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项与 BPR-30221616 相关的临床试验一项评估BPR-30221616注射液单剂皮下注射在健康人中的安全性、耐受性的单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剂量递增I期临床研究
主要目的:
>评估BPR-30221616注射液在健康受试者中单次给药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次要目的:
>评估BPR-30221616注射液在健康受试者中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PK)特征。
>评估BPR-30221616注射液在健康受试者中单次给药的血清转甲状腺素蛋白(TTR)水平。
>评估BPR-30221616注射液在健康受试者中单次给药的免疫原性。
探索性目的:
>评估BPR-30221616注射液在健康受试者中单次给药的血清维生素A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
A Single-center,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Dose-escalation Phase I Clinical Study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BPR-30221616 Injection in Healthy Subject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termine the safety, tolerability, pharmacokinetics、 pharmacodynamics and immunogenicity of BPR-30221616 in healthy subjects.
100 项与 BPR-30221616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BPR-30221616 相关的转化医学
100 项与 BPR-30221616 相关的专利(医药)
7
项与 BPR-30221616 相关的新闻(医药)最近心血管领域的里程碑和催化有点多。早前,恒瑞医药与默沙东就旗下Lp(a)口服小分子HRS-5346以2亿美元首付款+17.7亿里程碑及销售分成达成授权协议,让人看到了国产心血管领域创新分子亦能拿下大的BD。3月底,AZ在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公布了口服PCSK9抑制剂AZD0780的2b期数据同样也令人振奋,其在12周内实现了约50%的LDL -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该药物无需空腹即可服用。接下来的两个月,最令投资者关注的莫过于两大心血管领域“新秀”BridgeBio Pharma和Alnylam Pharmaceuticals一季度的成绩单,这涉及到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心肌病(ATTR-CM)这一大市场的全球竞争格局变革。01ATTR-CM大市场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心肌病(ATTR-CM)是一种由转甲状腺素蛋白(TTR)错误折叠引发的致命性心肌病,TTR原以四聚体形式稳定存在负责转运甲状腺素和视黄醇结合蛋白,但在基因突变、炎症或衰老等因素作用下,四聚体解离成单体并错误折叠形成淀粉样纤维,错误折叠TTR蛋白在心肌间质沉积会导致心肌增厚、舒张功能受限,最终进展为心力衰竭。ATTR-CM又可以分为遗传型(hATTR-CM)、野生型(wtATTR-CM),前者由于与TTR基因突变相关,发病年龄更早,严重程度更高;后者患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多见于60岁以上男性。ATTR-CM患者生存质量较低,同时生存率较低,存在较大的未满足临床需求。一方面,数据显示全球约有5万名hATTR患者,20-30万名wtATTR患者,以wtATTR为例mOS在诊断后大概也就是43-57个月,且75%患者对现有治疗应答不佳;另一方面,ATTR可能引起多种不良反应,例如心衰、呼吸困难、虚弱、知觉丧失等,且治疗通常需要延续一生,疾病负担较重。据报道,中国ATTR-CM患者数可能达到27万,诊断率不足1%,这意味着还有大量患者未被诊断。据Intellia Therapeutics预计,全球ATTR-CM药物市场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约120亿美元,可见这个“罕见病”的市场潜力巨大。在2017年以前,全球治疗ATTR-CM的方案和手段非常有限,仅能通过肝脏移植或者使用在部分国家获批的氯苯唑酸进行治疗。2019年辉瑞的口服TTR稳定剂Tafamidis获批,才将ATTR-CM治疗药物的市场潜力充分发挥,2024年录得33.21亿美元销售额,位列辉瑞十大销售药物之一。TTR稳定剂为通过稳定TTR四聚体结构,抑制其解离为致病单体,延缓淀粉样蛋白沉积;在Tafamidis的III期ATTR-ACT研究显示,治疗30个月后,全因死亡率降低30%,心血管相关住院率降低32%。Tafamidis作为老一代的TTR稳定剂,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方面,其对hATTR(变异型)患者疗效有限,ATTR-ACT研究中hATTR亚组全因死亡率未显著降低;另一方面,其起效较慢,需要长期用药才能降低死亡率和住院率,同时有一定胃肠道副作用(最常见为腹泻)。02三雄争霸随着BridgeBio的新一代口服TTR稳定剂Acoramidis在2024年11月获批、Alnylam的RNAi疗法Vutrisiran在2025年3月获批,海外机构预计未来ATTR-CM治疗药物市场将呈现“三强争霸”的局面。瑞银在采访的一位管理超过1000位ATTR-CM患者的心脏病专家在访谈中预计,随着两款新药物的上市,2025年底前ATTR-CM新增患者病例开具厨房的比例各占三分之一,而到2026年底可能达到2:2:1的比例(Acoramidis:Vutrisiran:Tafamidis)。两款新获批药物有何独特之处?BridgeBio的Acoramidis与辉瑞的Tafamidis一样均为TTR稳定剂,其改善了Tafamidis存在的起效慢、对变异型患者疗效有限的不足,同时更大幅度的降低了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相关住院风险。据公司口径,Acoramidis是一种近完全 (≥90%) 转甲状腺素蛋白 (TTR) 稳定剂。Acoramidis的ATTRibute-CM三期研究显示,接受Acoramidis治疗的患者3个月内就出现显著的心血管获益,包括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相关住院风险等;在30个月时,Acoramidis组患者的心血管相关住院事件减少了42%,心血管住院事件的累积频率降低了50%,在变异型和野生型患者均展现出疗效。在ACC 大会另一项Acoramidis壁报显示,无论是接受安慰剂治疗ATTR-CM患者还是接受安慰剂和Tafamidis治疗的患者,Acoramidis均显著增加了血清TTR水平;相反,将Tafamidis添加到Acoramidis中并未显示血清TTR水平进一步增加,这一结果也反映了Acoramidis潜在Me better的属性。Alnylam的Vutrisiran与辉瑞、BridgeBio两款口服稳定剂的机制截然不同,是一种化学修饰的siRNA,能够特异性靶向TTR的mRNA使其在肝脏中的催化降解,通过降解TTR mRNA减少血清中TTR蛋白的水平,从而减少了TTR淀粉样蛋白在组织中的沉积,达到从上游层面解决问题的目的。在Vutrisiran治疗ATTR-CM的HELIOS-B三期研究中,接受Vutrisiran治疗的患者在36个月内将死亡和心脏相关事件的风险降低了28%。延长至42个月的随访期内,总人群的死亡风险降低了36%。(上述三款药物对比)从两款迭代的疗效和安全性上看,Acoramidis在起效时间和心血管控制事件层面均具备不错的优势,并且价格与Tafamidis相当,患者转化相对好;而Vutrisiran则是在更长的随访期展现了不错的生存获益,同时海外部分临床医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03值得关注的同赛道管线全球范围来看,参与ATTR-CM药物研发竞争的选手不少,但前述的TTR稳定剂、siRNA疗法均代表了目前的主流思路,这里不得不提的还有一种新型思路:体内基因编辑疗法。这一领域颇具代表性的药物为Intellia Therapeutics的NTLA-2001,该药通过脂质纳米颗粒LNP向患者肝脏细胞递送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靶向永久性地敲除TTR基因,减少血清中TTR蛋白的生成,这也从理论上看到了治愈ATTR-CM的希望。NTLA-2001的一期临床数据显示,接受1.0mg/kg剂量组的6名患者血清TTR蛋白水平下降了93%,并且在治疗后2-12个月的随访期,患者的TTR水平持续保持下降。该药物的早期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显著,不过其在多发性神经疾病的临床中不良反应率较高,安全性需要进一步在大样本的三期临床数据中观察验证。放眼国内,目前针对ATTR-CM研发进度较前的创新管线为倍特药业的siRNA药物BPR-30221616注射液(刚进入临床,全球第二款针对该疾病的siRNA药物)、尧唐生物的体内基因编辑药物YOLT-201(已有IIT数据,进入注册临床),两者分别追随Alnylam和Intellia的路线,未来值得期待。抛开ATTR-CM适应症赛道不谈,心血管创新药物存在广阔的机会。两款PCSK9单抗2023年全球销售近30亿美元,AZ通过研发口服药物AZD0780改善患者依从性,同样默沙东MK - 0616也是该策略下的竞品,部分海外机构更是给出了50亿美元的市场机会预测。同样针对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的,Lp(a)靶点药物显然也存在巨大的机会,恒瑞、石药相关分子均达成了不俗的对外授权,这类药物未来极有可能将与PCSK9药物联用,探索更大市场的可能性。当然,除上面提到这些之外还有不少的潜力靶点,包括调控甘油三酯代谢的ANGPTL3/4、可改善心肌肥厚的GDF-15/MSTN(肌肉生长抑制素)等,以及可聚焦难治的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HFpEF)开发药物等。结语:心血管药物的传奇之旅还在延续,ATTR-CM这样的“罕见病”都能让BridgeBio、Alnylam这样的中大型Biotech绽放出耀眼的价值光芒,它的每一个细分赛道机会,都值得我们重视。识别微信二维码,添加抗体圈小编,符合条件者即可加入抗体圈微信群!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本公众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cbplib@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集采导致仿制药价格大幅下降,这对企业的营收构成了直接挑战。而倍特药业等仿制药重点企业,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在集采背景下依然保持了稳健的营收增长。
数据显示,其药品制剂销售额持续增长,复合增长率高达30.7%,尤其在2021年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1
业绩斐然,稳健增长
近年来,成都倍特药业的业绩持续增长,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与潜力。2023年,该企业药品制剂销售额达到74.10亿元。2016年-2023年期间,制剂销售额的复合增长率高达30.7%,尤其在2021年,倍特药业业绩实现跨越式增长,较2020年同比增长98.0%。
注:上图统计了成都倍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倍特药业有限公司的制剂产品销售情况。
图1 倍特药业药品制剂销售额
数据来源:药智数据,药智咨询整理
倍特药业之所以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关键在于其多方面的科学规划与积极布局。
企业深入洞察行业趋势与市场需求,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研发投入上,倍特药业持续加大资金与人力投入,在披露的信息中,2017-2021年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超过10%,巩固了现有产品的市场地位,更为企业开拓了新的增长点。而在市场拓展方面,倍特药业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布局线上线下多元渠道,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构建起广泛且稳固的营销网络,有效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这一系列科学规划与积极布局,共同推动了倍特药业的快速发展,使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下面我们看下倍特药业的产品布局和市场布局具体情况。
2
产品丰富,管线完备
倍特药业构建了丰富多样的产品管线,广泛覆盖众多治疗领域,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方案。
倍特药业研发实力强劲,近年来获批上市药物逐年增多,2024年有34个药物上市。目前已成功上市超20个首仿品种,如呋塞米口服溶液、利匹韦林片、达可替尼片等。
图2 倍特药业获批上市产品数量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
倍特药业上市产品涉及多个治疗领域,在系统用抗感染药布局最多,还布局血液和造血器官、消化系统及代谢、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治疗领域。
图3 倍特药业上市产品治疗领域情况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
在造影剂板块,也有多款造影剂产品获批上市,包括钆贝葡胺注射液、碘克沙醇注射液、碘帕醇注射液等。
表1 倍特药业造影剂领域布局情况
注:2023年品种医院销售额指该品种所有厂家销售额。
数据来源:药智数据,药智咨询整理
与此同时,倍特药业积极投身创新药研发领域,研发管线布局涉及小核酸药物、抗体药物、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核药等前沿方向,涵盖肿瘤、呼吸、妇产、心脑血管、代谢、神经等多个治疗领域。目前,多个创新药项目正在稳步推进,部分项目已取得阶段性关键成果,例如国内首款、全球第二款siRNA治疗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新药-BPR-30221616注射液获批临床。这些创新药有望为企业未来的业绩增长提供强大动力。
表2 倍特药业部分在研创新药
数据来源:药智数据,药智咨询整理
3
掌控终端,模式多元
倍特药业创新性地采用“掌控终端、模式多元”的混合营销模式,组建了制剂和原料药两大营销体系,其营销网络覆盖全国,并延伸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院内市场方面,倍特药业积极参与国家组织的药品集中采购。从“4+7”试点到第十批“国家集采”,该企业先后有52个品种成功中选。在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倍特药业旗下公司共有15个药品中选,包括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注射用哌拉西林钠、地高辛注射液等。
表3 第十批国采倍特药业中标情况
数据来源:药智数据,药智咨询整理
此外,倍特药业还大力拓展线上销售渠道,与骁柔大健康等专业电商运营服务团队合作,开展全国范围内的线上电商业务,对抗感染、心脑血管、消化、代谢、儿科等多领域的数十款优势品种进行线上推广和销售。通过线上渠道,倍特药业能够触达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有效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额,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4
结语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成都倍特药业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随着创新药研发的不断深入,倍特药业有望在重大疾病治疗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推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为患者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治疗选择。凭借在产品研发、市场布局、团队建设等多方面积累的雄厚实力,成都倍特药业有望在未来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药智网立场。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对本文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maxuelian@yaozh.com。
责任编辑 | 斯蒂文
合作、投稿、转载开白 | 马老师 18323856316(同微信)
如需定制医药咨询服务,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
阅读原文,是受欢迎的文章哦
精彩内容
近日,倍特药业的巴氯芬口服溶液获批上市,为国产第2家。在过去的2024年,倍特药业有34个品种获批上市,创下新高。公司累计140个品种过评(29个首家),52个品种中标国采,24个品种备战第十一批国采。倍特药业坚持创新驱动,目前有17款新药处于申报临床及以上研究阶段;48个仿制药报产在审,3个暂无首仿获批。
拿下35个重磅品种,产品线突飞猛进
2月7日,NMPA官网显示,倍特药业以仿制3类报产的巴氯芬口服溶液获批上市并视同过评,为国产第2家。巴氯芬口服溶液为鼓励研发儿童药,适用于多发性硬化症所引起的严重但可逆的肌肉痉挛,对感染性、退行性、外伤性、肿瘤或原因不明的脊髓疾病引起的痉挛可能有一定的疗效。这是2025年公司首款获批上市的产品。
在过去的2024年,倍特药业共有34个品种获批上市,全年获批品种数大幅超越2023年全年(21个),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种类,拓宽产品布局。近年来公司产品线驶入发展快车道,2020-2024年分别有13个、13个、16个、21个、34个品种获批上市,年度获批品种数量不断创新高。
2024年至今倍特药业获批品种
多个品种为国内首批上市,彰显了公司研发实力。其中,呋塞米口服溶液为国内首仿,盐酸右美托咪定鼻喷雾剂为国内第2家,钆特酸葡胺注射液、罗沙司他胶囊为国产第2家仿制,钆特醇注射液、钆塞酸二钠注射液、钆贝葡胺注射液、碘佛醇注射液、马来酸氟伏沙明片、马来酸阿伐曲泊帕片、酮咯酸氨丁三醇片为国产第3家,钆布醇注射液、注射用替考拉宁、碘美普尔注射液为国产第5家。
值得关注的是,34个品种中造影剂产品多达7个,包括钆贝葡胺注射液、碘克沙醇注射液、碘帕醇注射液、碘普罗胺注射液等;此外,心脏病治疗用药有5个,高血压用药、糖尿病用药各有3个。
目前,倍特药业已有10款造影剂产品获批上市。米内网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以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造影剂销售额超过140亿元,同比增长9.11%。
140个品种过评,24个备战第十一批集采
截至目前,倍特药业已有140个品种通过/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其中,29个品种为国内首家过评,盐酸米托蒽醌注射液、达可替尼片、地高辛片、盐酸西替利嗪口服溶液、氯化锶[⁸⁹Sr]注射液等5个品种为独家过评。
140个过评品种涵盖11个治疗大类,主要集中在全身用抗感染药物(41个)、呼吸系统用药(17个)、心脑血管系统药物(17个)、消化系统及代谢药(16个)、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13个)。
倍特药业通过/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
米内网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化学药终端全身用抗感染药物、消化系统及代谢药、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销售额均超过1500亿元。全身用抗感染药物是倍特药业重点耕耘领域,近年来公司的市场份额持续上升,2023年全身用抗感染药物销售额TOP20一级集团榜单中倍特药业位列第七。凭借庞大的过评产品集群,倍特药业在国家开展的九批化药集采中收获满满,分别有2个、1个、2个、3个、11个、4个、6个、8个、15个品种中标,合计52个品种,已成为国家集采主要供应商。
2025年1月1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其中提到将在2025年上半年开展第十一批药品集采。倍特药业已有24个过评品种满足集采门槛,符合申报资格企业数达7家及以上。
24个品种中,达格列净片、钆布醇注射液、马来酸氟伏沙明片、罗沙司他胶囊、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注射用替考拉宁等13个品种为2024年内新获批品种,若被纳入第十一批集采,公司有望借助集采中标快速打开市场。
9款1类新药发力,48个新品抢攻300亿市场
2024年内倍特药业有4款1类新药BPR-30221616注射液、HC022注射液、吸入用XQ-001、HC006注射液首次获批临床。其中,BPR-30221616注射液是中国第一、全球第二款针对转甲状腺素蛋白(ATTR)靶点的siRNA药物,拟用于治疗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心肌病/多发性神经病,是公司在小核酸药物研发领域的重大突破。
目前,倍特药业已有17款新药处于申报临床及以上研究阶段,涉及9款1类新药、7款2类改良型新药及一款3.3类生物类似药,涵盖肿瘤免疫、呼吸、妇产、心脑血管、代谢、精神神经、造影等重点疾病领域。
倍特药业主要在研新药
17款新药中,1类新药BPR-101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处于Ⅱ期临床研究阶段,2类改良型新药水合氯醛糖浆(用于镇静催眠)已提交上市申请,3.3类生物类似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处于Ⅲ期临床研究阶段,BT-1053片、BT-114143注射液、注射用HC010、HC006注射液等多款1类新药均处于Ⅰ期临床研究阶段。
在仿制药方面,目前倍特药业还有48个品种上市申请在审中,获批生产后将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其中,全身用抗感染药物有11个、消化系统及代谢药有9个、心脑血管系统药物有7个。
48个品种2023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额合计超过300亿元,其中10个品种销售额超过10亿元。3个品种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气雾剂、磷霉素氨丁三醇颗粒、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片(Ⅰ)暂无仿制药获批,倍特药业将与多家企业竞争国内首仿。
资料来源:米内网数据库注: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终端竞争格局》,统计范围是: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以及乡镇卫生院,不含民营医院、私人诊所、村卫生室;上述销售额以产品在终端的平均零售价计算。
本文为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投稿及报料请发邮件到872470254@qq.com稿件要求详询米内微信首页菜单栏商务及内容合作可联系QQ:412539092
【分享、点赞、在看】点一点不失联哦
100 项与 BPR-30221616 相关的药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