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美中嘉和医学技术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美中嘉和医学技术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死亡、上市、买药、罚款、被查,为关键词图/视觉中国No.12300万元一针的高价药,出现第二例死亡曾刷新世界最贵药物榜单的Elevidys疗法,问世两年后,三个月内就出现了两例死亡,目前药企已宣布主动暂停一项正在进行中的临床试验。据媒体报道,Sarepta Therapeutics近日披露,其旗下基因疗法Elevidys在临床应用中再次出现致命性不良反应,一名接受治疗的患者因急性肝衰竭死亡,这是该疗法上市以来报告的第二例相关死亡事件。Elevidys疗法主要针对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这是一种罕见肌肉萎缩症。目前,Sarepta Therapeutics暂停了Elevidys 的全球货物发运;负责 Elevidys美国以外市场商业化的罗氏,也在同一天宣布暂停给患者输注药物。2023年6月,Elevidys获得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快速批准。该药定价为320万美元(约合2299万元人民币)一个疗程,成为当前全球第二贵的药。Elevidys 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的DMD基因疗法,其说明中明确标注了“急性肝损伤”风险,自上市以来已在超过800名患者中应用。此前并未报告致死性肝损伤案例。但两次导致患者死亡的事件凸显了基因疗法在真实世界中的复杂风险分层需求——患者基线状态(如感染、肝病)可能显著影响治疗结局。同样的,该事件暴露了加速审批模式下安全性数据的局限性:尽管临床试验中未观察到致死性肝衰竭,但大规模应用后可能暴露罕见或特殊人群的风险。No.2花6.62亿元,58同城要复制一个美团买药?近期,58同城,跨界收购了一家上市药企。以“糖尿病”主药为核心产品的易明医药披露的一则实控人变更公告显示,前实控人高帆以15.1元/股的价格,将持有的23%股份转让给了北京福好企业管理(下称“北京福好”)。此次交易完成后,高帆的持股比例降至2.59%,北京福好将以6.62亿元收购公司原实控人高帆持有的4385.59万股股份,占易明医药总股份的23%。公告披露的信息显示,股权穿透后,北京福好的实控人为姚劲波与其配偶戴科英。姚劲波是58同城创始人。据媒体分析,高帆虽然转让了控股权,但并不等于从易明医药完全“退场”。高帆目前持有易明医药约4880.04万股,持股比例为25.59%,完成交易后,仍持有2.59%的公司股份。更重要的是,转让协议中规定,受让方“北京福好”需保障转让方高帆拥有易明医药现有业务板块的独立运营权。易明医药的糖尿病主药“米格列醇片(奥恬苹®)”所占市场份额在全国位列榜首,也是易明医药近年来的主要营收来源。2022年至2024年,米格列醇片分别为易明医药贡献营收3.26亿元、3.36亿元和4.74亿元。此次姚劲波入主易明医药,可能像美团一样,瞄准了医药消费场景的“最后一公里”。No.3一家民营肿瘤专科医院上市6月23日,佰泽医疗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招股书显示,佰泽医疗旗下一共有八家医院,其中北京京西肿瘤医院、天津石氏医院、天津南开济兴医院、太原和平医院、合肥佰惠医院及武陟济民医院,这六家医院为营利性医院。另外两家黄山首康医院、太原市万柏林区和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非营利性医院。从营收结构来看,佰泽医疗收入主要来源就是这六家营利性医院。招股书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佰泽医疗医院业务贡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7%、75.9%、80.1%。其营收主要是,通过提供包括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在内的医疗服务;管理及运营公司体系内的医院中的两家民营非营利性医院并从中收取管理费;供应药品、医疗设备及耗材。佰泽医疗上市,加上此前的盈康生命、海吉亚医疗、美中嘉和,肿瘤医疗服务已有四家上市公司,成为上市公司最为密集的严肃医疗专科领域之一。No.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局长于文明被查6月22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局长于文明涉嫌严重职务违法,目前正接受国家监委监察调查。据公开资料,于文明,1963年6月出生,山东单县人,拥有医学硕士学位和研究员职称,1988年8月参加工作。于文明长期在医药系统工作,曾任中国中医药报社记者、编辑,中国中医药报社中药与通联部副主任,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主任,2004年4月出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并于2007年5月任农工党北京市主委,2017年12月任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2018年6月,于文明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2023年7月卸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他还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届理事会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副部级单位,职能包括承担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及临床用药等的监督管理责任,规划、指导和协调中医医疗、科研机构的结构布局及其运行机制的改革等。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通报明确指出于文明“涉嫌严重职务违法”。具体案情尚待调查公布。No.581岁陆克平,尚在缓刑又被罚款600万元6月20日,根据江苏省监管局最新的行政处罚书显示:陆克平多次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受到刑事处罚,始终未告知江苏阳光、*ST四环,导致上述两家公司未能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决定对其给予警告,并处以600万元罚款。陆克平出生于1944年11月, 1979年,陆克平出任江阴市精毛纺厂党支部副书记。1986年,42岁的陆克平任江阴市精毛纺厂党支部书记兼厂长。1993年,江阴市精毛纺厂改制并成立了阳光集团,陆克平任董事长。随着江苏阳光上市,陆克平开始涉猎资本市场,除实际控制四环生物上市公司外,还曾控股江苏阳光、海润光伏、*ST威创等上市公司。不过,除四环生物,其他三家目前均已退市。陆克平曾多次被立案调查,此前已被终身市场禁入,后犯内幕交易罪,判三缓四,没收了 2.32 亿元违法所得。2023年10月10日,据四环生物公告披露,因涉嫌证券市场操纵违法违规,公司实控人陆克平已被中国证监会立案。据江苏证监局2025年6月4日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2020年9月30日、2021年8月18日、2023年7月13日,陆克平因涉嫌内幕交易罪先后被泰州市公安局直属分局、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检察院、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采取取保候审的刑事强制措施。2023年10月10日,因犯内幕交易罪陆克平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陆克平作为江苏阳光和四环生物实际控制人,多次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受到刑事处罚,始终未告知江苏阳光、四环生物,导致上述两家公司未能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有重大遗漏。上述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陆克平的上述行为违反了《证券法》第八十条第三款的规定,构成了《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一款、第二款所述违法行为。我局决定:对陆克平给予警告,并处以600万元罚款。目前四环生物已经完成高层的更换,据四环生物公告,鉴于公司实际控制人已发生变更,公司第十届董事会进行改选,董事会已于 2025 年 5 月 12 日收到公司董事长郭煜、董事文军、独立董事王莉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往期 · 推荐别错过优质内容,记得设置星标或在看哟
肿瘤专科医疗服务再添一家上市公司!今日,佰泽医疗登陆港交所。自2017年成立以来,佰泽医疗主要通过收购进行扩张。目前,佰泽医疗在北京、天津、安徽省、山西省及河南省运营管理8家医疗机构,其中2家为托管的医疗机构,6家自有医院中,5家为收购资产。 佰泽医疗运营管理的8家医疗机构,资料来源:招股书收购完成后,佰泽医疗围绕肿瘤全周期医疗业务的整体战略,结合布局区域医疗资源的实际情况,陆续完成了旗下主要医院的转型。例如,加强肿瘤与康复相关学科的建设、增设早癌筛查与防治中心、日间病房、开设放疗科室等。同时,佰泽医疗还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石学敏院士及其医疗团队达成长期深度合作,获得了多方面优质资源支持。在多项策略推动下,佰泽医疗旗下医院业绩显著提升,进而促进了整体收入的增长。2022年、2023年、2024年,集团收入分别为8.03亿元、10.72亿元、11.89亿元。集团亏损则由2022年的7552万元收窄至2024年的约356万元,以经调整净利润计,佰泽医疗2024年已实现约1250万元利润。佰泽医疗业绩数据,图片来源:招股书佰泽医疗上市,加上此前的盈康生命、海吉亚医疗、美中嘉和,肿瘤医疗服务已有4家上市公司,成为上市公司最为密集的严肃医疗专科领域之一,肿瘤医疗再次在资本市场迎来高光时刻。01确定性的肿瘤赛道,如何找准突破口?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肿瘤防治需求决定了肿瘤医疗市场增长具有确定性。在癌症防治体系完善过程中,危险因素防控、癌症筛查、早诊早治、规范化诊疗、康复与管理等各个环节都存在巨大提升空间。对于民营医疗机构来说,在众多亟待改善的环节里找准适合自身的突破口是关键。佰泽医疗建立了以肿瘤早期筛查为切入点的服务模式。“癌症一发现就是晚期。”一直以来,这样的观念和现象普遍存在,其重要原因就在于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率较低。而采取积极预防、早期筛查、规范治疗等措施,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以及疾病负担,都有显著效果。《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要达到46.6%。值得一提的是,文件对“推广癌症早诊早治,强化筛查长效机制”作了大篇幅的部署,提出要完善并推广重点癌症早诊早治指南,深入推进癌症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构建分层癌症筛查体系,在癌症高发地区和高风险人群中持续开展组织性筛查。目前,中华医学会已制定了《中国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中国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和《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等多类癌种筛查指南。年龄增长是导致患癌症风险增加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中华医学会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癌症筛查,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40岁以上人口超过7.2亿人。中国早癌筛查服务领域尚处于发展阶段,对于目标群体的精准定位及所提供服务的规范化标准相对较少。对此,佰泽医疗与北京抗癌协会联合制定了《中国高发癌症早期筛查指南》,明确了适合接受早癌筛查服务的高风险人群范围,以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2019年1月,佰泽医疗在北京京西肿瘤医院成立了旗下首个早癌筛查与防治中心。不过,集团收购、自建或托管的其他医院主要为综合医院、康复专科医院,早癌筛查与诊断原本并非强项。对此,佰泽医疗依托《中国高发癌症早期筛查指南》,开发早期癌症辅助筛查等数字化系统,在旗下机构推行标准化的早癌筛查,复制筛查中心。 佰泽医疗早癌筛查服务流程,图片来源:招股书目前,佰泽医疗运营管理的8家医疗机构中,除了仅有的一家社区服务中心之外,其他均已设置早癌筛查中心。同时,各家医疗机构之间形成了相互协作的三级肿瘤防治体系,各层级之间的顾客或患者能更顺畅地回流、转诊。 佰泽医疗的三级肿瘤防治体系近年来,各类体检机构纷纷推出多种肿瘤筛查项目,将其纳入团检或个检套餐中。有别于大多体检机构的肿瘤筛查服务,佰泽医疗的早癌筛查主要针对特定人群,并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健康管理、转诊绿通等服务。具体来说,佰泽医疗重点为高风险人群进行早癌筛查,例如家族中存在肿瘤患者的人群;通过专家的早癌评估、早癌筛查及筛查后解读,提供诊断级别的报告书,与常规体检报告相比,除了精确显示数据外,还根据检测值对顾客健康状况进行诊断,并给予健康指导;在发现潜在肿瘤风险后,将基于筛查情况为患者提供挂号、预约等服务,并协调肿瘤科室开展肿瘤诊断和治疗。如果说早癌筛查中心是佰泽医疗肿瘤诊治的“流量入口”,那么中心本身也需要搭建足够精准的“流量渠道”。目前,佰泽医疗建立了线上线下结合“引流”方式。在线上,佰泽医疗通过早筛小程序、互联网医院等推广早癌筛查知识;在线下,与社区、企事业单位、保险公司等合作,举办科普课堂、服务推荐会等推广活动。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提高、癌症筛查技术的发展,早筛服务在高危及健康人群中的渗透率将进一步增长。佰泽医疗借助多样化手段开展市场教育,推广标准化肿瘤早筛,也有望从中获得持续稳定的“流量”。02背靠北大系、院士级优质资源支持肿瘤专科对诊疗技术、治疗设备的依赖程度都较高。其中,肿瘤医疗人才稀缺,长时间的教育与临床实践才能培养出高水平医疗团队,而高质量人才多集中在公立医疗机构。同时,肿瘤治疗往往需要多学科协作,医疗机构还需加强其他相关学科的建设,才能为肿瘤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支持。优秀人才培养、诊疗技术水平提升,是非公立肿瘤医院发展的一道坎。佰泽医疗定位于提供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在筛查后是否能提供高质量的诊疗与康复服务,是长远发展的关键。对此,佰泽医疗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天津市石学敏中医发展基金会等医疗机构和组织合作,在长期紧密的合作中,获得了来自北大系、院士级的资源支持。在诊疗资源方面,佰泽医疗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围绕北京京西肿瘤医院、肿瘤防治分级诊疗体系、早癌筛查辅助系统等开展了长期合作。截至2024年底,佰泽医疗体系内的医院拥有早癌筛查、肿瘤诊断、肿瘤治疗、肿瘤康复等医疗专业人员2,829名,专长包括消化系统肿瘤、泌尿系统肿瘤、肺癌及乳腺癌等病种。其中,医师共有1119名医师,包括190名主任医师、287名副主任医师。此前,北京京西肿瘤医院还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签订了为期20年的协议(2011年已签订),根据协议,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为北京京西肿瘤医院提供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学科建设、远程医疗、癌症筛查、双向转诊等相关支持。同时,佰泽医疗旗下大部分医疗机构均已加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肿瘤防治远程协同平台,各医院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等知名医疗机构开展远程会诊,形成内外部远程会诊网络,有助于实现“癌症筛查、肿瘤诊断、肿瘤治疗及肿瘤康复”的规范化及同质化。前文提到用于标准化早癌筛查中心的早期癌症辅助筛查系统,也由佰泽医疗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合作开发。此外,2019年北大医学科创中心正式成立后,佰泽医疗开始负责该中心的日常运营及管理,中心此后成为佰泽医疗与高层次医学人才交流合作的载体。 佰泽医疗获得的医疗资源支持,图片来源:招股书在肿瘤康复资源方面,佰泽医疗与中国知名针灸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进行了深入合作,获得石学敏院士及其医疗团队的巨大支持。2020年,佰泽医疗旗下的天津石氏医院成立,这也是佰泽医疗自有医院中唯一一家非收购医院。招股书显示,天津石氏医院由石学敏团队成员创立并设立中医等主要科室,拉升了医院的诊疗、治疗水平及影响力。在石学敏的协助带领下,天津石氏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北京大学滨海医院共同设立医联体合作单位,并进一步与天津市南开医院等三级医院搭建了双向转诊渠道。据了解,天津石氏医院专注于与中医相关的学科建设,对佰泽医疗发展肿瘤康复业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旗下的康复专科医院太原和平医院(山西省首家三级康复专科医院)共同赋能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中的肿瘤康复业务。在石学敏院士及其医疗团队的支持下,佰泽医疗旗下多家医疗机构快速发展,例如:太原和平医院获颁授“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传承工作室”、天津南开济兴医院获颁授“石学敏中医传承工作室”。招股书还披露,石学敏中医针灸团队人员全职就职于天津石氏医院,石学敏院士不定期到现场提供临床指导、开办学术课程及开设研修班(另注:石学敏院士已于2025年5月逝世)。肿瘤诊治、肿瘤康复获得了优质资源支持,结合早癌筛查中心,佰泽医疗构建起了更完整的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形成可验证的业务模式。然而,外部合作资源再强大,也存在长远的不确定因素。显然,佰泽医疗正在直面这个问题。招股书提到,为了避免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合作协议到期带来的潜在威胁,已制定了相应方案,包括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寻求与其他知名医疗机构合作等。“替代”方案取得显著成效尚需时日,佰泽医疗接下来强化内生动力的举措值得期待。03严肃医疗如何穿越周期?近两年来,消费降级、行业内卷等因素导致了消费医疗市场的低迷。相比之下,严肃医疗作为刚性需求,在消费市场动荡中有着更强的承压能力。如今,又一家肿瘤专科上市公司诞生,也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这点。不过,包括肿瘤专科在内的严肃医疗,正面临医保和医疗资源格局的变化,也需构筑更坚固的壁垒、穿越周期。随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及其他医保政策的全面铺开,医疗机构在诊疗流程规范化、成本控制、运营效率等方面面临更大的挑战。近两年来,民营医疗机构退出医保的事件频繁发生。作为仍是医保定点的民营医疗机构,医保仅仅是患者支付渠道之一,不可能再将其当做增收增利工具。同时,对肿瘤专科这类医疗服务来说,即使是医保之外的项目,也不可能像消费医疗那样,去“刺激”患者的需求,并且肿瘤本就是高负担的疾病,所有医疗服务项目都需围绕诊疗康复本身的需求来搭建。未来,机构不只是拼能提供什么服务,更是拼服务所产生的效果。医疗资源方面,国家大力推动资源扩容与均衡配置,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减少患者跨区域就医,以达到“大病不出省、小病不出县”的目标。在肿瘤领域,已有国家癌症中心及多地的癌症区域医疗中心建成。以往,民营医疗的一大机会就在于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企业在资源稀缺的区域布局。而随着国家大力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民营医疗机构需要进一步清晰在各个区域的定位,形成与公立的互补。当前,以几家肿瘤医疗上市公司为代表的医疗集团,均在力图破解上述难题。一方面,推动创新药、创新疗法及技术的应用,并着力提升商保渗透率,为患者构建多元化支付能力。以佰泽医疗为例,公司依托北大医学科创中心,加强与早癌筛查、肿瘤诊断与治疗新技术、肿瘤领域新药研发、肿瘤康复新器械研发等领域的企业、科研机构合作,推进前沿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也为科技成果在肿瘤全周期医疗服务领域的提供应用平台。作为华南地区首家运营质子治疗系统的社会办医机构,美中嘉和旗下广州泰和肿瘤医院已于2024年12月启用质子中心。为了破解患者支付瓶颈,美中嘉和与联合险企推出“质子治疗专项险”;探索疗效付费模式,建立医患利益共同体。此外,美中嘉和还联合本土企业攻关质子辅助设备国产化,以降低运营成本。另一方面,积极探索AI技术与肿瘤诊疗结合,助力效率与质量的突破。例如,盈康生命已基本形成AI+医疗三层布局,包括底层技术、能力组件、智能交互引擎应用等。其中,AI+临床应用已覆盖AI影像诊断、AI影像质控、AI靶区勾勒等专业领域,后期将针对临床应用痛点持续推进AI变革。海吉亚医疗在影像辅助诊断、肿瘤放疗等环节嵌入AI技术,包括运用AI精准识别微小肺结节,检出率较传统方法提升10%–15%;通过人工智能靶区勾画,显著降低人工误差,精准定位肿瘤,避免漏照和误照。无论如何,严肃医疗与消费医疗相比,承载了更重的生命期待。毕竟,要想活得更健康、更舒适、更美丽,前提是活着,并且活得更久。对社会办医来说,能积极探寻技术与模式创新,在市场变革中依然能为大众实现这份期待,才能走得更远。*封面图片来源:123rf如果您认同文章中的观点、信息,或想进一步讨论,请与我们联系;也可加入动脉网行业社群,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近期推荐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信息和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动脉网,未来医疗服务平台
BFC Group简介BFC Group是一家立足于中国的精品投行,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的并购、专利许可、融资。我们的业务板块涉及中国、美国和欧洲,曾与国内外众多领先的医疗健康公司有过合作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随着在美国和中国一线运营经验的不断积累,我们对客户在本土之外建立公司或扩展业务所面临的挑战有着深刻的理解。立于塔顶,高瞻之见。使命愿景紧跟医疗健康领域趋势,通过合作推动科学突破与创新。依客户需求制定战略拓展计划,并在目标市场全方位落实与执行。成为专注医疗健康行业最优秀的投资银行。No.1香港资本市场香港股市总体概览假期后第一个交易日港股下探回升,后上涨趋势持续,上周累计上涨2.2%。2025年至今,恒生指数累计上涨18.6%。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表现强劲,上周累计上涨4.3%。上周翰森制药累计上涨5.2%。6月2日,翰森制药宣布与再生元(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订立许可协议,授予Regeneron开发、生产及商业化HS-20094的全球独占许可(不含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HS-20094是一款在研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已成功完成多项Ⅱ期临床试验,具有积极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目前正在中国进行Ⅲ期临床试验。根据协议,翰森制药将获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并有资格获得最高19.3亿美元的开发、注册审批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以及基于产品销售的特许权使用费。上周再鼎医药累计上涨23.3%。6月2日,再鼎医药宣布,在2025 ASCO大会上通过壁报形式公布ZL-1310 (DLL3ADC)的全球1a/1b期更新数据。研究结果显示,ZL-1310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展现出了包括颅内缓解在内的强大抗肿瘤活性及安全性, 在2L SCLC 治疗中, 1.6mg/kg剂量组(n=14)显示出最佳的疗效与耐受性组合,uORR为79%,DCR达100%。香港股市医疗健康板块概览2025年5月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4.2%。受多项利好消息影响,上周市值前20个股整体大幅上涨。信达上周累计上涨18.2%。本次ASCO会议上,信达生物口头报告了IBI363在首批探索的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三项免疫耐药及冷肿瘤中令人鼓舞的I/II期临床数据,从肿瘤响应到长期生存获益,全面地展现了IBI363在各适应症的突破性临床研究结果。IBI363是由信达生物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PD-1/IL-2α-bias双特异性融合蛋白。IBI363的IL-2臂经过了设计改造,保留了其对IL-2 Rα的亲和力,但削弱了对IL-2Rβ和IL-2Rγ的结合能力,以此降低毒性;而PD-1结合臂可以同时实现对PD-1的阻断和IL-2的选择性递送。由于新激活的肿瘤特异性T细胞同时表达PD-1和IL-2α,这一差异性策略可以更精确和有效地实现对该T细胞亚群的靶向和激活。香港股市医疗健康板块证券发行2024年共计有12家企业上市(其中3家为依照18A新规上市的未盈利生物医药公司),共募集金额54.0亿港元。2025年截至目前,共有6家企业上市(其中4家为依照18A新规上市的未盈利生物医药公司),数量领先去年同期20.0%,金额总数上领先去年同期432.4%。上周无新增IPO。2024年共计19家企业完成定增,共募资金额80.9亿港元。2025年至今,共有21企业完成定增,数量领先去年同期50.0%,金额总数上领先去年同期127.7%。6月4日,美中嘉和完成配售1860万股新H股,每股配售价格为5.38港元,所得款项总额将约为1亿港元。配售价格较2025年5月28日(公告前一日)的收市价6.7港元折让约19.70%,较该日之前最后五个交易日的平均收市价6.01港元折让约10.48%。配售所得款计划:(a)约40%将用于为本公司医疗机构采购医疗设备、耗材及药品提供资金;(b)约30%将用于偿还金融机构向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提供的贷款,包括但不限于营运资金贷款的本金及利息、固定资产贷款的本金及利息,以及融资租赁负债;及(c)约30%将用于补充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的营运资金,用作一般企业用途。香港股市医疗健康板块IPO动态港股医疗板块拟上市企业No.2沪深资本市场沪深股市总体股市概览上周,上证指数上涨1.1%,沪深300上涨0.9%。科技部副部长陈家昌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将于6月10日至12日在四川成都举办。本届大会期间,将签署系列双边政府间科技合作文件,启动多个重要领域的“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专项合作计划,发起由中国科学家牵头的新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启动建设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新一批联合研究平台等。截至目前,2025年上证综指上涨1.0%,沪深300下跌1.5%。上周,上证医药上涨0.2%,医药中信指数上涨1.2%。6月5日,为进一步鼓励内部举报人举报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问题,推动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社会共治、防范遏制药品医疗器械领域重大违法行为,国家药监局官网发布《国家药监局、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对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内部举报人举报实施奖励的公告》。《公告》规定,相关办法适用于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使用单位,及第三方平台的内部员工、相关知情人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实名举报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重大违法行为。2025年,A股医药板块回暖。上证医药上涨8.7%,领先上证综指7.7个百分点。医药中信指数上涨8.3%,领先沪深300指数9.8个百分点。沪深股市医疗健康板块概览2024年医药中信指数下跌6.77%。继2025年4月下降1.9%后,5月迎来反弹,上升6.6%。上周市值前20个股涨跌互现。6月4日,万泰生物宣布,由其和厦门大学共同研发的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大肠埃希菌)馨可宁®9获批上市。作为我国第一款、全球第二款九价HPV疫苗,它的上市打破了国外产品长达十余年的市场垄断,标志着我国在高价次HPV疫苗研发和生产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馨可宁®9覆盖了HPV16/18/31/33/45/52/58七种高危型和HPV6/11两种低危型,适用于9至45岁女性。其中,9至17岁可采用二剂次接种程序(0、6月),18至45岁采用三剂次接种程序(0、1月和6月)。6月5日,万泰生物的股价迎来了一波强劲上涨,盘中涨幅一度接近10%,最终收盘上涨9.99%。日前CDE已受理了荣昌生物HER2 ADC维迪西妥单抗的一项新药上市申请(受理号CXSS2500058),相关适应症推测为用于既往接受过≥一种系统治疗,或在辅助治疗期间或完成辅助治疗后12个月内复发,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本次是维迪西妥单抗的第4个适应症的上市申报。截至目前,维迪西妥单抗已经在国内获批多项肿瘤适应症,包括晚期胃癌、晚期尿路上皮癌、晚期乳腺癌肝转移。沪深股市医疗健康板块概览上周,创新药指数上涨1.3%,医疗器械指数上涨0.9%。6月5日,三生国健宣布,重组抗IL-1β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SSGJ-613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适应症新药上市申请,日前已获得CDE受理。本次递交申请是基于一项III期临床研究。24周主要分析结果显示:SSGJ-613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疼痛缓解和预防复发方面达到双主要疗效终点。同时,SSGJ-613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常见不良事件均在预期范围内,与同靶点IL-1β单抗药物相比,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目前全球仅有一款IL-1β单抗获批上市,即诺华的卡那奴单抗(Canakinumab),分别于2013年EMA、2023年FDA均批准了IL-1β拮抗剂Canakinumab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适应症。国内开发状态处于III期,尚未上市。此外,长春金赛的IL-1β单抗伏欣奇拜单抗(Firsekibart)的上市申请也于去年4月获得CDE受理,用于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在审评进度方面,今年1月已经进入了补充资料第一轮,目前处于暂停状态。沪深股市医疗健康板块新股发行2024年,共4家企业申报IPO。总体数量同比减少71.4%。共募集资金2.47亿元人民币,总体金额同比减少87.7%。上周无新增IPO。2024年,有7家企业发行定增,总体数量同比减少65%。累计定增金额4.95亿元人民币,总体金额同比减少67.6%。上周无新增定增。沪深股市医疗健康板块IPO动态沪深股市医疗板块IPO排队企业情况No.3NASDAQ美国股市总体股市概览上周特朗普宣布开始执行钢铁进口50%关税,并与马斯克爆发舌战,引发市场短时波动,但美股由小盘股与大型科技股的强劲表现持续带领整体走高。周五公布的5月美国新增就业数据超过预期,推动市场乐观情绪上升,标普500指数重新站稳6,000点,收于全周高点。上周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标普500指数累计上涨约1.5%,纳指上涨约2.2%,道指则上涨约1.2%。2025年截至目前,纳指累计上涨1.1%。上周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 (NBI)上升明显,周内累计上涨4.3%。6月6日,Arvinas宣布已联合辉瑞向FDA递交Vepdegestrant的上市申请,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内分泌药物治疗的携带ESR1突变的ER+/HER2-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这是全球首个申报上市的PROTAC药物。6月4日,艾伯维宣布NPMA已批准JAK1抑制剂乌帕替尼用于治疗成人巨细胞动脉炎 (GCA) 患者,这是国内首个获批治疗GCA的JAK抑制剂。在III期SELECT-GCA研究中,接受乌帕替尼(15mg,每日1次) 联合26周类固醇减量方案的患者中有46.4%实现了持续缓解,而安慰剂联合52周类固醇逐渐减量方案组仅有29.0%(p=0.0019)。2025年截至目前,NBI累跌1.3%,跌幅相比纳指加深2.4个百分点。美国股市医疗健康板块概览2025年开年至今,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 (NBI)表现相对稳定,4月总体维稳,5月总体震荡4.3%。上周NBI指数上涨,指数成分公司股价也大多上涨。6月2日,Sanofi宣布将以约95亿美元的潜在总金额收购Blueprint Medicines Corporation。Blueprint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上市生物制药公司,专门从事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SM),一种罕见的免疫性疾病和其他KIT驱动的疾病。受此消息,当天美股盘前,Blueprint股价大涨超过26%。美国股市医疗健康板块新股发行2024年全年NGS&NGM医疗健康板块累计有30支新股发行,累计募资超55.13亿美金。2025年截至目前,NGS&NGM医疗健康板块共有12支新股发行,累计募资11.85亿美元,相较去年同期数量上落后25.0%,金额下降69.9%。上周Nasdaq有一例新增IPO,为虚拟医疗服务提供商Omada Health。2024年共有322家企业完成定增,累计募集资金约293.8亿美元。2025年截至目前共有117家企业完成定增,总体数量上比去年同期下降37.4%,金额较去年同期下降81.9%。上周共有4起新增定增。其中募资金额最高的是Trevi Therapeutics, 一家专注于研究疗法 Haduvio(口服纳布啡 ER)开发和商业化的生物制药公司,用于治疗严重的神经介导的疾病。公司以50.53美元每股的价格募集了1.00亿美元。医疗健康板块IPO动态No.4近期融资事件
100 项与 美中嘉和医学技术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美中嘉和医学技术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