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ase 1, Randomized, Double-Blind, Third-Party Open, Placebo-Controlled, Single-Dose Study to Evaluate the Pharmacokinetics, Safety, Tolerability, Immunogenicity, and Pharmacodynamics Following Intravenous Dose of PF-07275315 in Chinese Healthy Adult Participant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learn if the study medicine (called PF-07275315) is safe and how it is processed in healthy Chinese participants. This study is seeking participants who:
* Are between 18 to 65 years of age.
* Are Chinese participants who are overtly healthy as determined by medical evaluation.
* Have a BMI (body mass index) of 19 to 28 kilogram per meter squared; and a total body weight of more than50 kilograms (110 pounds).
All participants in this study will receive study medicine. About three-fourths will receive PF-07275315 and one-fourth will receive placebo. A placebo does not have any medicine in it but looks just like the medicine being studied. The study medicine will be given as an IV infusion (directly into a vein) at the study clinic only one time.
The study will compare the experiences of people receiving PF-07275315 to those of people who do not. This will help see if PF-07275315 is safe and how it behaves inside the human body.
Participants will take part in this study for up to 181 days. During this time, the participants will stay at the study clinic for 5 days. After the stay, the participants will have 8 study visits at the study clinic.
A PHASE 2,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F-07275315 AND PF-07264660 IN ADULT PARTICIPANTS WITH MODERATE-SEVERE ATOPIC DERMATITI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learn about the safety and effects of 2 study medicines (PF-07275315 and PF-07264660) for the treatment of atopic dermatitis (AD). AD is a long- lasting itchy red rash, caused by a skin reaction.
This study is seeking participants who:
* are 18 years of age or more.
* Were confirmed to have AD at least 6 months ago.
* Are not having an effective treatment result from medicines that are applied on skin for AD.
* Are considered by their doctors to have moderate to severe AD.
All participants in the study will receive either PF-07275315 or PF-07264660 or placebo. A placebo does not have any medicine in it but looks just like the medicines being studied.
PF-07275315 or PF-07264660 or placebo will be given as multiple shots in the clinic over the course of 12 weeks.
Stage 1 participants will receive shots at the study clinic on Day 1, Week 1, Week 2, Week 4, Week 6, Week 8, Week 10 and Week 12.
Stage 2 participants will receive shots at the study clinic on Day 1, Week 4, Week 8 and Week 12.
The experiences of people receiving PF-07275315 or PF-07264660 will be compared to people who do not. This will help determine if PF-07275315 and PF-07264660 are safe and effective.
Participants will be involved in this study for up to 40 weeks (20 months). During this time, Stage 1 participants will have 16 visits at the study clinic, and Stage 2 participants will have 12 visits at the study clinic.
A PHASE 1, RANDOMIZED, DOUBLE-BLIND, SPONSOR OPEN, PLACEBO-CONTROLLED, DOSE ESCALATING STUDY TO EVALUATE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SINGLE AND MULTIPLE INTRAVENOUS AND SUBCUTANEOUS DOSES OF PF-07275315 IN HEALTHY PARTICIPANTS
The purpose of this clinical trial is to learn about the safety and effects of the study medicine (called PF-07275315) in healthy participants.
This study is seeking participants who:
Are healthy as determined by medical evaluation.
Are willing and able to comply with all scheduled visits, treatment plan, laboratory tests, lifestyle considerations, and other study procedures.
Have a body mass index (BMI) of 17.5 to 32 kilogram per meter square - a total body weight of more than 50 kilograms (110 pounds)
Participants will be divided randomly into 8 different groups. All participants will receive either one PF-07275315 or a harmless treatment that has no medical effect (placebo) intravenous (IV) infusion (given directly into a vein). Participants will take part in this study for up to 541 days. During this time, eligible participants will receive single increasing amounts of PF-07275315 or placebo. Increase will only occur if the sponsor agrees that the next dose is likely to have acceptable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The follow-up visit will take place 271 days after first treatment.
100 项与 PF-07275315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PF-07275315 相关的转化医学
100 项与 PF-07275315 相关的专利(医药)
11
项与 PF-07275315 相关的新闻(医药)▎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报道
11月7日,维立志博就一款临床前CD19xBCMAxCD3三特异性抗体新药LBL-051达成超6亿美元合作;而几日前,恩沐生物也就在研的CD3/CD19/CD20T细胞Engager三特异性抗体与葛兰素史克(GSK)达成授权合作。这些进展也再次引起行业对三特异性抗体这种新药类型的关注。
根据《自然》杂志子刊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此前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介绍,三特异性抗体也被认为是新一代双特异性抗体(bsAbs)技术形式,旨在克服现有bsAbs疗法的局限。相比于bsAbs,三抗新药能够与三个靶标结合,往往能够诱发更深的疾病缓解或带来更好的安全性。
今年以来,三特异性抗体新药的研发也不断迎来进展。根据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以及公开资料,2024年以来,有至少10款三抗1类新药首次在中国获批IND,进入临床研究阶段。这些新药拟开发的适应症包括恶性实体瘤、血液系统肿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将对这些三抗1类新药进行介绍。
博锐生物、恩沐生物:BR115
作用机制:靶向HER2的三抗
适应症:晚期实体瘤
2024年1月,博锐生物和恩沐生物联合开发的1类新药BR115(CMG6A19)注射液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据博锐生物新闻稿介绍,BR115基于恩沐生物创新三抗技术开发,可特异性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HER2 ECD2和/或HER2 ECD4,并同时与T细胞表面的CD3分子结合,从而将T细胞募集到靶细胞附近,重新定向T细胞的杀伤作用,诱导T细胞活化,裂解靶细胞;此外,BR115还可以双重阻断HER2下游信号,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与传统双抗药物相比,BR115能选择性地杀伤HER2高表达肿瘤细胞,而对HER2正常水平表达组织作用大幅减弱,具有更好的肿瘤特异性和安全性;对HER2抗原突变引起的肿瘤逃逸和复发具有预防作用。目前,BR115注射液正在晚期恶性实体肿瘤患者中开展单药治疗的1期临床研究。
强生:JNJ-80948543注射液
作用机制:CD79b/CD20/CD3三特异性T细胞重定向抗体
适应症:淋巴细胞恶性肿瘤
2024年3月,强生(Johnson & Johnson)1类新药JNJ-80948543注射液在中国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淋巴细胞恶性肿瘤。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一款新型CD79b/ CD20/CD3三特异性T细胞重定向抗体,它可与T细胞上的CD3抗原以及B细胞上的CD79b和CD20结合,从而导致恶性B细胞溶解。
根据强生公开资料介绍,与双特异性抗体相比,该三特异性抗体能以增强的亲和力来增强效力,并在存在非同源细胞群的情况下更大限度地根除肿瘤,从而提高治疗效果。目前,该产品正在针对多种血液肿瘤开展正在国际范围内(包括中国)开展1期临床研究,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先声再明:注射用SIM0500
作用机制:GPRC5D/BCMA/CD3三抗
适应症:多发性骨髓瘤
2024年3月,先声再明1类新药注射用SIM0500获批临床,拟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骨髓瘤成人患者。根据先声再明公开资料,这是一款人源化GPRC5D-BCMA-CD3三特异性抗体,通过先声再明自有的T细胞衔接器多特异性抗体技术平台开发。它通过低亲和力高靶向激活的CD3抗体,与抗肿瘤相关抗体组合,形成特异性靶向肿瘤的T细胞激活药物,具有多个抗体效应的协同作用。该产品目前正在中美两国同步进行临床开发,且已经获得美国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针对适应症为既往接受过≥3线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
辉瑞:PF-07264660注射液、PF-07275315注射液
作用机制:抗IL-4/IL-13/IL-33三抗、抗IL-4/IL-13/TSLP三抗
适应症:特应性皮炎
2024年6月,辉瑞(Pfizer)两款三特异性抗体1类新药在中国获批临床,均拟开发治疗成人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根据辉瑞公开资料,这两款产品为该公司炎症和免疫管线中的新分子实体。其中PF-07264660为抗IL-4/IL-13/IL-33三抗,PF-07275315为抗IL-4/IL-13/TSLP三抗。这两款三特异性抗体在更有效阻断IL-4/IL-13信号通路的同时,可以通过抑制TSLP产生更广泛的效果,或者通过抑制IL-33通路进一步抑制瘙痒,有望对治疗特应性皮炎产生更好的疗效。
目前,辉瑞正在开展国际多中心(含中国)的2期临床研究,在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成人研究参与者中研究PF-07275315和PF-07264660的疗效和安全性。
齐鲁制药:注射用QLS4131
作用机制:三抗
适应症:多发性骨髓瘤
2024年7月,齐鲁制药申报的1类新药注射用QLS4131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根据ClinicalTrials官网资料,QLS4131是一款三特异性人源化抗体。齐鲁制药正在开展一项1期临床研究,评估QLS4131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安全性、耐受性、药物动力学和初步抗肿瘤活性。该研究拟在中国开展,预计持续2年。
信达生物:IBI3003
作用机制:GPRC5D/BCMA/CD3三抗
适应症:多发性骨髓瘤
2024年7月,信达生物1类新药IBI3003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根据信达生物公开资料,这是一款GPRC5D/BCMA/CD3三抗产品。目前,信达生物正在开展IBI3003在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受试者中的1/2期、国际多中心、开放标签、首次人体研究。
神州细胞:SCTB41注射液
作用机制:三抗产品
适应症:晚期恶性实体瘤
2024年8月,神州细胞1类新药SCTB41注射液获批临床,拟用于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根据神州细胞公告介绍,SCTB41为该公司以差异化优势为目标自主研发的针对多种实体瘤免疫治疗三特异性抗体注射液。本次获批临床,拟用于单药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神州细胞目前正在进行一项评估SCTB41用于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患者的1/2期临床试验。
汇宇制药:注射用HY07121
作用机制:靶向PD-1/TIGIT/IL-15的三靶点抗体融合蛋白
适应症:晚期实体瘤
2024年9月,汇宇制药全资子公司汇宇海玥医药申报的1类新药注射用HY07121获批临床,拟用于晚期实体瘤患者。根据汇宇制药公告,这是一款抗PD-1、抗TIGIT、IL-15/IL-15Rα三靶点抗体融合蛋白。体外药效学研究表明,该产品通过特殊设计获得的多抗分子在等摩尔数情况下,刺激人免疫细胞因子IFN-γ分泌水平比三个靶点联合用药表现出更优的潜力。该产品具备增强肿瘤免疫治疗疗效及克服免疫耐药的作用机制。该产品目前正在进行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的1/2期研究。
阿斯利康:AZD5492
作用机制:CD20×TCR×CD8三抗
适应症:B细胞恶性肿瘤
2024年10月,阿斯利康(AstraZeneca)的AZD5492在中国获批临床,拟用于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B细胞恶性肿瘤。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一款CD20×TCR×CD8三特异性抗体,是由CD8引导的T细胞衔接器。临床前研究显示,与传统的CD20xCD3 T细胞衔接器相比,AZD5492能够通过优先连接CD8+T细胞来诱导一定程度的B细胞杀伤,同时减少CD4+T细胞的活化和相关的细胞因子产生。此前,阿斯利康已经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开展了AZD5492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恶性肿瘤的1/2期临床研究。
除了上述新药,百济神州在研的EGFR/MET三特异性抗体BG-T187已经于今年9月在中国申报IND,诺华(Novartis)潜在“first-in-class”抗CD3/CD19/CD2三特异性抗体PIT565也已经于几日前在中国申报IND,预计不久后也将在中国正式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此外,还有多款三特异性抗体创新药已经在中国开展临床,比如惠和生物的CD19/CD3/CD28的三特异性抗体CC312冻干粉针剂、泽璟制药CD3×DLL3×DLL3三特异性抗体注射用ZG006等等,此处不再一一介绍。
希望这些在研新药后续临床研究顺利进行,早日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
参考资料:
[1]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 Retrieved Nov 08,2024, From https://www.cde.org.cn/main/xxgk/listpage/4b5255eb0a84820cef4ca3e8b6bbe20c
[2]各公司官网及公开资料
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或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据 Insight 数据库统计,本周(7 月 21 日—7 月 27 日)全球共有 72 款创新药(含改良新)研发进度推进到了新阶段,其中 2 款获批上市,2 款申报上市,19 款获批临床,8 款申报临床。
下文,Insight 将分别摘取国内外部分重点项目做介绍。
国内创新药进展
本周国内共有 55 款创新药(含改良新)研发进度推进到了新阶段,其中 2 款申报上市,1 款启动 III 期临床,19 款新药获批临床,12 款申报临床。
本周国内首次获批临床的 13 款创新药(含改良新)
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
(下文如无特殊标注,为同一来源)
申报上市
1、罗氏:阿替利珠单抗皮下注射剂在华申报上市
7 月 27 日,CDE 官网显示,罗氏的阿替利珠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上市申请已获 CDE 受理(受理号:JXSS2400063/4)。全球范围内,该药已经在去年 8 月、今年 1 月陆续在英国、欧盟获批上市。
截图来自:CDE 官网
皮下(SC)注射剂的治疗优势在于其给药便捷性,罗氏的阿替利珠单抗皮下注射版仅需约 7 分钟即可完成注射,而原本的静脉(IV)输注则需要 30 - 60 分钟。其申报并获批之后,适应症也将适用于此前静脉制剂已获批的所有适应症,涵盖肺癌、膀胱癌、乳腺癌和肝癌。
此前,Tecentriq SC 在英国的获批是基于 Ib/III 期临床试验 IMscin001(NCT03735121)的结果。这项研究旨在比较既往铂类治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NSCLC 患者中 Tecentriq 皮下制剂与静脉注射的药代动力学、安全性和有效性。
试验共纳入 371 名受试者,2022 年 8 月,罗氏宣布该研究的第 2 部分达到主要终点。在既定的药代动力学测量的基础上,在给定的给药间隔期间血液中 Tecentriq 的水平相当。观察到的血清谷浓度的几何平均比率为 1.05(下一次给药前血液中的药物浓度;90% CI : 0.88-1.24),模型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87(衡量药物的整体暴露;90% CI : 0.83-0.92)。
皮下注射和静脉输注组两者的 ORR(11.8% vs 9.7%)及中位 PFS(2.8 个月 vs 2.9 个月)相当,且在安全性方面也呈现一致性。
关键临床证据
截图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
*图中临床结果取发文当前最新公布的数据
Tecentriq SC 是罗氏获批的第 4 款皮下注射抗肿瘤疗法。罗氏与 Halozyme 合作,利用其 Enhanze 药物输送技术将管线内优势产品开发成皮下制剂,既提升依从性,也延长产品生命周期。Enhanze 技术基于专有的重组人透明质酸酶 PH20 (rHuPH20),这种酶可在皮下空间局部暂时降解透明质酸,增加皮下组织的渗透性,使单抗药物能够快速分散并吸收到血液中。
目前,国内外 PD-(L)1 单抗赛道老玩家们纷纷开发皮下注射剂型,以更好提高已获批药物的依从性。阿替利珠单抗是首款获批上市者,纳武利尤单抗也已经申报上市,国内特瑞普利单抗、替雷利珠单抗、卡瑞利珠单抗等也在开发皮下注射。
2、信念医药/武田制药:国内首款血友病 B 基因疗法申报上市
7 月 25 日,据 CDE 官网显示,信念医药自主研发的 BBM-H901 注射液上市申请已获受理,用于治疗血友病 B 成年患者(受理号:CXSS2400078)。早在 2022 年 6 月,该药物就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截图来自:CDE 官网
BBM-H901 注射液是信念医药首款重磅产品,亦是我国首个递交新药上市申请的针对遗传病的基因治疗药物。从目前公布的多个研究结果来看,BBM-H901 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
2024 ISTH 年会公布了 BBM-H901 注射液在血友病 B 成年患者(FIX≤2%)中的最新研究结果(NCT04135300)。数据显示,10 例受试者中位随访时间为 176 周,最后一次随访 FIX 活性的平均值为 43.17%,9 例受试者 FIX 持续稳定较高表达,ABR 为 0,且完全停止了外源性 FIX 产品的替代治疗。研究期间,无死亡、无严重不良事件。
在单中心、单臂、Ⅱ 临床试验中(NCT04135300),血友病 B 成年患者(FIX≤2%)接受 BBM-H901 治疗后,58 周随访显示中位 ABR 从 12 次减少至 0 次,中位靶关节数从 1.5 个减少至 0 个,中位 FIX 药物年输注次数从 53.5 次减少至 0 次。随访过程无严重不良事件。
多中心、单臂、开放、Ⅲ 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CTR20212816),血友病 B 成年患者(FIX≤2%)在单次静脉输注 BBM-H901 后,100% 停用 FⅨ 产品治疗,ABR 显示为 0,体内凝血因子水平显著提高并长期稳定表达。没有任何严重不良事件。
在单中心、单臂、Ⅰ 期临床试验中(NCT04135300),80% 的血友病 B 成年患者在输注 BBM-H901 后,ALT 和 AST 浓度保持在正常上限以下。20% 的患者出现 ALT 和 AST 升高并伴随 FIX 降低。所有患者在输注后都产生了针对载体衣壳的抗体,安全性方面没有观察到严重不良事件。
目前,我国血友病 B 患者群体多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PCC)进行替代治疗,但存在感染风险和给药不便等问题。此外,由于治疗不充分或不规范,中重度患者常见关节出血和畸形问题。BBM-H901 的研究结果显示,其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表现出色,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前景。
2023 年 10 月,信念医药与武田中国达成独家合作协议,授权武田中国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负责 BBM-H901 注射液的商业化经营。这一合作结合了双方在各自领域的优势和资源,显著提升了 BBM-H901 注射液在中国市场的推广潜力,从而进一步造福广大血友病 B 患者。
截图来自:Insight 数据库官网
血友病 B 是首个开展基因治疗的出血性疾病。2022 年 11 月,CSL Behring 和 uniQure 的 Hemgenix 获 FDA 批准上市,成为全球首个用于治疗血友病 B 的基因疗法。今年 4 月 25 日,辉瑞的 Beqvez 也因其在 Ⅲ 期临床试验中的优异表现,获得 FDA 批准上市。
从目前情况来看,血友病 B 的基因疗法带来了多方面的临床益处。首先,该疗法通过一次性给药,实现了凝血因子的长期稳定表达,显著减少了患者对常规凝血因子替代疗法的依赖,降低了长期治疗的经济负担和管理复杂性。其次,基因疗法有效控制了出血事件,减少了出血风险。此外,基因疗法的持久疗效还减少了因反复出血导致的关节损伤和其他并发症。
启动临床试验
1、复旦张江:国内第 4 款 TROP2 ADC 启动三阴乳腺癌 III 期临床
7 月 22 日,据 CDE 临床试验登记平台显示,复旦张江登记启动了 TROP2 ADC FDA018 国内 III 期临床试验,针对在紫杉类治疗中失败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登记号:CTR20242630)。这也是目前国内第四款针对 TNBC 进入 III 期阶段的 TROP2 ADC 药物。
截图来自:CDE 官网
该研究目标入组人数为 350 名受试者,主要目的是比较 FDA018 与研究者选择化疗方案(ICC)治疗的有效性,次要目的是比较 FDA018 与 ICC 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以及评估 FDA018 的免疫原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
FDA018 是复旦张江的 ADC 平台研发的新一代针对 TROP2 靶点的抗肿瘤 ADC 药物,它通过可水解的 pH 敏感型连接子将抗 TROP2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与小分子细胞毒药物(拓扑异构酶 I 抑制剂)SN-38 偶联,定向杀伤肿瘤细胞。
2021 年 9 月,复旦张江启动了 FDA018 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 I 期临床研究,研究对象涉及肺癌、子宫内膜癌、胃癌、食管癌以及 TNBC 等多种类型癌症,2024 ASCO 大会公布了这项研究的数据结果。
该研究采用 21 天为一个治疗周期,在第 1 天和第 8 天进行给药,共有 62 名患者接受了至少一剂量的 FDA018 治疗。结果表明,该药物耐受性良好,安全性可控,至 12.0 mg/kg 剂量时尚未达到最大耐受剂量(MTD)。
在 TNBC 患者队列中,29 例接受了 10.0 mg/kg 剂量治疗且疗效可评估的患者显示出治疗效果,ORR 为 37.9%,DCR 为 79.3%。这些数据展示了 FDA018 在 TNBC 治疗中的初步抗肿瘤活性,为此次启动的这项 III 期临床研究奠定基础。
截图来自:Insight 数据库官网
TROP2 在乳腺癌、肺癌和胃癌等多种肿瘤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肿瘤预后不良密切相关。这些特征使得 TROP2 成为继 HER2 之后 ADC 领域的又一重要靶点,国内外制药公司也将其视为药物研发的重点布局目标。
纵观当前,吉利德戈沙妥珠单抗是全球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获批上市的 TROP2 ADC,目前已获批包括 TNBC、HR 阳性/HER2 阴性乳腺癌以及尿路上皮癌在内的三项适应症。作为「先行者」,这款药物已取得一定市场份额。2023 年,戈沙妥珠单抗在全球的销售额达到了 10.63 亿美元,为其他开发 TROP2 ADC 的药企树立了标杆。
在吉利德之外,第一三共与阿斯利康联合开发的德达博妥单抗以及科伦博泰与默沙东联合开发的芦康沙妥珠单抗也在我国进入了上市申请阶段。两款药物的推进,在丰富 TROP2 ADC 治疗选择的同时,还加剧了这一领域的竞争态势。
从国内药企布局来看,诗健生物的 ESG401 以及恒瑞医药的 SHR-A1921 进度靠前,均进入了临床 Ⅲ 期阶段。另外,翰森生物、信达生物、迈威生物、启德医药等紧随其后,研发的产品目前均处于临床 I/II 期阶段,适应症涵盖乳腺癌、肺癌、宫颈癌、胰腺癌等多种类型。
目前来看,尽管 TROP2 ADC 赛道格局尚未明朗,但竞争激烈,如何抢占「滩头」已成为药企亟待解决的课题。首先,在优势瘤种上取得突破可以为后续发展奠定优势。另外,TROP2 ADC 与其他疗法的联合使用,尤其是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化疗的联合,也是未来的重要方向。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技术的进步,研发出更加稳定和高效的连接子和药物载体,将进一步提升 TROP2 ADC 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或许也可以帮助药企在这一领域脱颖而出。
2、辉瑞制药:两款三抗在中国启动 2 期临床,治疗特应性皮炎
7 月 23 日,CDE 临床试验登记平台显示,辉瑞在国内登记了一项 Ⅱ 期临床试验,以评估 PF-07275315 和 PF-07264660 在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成人受试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PF-07275315 是一款靶向 IL-4×IL-13×TSLP 的三特异性抗体,而 PF-07264660 是一款靶向 IL-4×IL-13×IL-33 的三特异性抗体。
截图来自:CDE 临床试验登记平台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IL-4 和 IL-13 是 AD 发病的重要细胞因子,在 AD 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PF-07275315 和 PF-07264660 是辉瑞开发的两款新分子实体,是辉瑞炎症和免疫疾病领域的重要在研管线。IL-4 和 IL-13 是这两款三特异性抗体共同的靶点。此外,PF-07275315 还靶向 TSLP,这是一种上皮细胞因子,在气道炎症的发生和持续中起着关键作用。PF-07264660 还靶向 IL-33,后者是一种 IL-1 家族细胞因子,针对该靶点的药物具有治疗哮喘、特应性皮炎等疾病的潜力。
辉瑞拟开发这两款三抗药物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适应症。在海外,这两款在研新药此前已进入 2 期临床试验阶段。
根据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信息,辉瑞本次在中国启动的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 2 期临床研究,试验目的是评价 PF-07275315 和 PF-07264660 的疗效、安全性、药代动力学 (PK) 和药效学 (PD),以及探索 PF-07275315 或 PF-07264660 在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成人研究参与者中的剂量效应关系。
炎症免疫是辉瑞整体布局当中非常重要的领域。根据辉瑞 2023 年 10 月发布的产品管线介绍,目前该公司的炎症和免疫疾病领域管线共有 17 个在研项目,包括 3 个Ⅲ 期临床阶段的项目、11 个 Ⅱ 期临床阶段的项目以及 3 个 Ⅰ 期临床阶段的项目。
除了前述的两个三抗外,其它产品还包括 JAK3/TEC 抑制剂、基因疗法、IL-10 抗体、S1P 抑制剂、CXCR5 抗体、CCR6 拮抗剂、p40/TL1a 双抗等等,治疗领域涵盖白癜风、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嗜酸细胞性食管炎、斑秃、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狼疮、炎症性肠病等等多种适应症。
截图来自:辉瑞管线介绍PPT
获批临床
1、信达生物:GPRC5D×BCMA×CD3 三抗国内获批临床
7 月 23 日,CDE 官网公示,信达生物的 IBI3003 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截图来自:CDE官网
IBI3003 是一款靶向 GPRC5D×BCMA×CD3 的三特异性抗体。2023 年 10 月 ,信达生物已在 ClinicalTrials.gov 平台上登记启动了一项 I/II 期临床试验(NCT06083207)。该研究的 I 期剂量递增和扩展部分目的是确定 IBI3003 的最大耐受剂量(MTD)/推荐 II 期剂量(RP2D),计划入组 23~116 名受试者。研究的 II 期试验部分旨在评估 IBI3003 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
抗体药物一直是信达生物的主要研究领域。据信达生物 2023 年度业绩汇报 PPT,该公司计划在 2024 年至 2025 年初,将对 10+ 个 抗体偶联药物(ADC)、双抗、多抗进行早期临床的探索,其中就包括 IBI3003。此外,还包括 IBI3001 (EGFR/B7-H3 靶向 ADC) 、 IBI133 (HER3 靶向 ADC) 等。
截图来自: 信达生物 2023 年度业绩汇报 PPT
据 Insight 数据库显示,目前全球范围内共有 4 款靶向 GPRC5D×BCMA×CD3 的三特异性抗体进入到临床试验阶段。除信达生物的 IBI3003 外,还有先声药业的 SIM0500(国内外均处于 I 期临床阶段)、天广实/康源博创的 MBS314(国内临床 I/II 期阶段)以及强生的 JNJ-79635322(境外临床 I 期阶段 )。整体而言, GPRC5D×BCMA×CD3 三抗仍处于早期研发阶段。
全球 GPRC5D×BCMA×CD3 三抗研究进度
截图来自:Insight 数据库官网
临床试验结果
1、信达生物:「玛仕度肽」糖尿病 III 期研究成功,将申报上市
7 月 22 日,信达生物宣布胰高血糖素样肽-1 受体(GLP-1R)/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双重激动剂玛仕度肽(研发代号:IBI362)在中国 2 型糖尿病受试者中开展的 III 期临床研究(DREAMS-1)达成首要终点和全部关键次要终点,展现出降糖、减重双达标及心血管肾脏代谢指标的综合获益。
此前,玛仕度肽头对头度拉糖肽治疗 2 型糖尿病的 III 期临床 DREAMS-2 也已达成研究终点,玛仕度肽展现出显著优效于度拉糖肽的降糖疗效,并在减重、心血管代谢指标均展示出了更优越的综合获益。信达生物计划于近期向 CDE 递交玛仕度肽治疗 2 型糖尿病的新药上市申请(NDA)。玛仕度肽首个减重适应症已于 2024 年初获 CDE 受理。
玛仕度肽研发历史时光轴
截图来自:Insight 数据库官网
玛仕度肽是信达生物与礼来共同开发的一款 GLP-1R/GCGR 双重激动剂。作为一种哺乳动物胃泌酸调节素(OXM)类似物,玛仕度肽除了通过激动 GLP-1R 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和减轻体重外,还可通过激动 GCGR 增加能量消耗增强减重疗效,同时改善肝脏脂肪代谢。玛仕度肽已在多项临床研究中展现出优秀的减重和降糖疗效,以及降低腰围、血脂、血压、血尿酸、肝酶及肝脏脂肪含量,以及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带来多重代谢获益。
2024 年 2 月,玛仕度肽的首个 NDA 获 NMPA 受理,用于成人肥胖或超重患者的长期体重控制。Insight 数据库预测,该适应症申请预计将于 2025 年第三季度获批。
玛仕度肽当前共开展了五项 III 期临床研究,包括:
1)在中国超重或肥胖受试者中开展的 III 期临床研究(GLORY-1);
2)在中重度肥胖的中国肥胖受试者中开展的 III 期临床研究(GLORY-2);
3)在初治的中国 2 型糖尿病患者中开展的 III 期临床研究(DREAMS-1);
4)在口服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中国 2 型糖尿病受试者中开展的对比玛仕度肽和度拉糖肽的 III 期临床研究(DREAMS-2);
5)在中国 2 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受试者中开展的对比玛仕度肽和司美格鲁肽的 III 期临床研究(DREAMS-3)。
本次达到终点的 DREAMS-1(NCT05628311)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 III 期临床研究,旨在经单纯饮食、运动干预血糖控制不佳的中国 2 型糖尿病患者中评估玛仕度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纳入 320 例受试者,基线平均糖化血红蛋白(HbA1c)8.24%、平均体重 77.7 kg。受试者按 1:1:1 比例随机分配至玛仕度肽 4 mg 组(N=106)、玛仕度肽 6 mg 组(N=106)或安慰剂组(N=108),双盲治疗 24 周。完成双盲治疗后,玛仕度肽 4 mg 组和 6 mg 组受试者分别继续接受玛仕度肽 4 mg 和 6 mg 治疗 24 周,安慰剂组受试者接受玛仕度肽 6 mg 治疗 24 周。研究的首要终点为第 24 周时玛仕度肽 4 mg 和 6 mg 在 HbA1c 相对基线的变化上优效于安慰剂。
NCT0562831 研究历史时光轴
截图来自:Insight 数据库官网
有效性数据显示:
研究达到了首要终点。基于疗效估计目标,第 24 周时,玛仕度肽 4 mg 组和 6 mg 组 HbA1c 较基线平均降幅分别为 1.57% 和 2.15%,均优效于安慰剂组(0.14%)(P 值均<0.0001)。玛仕度肽组的 HbA1c 降幅疗效维持至第 48 周。
关键次要终点数据显示,玛仕度肽具有降糖、减重双重疗效优势。第 24 周时,玛仕度肽 4 m 和 6 mg 在体重较基线降幅、HbA1c 达标率、体重达标率以及 HbA1c 体重复合达标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安慰剂;治疗至第 48 周时,玛仕度肽 6 mg 组体重较基线降幅达 9.6%。
除 HbA1c 和体重外,玛仕度肽还降低餐后血糖、腰围、血压、血脂、转氨酶,以及尿白蛋白肌酐比等心血管及肾脏代谢指标。
此外,整体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与玛仕度肽既往临床研究结果一致。最常报告的不良事件是胃肠道不良事件,多为轻度或中度。无新增安全性风险。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较低,且绝大多数为 1 级低血糖(3.0 mmol/L≤血糖<3.9 mmol/L),无重度低血糖事件发生。
DREAMS-1 研究总览图
截图来自:Insight 数据库官网
2、雅科生物:全球首款 BCMA/GPRC5D 双特异 CAR-T 疗法公布 I 期数据
7 月 24 日,雅科生物宣布其自主研发的 BCMA/GPRC5D 双特异性 CAR-T 细胞治疗技术(YK-BCMA-GPRC5D BoomTM, YK-CAR-069)在国际知名期刊 The Lancet Haematology 上发表了 I 期临床试验成果。本次研究由徐州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医疗团队主导。
此项临床试验首次采用国际领先的 BCMA/GPRC5D 双特异 CAR-T 细胞治疗技术,成功治疗了 21 例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 患者,并获得 ORR 86% 的优异疗效。在回输最优剂量,在2 x 106/kg的 12 名患者中,ORR 为 91.7% ,CR/sCR 达到 75%,VGPR 为 16.7% 。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临床试验中,4 名 BCMA 阴性患者全部获得应答和 MRD 阴性,其中,2 名患者(50%)获得 sCR;6 名 GPRC5D 阴性患者中,5 名(83%)患者获得应答和 MRD 阴性,其中,4 名患者(67%)获得 sCR。
同时,本次临床试验也证明了 BCMA/GPRC5D 双特异 CAR-T 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在 21 例患者中,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发生率为 71%,且均为 1 级或 2 级 CRS;仅 1 例回输剂量为最大耐受剂量 4 x 106/kg 的患者发生 1 级 ICANS,回输剂量在最大耐受剂量以下的患者中,均未观察到 ICANS 或 3 级以上细胞毒性。
BCMA/GPRC5D 双特异性 CAR-T 细胞治疗在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令人鼓舞的疗效,这一双特异性 CAR-T 的出现为因 BCMA 或 GPRC5D 抗原异质性造成 CAR-T 细胞治疗失效的患者带来了治愈的希望。
境外创新药进展
境外部分,本周共有 20 款创新药(含改良新)研发进度推进到了新阶段,其中 4 款获批上市,3 款获批临床。
获批上市
1、基石药业:首款海外获批的 PD-L1 单抗诞生!舒格利单抗在欧洲获批上市
7 月 26 日,基石药业宣布,欧盟委员会(EC)已批准舒格利单抗(商品名:Cejemly®)联合含铂化疗用于无 EGFR 敏感突变,或无 ALK, ROS1, RET 基因组肿瘤变异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
舒格利单抗成为了全球首个在欧洲上市的、联合化疗一线治疗鳞状和非鳞状 NSCLC 的 PD-L1 单抗,基石药业也成为首家将国产 PD-L1 单抗推向国际市场的创新生物医药企业。
除本次获批的适应症外,基石药业还在加紧筹备向 EMA 递交舒格利单抗其他适应症,如 III 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胃癌、一线食管鳞癌和复发难治性结外 NK/T 细胞淋巴瘤的上市许可申请(MAA)。
截图来自:美通社
此次获批主要是基于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的 III 期临床研究——GEMSTONE-302 的结果。舒格利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可显著延长初治转移性 NSCLC 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该研究数据已在《柳叶刀•肿瘤学》(Lancet Oncology)和《自然•癌症》(Nature Cancer)上发表,并曾在多个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口头汇报。此外,GEMSTONE-302 研究的长期治疗和生存数据将会在 2024 年欧洲内科肿瘤学会(EMSO)年会上以壁报的形式公布(壁报编号 1318P)。
舒格利单抗是由基石药业研发的抗 PD-L1 单克隆抗体,舒格利单抗的开发是基于美国 Ligand 公司授权引进的 OmniRat®转基因动物平台。该平台可一站式产生全人源抗体。作为一种全人源全长抗 PD-L1 单克隆抗体,舒格利单抗是一种最接近人体的天然 G 型免疫球蛋白 4(IgG4)单抗药物,能降低在患者体内产生免疫原性及相关毒性的潜在风险,与同类药物相比舒格利单抗将具有独特优势。
舒格利单抗独特分子设计使其具备双重作用机制,不仅阻断 PD-1/PD-L1 相互作用,还能通过介导 PD-L1 表达阳性的肿瘤细胞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在诱导抗体依赖性细胞吞噬(ADCP)的同时不损害效应性 T 细胞。这种差异化设计使舒格利单抗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展现出了潜在同类最优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前,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批准舒格利单抗(商品名:择捷美®)五项适应症
舒格利单抗出海脚步还不止于此。据基石药业首席执行官、研发总裁、执行董事杨建新博士介绍,该公司正积极与西欧、拉丁美洲、中东和非洲、东南亚、和加拿大的潜在合作伙伴进行接洽,预计不久将达成协议。
2、太阳药业:JAK1/2 选择性抑制剂获 FDA 批准上市,治疗斑秃
7 月 25 日,FDA 正式批准太阳药业 Deuruxolitinib 用于治疗成人重度斑秃(AA)。这一批准为长期受该疾病困扰的医患双方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治疗选择。
Deuruxolitinib 属于口服 JAK1 和 JAK2 选择性抑制剂,此前该药物基于已被 FDA 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和快速通道资格,反映出其在治疗 AA 方面的潜在疗效。
此次批准基于两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 Ⅲ 期临床试验 THRIVE-AA1 和 THRIVE-AA2 的数据。这两项研究共招募了 1220 名头皮毛发脱落率至少为 50% 且脱发超过六个月的 AA 患者。
在基线评估时,患者的平均头皮毛发覆盖率仅为 13%。在试验过程中,主要终点在 24 周时达成,超过 30% 接受 Deuruxolitinib 治疗的患者头皮毛发覆盖率达到了 80% 或以上(SALT≤20)。服用 Deuruxolitinib 并实现 SALT 评分≤20 的患者比例在 24 周内持续增加,未出现疗效平台期。值得注意的是,最多有 25% 的患者在 24 周时几乎完全恢复了头皮毛发覆盖率(≥90%)。这些结果证明了 Deuruxolitinib 在治疗重度 AA 患者中的疗效和潜在的长期收益。
AA 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自限性、非瘢痕性脱发。目前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认为是免疫系统攻击毛囊、免疫基因异常、免疫细胞和分子失衡所致。传统的治疗药物包括米诺地尔、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但部分患者疗效不佳,尤其是中重度 AA 患者。
2023 年 3 月,礼来巴瑞替尼获批增加适应症,成为我国首个获批用于治疗重度 AA 的靶向药物。辉瑞的利特昔替尼也紧随其后,于当年 10 月获批治疗 12 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重度 AA 患者。
除上述两款药物外,艾伯维的 JAK1 抑制剂乌帕替尼也在 2023 年 8 月启动了针对重度 AA 的 Ⅲ 期临床试验。从国内药企的布局来看,泽璟制药和恒瑞医药的 JAK 抑制剂进展较为领先。
今年 6 月,泽璟制药的吉卡昔替尼在治疗重度 AA 的 Ⅲ 期临床试验中达到了主要疗效终点,表现出统计学显著性(p<0.0001)。泽璟制药计划加快推进该药物的上市进程,以便尽早用于重症 AA 患者的治疗。
恒瑞医药的艾玛昔替尼曾被 CDE 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其针对 AA 的 Ⅲ 期临床试验在今年 4 月已完成首例患者给药。此外,科伦博泰研发的 JAK1/2 抑制剂 KL130008 也于 2022 年 8 月进入了针对 AA 的 Ⅱ 期临床试验。
即将获批
1、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获 CHMP 积极意见,欧洲获批在即
7 月 26 日,君实生物宣布,由公司自主研发的抗 PD-1 单抗药物特瑞普利单抗(欧洲商品名:LOQTORZI®)的上市许可申请(MAA)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的积极意见,建议批准其用于治疗两项适应症:
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用于复发、不能手术或放疗的,或转移性鼻咽癌(NP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
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顺铂和紫杉醇用于不可切除的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癌(ESC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
欧盟委员会(EC)将把 CHMP 的积极意见纳入考虑,以便对特瑞普利单抗的上市申请做出最终审评决议。该决议将适用于欧盟全部 27 个成员国以及冰岛和挪威。如若获得批准,特瑞普利单抗将成为欧洲首个且唯一用于 NPC 治疗的药物,也是欧洲唯一用于不限 PD-L1 表达的晚期或转移性 ESCC 一线治疗药物。
截图来自:美通社
本次 CHMP 对于 NPC 适应症的积极意见主要基于 JUPITER-02(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国际多中心 III 期临床研究,NCT03581786)。该研究结果曾以口头报告形式亮相 2021 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全体大会(#LBA2),随后荣登《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影响因子:58.7)杂志封面,并获得《美国医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影响因子:63.1)全文发表。
基于上述研究,特瑞普利单抗分别于 2021 年和 2023 年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晚期鼻咽癌的治疗,是全球首个获批鼻咽癌治疗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药物,也是美国首个且唯一用于鼻咽癌治疗的药物。此外,特瑞普利单抗用于治疗鼻咽癌相关适应症的上市申请正在同步接受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管理局(MHRA)、澳大利亚药品管理局(TGA)、新加坡卫生科学局(HSA)以及中国香港卫生署药物办公室(DO)的审评。
此次 CHMP 对于 ESCC 适应症的积极意见主要基于 JUPITER-06(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Ⅲ期研究,NCT03829969)。该研究结果首次在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ESMO 2021)上以口头汇报形式报告,随后在国际顶尖肿瘤学杂志《Cancer Cell》(影响因子:48.8)和《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影响因子:42.1)发表。2022 年 5 月,特瑞普利单抗用于治疗 ESCC 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在中国获批。目前,特瑞普利单抗用于一线治疗食管癌的 MAA 正在接受 MHRA 的审评。
特瑞普利单抗至今已在全球(包括中国、美国、东南亚及欧洲等地)开展了覆盖超过 15 个适应症的 40 多项由公司发起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或已完成的关键注册临床研究在多个瘤种范围内评估特瑞普利单抗的安全性及疗效,包括肺癌、鼻咽癌、食管癌、胃癌、膀胱癌、乳腺癌、肝癌、肾癌及皮肤癌等。
截至目前,特瑞普利单抗已在中国内地获批 10 项适应症;2020 年 12 月,特瑞普利单抗首次通过国家医保谈判,目前已有 6 项获批适应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3 年)》。
2、安斯泰来:全球首个 CLDN18.2 单抗获 CHMP 积极意见,即将在欧洲获批
7 月 27 日,安斯泰来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推荐在欧盟批准 CLDN18.2 单抗 zolbetuximab。适应症为:联用含氟尿嘧啶或含铂化疗一线治疗 CLDN18.2 阳性、局部晚期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 HER2 阴性胃癌或胃食管连接部(GEJ)腺癌成人患者。
截图来自:PR Newswire
该上市申请是基于 3 期临床试验 SPOTLIGHT 和 GLOW 研究数据,前者探索了 zolbetuximab 联合 mFOLFOX6(奥沙利铂、亚叶酸 + 氟尿嘧啶联合方案)一线治疗 CLDN18.2 阳性、HER2 阴性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而后者探索了 Zolbetuximab 联合 CAPOX(卡培他滨 + 奥沙利铂)一线治疗胃癌的疗效。
两项注册临床试验结果
截图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http://db.dxy.cn/home/)
Zolbetuximab 是 CLDN18.2 这一热门靶点的领先者,也是该靶点首个申报上市的新药。安斯泰来最早于 2023 年 6 月在日本递交该药上市申请,同年 7 月、8 月又陆续在欧洲、美国、中国申报上市,今年 3 月于日本获得首个上市批准,本次又即将获得欧洲批准,在国内也有望在下半年获批,全球商业化版图正在缓缓铺开。
不过该药在美国的上市进程则略有小波折:今年 1 月,安斯泰来收到 FDA 发出的 CRL,主要基于第三方生产设施缺陷,而非临床数据;在解决这一问题后,今年 5 月该药又在美国申报上市,被纳入优先审评通道。
药品全球申报甘特图
截图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
医药交易
1、12 亿美元!BioNTech 再次出手合作国内药企,共同开发口服 RNA 药物
7 月 23 日,业内传来消息,德国 BioNTech 与三迭纪达成一项总金额超过 12 亿美元的研究合作与平台技术许可协议,双方将基于三迭纪公司的 3D 打印药物技术开发口服 RNA 药物。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不是 BioNTech 与中国公司之间的首次合作。根据 Insight 数据库医药交易数据显示,2023 年以来,BioNTech 已先后与 6 家中国公司达成了 10 项不同类型的授权合作,其中多项合作总金额超过 10 亿美元。在 2023 年海外企业引进国内项目的交易数量排行榜中,BioNTech 更是仅次于阿斯利康,位列第二。
BioNTech 与中国公司的交易截图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
BioNTech 公司成立于 2008 年,总部位于德国,而这家公司真正在行业内声名鹊起则是在新冠疫情期间。凭借在 mRNA 技术方面的优势,新冠疫情期间,BioNTech 和辉瑞合作开发新冠 mRNA 疫苗,并在新冠疫苗研发竞赛中脱颖而出。双方合作的 mRNA 疫苗 Comirnaty(BNT162b2)是首个获得 FDA 正式批准的新冠疫苗。
也正是得益于新冠疫苗的收入贡献,2021 年 BioNTech 公司的业绩收入创下历史新高,达到 190 亿欧元,YOY 增长了 3858%,一举跃入全球药企收入 TOP 20 榜单。
然而,随着新冠疫情的退去,BioNTech 公司的收入增速也开始放缓。2022 年,BioNTech 公司的业绩收入为 173 亿欧元,同比下降 -8.9%。而到了 2023 年,该公司的收入已下滑至 38 亿欧元,跌幅高达 -78% 。
BioNTech 公司近年收入数据来源:BioNTech 财报
面对收入的急速下滑,BioNTech 也在积极扩充产品管线,以期寻找未来的业绩增长点,而外部合作就是其拓展产品管线的重要举措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2023 年以来,BioNTech 已先后与映恩生物、华东医药旗下道尔生物、普米斯生物、宜联生物、药明生物、三迭纪 6 家中国公司先后达成了 10 项不同类型的授权合作。其中,BioNTech 与映恩生物、宜联生物曾先后两次合作,而与普米斯生物更是三度合作。
从合作的产品来看,BioNTech 从中国公司引进的产品类型主要是抗体偶联药物(ADC)和双特异性抗体,包括靶向 HER3 的 ADC、靶向 B7-H3 的 ADC、靶向 Trop2 的 ADC、靶向 HER2 的 ADC,以及 CCR8/TIGIT 双抗、PD-L1/VEGFA 双抗,适应症领域主要是肿瘤。而本次其与三迭纪的合作则聚焦的是口服 RNA 药物。从研究阶段来看,这些合作产品中有 4 个处于临床阶段。
截图来自: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
放眼全球,BioNTech 的合作也不鲜见。2023 年以来,其已与 InstaDeep、OncoC4、Autolus Therapeutics、Medigene 等多家公司分别达成了合作,涉及的产品包括 TCR-T 疗法、CAR-T 疗法、单特异性抗体等等。
2、阿斯利康:最高 5 亿美元!阿斯利康引进 EGFR 降解剂
7 月 23 日,Pinetree Therapeutics 宣布与阿斯利康达成一项独家选择权和全球许可协议。根据协议条款,阿斯利康将获得临床前 EGFR 降解剂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独家选择权,而 Pinetree 公司将获得 4500 万美元的首付款和近期付款,未来潜在里程碑款项总计超过 5 亿美元。
来自:PR Neswire
阿斯利康在肿瘤领域的扛把子产品正是三代 EGFR-TKI 奥希替尼。奥希替尼去年度销售额高达 57.99 亿美元,且仍在通过单药和联用的方案持续在肺癌领域攻城略地,年年成为 ASCO、ESMO 上最引人瞩目的明星。
本次与 Pinetree 公司关于 EGFR 降解剂的合作,意味着该公司将在这一领域进一步深耕,广泛覆盖 EGFRm NSCLC 细分领域,巩固竞争优势。
多说一点
MNC 财报季正在继续。本周,罗氏、阿斯利康等知名跨国药企的上半年财报已经出炉,Insight 照旧在此奉上导读。详细内容,可点击标题跳转至对应报道。
1、阿斯利康:中国区上半年增长强劲,奥希替尼全球卖出 32 亿美元
7 月 25 日,阿斯利康公布了其 2024 年上半年及第二季度的财报。总体而言,阿斯利康在上半年表现强劲,总收入达到 256.1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其中,产品销售收入为 246.29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第二季度的总收入为 129.3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7%。
截图来自:阿斯利康财报 PPT
2、罗氏:上半年收入稳健,TIGIT 单抗终止 2 项肺癌 III 期临床
7 月 25 日,罗氏发布了 2024 年上半年财务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得益于药品和诊断产品的高需求,该公司销售额为 298.48 亿瑞士法郎,同比增长 5%。而对于制药板块业务而言,罗氏上半年取得销售额 226.37 亿瑞士法郎,同比增长 5%;如果剔除 COVID-19 的影响,基础业务增长率则有 8%。
截图来源:罗氏财报
内容来源:药企官方发布新闻/资料、Insight 数据库
封面来源:站酷海洛 Plus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信息分享,不代表 Insight 立场和观点,也不作治疗方案推荐和介绍。如有需求,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PR 稿对接:微信 insightxb
投稿:微信 insightxb;邮箱 insight@dxy.cn
点击卡片进入 Insight 小程序
国内审评进度、全球新药开发…
随时随地查!
多样化功能、可溯源数据……
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等你体验
点击阅读原文,立刻解锁!
7 月 23 日,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辉瑞在国内登记了一项 Ⅱ 期临床试验,以评估 PF-07275315 和 PF-07264660 在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成人受试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其中,PF-07275315 是一款靶向 IL-4×IL-13×TSLP 的三特异性抗体,PF-07264660 是一款靶向 IL-4×IL-13×IL-33 的三特异性抗体。
截图来自: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IL-4 和 IL-13 是 AD 发病的重要细胞因子,在 AD 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PF-07275315 和 PF-07264660 是辉瑞开发的两款新分子实体,是辉瑞炎症和免疫疾病领域的重要在研管线。IL-4 和 IL-13 是这两款三特异性抗体共同的靶点。此外,PF-07275315 还靶向 TSLP,这是一种上皮细胞因子,在气道炎症的发生和持续中起着关键作用。PF-07264660 还靶向 IL-33,后者是一种 IL-1 家族细胞因子,针对该靶点的药物具有治疗哮喘、特应性皮炎等疾病的潜力。
辉瑞拟开发这两款三抗药物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适应症。在海外,这两款在研新药此前已进入 2 期临床试验阶段。
根据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信息,辉瑞本次在中国启动的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 2 期临床研究,试验目的是评价 PF-07275315 和 PF-07264660 的疗效、安全性、药代动力学 (PK) 和药效学 (PD),以及探索 PF-07275315 或 PF-07264660 在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成人研究参与者中的剂量效应关系。
炎症免疫是辉瑞整体布局当中非常重要的领域。根据辉瑞 2023 年 10 月发布的产品管线介绍,目前该公司的炎症和免疫疾病领域管线共有 17 个在研项目,包括 3 个Ⅲ 期临床阶段的项目、11 个 Ⅱ 期临床阶段的项目以及 3 个 Ⅰ 期临床阶段的项目。
除了前述的两个三抗外,其它产品还包括 JAK3/TEC 抑制剂、基因疗法、IL-10 抗体、S1P 抑制剂、CXCR5 抗体、CCR6 拮抗剂、p40/TL1a 双抗等等,治疗领域涵盖白癜风、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嗜酸细胞性食管炎、斑秃、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狼疮、炎症性肠病等等多种适应症。
截图来自:辉瑞管线介绍PPT
封面来源:企业 Logo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信息分享,不代表 Insight 立场和观点,也不作治疗方案推荐和介绍。如有需求,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编辑:馨药
PR 稿对接:微信 insightxb
投稿:微信 insightxb;邮箱 insight@dxy.cn
多样化功能、可溯源数据……
Insight 数据库网页版等你体验
点击阅读原文,立刻解锁!
100 项与 PF-07275315 相关的药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