要用于急性危重患者的血液净化治疗,在ICU重症救治、多器官衰竭等复杂病症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通过两笔收购,天益医疗成为中国首家具备在全球范围内提供 CRRT 整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此前,天益医疗主要产品是透析管路,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1亿元。
这两笔收购折射出血透行业新趋势:全球化和产业链垂直整合已势不可挡。
01
CRRT市场格局变化?
天益医疗收购的CRRT设备和滤器是ICU中重要产品。
CRRT设备的技术门槛构筑起行业护城河。CRRT对于产品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较高,研发生产壁垒较高。
与普通血液透析400-500ml/min的血流速度不同,CRRT通过100-200ml/min的低速运转实现持续净化,不仅能清除小分子毒素,更能有效处理中大分子毒素。
CRRT市场曾迎来爆发式增长。新冠疫情后的ICU建设潮带动CRRT市场快速增长,拉动了国内相应企业健帆生物、山外山医疗业绩爆发。
山外山在2023年初医疗机构采购项目中获得大量CRRT订单,营收及利润增速显著上升。2023年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亿元和1.9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0.65%和228.34%。
CRRT市场仍然在持续增长中。一位业内人士表示:“CRRT设备的终端客户正在从中心城市三甲医院向区县基层医院延申,CRRT设备的市场容量还在持续提升。”
此外,CRRT的多科室应用拓展也是CRRT市场增长驱动力。CRRT设备目前主要应用于ICU患者。CRRT应用从重症向感染科、心外科、呼吸科、肝胆科、免疫科、皮肤科等多个科室的拓展,也有望提升CRRT市场容量。
当前CRRT市场呈现“外资主导、国产追赶”的竞争态势。万益特(原百特肾科业务)、费森尤斯等外资品牌仍占据半壁江山,但以健帆生物、山外山为代表的国产厂商正快速崛起。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收购使天益医疗直接获得日机装成熟的CRRT技术体系,日机装旗下的Aquarius系列CRRT设备,作为国内装机量较大的主流设备之一,其技术转移将直接助力天益医疗抢占国内CRRT市场制高点。
这种"技术引进+自主创新"的路径已有成功先例。2010年威高集团通过与日机装合资获得透析机核心技术,最终实现国产血透机市场份额22.1%的突破。如今历史重现,天益医疗的并购不仅意味着CRRT设备国产化进程提速,更将带动配套耗材产品的协同增长。
02
产业链垂直整合趋势
天益医疗两笔收购也与行业动向息息相关,标志着国内血液净化行业正式迈入深度整合期。
当下,国内血透市场医保控费压力明显,血透耗材进行了多次省级联盟集采,血液净化主要产品价格下降明显,企业盈利能力受到影响。2024年1月,河南省牵头完成的24省联盟血液透析耗材集采,最高降幅74%,平均降幅 48.51%。
中国血透市场曾长期处于"各自为王"的产业格局,威高、宝莱特、山外山、三鑫医疗、健帆生物等企业各自盘踞设备、耗材等细分领域。但随着集采常态化推进,单品毛利率被压缩。
血液净化耗材、设备主要品牌 数据来源:山外山招股书
华创证券研究显示,行业正经历从“快速成长期”向“整合期”的关键转折,企业正通过纵向并购打通“设备+耗材+服务”闭环,构筑成本护城河。
我国透析行业发展预测,华创证券
国内企业如山外山、威高血净、宝莱特、三鑫医疗等也已完成产业链垂直布局。
国内外血透器械企业布局
天益医疗近期连续两起并购动作,恰是这场产业整合的注脚——当医保控费浪潮席卷而来,通过垂直整合构建全产业链竞争力,正成为国内企业的生存法则。
全球血透龙头费森尤斯的崛起之路,为中国企业提供了绝佳范本。这家从德国药剂作坊起步的企业,用半个世纪完成三次关键跨越:1966年切入透析领域;1983年攻克聚砜纤维膜核心技术;2000年后,在美国医保重视血透患者费用控制导致下游产业整合浪潮时期,大规模并购实现业务扩张,成为全球最大透析服务商。
费森尤斯核心战略始终围绕"技术纵深+服务延伸"展开,最终形成覆盖耗材生产、设备研发、透析服务的完整生态,攫取全球超30%市场份额。
当国内企业走完了产业链整合这一步,接下来如何在产业整合期生存?
中期决战产业链:国内先行者正加速整合步伐,通过并购自研补齐透析机、透析器、灌流器等产品矩阵。但真正的考验在于实现"1+1>2"的协同效应——耗材销售带动设备装机,设备保有量反哺耗材用量,形成自增强商业闭环。
长期决胜创新力:当行业步入成熟期,胜负手将转向材料创新。目前国内高端透析膜依赖进口,合成膜技术突破,才是冲击全球高端市场的通行证。
03
出海成为CRRT市场新增长点
在完成本土整合后,真正的较量将在海外市场展开。
当天益医疗以“蛇吞象”之势接连拿下日机装、美敦力CRRT业务时,中国血透企业的全球化野心已跃然纸上——这两笔收购绝非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直指海外市场的精准卡位。通过获得日机装在德国、比利时、泰国等地的实体网络,天益医疗一举打通CRRT设备出海通道,与既有耗材业务形成“设备+耗材”双轮驱动,成为中国首个具备全球CRRT全方案供应能力的破局者。
天益医疗并非第一个看到海外市场潜力的血液净化企业。从十年前,国内血液透析企业就开始在多个国家开始准入,完成准入和经销商后,近年来产品开始放量。
在血液净化市场,国内企业已经在海外市场初尝胜果,开始迎来收获期。
健帆生物、山外山的财务数据显示,海外收入已经成为国内血液透析企业增长引擎。山外山表示其2024年前三季度海外出口业务超9000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2.06%,山外山的血液透析机已经成功出口到亚洲、欧洲、中东、南美洲、非洲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在俄罗斯装机200台,2025年预计将在墨西哥和巴西陆续装机,海外出口量占公司血液透析机总销量的50%。
健帆生物2024年上半年公司海外收入同比增长 64%,已启动全面出海战略,在超过90个国家完成了准入。
健帆生物创始人董凡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出海业绩还未上量。目前我们海外市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重点国家,今年先开拓10个重点国家,并派人常驻,非重点国家就发展当地的经销商。明年再做10个重点国家,慢慢把全世界的门推开。并且要通过学术会议专家引领的战略推动海外业绩增长。
宝莱特2023年度出口收入为 2.48 亿元,约占营业收入的 21%,出口收入主要以监护仪产品收入为主,血透系列产品也有出口业务,其中血液透析设备、透析器、透析液过滤器等产品已在海外销售。
另一家血液透析设备企业三鑫医疗2024年上半年血液净化业务实现收入5.2亿元,增长25.55%,透析设备出口增长同样是业务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国内血液净化企业出海增长的关键,在于精准抓住了发展中国家市场的爆发需求。从全球市场来看,血液净化产品,以德国、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国家技术实力强大,同时进入壁垒较高,不是国内血透出海的主要目的地。除了俄罗斯,由于多家欧美血液透析企业退出俄罗斯市场,给国内企业带来增长机会。
而大部分新兴国家缺乏血液透析产品核心技术,对于进口产品依赖度较高,与中国制造供需匹配。在东南亚地区,医疗基础设施处于快速建设期。例如印尼过去十年医院数量增加了1000家,对于基础医疗设备需求庞大,尤其是生命支持设备。
一位国内血透企业出海业务负责人表示:“国内血透企业凭借过硬的产品品质和价格,在印尼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在新兴市场,南美巴西、中东沙特、墨西哥等新兴市场都是国内血液净化出海布局重点的市场。
而在新兴市场,拥有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更具竞争优势,血液净化领域包括透析器、透析管路、灌流器、透析液/透析干粉,拥有血液透析一站式解决方案的企业能够增强客户粘性,更好地开拓海外市场。
血液透析属于刚需治疗,长期来看,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稳定,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数量每年的增加也较为稳定。全球血液净化市场还将持续扩容。那些既能驾驭产业链整合的艺术,又深谙技术创新之道的企业,或将复制费森尤斯的传奇,在全球血液净化版图上刻下中国坐标,期待国内企业从贸易出海到品牌出海。
参考资料:
“益”起学丨CRRT设备一览——天益医疗
盘点25家血透机企业——思宇MedTech
血透行业:需求端潜在空间巨大,供给端迎来多重机遇——华创证券
“青蓝接力 珠商访谈” 之对话董凡主席精彩内容回顾——珠海市工商联总商会
山外山董事长高光勇:科技创新是成功的核心武器——新华社
*封面图片来源:神笔PRO
如果您认同文章中的观点、信息,或想进一步讨论,请与我们联系;也可加入动脉网行业社群,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近
期
推
荐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动脉网,未来医疗服务平台
全球医疗行业每日重点资讯
文 | 苏丁
企业动态
2月24日,成都高新区与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签约。华润医药拟在成都高新区打造华润医药西部创新中心,着力建设华润医药医疗器械创新及产业化基地、华润医药区域细胞制备中心等项目,双方还将合作设立创新产业基金,重点投向化学创新药、生物药、疫苗、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覆盖早中期、并购类、成长类、拟上市类等各阶段项目。
Tatweer Medical Industries与中国医疗器械制造商迈瑞医疗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将建立埃及第一家超声设备制造工厂。第一台埃及本土制造超声设备计划于今年4月上市,预计年生产能力约2500台。此外,该项目还将对埃及技术人员和工程师进行培训,以促进技术转让和技能发展。
美国制药商安进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罗伯特·布拉德韦在印度南部新技术中心的落成典礼上说,安进公司今年将向该中心投资约2亿美元,并计划进一步投资。安进公司去年宣布了其在印度开设“技术与创新”中心的计划,该中心的重点是增加对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的使用,以支持新药开发。
美国私募巨头KKR集团已同意以4亿美元收购印度医院运营商HealthCare Global Enterprises的控股权,增加了在印度医疗保健行业的投资。KKR将从CVC Capital Partners手中收购HealthCare Global至多54%的股份,并全权控制其运营。HealthCare Global创始人阿贾库马尔(BS Ajaikumar)将担任非执行董事长,专注于临床、学术和研发工作。总部位于班加罗尔的HealthCare Global成立于1989年,是印度最大的癌症医疗服务提供商之一,拥有25家医疗中心。
葛兰素史克公司发表声明,开始实施股票回购计划,首批回购金额高达7亿英镑。首批回购预计将于2月24日开始,并于6月13日前完成。
黑石集团正就收购Summit Partners支持的疫苗管理公司VaxCare Corp. 进行深入谈判,交易金额约为17亿美元(包括债务)总部位于奥兰多的VaxCare为医疗机构和卫生系统提供了一个平台,用于管理疫苗和避孕设备的库存、计费和跟踪。私募股权公司Summit于2020年投资了VaxCare。
在诺华和罗氏去年实现销售额增长后,这两家瑞士制药巨头正在向其首席执行官提供更高的薪酬方案。根据诺华的年度报告 ,首席执行官Vas Narasimhan 2024年的整体薪酬按赠款价值计算增长了6.9%,达到1420万瑞士法郎。罗氏年度报告显示,首席执行官Thomas Schinecker的2024年薪酬略高于1000万瑞士法郎,比2023年增长了4.6%。
勃林格殷格翰宣布任命Brian Hilberdink为U.S. Human Pharma总裁。Hilberdink将在培养公司文化和为患者带来有意义的影响方面发挥关键作用。Hilberdink在制药行业拥有超过25年的经验,专注于推动影响力和绩效,并培养一种敬业和负责任的文化。他最近担任LEO Pharma的执行副总裁,担任北美地区负责人和美国附属公司总裁。在加入LEO Pharma之前,他曾在诺和诺德担任过多个高级职位。
美国司法部近几个月对医疗保险巨头联合健康集团(UnitedHealth Group)的医疗保险计价行为展开了调查。美国司法部正在调查联合健康记录诊断的做法,该公司被怀疑从联邦医疗保险优势计划中获取额外的利益。联合健康将未治疗过的疾病诊断添加到患者的病历中,使得美国联邦政府在2021年增加了87亿美元的额外支出。不过,联合健康称该报道为“错误信息”。
波罗的海制药公司Grindeks继续通过进入新的出口市场来加强其全球影响力。今年,Grindeks的产品将首次运往巴拿马。该公司的出口市场已经包括智利、墨西哥、澳大利亚、新加坡、菲律宾和欧洲大部分国家。活性药物成分也出口到日本、韩国和美国。Grindeks是世界卫生组织的预先认证供应商,向联合国人口基金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提供人造注射剂。
宁波天益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其实际控制人成功收购日本日机装株式会社(Nikkiso Co., Ltd)全球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业务。天益医疗是国内血液净化领域的领先企业,日机装株式会社为日本知名的血液透析设备制造商。本次投资金额约4亿元。
瑞康医药公告,公司下属子公司吉祥山(山东)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关联方烟台衡悦健康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的浙江衡玖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76.01%股权,交易金额为1.51亿元。浙江衡玖整体估值为1.99亿元,交易完成后,浙江衡玖将成为瑞康医药的合并报表子公司。
圣方医药研发正式更名为“太美智研医药”,重新定位为“AI驱动的临床研发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仅在AI整体规划、AI中心筛选、AI患者招募、AI智能运营、AI统计分析等领域,太美智研就有超过50套AI应用正在替代或赋能传统流程,部分领域如PV报告处理超90%的人工作业已被AI替代,AI自动化统计编程更能够将数据处理全流程由30天缩短至一周内,实现数据分析结果的自动输出。
深圳瑞德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近日完成超5亿元C轮融资,由松禾资本、基石资本、常德兴鑫、白银科键、常德德源共同投资。C轮融资将重点用于产能建设和新品研发。
普洛药业宣布正式启动AIGC工作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该平台将着力构建算力中心,依托本地化部署AI大模型及文件密级体系,在确保公司核心数据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定制化模型训练实现对各场景效率提升的精准赋能。
产业动态
诺和诺德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确定Wegovy和Ozempic的短缺问题已经解决。FDA的评估确认,这些处方GLP-1药物的美国供应量现已满足或超过美国当前和预计的需求量。诺和诺德将继续每周七天、每天24小时运营生产设施,并定期向批发商发运所有剂量的Wegovy和Ozempic。诺和诺德为提高产能做出了巨大努力,仅今年就在美国投资了65亿美元。
辉瑞公司宣布,距离其B型血友病基因治疗药物fidanacogene elaparvovec(在美国名为Beqvez,欧洲名为Durveqtix)上市不到一年,便决定停止该产品的开发和商业化活动。Beqvez于去年四月在美国获得批准,并自七月起在欧洲上市,该治疗的价格为350万美元。辉瑞声明,“血友病基因疗法目前患者和医生的兴趣有限”。在Beqvez退出市场后,辉瑞没有剩余的商业或临床阶段基因疗法正在开发中。
勃林格殷格翰宣布,其在研肺纤维化疗法口服磷酸二酯酶4B(PDE4B)抑制剂nerandomilast的上市申请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的受理,用于治疗成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此前,该疗法已被CDE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以加速其在中国获批上市的步伐。
亚马逊云科技与癌症研究机构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达成合作,利用人工智能(AI)、高性能计算(HPC)等云技术加速癌症领域的研究突破。MSK可以利用大型语言模型突破AI模型构建中的数据质量瓶颈。
信达生物宣布,伊匹木单抗注射液(CTLA-4单抗)联合信迪利单抗用于可切除的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型(dMMR)结肠癌患者的新辅助治疗的新药上市申请(NDA)已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程序。伊匹木单抗是首个递交NDA的中国研发的CTLA-4单抗,同时,这也是信迪利单抗奠定其肿瘤免疫治疗领先品牌的又一里程碑。
华东医药全资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签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其代理申报的创新产品三类医疗器械经皮肾小球滤过率测量设备注册申请获得上市批准。由经皮肾小球滤过率测量设备和Lumitrace(瑞玛比嗪,Relmapirazin)注射液共同组成的MediBeacon Transdermal GFR System(TGFR),为中美华东与公司美国参股子公司MediBeacon Inc.合作开发,已于2025年1月获得美国FDA批准,是全球首个获批用于肾功能正常或受损患者肾功能评估的床旁产品。
联系美通社
+86-10-5953 9500
info@prnasia.com
100 项与 宁波天益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宁波天益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