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RGB-286147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RGB-286147 相关的转化医学
100 项与 RGB-286147 相关的专利(医药)
1
项与 RGB-286147 相关的新闻(医药)学以致用 侃侃而言
Drug Discovery Today, 2024, Oct. 10
DOI:10.1016/j.drudis.2024.104205
分子胶降解剂(MGDs)是靶向蛋白降解剂疗法的一种,同时又具有小分子疗法一致的物化特性,因此特别让人瞩目。
近日,Drug Discovery Today刊载了一篇重要评述,以细胞周期蛋白K和锌指蛋白IKZF2为例,深入探讨了MGDs的发现、发展。并重点介绍了MGDs的设计规则、生物学分析、和治疗应用。此外,文中还对分子胶的“化学空间”进行了探讨,并概述了推动该领域创新的合作努力。
主要内容
(1)分子胶发现:发现方法、案例探究
(2)分子胶格局:临床候选、靶点格局、疾病领域
(3)分子胶空间:物化特性空间、计算模型
(4)分子胶布局:制药合作伙伴
(5)相关分享回顾
01
分子胶发现
案例探究、发现方法
生物分子活性的调节是由它们彼此邻近达至某种平衡,进而相互作用所控制的。这种相互作用对于从细胞生成到有效细胞功能、维持和最终程序性细胞凋亡所必需的复杂过程的无缝进展至关重要。而协调的核心是生物分子邻近相互作用,其中蛋白质的多聚、蛋白质-底物复合物的形成等就是邻近性塑造生物功能中关键作用的重要实例证明。
分子胶是低分子量化合物,有助于增强两种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用于促进蛋白质-连接酶相互作用导致的泛素化和随后的靶蛋白降解,称之为“分子胶降解剂”(MGDs)。
如下图a是分子胶驱动的蛋白质降解示意图。图b中的沙利度胺类似物,主要用于与CRBN结合并招募新的底物进行泛素化和降解而作为分子胶发挥作用。
EARLY R&D
最初的最初分子胶之概念由来
最初,是围绕环孢菌素A(CsA)和FK506等免疫抑制剂分子机制的好奇心引发了分子胶的发现。CsA与亲环蛋白和钙调神经磷酸酶的结合,以及FK506与FKBP12和钙调神经元蛋白的结合,为小分子充当“分子胶”的概念奠定了基础。
“分子胶”一词,非常贴切的捕捉到了,用以增强邻近相互作用蛋白对之间的结合亲和力的化合物的本质。2007年,以生长素激素充当分子胶,增强植物连接酶转运抑制剂反应1(TIR1)与其底物的相互作用的发现,进一步阐明了分子胶降解剂的概念。
而早在1980年,Rose、Herschko、Ciechanover等人就提出了蛋白质泛素化的概念,并为他们赢得了2004年的诺贝奖。他们的工作改变了传统对细胞内蛋白质降解和调节过程的理解,为治疗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铺平了道路。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泛素化驱动的蛋白质降解在创新疗法中得到了应用,如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s)和分子胶,这得益于沙利度胺及其类似物作用机制的阐明。2010年,发现CRBN作为沙利度胺的分子靶标,引发了靶向蛋白降解(TPD)的革命;2013年,沙利度胺作为分子胶的能力也被揭示了出来。
沙利度胺及其类似物可以招募CBRN和其一系列底物邻近、增强结合、泛素化、及底物降解。这些化合物也被称为“免疫调节酰亚胺药物”(IMiDs),可以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招募新底物蛋白质。而这些蛋白质并非CBRN的天然底物,不会与CRBN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这也凸显了MGDs在增强结合亲和力和随后泛素化中的关键作用。
目前蛋白质组质谱分析表明,CRBN有40多种新底物,而一种G-loop的特定环,对CRBN识别新底物至关重要。而除了CRBN,其它连接酶也被用于发现靶向各种蛋白质的MGDs。关键的突破是鉴定了一种含羟脯氨酸的缺氧诱导因子-α(HIFα)肽作为von Hippel-Lindau连接酶(VHL)的底物,这导致了一种在基于VHL的PROTACs中广泛使用的小分子的开发。此后更是有更多的E3连接酶被发现、应用。
分子胶的发现多是基于偶然,合理性的设计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就是靶标本身的确定,它是某种连接酶的新底物。其次,确定了新底物靶标后,在探索Hit和Lead的过程中,还需要一整套独特的结构研究、建模、生物测定、和数据分析等。
EARLY R&D
案例一细胞周期蛋白K降解剂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s)参与多种细胞过程的调节,与细胞周期蛋白亚基形成复合物。CDK12-cyclin K就是这样一个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复合体。CR8是一种CDK12抑制剂,也诱导周期蛋白K降解,因此具有双重活性。
也有报道研究了DNA损伤结合蛋白1(DDB1)与CDK12结合的结构和生物物理特性,评估了90多种细胞周期蛋白K降解剂。发现强效、选择性CDK12抑制剂,可以将DDB1招募到CDK12!
针对DDB1-CDK12界面对ZINC数据库进行虚拟筛选,鉴定出了一种CRK抑制剂(RGB-286147),该抑制能够有效地与两种蛋白结合。此外,还发现了两种蛋白间的最小粘合剂,化合物919278,如下图a,是三元复合物晶体结构。
EARLY R&D
案例二Helios降解剂
肿瘤细胞部署多种机制来抑制免疫系统的抗肿瘤反应,一种这样的机制是招募免疫抑制FOXP3+调节性T细胞。研究表明,主要在Treg细胞中表达的helios蛋白(IKZF2)的降解可以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
泊马度胺是IKZF1的选择性降解剂,虽然它在50 μM之前不会引起IKZF2水平的变化,但它确实会引起CRBN-IKZF2的参与。此外,泊马度胺结合的IKZF1的锌指-2结构域(ZNF2)与IKZF2的不同之处仅在于一个氨基酸:Q146→H141。
在泊马度胺存在下,全长IKZF2H141Q显示出与全长IKZF1相似的降解曲线。这确立了Q146在IKZF1中在使泊马度胺具有选择性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研究发现,选择IKZF1降解剂作为起始分子,可发现IKZF2降解的选择性分子胶。
以上两个案例表明MGDs的发现可以以结构为导向,并以典型的基于结构的药物发现方式进行。新底物(靶点)的发现,和Hit的鉴定也可以通过其它筛选来实现,但基于结构的方法可以帮助优化化合物的选择性。
EARLY R&D
分子胶筛选鉴定方法
如下图,分子胶的发现涉及生化、生物物理、和计算技术的结合。
先进的生物物理分析、计算策略、基于细胞的筛选在识别和表征潜在分子胶、加速新治疗剂发现和加深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驱动的复杂细胞过程至关重要。随着研究和分析技术的发展,整合多学科方法将成为分子胶研究和药物开发的突破关键。
02
分子胶格局
临床候选、靶点格局、疾病领域
EARLY R&D
临床中的分子胶候选药物
目前有17种分子胶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如下表。
EARLY R&D
临床适应症分布和特定药物靶点
分子胶化合物在各种临床适应症中的靶点分布提供了对该领域当前研究和开发格局的洞察。在已确定的适应症中,分子胶化合物的靶点数量最多的是肿瘤学领域,主要集中在液体肿瘤,包括AML、白血病、骨髓增生性肿瘤(MPNs)和MM,以及实体肿瘤。
其它相关临床适应症及特定靶点分布见下图。
03
分子胶空间
物化特性、计算模型
EARLY R&D
分子胶物化特性空间
如下图,是分子胶存在于与口服药物相邻或略微重叠的物理化学空间中的描述。鉴于其低分子量和低数量的氢键供体(HBDs),MGDs可能是穿越血脑屏障的有前景的候选者,它们可能在未来解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EARLY R&D
计算模型
尽管没有具体的既定程序来设计和模拟分子胶,但涉及分子胶与POI结合的实验可以通过各种分子描述水平的计算机工具进行合理化或预测。基于结构的计算方法特别有吸引力,适合提供有价值的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信息反过来,这些信息可以用来合理化和理解分子胶如何与不同的蛋白质结合,从而指导新分子胶的设计,如下图。
从药物设计的角度来看,计算模型可以解决分子胶设计的两个问题:
(1) 蛋白质-蛋白质复合物或蛋白质-配体复合物或两者的计算机预测。这可以细分为两个步骤:(i)姿势预测和(ii)姿势排名
(2) 超大虚拟筛选,用于从大型化合物库中鉴定配体
04
分子胶布局
制药合作伙伴
近年来,生物制药领域的几家初创公司与大型制药公司达成了重大合作协议,反映了协同创新和战略投资的趋势。上表中列出了与初创公司合作开发分子胶的大型制药公司。
声明:发表/转载本文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据此内容作出的任何判断,后果自负。若有侵权,告知必删!
长按关注本公众号
粉丝群/投稿/授权/广告等
请联系公众号助手
觉得本文好看,请点这里↓
100 项与 RGB-286147 相关的药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