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上海多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上海多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来源:Ouryao
整理:wangxinglai2004
近日,上海浦东新区法院发布了决定书(2024)沪0115破152号,指定金诚同达(上海)律所担任斯微生物管理人,薛冰为管理人团队负责人。
管理人职责包括接管债务人的财产、印章和账簿、文书等资料,调查债务人财产状况,制作财产状况报告等,同时要求斯微生物债权人应在2024年12月20日前,向前述管理人金诚同达(上海)律所申请债权。斯微生物债务人或财产持有人应当向金诚同达(上海)律所清偿债务或交付财产。
斯微生物时任董事长兼CEO沈海法表示,目前公司在积极协助管理人做工作,对拯救斯微有信心,希望公司能重新站起来。
一、两次被限高
2024年2月27日,一则来自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法院的《限制消费令》显示,因未执行对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的支付义务,斯微生物的法定代表人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工商信息显示,杭州科百特和斯微生物至少有七起买卖合同纠纷。
此次斯微生物创始人被“限制高消费”,这已经是第二次了。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官网显示,2023年9月14日,斯微生物与上海多宁生物陷入买卖合同纠纷,斯微生物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故斯微生物及公司法定代表人李航文被限制高消费。
目前,斯微生物作为被告、被执行人或者被申请人的司法案件,高达200多件。
二、创始人出局
2024年5月7日在斯微生物董事会上,李航文被罢免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一职。同时,原首席技术官(CTO)沈海法接棒担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该事件直接导致李航文和斯微生物对簿公堂;
8月21日,李航文起诉斯微生物一案如期开庭,李航文一方仍然希望拿回公司控制权并在积极需求海外投资人,沈海法一方希望法院支持董事会决议成立。
三、经营异常
2024年07月01日,因未按照《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规定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年度报告,斯微生物被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四、失信执行人
截止2024年09月,斯微生物存在4条失信被执行人,合计超500万;该公司另存在45条被执行项目,涉案金额近6000万。
五、斯微生物过往
斯微生物在2016年成立于上海,全称为“斯微(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是李航文。
2021年1月,斯微生物的新冠mRNA疫苗获得临床试验批件,成为了国内第二款进入临床阶段的国产新冠mRNA疫苗。2022年12月,斯微生物旗下SW-BIC-213在老挝获得紧急使用授权(EUA)。
斯微生物一共完成了七轮融资。2017—2018年,斯微生物完成了天使轮融资和Pre-A轮,金额未知,大额融资集中在2019年—2022年。
从2023年开始,斯微生物资金链紧张的传闻,2023年7月宣布,因外部客观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已无新冠疫苗需求,为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天慈工厂已暂停试运行,相关人员待岗,只保留少量必要人员维持工厂的基本运营、现场看护等工作。
2023年12月20日,路报道中国知名Biotech企业斯微生物已经处于拖欠员工薪水的状态。
创新十年,中国医药产业基本完成科学化、规范化、国际化创新生态的搭建,并推动中国医药创新进入到全球第二梯队前列;创新十年,中国医药企业基本完成“有没有创新基因,能不能做创新”的内在灵魂拷问,新药上市数量创下新高,海外上市新药数量实现突破。
但产业“内卷”不破、医药全产业链能力不强、医保支付生态不完善、新药商业化场景不通畅、资本市场不流动,这些横亘在中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面前的一道道门槛,在新周期已至,产业“寒冬”仍在的当下,为未来十年的发展平添诸多不确定性。
E药经理人融媒体特邀14位来自传统大药企、创新药企、跨国药企、产业供应链企业的掌舵人,以其所见所思总结创新十年最突出的成绩,并为未来十年发展提出最深刻的洞见。(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丁列明
贝达药业董事长
近十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加速赶超、蓬勃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肯定,包括生物医药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重大成果,推动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据统计,目前我国本土企业在研新药数量占到全球35%,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位,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逐步缩小,充分证明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尤其是医药创新取得了长足发展,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升。
贝达药业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2015年以来,通过自主创新,相继研发出贝美纳、贝安汀、赛美纳、伏美纳等多款新药,多次填补国内、省内空白,惠及到越来越多的患者,做出了应尽的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创新和生物医药产业的高度重视,随着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实施、药品审评审批改革的深化、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等,为医药创新提供了蓬勃动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创新药纳入其中,给了我们更大的鼓舞。我认为,指引未来创新发展最重要的经验,首先要牢牢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高新药研发水平;其次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更加开放和国际化的人才政策,为行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此外,要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提升支持政策的协同性,鼓励社会资本、政府基金、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医药创新还面临着重重挑战,我们的源头创新能力偏弱、研发同质化现象明显、创新回报不及预期、投融资支持大幅下降等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信心。期待国家加快研究出台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协同发展的政策,更好地助力医药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姜华
博安生物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主席
2015年以来,国家药品监管领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激活了“一池春水”,重塑了新药研发生态。中国企业从跟随向自主创新转变,新药批准上市的速度、质量和数量都取得了大幅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成为全球医药行业的新生力量。
这十年中,博安生物在挑战中抓住机遇,打造了覆盖“研发、生产、商业化”的全产业价值链运营体系,构建了差异化、有竞争力的产品管线和不断成熟的商业化能力,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能够从药品发现及开发,到最终成功实现商业化的生物制药公司,具备了持续“造血”的能力,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过去十年的历史证明,良好的创新环境是激发产业创新活力与潜力的关键因素。中国企业不缺乏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随着中国创新药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与完善,将加速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迈进。
热门靶点过于拥挤是过去最突出的问题之一,造成了资源浪费和严重内卷,现象的背后,是中国药企原始创新能力尚且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体现。随着企业运营不断成熟、创新能力提升,加之政策的引导,这一现象会逐步改变。同时,今天的中国创新药还面临回报率降低、回报周期变长、估值低、融资难等严峻挑战。希望相关部门围绕业界共同关注的创新药定价、医保准入、医院准入等核心问题给与更积极的反馈,推出更适应当下形式的激励政策,提振行业信心、激发行业潜能。我们愿与各方一起,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可持续的中国医药创新之路。
江必旺
苏州纳微科技董事长
从2015年至今,药品审批政策的完善,资本市场的改革,国际重磅生物药专利到期,大量的海归人才回流等,推动了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是港交所和科创板推出新规,允许尚未盈利或未有收入的生物药公司可以上市,为投资生物医药的资本提供快速退出渠道,从而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本涌进生物医药产业。
中国生物制药在资本、人才及政策推动下获得快速发展,同时也催生了产业泡沫。前几年,还是风光无限的国内生物医药行业,这两年却遇到资本寒冬。生物医药资本市场泡沫破裂,股价大幅度下滑。
为什么生物医药会从备受资本热捧到如今被冷落?
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往往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开发出创新药以满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二是降低制药生产成本以满足更多低收入人口的需求。
目前中国生物药无论在创新还是在成本方面,在国际上都没有竞争优势。无论是创新药资金的投入、基础研究、创新人才、创新软环境及文化与国外相比都有很大差距。而制造成本原本是中国最具优势的,很多产业发展起来都是依靠这个优势,但中国生物药的制造成本却没有明显优势。因为生物制药的主要成本是取决于其工艺技术,关键设备和耗材,而不是像传统产业其成本主要取决于土地,人工和环境。
由于中国生物制药起步比较晚,工艺技术积累不够,更重要的是占据生物制药主要成本的关键耗材和设备基本依赖进口。如上游的培养基、一次性袋子、下游的分离纯化介质和过滤膜基本是垄断在发达国家极少数公司,其在中国销售的价格往往高于国际市场,且供货周期长,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中国生物制药成本并不会比发达国家低。
正是因为中国生物医药既没有创新优势,又没有成本优势,使得中国生物药企很难有国际竞争力,因此很难走出国门抢占国际市场,所以中国药企的市场空间基本依靠国内市场。但集采又大幅度降低了国内药品价格,压缩了药企利润空间,缩小了国内生物医药整体市场规模。再加上药企内卷严重,仅PD-1就有上百家药企在申报,导致恶性竞争,形成严重内卷。因此中国生物医药处于内外交困,在国外市场缺乏竞争力,国内市场又因为内卷和集采挣不到钱。然而生物制药本身是一个技术密集型、高投入、高风险和长周期的产业,如果不能获得应有的利润,资本市场看不到盈利空间,生物医药市场遇冷也是必然的结果。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如何才能突破现有的困局,迎来发展春天?
中国生物制药要走出低谷就必须像光伏产业一样完善其产业链,大幅度降低成本,取得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到那时,即使国内市场因为集采限制药企的利润,中国的药企也能够通过国际市场实现盈利,届时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就会迎来发展的春天。如果说创新药物的开发是为了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而中国产业链的完善有望显著降低药品生产成本,从而使全世界更多的低收入群体可以用得起生物药。因此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不仅造福本国民众也必将惠及全球。
娄竞
三生制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作为民族生物制药企业,三生制药亲历了中国医药行业高速发展的10年。过去10年,我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持续完善,政策优化、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都得到长足的发展,为医药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医药行业得到高质量发展。
10年间,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力度空前,创新药品获批数量跨越式增长;医保谈判常规化开展,极大提升了创新药的可及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港股18A改革、科创板开板推动了创新药企业的融资热潮。这些,都让中国的医药创新实力显著提升,健康保障方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同时我们看到,创新药的新技术、新平台层出不穷;国内外的授权交易项目百花齐放;除肿瘤之外,自免、减肥领域纷纷成为热门赛道;人工智能的兴起让我们足以畅想一个高效、优质、属于未来的研发模式。
当然,我们在看到中国医药创新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应正视面临的诸多挑战。有必要进一步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市场需求牵引创新供给,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行业需要持续提升研发能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促进成果转化,推动医药创新向更高水平发展。此外,调整出海策略以应对国际医药市场环境的变化,提升国际竞争力也是我国医药行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我们坚信,经过下一个10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一定会变得更成熟、更健康、更精彩!
乐美杰
信诺维联合创始人、总经理
中国医药行业在过去十年间完成了产业全面升级,在技术水平、生态链条、产业规模等方面经历了翻天覆地的进步。与2015年之前相比,中国医药研发范式从完全仿制转变为跟随海外,进而涌现出一系列国际领先的创新药,目前ADC、细胞基因治疗、核酸药物等前沿技术层出不穷;创新药上下游产业链不断完善,从早期的原料药工厂,到如今可支持全链条研发服务和供应的完整生态体系;同时,行业内既有千亿市值量级的大中型药企,也有成百上千的生物科技初创公司持续涌现。
这一系列成绩得益于自上而下的行业改革。自2015年以来,监管、政策、资本等各个要素的改善为中国医药创新发展打开了充足的空间。但在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新的问题和矛盾也逐渐凸显。近一两年以来,中国创新药进入所谓“寒冬期”,表现为研发投入型企业融资难度加大,上市后药物面临商业化挑战,企业研发投入缩减,甚至“贱卖”管线资产以换取现金流等一系列现象。这些新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受宏观地缘政治、资本市场变化等外部因素影响,但主因还在于行业内部盲目内卷式竞争,而这种竞争来自于对真正具有创新价值的产品和公司区分度不够,这是最值得行业反思的。
在上述中国医药行业变革初期,出现了大规模“Me-too”式创新:同一靶点上百家立项,十余家获批,彼此之间并无实质差异。诚然,这种跟随式研发是行业早期发展的必经阶段,是真正原创性创新的基础。但当资本市场的规则和预期将真创新和伪创新混淆时,资本就会放弃对真正创新价值的判断和挖掘,反之助推了Me-too式产品的内卷竞争;监管和支付政策也很难支持此类创新药发展,否则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希望在未来十年,中国医药产业,从顶层导向到具体实践,能够摆脱这种内卷式伪创新。只有如此,中国创新药产业才能完成下一次升级。
罗永庆
云顶新耀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
过去十年,中国迎来了创新药的时代。在政策、人才、环境和资本的多方面支持下,中国药物研发管线整体增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国产创新药的获批数量也呈爆发式增长,国产创新药正在从“量变”加速到“质变”。
随着本土创新药逐步从临床走向市场、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从前期的扩张式繁荣进入全新的调整周期,创新药企近年来加速回归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新药研发,以患者需求为核心的商业化落地。
在这一背景下,创新药企需要明确自身在行业中的定位,制定长期的发展战略,并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不断调整和优化。自2022年下半年起,云顶新耀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以“升级、融合、转型”为核心,主动变革并调整业务线,进行战略转型。公司聚焦肾病、抗感染、自身免疫等高潜力疾病领域,构建差异化发展格局,致力于推动创新药品惠及更多患者。其次,加强研发能力建设,保持技术领先和创新能力也是创新药企的发展核心。云顶新耀通过实施“自主研发+引进模式”双轮驱动,以科学和商业洞察来推动商业化与研发进程。凭借自主知识产权的mRNA技术研发平台,公司已具备开发和制造肿瘤等治疗性药物的全产业链能力,持续探索肿瘤治疗性疫苗等突破性治疗领域,致力于实现以创新药品促进人类生命健康的远大目标。
创新人才的布局和高效精干的企业观、人才观的塑造,将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云顶新耀快速响应国家政策和市场变化,推进“创业”文化,倡导“亲力亲为、自我驱动、务实高效、结果导向”的企业理念,建立高效精干的人才团队,持续提高商业化效率,增强企业发展的稳健性,实现从生物技术公司向综合性生物制药公司的跨越。
孙黎
特宝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
中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十年间,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为新药研发提供了更多机遇;同时,大批生物医药类海外专家回国,也使中国新药研发在创新思路、方法和路径上快速与国际接轨,为行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医药行业产品同质化现象屡见不鲜,资源在某些热门领域过度集中,制约了创新的深度与高度,而创新的深度与高度是生物医药商业化产品独特性和差异化的核心,也是企业商业化成功最核心的保障。因此,我们不应过度将创新资源投入在已形成广泛共识的领域,而应以最大可能满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为中心,深入挖掘并追求开发那些真正具有临床价值的产品与服务,围绕解决疾病问题开展创新,并致力于探索控制及治愈疾病的根本之道。
真正的创新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聚焦且持续深入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理解生物医药技术平台和手段、理解现代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工具和方法,才能制定出系统化的疾病控制和治愈路径的探索策略。行业更应该致力于共同追求系统化地探索和解决疾病科学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来推动创新。唯有如此,企业和组织的商业化成功才会水到渠成地实现。
施旺
赛诺菲大中华区总裁
在政策、投资、人才等多重因素共振下,中国医药产业经历了激动人心的十年大发展。面对世界上体量大且复杂的人口健康问题,参与到这场医药创新实践的各方,以“中国速度”和“中国智慧”共同促成了整个产业从制造本土产品到输出中国方案的跃迁,强有力地提升了中国在全球医药创新中的位置。
赛诺菲有幸成为这场产业创新激荡中的一员:我们的创新理念、技术和产品得以在过去十年中不断加速进入中国,并与本土的创新力量碰撞出新的探索路径。在华40余年,我们带来了60余种创新药物和疫苗,覆盖了中国前10大致死疾病中的7种,通过创新的可及方式和服务模式,支持了上亿中国人民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我们曾计划从2020年到2025年为中国引进25种创新产品和适应证。仅2023年,赛诺菲突破性地在华获批了12个创新产品和适应证,提前两年实现了这一创新愿景。同时,我们持续加大中国的研发投入,将中国作为全球同步研发的必要选项,实现了中国参加90%以上的全球研发项目,并不断向早期研发迈进,为全球医药研发注入更多中国力量。
未来,随着中国成为更重要的全球创新起源地之一,我们可以期待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的医药创新力量将在全球医药产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希望与中国的各方伙伴升级“新质生产力”,从医药研发、生产、供应、支付、患者服务等各环节提升本土产业链的支持能力和服务韧性,这也将反哺中国成为全球医药产业的创新引擎。
尽管上扬的发展势不可挡,但同时满足14亿人的基本医疗需求和兼顾细分疾病领域的深层和个性化医疗服务能力仍然是巨大挑战,这其中包括如何在提升可支付性和普惠的医药健康解决方案的同时,还能够激励和保护“原研创新”的活力和积极性。这将继续考验我们的“中国智慧”。作为以创新为本的制药企业,我们真诚希望与中国同心同行,分享赛诺菲的国际经验和本土实践,与政府和志同道合的伙伴携手探索更多可行模式,全面支持构建新的医药生态。
王俊民
海思科医药集团董事长
伴随2015年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医药行业研发体系加速向国际接轨。同时,融资渠道打开,大量海外人才和先进技术快速引进,双抗、ADC、细胞治疗等各方面快速发展,涌现出一批知名创新药企业。同时从BD端我们看到国内创新药企从过去的授权引进为主转变成对外许可为主,多个重磅的授权交易,侧面证明了中国企业的产品研发能力和竞争力。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在影响和改变世界创新药格局。
因资本市场遇冷、商业化困难等因素,这几年行业出现一些回调。行业需要“失败是常态,成功是少数”的坦然心态,以商业化成功为出发点,坚持以终为始,持之以恒的投入。在靶点的选择上不能盲目跟风,比如PD-1,真正实现商业化成功的只有寥寥几家,速度和效率更为重要。国内现状,也促使企业积极出海,寻求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因此,强大的开发和商业化能力与多渠道的融资和国际化能力是创新药企成功的必备要素。
未来十年中国医药产业最需要完成的改变。从政策层面来说,今年7月5日,国常会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在国家层面提出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是一重大利好,行业也需要统筹用好价格、支付、使用及投融资等政策,夯实我国创新药发展根基,合力助推创新药突破发展。
中国创新药价格长期处于全球洼地,很多产品定价甚至不如印度,未来行业迫切需要在创新药定价和准入两个方面有所改变。一是,给予企业一定的价格自主权,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定价体系。二是,合力推动医疗机构无障碍准入和使用,解决用药可及性问题。期待未来,中国创新药真正实现全球首创,全新的靶点、全新的分子由中国企业研发生产并在海外成功上市,为医药卫生事业、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王莉
礼来全球高级副总裁
礼来中国药物开发及医学事务中心负责人
在过去十年的创新征途中,我们见证了由政策改革推动研发实力的飞跃。犹记得2015年44号文颁布后,国家发布了系列政策和指导,大力支持创新药的申请和审批,数量和速度均显著提升,让药企和患者共享审评加速红利,更激发了行业的创新活力。
新药获批的质与量是创新成果的外在表现,而背后研发实力的提升则是中国医药创新长足发展的核心动力。从最初的在临床研究中“贡献患者数量”,到如今深度参与全球同步研发的各个阶段,中国医生的参与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这不仅彰显了中国研究者、机构和企业的成长,更体现了国家对医药创新的深入关注和重视。
礼来在这一进程中成功实现了由参与到引领的角色转变—近年间,礼来在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方面表现卓越,全球研发领先,优质产品线强劲增长。到2024年,礼来中国已实现全球III期临床试验同步,I期和II期研究进入同步行列;累计参与80多项研究,覆盖30多个疾病领域,与1100多家中国机构合作;并积极探索DCT、基因治疗和AI的临床应用。
展望未来,我们仍需在顶层设计上与全球标准进一步兼容,如ICH标准理念上实现进一步趋同,以提高全球同步研发、注册递交及上市的效率。同时,人才的培养和全球研发视野的拓展,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通过顶层设计和人才培养的双轮驱动,持续完善医药生态圈的建设,我们相信中国医药创新能够绽放全球舞台,为人类健康福祉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
王猛
多宁生物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十年虽短,但中国完整的创新药产业链已经快速地成长起来,包括上游的供应链、中游CXO企业和下游的生物制药企业。从供应链来看,国产替代率一直在持续攀升,以多宁生物所处的生物工艺领域为例,2022年国产替代率接近30%。创新药企也正逐渐受益于产品创新,并靠突出的研发能力在国际市场上博得更多的话语权。
但总体来说,中国创新药企还比较“年轻”,而且大多是科学家或技术人才创业。他们有过硬的技术能力,但不太善于将技术商业化,也缺少成熟的企业管理经验,公司各职能发展容易不均衡,弱势职能会在关键项目中“拖后腿”。
近几年,我们看到一些公司的产品上市很快但渠道铺不开,错过了最佳的市场推广期;临床数据亮眼但因市场拓展能力不强,导致核心产品低价转让;获得多轮融资但不擅长项目管理,管线进展落后等情况。企业需要系统化的管理,不能只靠单个业务发力。而且国内的创新药企大多处于初创阶段,抗风险能力较弱,在这个时候,能通观全局、把握关键的管理人才就很重要,业内也不乏在合适的管理者就位后,企业转危为安的案例。
另外,在创新药领域大家有个共识,就是一定要全球化,海外有更大、更广阔的市场。因此,我们要主动吸收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化经验的人才,他们不仅能帮助公司拓展海外业务,也能推动中国药企转型为国际型企业,实现我们“In China For Global”的愿景。
当下国内市场内卷严重,本质是因为管线和产品的同质化。面对内卷,新市场的开拓是一方面,但产品力的提升更关键。以生物工艺为例,前几年国内市场需求大,我们基于成本优势和稳定安全的供应实现了部分进口产品的国产替代,但在关键的“卡脖子”领域,我们仍然高度依赖于进口。而且,客户在进行前沿和关键疗法的研发时,供应商的价格并不是决定性因素,他们更在意生物工艺开发是否高效、产品性能是否稳定,能否帮助他们快速完成药物的注册上市。作为生物工艺提供商,也要加强技术创新,在“卡脖子”领域有所突破,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只有为客户或患者提供他们需要的、有技术壁垒的且市面上少有的产品和服务,我们才能摆脱内卷,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如今,融资开始困难,一些已上市的创新药企都难以靠现有的资金去支持管线的开发。这也告诉我们,在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创新药领域,资金管理非常重要。我们不仅要将钱花在刀刃上,还要想方设法靠业务持续创收,现金流不仅是支持企业运转的血液,更是平稳渡过行业波动的压舱石。
张贵民
鲁南制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
鲁南制药56年始终秉持“造福社会、创造美好生活”的经营理念,深耕医药领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18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已申报国际、国内发明专利3500余项,授权专利数量1900余项,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第六届山东省省长质量奖,上榜中国企业专利500强。2023年完成了“经方与现代中药融合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的重组,致力于聚焦经典名方和现代中药融合创新的“卡脖子”技术,整合校企资源,协同攻关,为人民健康提供优质高效中药创新药。
从仿制药到原研药,从经典名方到中药创新药,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鲁南制药的步伐从未停歇。我们致力于打造国际化的百年制药民族品牌,聚焦国际市场,目前启达力、安神补脑液等多个产品在欧亚经济联盟、东南亚等获批上市,推动了中医药国际化发展。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医药产业繁荣的关键所在。在深化医疗体制改革,药品集采常态化背景下,面对国内外的竞争压力,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加强产学研合作;注重品牌建设与市场开拓;坚守质量底线,为守护人民健康、推动国家发展贡献力量,共同绘制健康中国、健康世界的宏伟蓝图!
张巍
默克中国医药健康董事总经理
十年来,中国医药行业创新能力获得了显著提升,特别是生物药品、小分子靶向药物等领域展现了强大的创新能力,取得了许多突破。一些本土企业在肿瘤免疫治疗、细胞治疗等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另外,中国医药监管环境的改善,如药品审评审批制度的改革,也为国内外医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保护跨国企业持续投资中国信心的同时,也激发了行业的进取心。
在这个过程中,跨国药企既是获益者,也是参与者。通过与国内在产品开发、合作营销等方面的多样化合作,持续兑现对患者的承诺,同时,为行业贡献价值。谈到对未来的借鉴,我认为整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两个要素就是“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国际化”最重要的是全球同步的视野和标准,是中国医药行业赢得未来的关键;“本土化”则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个性化选择,各企业可以依据自身的专长,寻求最适合中国患者和医疗体系的项目和领域,这是行稳致远的基石。
谈到思考,我认为近年来较为突出的现象是医药创新在某些领域投入的资源有些过于集中,同质化带来一定程度的“内耗”。资本对于“快钱”的趋之若鹜和行业参与者在趋同赛道的“内卷”恐为整个创新医药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阻力。因而,作为行业参与者,我们应从长远出发,了解自身优势、精准定位,寻求差异化发展,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增添动力。
周霞萍
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
十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国民健康,持续推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大力鼓励药品创新研发,加速创新药的审评审批,监管水平质量提高,并开展动态医保准入。这些都给创新药企带来发展机遇,让患者能尽快获益于创新药物。
十年间,第一个显著变化体现在创新药国内外获批“时差”缩短。一系列加快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政策“组合拳”,将新药审批时间明显缩短,让创新药在中国和全球实现同步研发和注册成为可能。
借政策东风,诺和诺德得以将更多、更好的创新药品加速引进中国。从2018年开始规划、2019年起推进“中国同创”计划执行,争取实现国内外同步临床,同步获批,患者同步受益。比如每周注射一次的依柯胰岛素上市申请,是诺和诺德首次在中国、欧盟与美国同步完成临床试验,同步递交新药上市申请。此外,国家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覆盖率持续稳定在95%以上。近年来,建立和实施了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打开了创新药“跑步”进医保的大门。我们持续地支持医保部门的工作,加速新产品医保动态准入,提升创新药可及性,令更多患者受益。
十年中,诺和诺德见证了医疗卫生改革带来的积极变化。作为一家植根中国30年的企业,我们将继续加速创新,扩大合作,造福更多患者。我们也将竭尽所能,支持中国可持续医药创新能力的提升。
展望未来,健康生态系统需要稳定的和可预期的政策环境,从而培育创新的土壤。医药企业应该与各方积极探索,支持可持续医药卫生体系的建立,包括推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提高创新药物的可及性。同时,知识产权保护是医药创新的基石,激励创新药企持续推动研发创新,让患者不断有创新药可用。
由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办,E药经理人、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H50)承办的2024’第十六届中国医药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大会(以下简称“2024启思会”),将于2024年11月13~15日在成都举行。
2024启思会以“创新十年·未来十年”为主题,赋能中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聚合最受关注临床项目、热门赛道头部上市公司、TOP企业买手团、一二级市场专家、持续创新的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搭建基于“价值”的创新对接平台以及产业生态价值链接平台。
欢迎莅临大会,共同助力产业创新持续新航程。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承办单位:E药经理人、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H50)
会议信息
会议时间:2024年11月13~15日(11月13日全天报到)
会议地点:成都
会议主题:创新十年·未来十年
参会人员:医药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及负责人,医药企业研发负责人,临床试验机构专家,科研院所学术带头人,创新创业家以及医药生产上下游服务供应商、生物医药园区负责人、金融投资机构负责人、医药行业分析师等。
日程框架
11月13日
“激流勇进的分子”首届中国重磅炸弹新药商业化策略峰会(定向邀请创新药公司C Level高管,发布在中国已上市或潜在的重磅炸弹药物本土与全球商业化的前景和市场策略,现场邀请二级市场基金经理和分析师交流研讨)
第二届中医药CEO论坛(聚焦中医药传承与创新,探讨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2024年度中国券商十大医药技术研报分享会(Online)
中国工程院“我国医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战略研究”研讨会(定邀)
永安生命科学30人论坛(定邀)
11月14日
开幕式(基础研究、监管、支付、使用、资本五大风向标)
中国医药创新趋势论坛(主论坛,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畅谈行业趋势)
中国医疗健康投资50人论坛秋季理事会(闭门)
中国医药创新发展之夜(市值管理、创新力、领导力和服务力系列榜单发布)
11月15日
科学家领航论坛
同舟逆旅·首届中国医药董秘价值创新年会
2024-2025最受关注临床进展TOP20发布论坛(定向邀请创新药公司相关负责人,按疾病领域邀约未上市的临床阶段项目发布最新进展,现场邀请Pharma和Biotech的BD负责人交流研讨)
中国医药营销创新论坛
中国药企国际化论坛
ADC药物创新论坛
CGT药物创新论坛
小核酸药物创新论坛
临床策略论坛
BT+IT生态沙龙
抗体药物创新论坛
核药创新论坛
透皮贴剂专委会理事会(闭门)
一审| 黄佳
二审| 李芳晨
三审| 李静芝
精彩推荐
CM10 | 集采 | 国谈 | 医保动态 | 药审 | 人才 | 薪资 | 榜单 | CAR-T | PD-1 | mRNA | 单抗 | 商业化 | 国际化 | 猎药人系列专题 | 出海
启思会 | 声音·责任 | 创百汇 | E药经理人理事会 | 微解药直播 | 大国新药 | 营销硬观点 | 投资人去哪儿 | 分析师看赛道 | 药事每周谈 | 医药界·E药经理人 | 中国医药手册
创新100强榜单 | 恒瑞 | 中国生物制药 | 百济 | 石药 | 信达 | 君实 | 复宏汉霖 |翰森 | 康方生物 | 上海医药 | 和黄医药 | 东阳光药 | 荣昌 | 亚盛医药 | 齐鲁制药 | 康宁杰瑞 | 贝达药业 | 微芯生物 | 复星医药 |再鼎医药|亚虹医药
跨国药企50强榜单 | 辉瑞 | 艾伯维 | 诺华 | 强生 | 罗氏 | BMS | 默克 | 赛诺菲 | AZ | GSK | 武田 | 吉利德科学 | 礼来 | 安进 | 诺和诺德 | 拜耳 | 莫德纳 | BI | 晖致 | 再生元
今年6月,药明生物宣布其生物药原液二十厂(MFG20)第二条原液生产线的三组5000L一次性生物反应器正式落成。该厂于2021年正式投产,新落成的一次性生物反应器投产后,其产能将从目前的8000L增至23000L。
两年前的2月,美国商务部将药明生物等33家中国实体列入“未经验证名单(Unverified List,简称UVL)”,对这些企业包括一次性生物反应器在内的一系列生产设备实施进口审查。新闻发出第二天,国内一众CXO上市企业股市集体受挫,引发行业动荡。
生物反应器为何能让医疗行业动荡?它对于生物医药产业有哪些关键性作用?目前国内外产业发展如何?
本期生物制造专题,动脉网将以瑞士比欧生物工程公司(Bioengineering AG,以下简称“瑞士比欧”)为例,通过剖析这家在现代生物反应系统(微生物发酵,动植物培养)制造领域欧洲最老的企业,以期为行业带来一些参考与启示。
生物医药和生物技术产业的“心脏”
其实反应器的历史由来已久,在古代中东,当地的阿拉伯人用羊胃盛装羊奶,由于羊胃中存在天然的凝乳酶,凝乳酶催化羊奶中的蛋白质限制性水解,机缘巧合促使羊奶转化成了奶酪。让羊奶转变为奶酪的羊胃便相当于一种反应器。
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饮酒文化较为盛行。先辈们将谷物放在密闭空间中,利用谷物发芽时产生的酶将原料本身糖化成糖分,再用酵母菌将糖分转变为酒精。这里制酒所用的密闭容器也是一种早期的反应器形态。
尽管反应器历史悠久,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生物反应器(bioreactor)一词才逐渐出现在专业期刊和书籍中。在生物工程中,生物反应器是指用于微生物和细胞体外培养,通过生化反应或生物自身的代谢等来获得各种目标产物、药物的装置,是现代生物制造领域的核心设备。
生物反应器一般会按照材质分为不锈钢生物反应器和一次性生物反应器,两种生物反应器在生物医药领域均各有市场。根据产品的市场大小和特性,以及成本对于售价影响力的大小等综合因素,选择用哪种类型的生物反应器,是一个非标准问题。
发展至今,在生物医药领域,凡是涉及细胞代谢与细胞培养,几乎都需要生物反应器的参与。生物反应器为基因工程技术、发酵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以及蛋白质工程的发展与产业化提供了摇篮。因此,生物反应器又被称为生物医药和生物技术产业的“心脏”。
典型生物医药的全生命周期是起于上游的原料输入,到中游的研发和质控,再到中游的生产,最后涉及下游的生产。
其中,中游的研发又包括临床前研究和Ⅰ、Ⅱ、Ⅲ期临床研究,临床前研究需要细胞库的建立、细胞培养、纯化工艺开发和制剂处方工艺优化等阶段。中游的生产要先历经小试、中试才能最终到商业化规模。对于动物细胞培养生产的生物药物,生物反应器在中游的各个环节都具有关键作用,生物反应器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尤其是基于“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蛋白质医药产业,目前已成为生物医药的重点发展方向,利用该技术生产的产品有人源化和全人源治疗性抗体、多糖工程蛋白、新型靶点生物药物等。而生物反应器是动物细胞培养中不可代替的主要设备,在生物医药的全生命周期中也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具备刚需属性的产品自然会有与之匹配的市场。根据Mordor Intelligence的报告,生物反应器市场规模预计到2024年为54.5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77.9亿美元,在预测期内(2024年—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7.45%。
欧洲最老的现代生物反应系统制造企业
提到历史悠久且市场逐步扩大的反应器行业,瑞士比欧一定拥有一席之地。
瑞士比欧是一家在现代生物反应系统(微生物发酵,动植物培养)制造领域欧洲最老的全球闻名的公司。其继承了瑞士国家数百年严谨、认真的传统,自1972年成立至今,始终专注于生物反应器设计与制造领域,积累了五十多年的技术基础,开发了完整的产品系列。
目前,瑞士比欧主要的经营范围有:生物反应器的制造,包括微生物发酵罐,动/植物细胞培养罐,酶反应器等,我们提供从实验室,中试到大型生产规模的系列产品;各类生物反应器及生物工程辅助设备,包括各种不同规格的无菌隔膜阀,各种管道、通风通气设备,无菌过滤设备等;工程服务,包括老企业改造,新企业规划、设计和建设。
距今,瑞士比欧成立已经超过50年。这样一家老牌企业,却并没有在时间的洪流中迎来“中年危机”,而且在飞速发展的行业中“常做常新”。
在成立的第一个十年里,瑞士比欧开发并推向市场的首批基于“自动无菌”原理的中试系统、LP351模块化中试规模发酵罐和 L1523模块化实验室发酵罐。在50年前,这些产品所涉及的无菌密封、温度回路、控制阈值等各个技术模块都是最先进的。
因此,公司也赚到了第一桶金,获得了来自山德士公司的百万法郎订单。随后,瑞士比欧还推出了目前广泛使用的重量配料系统和旋转过滤器,可适应特定工艺要求的,模块化设计的中试和实验室设备,用于确定生物反应器中搅拌器功率的感应空心轴测量装置、小型实验室发酵罐等仪器和配套设备。公司也因此陆续接到了勃林格曼海姆、辉瑞、拜耳等公司的订单。
时间来到20世纪80年代,瑞士比欧创下了新的生产记录,接到了巴斯夫、拜耳、捷克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比彻姆制药公司、康诺特实验室等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的合作订单,帮助客户建造了大型发酵罐、干扰素工厂、用于大规模生产凝血因子 Ⅷ的工厂、生物技术中试设施、破伤风疫苗生产设施、异麦芽酮糖工厂、糖替代品工厂,以及各类生物技术设备。
时间来到90年代,瑞士比欧在中国开设了销售办事处,并与全球企业持续扩大合作。二十一世纪,瑞士比欧在扩大产业化布局的同时,也在持续研发新系统,例如,通过测量发酵罐顶部和底部之间的压力差,来确定容器中的填充水平的Bioweight系统。
可以看到,瑞士比欧从遥远的瑞士起家,发展成为如今的全球知名的现代生物反应系统企业,这50年间的战略与布局,看起来并无任何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也许只是瑞士国家骨子里严谨认真的性格,造就了这家企业成为行业巨头。
在对待产品保持严谨态度的同时,瑞士比欧也丝毫没有“老企业”的固步自封与传统守旧。反而在许多当下,选择了当时还处在萌芽的领域进行布局。20世纪90年代,国内系统性的生物医药研究还处于发展早期,瑞士比欧却当时布局中国市场,有一定冒险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因为看到国内供需之间的不匹配。也正是因为瑞士比欧在风口来临之前布局了市场,才能成长到如今。
截至目前,瑞士比欧的客户已遍布全球,包括诺华的前身之一汽巴-嘉基公司、GSK、诺华、拜耳、安进、BMS、礼来、德国Shering berlin 生物、法玛西亚(2002年被辉瑞收购)、先灵葆雅(2009年被默沙东收购)、赛诺菲、德国Hamburg 大学等。
在中国,瑞士比欧的客户也积累众多,包括复旦大学,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中科院上海细胞所,中科院上海计划生育研究所生物避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二军医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工学院,中科院生态所,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血研所,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吉林大学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院所;也包括联合赛尔,复星实业克隆公司研究所,齐鲁制药,东阿阿胶,凯因生物,百泰生物,九州药业等产业链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内生物制药的领军企业,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内的北京微谷国家疫苗中心基因室,以及旗下所属的几大研究所,如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的疫苗车间、菌苗车间,成都生物制品所、上海生物制品所,也均有比欧公司的实验室型、中试型、生产线等。
产品涵盖实验室、中试、生产全流程
为什么瑞士比欧的客户能够覆盖产、学、研全产业链?源于其全面的技术和产品布局。
按研发和生产的不同阶段,小试、中试至工业化生产适用不同体积的生物反应器。按反应体积,生物反应器可分为微型、小型和常规型。
微小型生物反应器一般用于研发阶段,进行工艺的优化。常规型生物反应器按小试、中试和商业化生产的需求,反应体积呈现数量级的增大。
实验室小试常用的台式反应器体积一般为 1 - 5L,中试分为实验室中试和工厂中试反应器,反应体积分别为 10 - 50L 和100 - 500L。
商业化规模的生产根据产品和反应体系的不同,体积差别较大,例如大部分针对细胞培养的商业规模的生物反应器一般为 1000-3 000L,面向大规模微生物培养的反应器在中试规模就甚至会达到 5000L。
瑞士比欧同时具有2—20L实验规模反应器,30—300L中试规模反应器,300L一直到300立方米生产规模的反应器,从实验研究到产业化规模都能够提供相应的设备,也能提供GMP,FDA 验证所需文件。
在实验室领域,瑞士比欧有L1523型可在位灭菌实验室发酵罐、NLF型可移动型在位灭菌实验室发酵罐、RALF型可高压锅离位灭菌玻璃发酵罐、KLF型可在位灭菌小型发酵罐等产品,均可用于细菌、细胞的培养。
■ L1523型可在位灭菌实验室发酵罐:
罐体有316L全不锈钢和Duran玻璃不锈钢组合两种类型可选,总体积在5.5-19L,温控、pH、溶氧、消泡/液位等功能均可关联控制,具有3台(数量可增减)补料泵以及标准化的补料瓶和连接件,还预留有数字和模拟量输入/出接口(免设置),接口可连接外部设备(例如天平,浊度等等)。此外该设备还具有可升级的磁力搅拌系统,旋转过滤器、天平、葡萄糖检测系统、甲醇检测系统、浊度检测系统、尾气分析系统等。
■ NLF型可移动型在位灭菌实验室发酵罐:
具有特有的滚轮式设计,可方便灵活地将罐体移动到实验室的任何角落,罐体和罐盖均为不锈钢316L材质,总体积在16-30L,基本配置参数、拓展功能、可选增项等与L1523可在位灭菌实验室发酵罐类似。
■ RALF型可高压锅离位灭菌玻璃发酵罐:
该设备除了能够提供常用的罐身夹套水浴循环温控系统,还提供比欧特色的中空挡板温控系统,通过在中空的搅拌挡板中进行温控水的循环,可提供比夹套传导效果更好的温度控制效果。其体积规格有6.7L、5L、3.7L、2 L四种,基本配置参数、拓展功能、可选增项等与上述两款设备类似。
■ KLF型可在位灭菌小型发酵罐:
适用于试验阶段的最初规模研究,体积规格有3.7L、3.1L、2.4L三种。该设备具有业内独有的小型玻璃罐的在位灭菌工艺,可满足较高的操作便利性要求。基本配置参数、拓展功能、可选增项等与上述两款设备类似,唯一不同的是该设备具有4台(数量可增减)补料泵以及标准化的补料瓶和连接件。在中试及大型生产方面,瑞士比欧也具有LP351型可在位灭菌中试反应器、P型可在位灭菌生产型反应器等数款产品。
■ P型可在位灭菌生产型反应器:
大型生产专用生物反应器,可用作最终生产罐或者各种放大阶段的中间罐,整套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完全可由用户按需定制,其总体积在100L及以上、除了可关联控制的温控、pH、溶氧、消泡/液位等功能外,该设备还具有定制化的补料泵、补料瓶和连接件,高度定制化的比欧BIOSCADA控制系统,以及预留有数字和模拟量输入/出接口(免设置),接口可连接外部设备(例如天平,浊度等等),可升级的磁力搅拌系统,旋转过滤器、天平、葡萄糖检测系统、甲醇检测系统、浊度检测系统、尾气分析系统等拓展功能和可选增项。
■ LP351型可在位灭菌中试反应器:
该设备不仅可以作为一般实验室的进一步放大实验用罐体,也可作为大型生产系统的辅助罐体或者放大生产的中间罐体,具有42L、50L、75L三种体积规格。其基本功能参数、拓展功能、可选增项与P型可在位灭菌生产型反应器一致,但其补料系统并非定制化,而是由3台(数量可增减)补料泵以及标准化的补料瓶和连接件组成。
国内生物反应器遍地开花,国产替代率超50%
除了瑞士比欧之外,进口发酵罐设备品牌主要还有赛多利斯、宝乐菲、百特仑、伊孚森、丸菱、Applikon、NBS(被Eppendorf收购)等布局生物反应器的企业。
国内方面,如东富龙、楚天科技、多宁生物、乐纯生物、金仪盛世等企业也在积极布局、飞速发展。
有文献显示,全球生物反应器行业拥有关键核心技术 315 项,其中美国关键核心技术专利拥有量占比达38.73%,居全球首位。中国紧随其后,关键核心技术专利拥有量占比为 26.98%,国内在生物反应器领域的实力不容小觑。其余国家包括德国、韩国、日本、英国,在生物反应器行业内也具有一定竞争力。
事实上,在美国进行限制之前,我国对于这一生物制造的上游设备就已开始重视。2022年1月,国家九部委联合发布的《“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中将“重点开发超大规模(≥1万升/罐)细胞培养技术”列为生物药技术攻关的首项。
国产生物反应器行业从2022年开始迅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重视。多家公司在2021-2024年间完成多轮融资,从而得以扩大产能、加大研发力度。根据动脉橙数据不完全统计,该领域近七成的融资是在3年内完成。另有动脉网文章显示,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的国产替代率目前已经至少在50%以上,甚至达到60%—70%。
事实上,国内生物医药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尤其是在动态发展的国际局势影响下,以及下游企业迫切寻求降本增效的希望下,许多中国药企已经从最初的被动选择国产设备到如今主动认可国产设备。也许前几年大家寻求的是国产“替代”进口,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家将会迎来或者已经迎来:国产“超越”进口。
* 参考文献:
1.生物化工,《生物反应器在生物医药产业中的研究进展》
2.科学学研究,《生物反应器关键核心技术识别与国别差距研究》
*封面图片来源:123rf
如果您想对接文章中提到的项目,或您的项目想被动脉网报道,或者发布融资新闻,请与我们联系;也可加入动脉网行业社群,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近
期
推
荐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动脉网,未来医疗服务平台
100 项与 上海多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上海多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