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专注于开发创新型免疫细胞疗法的先博生物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靶向CD19 in vivo CAR-T产品SNC116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正式启动临床研究,并成功完成首例患者入组。此举标志着CAR-T疗法正式从“体外制备”迈入“体内生成”的新阶段,有望为血液肿瘤患者提供更便捷、可及的颠覆性治疗方案。
与需要复杂、耗时体外制备流程的传统CAR-T疗法不同,先博生物的in vivo技术平台通过一次性输递送CAR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即可在患者体内直接“武装”T细胞,使其表达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这一创新模式极大地简化了治疗流程,有望推动CAR-T疗法从“个人定制”迈向“标准化药品”的新时代。
先博生物凭借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病毒载体平台,推出了新一代in vivo CAR-T疗法。该技术采用T细胞特异性启动子与转染系统,犹如“精准制导”,确保CAR基因高效、特异地在体内表达。其下一代的双靶点设计旨在加强对目标细胞的清除,追求更深度的疗效。同时,该疗法的成功推进,得益于公司长期在慢病毒改造与CMC领域的技术沉淀,确保了其在工艺开发与规模化生产上的显著先发优势。
先博生物CEO曹卓晓博士
“我们非常自豪能与医科院肿瘤医院的顶尖团队携手,共同开启in vivo CAR-T疗法的临床新篇章。首例患者的成功入组,是我们将这一颠覆性技术从概念推向临床验证的关键里程碑。”
主要研究者(PI)医科院肿瘤医院李宁院长
“in vivo CAR-T技术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它有望解决现有CAR-T疗法在可及性和及时性方面的核心瓶颈。首例患者的成功入组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将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推进本研究。”
除了自研的慢病毒载体路线体内CAR-T(SNC116)外,先博生物还积极通过国际合作来增强自身的技术实力和管线广度:
2023年1月,先博生物与Orna Therapeutics公司达成合作协议:由先博生物负责对Orna利用突破性环状mRNA技术(oRNA)开发的体内细胞治疗产品在中国(含港澳台地区)抗肿瘤领域的开发和上市,其中包括Orna管线中最领先的抗CD19原位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技术(isCAR)项目,名为“ORN-101”。
2025年1月,为了充分利用双方在环状RNA(oRNA®)技术和细胞治疗领域的领先优势,这两家企业宣布进一步扩大战略合作,正式将BCMA(B细胞成熟抗原)列为指定的生物靶点,共同推进体内CAR-T疗法的开发与应用。根据协议,先博生物将负责在中国(含港澳台地区)内针对BCMA的体内panCar细胞疗法的研发和商业化工作,而Orna将保留在全球其他地区的研发和商业化全部权益。
这种“自研+合作”的双线并进策略,为先博生物在快速发展的体内CAR-T领域建立了差异化竞争优势。
图:先博生物管线
(来源:官网)
此前,国内已有约 10 余款 in vivo CAR-T 在内的非病毒 CAR-T 疗法进入临床开发阶段:
(novoprotein整理,如有错漏,欢迎指正)
拓展阅读:In Vivo CAR-T研发全景:技术路径、适应症突破与未来趋势
9月,虹信生物(MagicRNA)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全球首次公布了基于mRNA-LNP的In vivo CAR T候选药物HN230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的临床试验研究数据;10月16日,深圳普瑞金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吉利德子公司KITE PHARMA达成合作,并签署了关于体内CAR-T细胞治疗的授权与合作协议。消息发布后,普瑞金股价大涨100%;10月20日,阳光诺和(证券代码:688621)宣布拟以自有资金出资1,500万元,认缴上海元码智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新增注册资本11.0556万元。增资完成后,公司将持有其8.20%的股权。此次投资同样意在推进公司在体内CAR-T细胞治疗与核酸药物领域的战略布局。同在10月,星锐医药(Starna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逾 3 亿元人民币的 B轮融资,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升级和扩展肝外靶向递送平台,加速体内细胞治疗(in vivo CAR-T)管线的临床开发。
关于先博生物
先博生物是一家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细胞治疗生物技术公司。成立于2019年,原为先声药业子公司,2021年分拆成为独立运营公司。先博生物在中国上海、美国波士顿均有研究中心。公司目前除了着力开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通用型CAR-NK,也在积极推进体内细胞治疗的临床研究。先博通过与明星生物技术公司ORNA的合作布局了基于环状mRNA以及定向递送平台的下一代通用型体内细胞治疗产品的开发;同时自研的基于慢病毒的体内CAR-T也即将进入临床验证阶段。这一技术将成为CAR-NK之外的另一颠覆性通用型细胞治疗药物形式,具备广泛应用于治疗肿瘤,自免等疾病领域的巨大潜力。
为促进mRNA治疗领域的合作交流,我们组建了专业的mRNA行业交流群,目前院校、企事业单位的各路精英已纷纷加入,如果您也想加入交流学习,不要犹豫哦~
长按下方二维码,添加主编微信进群。由于申请人数较多,添加微信时请备注:院校/企事业单位名称—专业/职务—姓名。如果您是PI/教授/研发骨干/主管及以上职务,还请注明。
2025年10月30日晚,RNAScript将首次携手IGC 2025细胞及衍生物研发与产业化大会,在广州朗豪酒店附近举办「RNAScript粉丝答谢晚宴」,诚邀长期关注RNAScript的朋友、行业专家与新伙伴,共赴一场久违的线下相聚。
往期推荐
下一代mRNA疫苗来了!华盛顿大学及斯坦福团队开发“体内自组装纳米工厂”,中和抗体提升28倍!
无需递送载体!谭蔚泓院士团队靶向性适配体嵌合circRNA疫苗公布首次临床试验结果
16.4亿美元!国产体内CAR-T授权MNC,股价暴涨100%
克服肝富集难题!上海交大章雪晴团队计算机辅助开发无胆固醇三组分LNP
26只健康小鼠诞生!PNAS最新重磅:美日团队mRNA疗法攻克无精症
脾脏表达提升4.5倍!康奈尔大学江绍毅团队开发脾脏靶向三组分LNP
15亿美金!BMS收购Orbital环状RNA体内CAR-T及独家RNA平台
陈学思院士团队ACS Nano:调控磷脂酰聚合物含量,实现器官选择性mRNA递送!
有望攻克“超级细菌”?南方科技大学开发金黄色葡萄球菌五价mRNA鸡尾酒疗法
张锋领导Aera Therapeutics体内CAR-T临床前数据首公开,将于2026年进入临床
从疫苗到妇科:Penn 团队探索mRNA-LNP治疗重度月经过多新途径
诺奖得主最新研究:mRNA疫苗重塑过敏治疗
关注我们
聚焦mRNA治疗领域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