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乐普生物成立于2018年,靠快速收购完成管线的搭建,四年的时间,实现IPO。聚焦于免疫治疗领域和ADC领域。而两者正是当前肿瘤治疗领域两大主力军,可见其领域布局的精准与远见”。这是我写在三年多前的话。而今乐普生物再进一步,完全实现由内研驱动打造多元化出海,深度布局IO+ADC。ADC层面相较于3年前,已经开发出下一代ADC产品,且在靶点选择上掺入更多科学性思考。并成功出海。2025年8月1日,乐普生物董事会欣然宣布,本公司(作为许可方及转让方)与Excalipoint(作为受许可方及受让方)就集团专有的T细胞衔接器TOPabody平台开发的两个早期资产的部分知识产权,签署了《知识产权转让与许可协议》及《股份购买协议》,以进行许可及/或转让交易。根据上述协议,并在其条款与条件约束下,Excalipoint将获得目标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独家开发及商业化权利。作为对价,本公司将获得以下收益:总计1,000万美元的现金预付款,以及10%的Excalipoint的股权;总额最高可达8.475亿美元的研发及商业化里程碑付款;按销售额分级计算的销售提成。此外,本公司有权委派一名董事进入Excalipoint董事会。在上述许可交易的同时,Excalipoint将完成A轮融资。由红杉中国、元生创投及杏泽资本担任联合领投方,其他A轮投资方包括五源资本、凯风创投、幂方健康基金及弘毅投资等,将依据《股份购买协议》的条款,合计向Excalipoint投资4,100万美元。董事会认为,与Excalipoint的许可交易及Excalipoint的 A轮融资的成功,充分挖掘了现有产品管线和技术的商业价值,有利于推动公司实现全球化战略布局。此外,此项交易也将助力公司聚焦于下一代抗体偶联药物(ADC)及免疫肿瘤双/三特异性抗体的战略性研发重点,加速后期产品的商业化进程。自此,乐普生物通过CMG901 AZ授权(CLDN-18.2)ADC平台出海、MRG007自研创新分子出海,以及此次与知名基金联合成立New co,已实现多元化的交易模式与价值兑现。CDH17 ADC乐普生物一度被低估,2025年1月22日,乐普生物宣布,与ArriVent BioPharma, Inc.(纳斯达克:AVBP)就针对消化道癌的潜在同类最佳抗体偶联药物MRG007达成全球独家许可协议。根据协议,乐普生物授予ArriVent在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以外地区开发、制造和商业化MRG007的全球独家许可。乐普生物将获得总计4700万美元的一次性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和最高达11.6亿美元的开发、注册和销售等里程碑付款,以及基于大中华区以外地区净销售额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MRG007在消化道癌的临床前模型中表现出优越的抗肿瘤活性,初步临床开发重点是结直肠癌、胰腺癌及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根据其适应症判断为一款CDH17 ADC。后来证明确实为CDH17 ADC。体外实验展现了优异的活性。后续临床爬坡可能也需要一定摸索。通过体外活性,还可以判断一点CDH17表达量是非常优异的,而且特异性也较好。通常的很多靶点DXD ADC是做不出体外活性的,因为表达量和内吞能力的限制。体内药效实验优异。非GLP毒理研究,在恒河猴中多次静脉输注MRG007(剂量为30和60mg/kg)后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在接受60 mg/kg剂量的雌性猴中观察到轻微且可逆的稀便/软便。临床病理检查(包括血细胞、凝血功能及生化指标)未见显著异常变化两次给药后呈剂量依赖的毒代动力学(TK)特征,外周载荷释放极少。GPC3 ADC同时,根据GPC3在肝部高表达,开发了GPC3 ADC,MRG006A。在体外展现了优异杀伤活性。体内效果同样优异。针对肝癌一直以来化疗系统性给药不理想,所以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比较重要应对策略,但给药方式麻烦且困难。通过ADC进行肿瘤定位,进而依赖ADC缓释的效果,可能会解决目前化疗系统性给药在肝癌中的尴尬窘境。TF ADCTF作为成药靶点,世界范围布局的热度并不高。通过对比其它成药或即将成药靶点的表达水平来看,TF并不算差,尤其在胰腺癌中表达水平较高。宫颈癌,头颈癌,肺腺癌,肺鳞癌,前列腺癌中也有非常优异的表达。TF不失为一个被忽略的好靶点。乐普将TF ADC拓展到胰腺癌领域需要非常大的勇气,但也可以看出,随着探索的逐步深入,我们的认知也在不断地被打破。原来治疗胰腺癌还是有一定希望,同时信达生物的CLDN18.2 ADC,CD3/CLDN18.2双抗在胰腺癌中都表现了初步优异的疗效。乐普的TF ADC,内部编号MRG004A,采用的是 Synaffix的糖定点偶联技术,payload为MMAE,DAR值为4。从目前的数据来看,MMAE能够成药,DXD平台也有很大的成药的可能。两者可以作为机制互补性联用方案。这为未来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了很大空间。在临床前的体内药效数据中,相比于非定点偶联,MRG004A展现了不错的效果。在多种PDX模型中,效果优异。在2024年ASCO上展现了优异的临床初步疗效,为未来单药或者不同机制ADC联用,打下了基础。以我做研发的视角来看,不同表位的抗体,成为一种机会,实现不同机制毒素,不同表位抗体ADC联用。当然,也可以采用双毒素payload,但这个设计的复杂性要高很多。在本次ASCO中展现的临床数据,入组63名患者,其中43名在剂量递增阶段(8个剂量水平[0.3-2.6mg/kg]),20名在剂量扩展阶段(15名2.0mg/kg,5名2.4mg/kg)。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8岁(范围:38-75岁),ECOG评分为0的患者有8名(13%)。女性患者有37名(59%)。既往中位治疗线数为3(范围:1-10)。在本研究中,未达到最大耐受剂量(MTD)。60个基线样本通过免疫组化评估总体膜阳性率,19例为胰腺癌(PC),68%(13/19)的TF表达率≥50%且强度为2或3(+)。5例患者接受了<2mg/kg Q3W剂量的治疗。MRG004A在胰腺癌患者中显示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在2.0mg/kg剂量组中,12名可评估的胰腺癌患者(既往中位治疗线数为3线)中,有4例部分缓解(PR)和6例疾病稳定(SD)。客观缓解率(ORR)为33.3%(4/12),疾病控制率(DCR)为83.3%(10/12)。其中,5例TF表达率≥50%且强度为3+的胰腺癌患者接受2mg/kg剂量治疗后,4例达到PR,1例达到SD。同时,MRG004A在其他癌症类型中也显示出疗效。在4例接受多线治疗的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中,ORR和DCR分别为25%(1/4)和50%(2/4)。在2例既往经4线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中,1例达到PR,1例达到SD。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包括结膜炎(27%)、贫血(17%)和低蛋白血症(13%),5例(7.9%,5/63)患者出现了严重不良事件。其中一例接受1.8mg/kg剂量治疗的TNBC患者出现了3级Steven Johnson综合征,为剂量限制性毒性(DLT),已恢复。未观察到其他DLT,剂量扩展和成熟结果评估正在进行中。老靶点新适应症的探索,为行业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EGFR ADC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乐普生物公布了EGFR ADC数据,效果优异。本次ASCO年会上公布的这项随机对照研究,纳入既往接受≥2线全身化疗和PD-(L)1抑制剂失败的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随机接受Becotatug Vedotin或化疗(由研究者选择接受卡培他滨或多西他赛)。主要终点是通过盲法独立中心评审(BICR)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和无进展生存期(PFS),以及总生存期(OS)。对照组化疗患者在疾病进展后允许交叉接受Becotatug Vedotin治疗。结果显示,共有173例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被随机分配至Becotatug Vedotin(n=86)或化疗组(n=87),两组既往中位治疗线数均为三线,分别有46.5%和47.1%的患者基线存在肝转移,临床预后较差。截至2024年6月30日,Becotatug Vedotin组经BICR评估的ORR为30.2%,化疗组ORR为11.5%,数值近三倍提升。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位PFS获益翻倍,显著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37%(5.82个月vs. 2.83个月;HR=0.63,P=0.0146)。截至2024年12月30日,期中分析时两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17.08个月vs. 11.99个月(HR=0.73),Becotatug Vedotin已显示出明确的获益趋势。排除交叉治疗的影响后,两组的OS HR为0.59(95%CI 0.37-0.93),生存获益更加明显。在安全性方面,Becotatug Vedotin组与化疗组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发生率相似,大部分的不良反应为1~2级,≥3级TRAE发生率分别为45.3%和50.6%,不良反应可控可管理。尤其看点在PD1抗体联用EGFR ADC上。且入组患者96.7%接受过PD1/L1抗体治疗。效果优异。截至2024年6月30日,共有30名经一线标准治疗失败的R/M-NPC患者(96.7%接受过抗PD-(L)1治疗)接受每3周1次治疗,3.0 mg/kg 普特利单抗+2.0 mg/kg MRG003。确认的ORR和DCR分别为66.7%(95%CI: 59.7, 73.7%)和93.3%(95%CI: 91.9, 94.8%)。6个月PFS率和6个月DoR率分别为76.2%(95%CI: 50.5, 89.7%)和83.3%(95%CI: 27.3, 97.5%)。安全性方面,耐受性良好。综上来看,乐普生物已经由行业整合逐步成为内研能力雄厚,且已经出海得到验证的生物制药公司。本次许可交易,公司将非核心资产-目前处于临床前阶段TCE资产,通过Newco的模式引入市场化投资人,在公司体外开发运营,共担开发风险、共享潜在收益。本次交易的对价包括现金和股权两部分,公司通过持有Newco10%的股权以期在未来获得潜在超额收益。形成多赢局面。乐普将致力于深耕开发广谱IO管线和多抗ADC分子,此次交易的达成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聚焦于下一代ADC药物及IO双/三特异性抗体方面的战略研发和技术迭代,同时加快后期产品的商业化,更好兑现公司核心管线/技术的潜在价值。本次交易也验证了公司多元化的出海战略。乐普扩大IO PD1抗体/多抗 + ADC的战略。同时,New co也是由中国较为知名的健康基金参与,由此乐普实现多元化出海。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可提供专业的免费咨询,同时可以获得Antibody Research生物药随谈回放视频。公众号已经建立读者实名讨论微信群,可以添加微信(zhuisu2210)后进群,添加时请主动注明姓名、企业、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