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Luqa Ventures Co. Ltd.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Luqa Ventures Co. Ltd. 相关的专利(医药)
本次大会的主题为“砥砺深耕·笃行致远”,热情邀请全国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科研骨干、企业代表与会交流。
医美行业是同时兼具医疗与消费双重属性的新兴行业,市场增长潜力巨大。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将于2030年达到6382亿元,自2021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速为14.5%。
在生物医药IPO频频被拒、医疗器械商业化遇阻的当下,变现快、利润高的医美行业无疑成为了不少医药企业及投资人的“避风港”,相关投资及产业布局时有发生。
当下,传统医药企业跨界医美成为热议话题,前有华东医药、四环医药、江苏吴中等老牌上市企业华丽转身,后又有爱朋医疗、康哲药业、通化东宝等蓄势待发的新锐赛道搅局者。据中国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已有超过 30家医药企业扩充“医美版图”。
值得注意的是,跨界药企强势崛起的同时,医美“三剑客”华熙生物、爱美客和昊海生科的近期业绩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华熙生物在2023年总营收同比下降4.45%,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8.97%;爱美客则是增速放缓,2024年Q1营收增速下滑20%,净利增速同比下滑近30%;昊海生科早在2022年就开始掉队,当年净利同比下滑48.76%,虽然2023年业绩上升明显,但营收和净利规模仍不及华熙生物和爱美客。
可以猜测,在一进一退之间,整个医美行业实际上也在暗流涌动,一场改变产业格局的大变革正悄然发生。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药企来说,无论是拉动业绩增长,还是吸引资本市场关注,医美都是其跨界的绝佳选择。
药企将目光瞄向医美赛道,各路玩家抢滩的“姿势”也不尽相同,有的一掷千金,也有的代理或自研,那么这场美丽革命都有哪些重要入局者?这些企业在转型后是否实现了业绩突围?
1
华东医药
华东医药是最早进入医美领域的药企之一。2013年,华东医药成功拿下韩国 LG公司伊婉玻尿酸品牌的中国独家代理权,标志着其医美战略的正式开启。2018年,通过收购英国Sinclair公司,全面进军全球医美市场,并以非手术类医美产品作为核心发展领域。
2023年,其医美业务收入为24.47亿元,同比增长27.79%。在国内市场,医美全资子公司欣可丽美学实现收入10.51亿元,同比增长67.83%;“少女针”Ellansé®伊妍仕成为拉动整体医美业务板块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全球医美业务运营平台英国Sinclair收入约为1.5亿英镑(约合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49%。
公司布局了多款医美产品,包括玻尿酸、“少女针”、再生型医美注射针剂、重组A型肉毒素YY001等。其医美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已覆盖改善眉间纹、面部和全身注射填充、能量源类皮肤管理、身体塑形等非手术类主流医美领域,还有多款医美产品正在排队注册上市。
国内医美产品注册及上市进度(截至2024年4月)
最新动态:
● 今年5月份,华东医药披露了含利多卡因玻尿酸产品MaiLi Precise、再生医美填充剂Ellansé®伊妍仕®S型以及Lanluma®在国内的最新临床进展,展现出了非常大的商业化潜力。
৹ MaiLi Precise完成了中国临床试验全部受试者入组。本次在中国开展的注册临床研究旨在评估MaiLi Precise在眶下区真皮下注射,以纠正眶下凹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৹ “少女针”产品Ellansé®伊妍仕®S型新增适应症则完成了中国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入组。此次在中国开展的注册临床研究旨在评估Ellansé®伊妍仕®S型用于额部填充,改善额部轮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৹ Ellansé®伊妍仕®M型已于2023年3月完成中国临床试验全部受试者入组,目前正在进行随访。
৹ 2023年9月,华东医药旗下的V20光学射频治疗仪国内上市申请已获受理,该产品已获美国FDA和欧盟CE注册认证,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紧致、血管和色素病变、脱毛、痤疮等,有望于今年获批上市。
৹ 聚左旋乳酸胶原蛋白刺激剂Lanluma®已经顺利通过国际合作临床试验备案,近期将进行首例受试者注射,开启全国多中心注册临床研究阶段。Lanluma®是目前全球唯一一款被批准可用于臀部和大腿填充的再生型产品,具有可刺激胶原蛋白再生的能力,可以提供18-24个月的长效填充效果。该产品于2020年获得欧盟CE认证,已在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销售。
● 2024年7月14日,华东医药英国全资子公司Sinclair旗下注射用皮肤填充产品KIO015已按照欧盟医疗器械法规Medical Devices Regulation(EU)2017/745(MDR)要求提交了欧盟CE认证申请。
本次递交申请是基于该产品成功完成了PLUM临床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GAIS(Global Aesthetic Improvement Scale,整体美学改善量表)评分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显示出较好的疗效,该产品具有真皮抗氧化能力,实现皮肤深层补水及抗衰老,有效保护真皮层,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该产品预计将于2025年获得欧盟CE认证,届时将有望成为全球首个非动物源性壳聚糖医美填充剂。公司已开展KIO015在中国的注册临床试验相关准备工作,计划尽快启动中国注册临床。
2
四环医药
四环医药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拥有独立自主研发技术平台、具备丰富的全球化产品管线、强大的产品注册能力、高效率及低成本的全剂型生产平台和成熟卓越销售体系的国际企业。2023年,公司医美产品收益为4.499亿元,同比上升约200.3%。
2020年,四环医药代理的肉毒素产品乐提葆获批,成为国内第四个合规肉毒素品牌,标志着四环医药正式进军医美行业;2021年后,童颜水凝及医用皮肤护理凝胶及修复凝胶等多款自研产品获批,收购美国Genesis Biosystems,获批并与韩国VIOL达成独家协议;2022年年初,多款自研敷料产品获批,与瑞士Suisselle达成独家代理协议,2022年,四环医药与全球第三家、国内第一家具备PHA大规模生产技术的合成生物学独角兽企业蓝晶微生物成立晶颜生物,联合开发包括PHA微球及基于生物制造的再生医学材料。
四环医药通过代理和自研,推出了包括肉毒素和玻尿酸在内的多款产品:
৹ 四环医药独家代理的韩国Hugel公司的肉毒素产品乐提葆®(Letybo®)获得NMPA批准上市;
৹ 代理的Hugel公司生产的玻尿酸Persnica®铂安润,也已获得NMPA批准上市;
৹ 独家代理的韩国VIOL公司申报的射频治疗仪SYLFIRM X黄金微针,已获得NMPA批准上市。
其医美平台渼颜空间自研产品管线中有10余个III类产品及20余个II类产品。
▲四环医药旗下医美产品布局情况(图源:中泰证券)
3
通化东宝
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85年,是集药品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国内著名药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糖尿病等治疗领域药物的研发,拥有业内最全面丰富的糖尿病治疗产品研发管线布局。
● 2024年5月,通化东宝发布2则公告,一是以自有资金1亿元增资君合盟生物制药(杭州)有限公司,取得其8.6759%的股权。
后者拥有多个重组蛋白表达及分离纯化平台,在研产品涵盖重组A型肉毒毒素,重组人胶原蛋白等。这些产品皆是医美类型。可以看出通化东宝的业务范围未来可能延伸至消费医疗领域。
协议签署后,对于君合盟现有的及将来的研发项目在全球范围内的各类开发及商业合作,通化东宝拥有同等条件下优先开展合作的权利。通化东宝表示,这将有助于未来公司业务范围延伸至消费医疗领域。
● 二是在GLP-1领域,通化东宝与北京质肽生物关于GLP-1产品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签署《商业化授权及MAH合作协议》,获得质肽生物的临床在研产品、拟开发适应症为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ZT001注射剂,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占商业化权益及共同合作开发海外市场权利。
据了解,ZT001注射剂属于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类似物,目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已完成2型糖尿病适应症的I期临床,并已启动III期临床研究。
4
爱朋医疗
爱朋医疗依托麻醉深度监护仪切入医美安全赛道,并开发首款快速康复理念的爱臻能口服营养素,同时正积极布局医美光电仪器类新产品。
5
佰仁医疗
佰仁医疗从事的主要业务是动物源性植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与生产,产品主要用于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结构性心脏病以及软组织修复领域。
据悉,艾佰瑞依靠佰仁医疗核心定性、定量交联技术,结合医学和生物学科技,创新研发了一系列医美以及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包括胶原纤维填充剂、胶原护肤品、胶原缓释凝胶、胶原涂层高分子材料等。
● 2024年3月,北京艾佰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艾佰瑞)旗下佰荟®—胶原纤维填充剂-Ⅰ产品用于皮肤改善项目的临床试验入组圆满完成。
该产品主要适用于注射至皮肤真皮层,起到保湿、改善皮肤光泽、弹性、细纹等皮肤状态的作用。注射以后可以改善皮肤质地,提亮肤色,紧致皮肤,刺激自身胶原蛋白再生。
图源:艾佰瑞ABR
● 2024年05月16日,艾佰瑞旗下“胶原纤维填充剂-Ⅲ”已完成临床试验入组,由中国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牵头,联合多家知名三甲临床中心同步开展的临床试验入组圆满结束。
截至目前,临床结果显示该产品生物相容性良好,无过敏、感染等不良反应出现,临床试验受试者随访脸部塑形效果显著。
产品采用专利技术提取高纯度猪源性I型胶原蛋白,并运用交联工艺,形成稳定的三维结构,显著提升产品稳定性和持久性,维持时间可达9-12个月。
产品通过去除免疫原性端肽减少注射后的不良反应,加入利多卡因提升注射舒适度,并具有刺激胶原蛋白再生、改善肤质的多效功能。适用于面部深层注射,纠正各类皱纹和塑形。
6
江苏吴中
江苏吴中成立于1994年,先后历经纺服、贵金属加工、房地产、化工业务转型,之后围绕医药大健康产业布局,同时把医疗美容上游产品端等作为新兴大健康子行业重点培育,与现有医药产业形成协同和互补。
৹ 2019年,江苏吴中确定“医药+医美”的发展方向;
৹ 2021年,公司成立医美事业部;战略控股尚礼汇美,取得韩国Humedix最新一款玻尿酸产品中国区独家代理权;收购达透医疗51%的股权,获得AestheFill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销售代理权;
৹ 2022年,吴中美学(香港)有限公司成立,启动重组胶原蛋白相关产品的研发工作。
● 2024年1月,江苏吴中旗下再生针剂AestheFill获NMPA批准上市。这是国内首款进口“童颜针”(一种再生注射剂)。
2020年以来,公司形成以“医药+医美”为核心的发展战略,但是截至2023年底,其医美业务的营收贡献仅占总营收的0.34%,公司2023年净亏损7194.52万元。
AestheFill艾塑菲也成了江苏吴中业绩增长的最大看点,被视为最有可能帮助江苏吴中扭亏为盈的产品。
● 2024年2月2日,江苏吴中全资子公司吴中美学宣布与上药康德乐达成战略合作,成功完成签约仪式,签约的战略合作内容主要为商业配送。
据悉,上药康德乐还是目前国内再生类份额第一"少女针"的全国一级配送商。
7
康哲药业
康哲药业成立于1992年,是一家全球创新驱动,聚焦中国市场的专业医药企业。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80.13亿元,同比下跌12.4%,毛利润61.09亿元,同比下跌13.2%,净利润23.84亿元,同比下跌26.3%。其中皮肤和医美收入5.69亿元,同比增长20%,占比6%。
2020年,康哲药业就开始布局医美:2020年6月,康哲药业与Gelesis就基于口服水凝胶技术平台减肥产品Plenity签订许可协议;
2021年2月,康哲药业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收购了皮肤线专业公司Luqa Ventures Co.,Limited(简称"卢凯")的全部已发行股份。通过这次收购,卢凯成为了康哲药业的全资附属公司,其业绩、资产和负债将合并入康哲药业的账目内。
卢凯的产品线涵盖了处方药、医疗器械和医学美容护肤产品,核心产品主要来自西班牙权威医美品牌美斯蒂克(Mesoestetic)的医美系列产品,包括水光针系列美塑优和抗衰老解决方案密可莱;以及来自瑞士的知名玻尿酸填充剂品牌诺美雅(Neauvia)系列产品。
此次收购对康哲药业而言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公司在皮肤管理领域的进一步扩张,还开辟了医美领域的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1月16日,康哲药业通过附属公司——皮肤医美业务公司"康哲美丽"与江苏西宏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西宏医药")就两款轻医美注射类产品——注射用聚己内酯微球填充剂("少女针")及注射用羟基磷灰石微球填充剂("微晶瓷")订立独占许可协议。根据许可协议,康哲美丽获得上述两款产品在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独占的推广、销售及商业化产品的权利。
8
复星医药
复星医药通过控股子公司复锐医疗科技进行医疗美容器械研发生产,并控股投资重庆星荣整形外科医院以布局医美服务端。
复锐医疗是复星医药医疗器械板块主要成员企业之一,设立于2013年,现已成为医美领域龙头企业,并于2017年9月19日在中国香港上市,是第一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以色列公司。
在成立同年,复锐收购了以色列Alma Lasers(飞顿激光)95.2%的股权,并于2016年完成全部股权收购。Alma Lasers从1999年成立以来,一直都是医美光电设备行业的龙头企业,同时也是中国市场排名第一、全球市场排名前五的能量源医疗美容器械供应商,目前为复锐医疗的业务主体。
自2018年开始,复锐医疗先后切入注射填充赛道,牙科及个护领域,逐步全方位布局医美行业。目前公司旗下拥有全面的医疗美容器械组合,主要包括能量源医美设备、注射填充、美容及数字牙科和个人护理等四大业务板块。
2023年4月,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引入的A型肉毒杆菌毒素产品RT002用于暂时性改善成人因皱眉肌/或降眉间肌活动引起的中度至重度皱眉纹的药品注册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受理,这也意味着,复星医药半只脚踏进了肉毒素领域。2024年5月29日完成审评,进入审批的最后阶段,距离其正式上市更进一步。
9
云南白药
2021年底,云南白药宣布直接持有上海云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标志着其正式进军医美领域。
2022年1月,云南白药宣布将跨界进军医美领域,并计划在2022年12月前投资5个亿在北京、上海两地开设8家医疗门诊部机构,押注医美服务端。
云南白药在美容业务方面早有布局。除推出采之汲面膜产品等举措外,云南白药与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联合组建了东亚肌肤健康研究中心。
2021年1月,云南白药正式启用云南白药上海有限公司,将在古北办公区打造研发中心和精准定制肌肤管理平台等;同年11月,云南白药与IBM和欧姆龙合作,发布云南白药首款AI肌肤个性化定制系统。
10
常山药业
常山药业是一家从事肝素原料药和肝素制剂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生化医药企业。常山药业现拥有多项肝素专有技术,自主研发了肝素钠原料药、肝素钠注射液、依诺肝素钠原料药、达肝素钠原料药、低分子量肝素钙原料药等多种肝素产品。
常山药业自成立以来一直以研发、生产和销售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为主,到了2017年底,公司为了打破当时业务的单一性,宣布与意大利的InnPharm SRL 签署《合作意向书》,双方拟共同成立中外合资公司,在中国市场销售透明质酸类产品。自此,常山药业开始涉足了医美行业。
常山药业在当时指出,合资公司的设立及运营,将充分发挥公司与InnPharm在透明质酸类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市场上等多方面的优势,有利于公司在肝素系列产品之外积极培育新的产品,开发医疗美容等新的市场,为公司长远发展增添新的利润增长点。
— 未来展望 —
医药企业跨界发展医美产品有很多原因,有的是希望“背靠大树好乘凉”,自身的业绩不尽如人意,想要另辟赛道寻找增长点;而有的则是希望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和研发能力来分一杯羹。
医药企业跨界发展医美既有显著优势,也面临诸多挑战。
优势是药企拥有较为深厚的技术积累,强大的研发能力,严格的质量管理和生产标准,消费者对药企天然的信任感,成熟的市场推广经验,成熟的销售渠道、雄厚的资金实力等等。
而挑战则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 医美市场竞争激烈,药企需要明确自身市场定位和差异化策略,避免同质化竞争;
● 医美行业的政策和监管环境不断变化,要密切关注政策动向,避免因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
● 需要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策略,不断创新保持竞争力;
● 跨界进入医美领域需要整合原有业务和新业务,药企需要在管理、资源分配和市场推广等方面进行有效整合。
也有药企早已布局医美,却是“雷声大,雨点小”,并未如愿以偿借着医美这股东风扶摇直上;或者重代理、轻研发,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利润空间将被压缩。
无论结果如何,企业勇于尝试和创新的精神都值得肯定,而入局者除了考虑眼前的利润之外,还需将目光放到长远的发展战略上,入局只是第一步,如何保有一席之地甚至立于不败之地,是一直需要思考的问题。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探美医界”微信公众号。
同写意媒体矩阵,欢迎关注↓↓↓
100 项与 Luqa Ventures Co. Ltd.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Luqa Ventures Co. Ltd.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