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本周,热点很多。首先看审评审批方面,多个药获批新适应症,值得关注的是,荣昌生物HER2-ADC针对乳腺癌肝转移的新适应症获批以及国内长效镇痛新药获批上市;其次是研发方面,多个药取得重要进展,有好消息有坏消息,好消息比如,第一三共/阿斯利康德曲妥珠单抗治疗早期乳腺癌Ⅲ期成功,坏消息是诺和诺德终止开发每周1次司美格鲁肽口服片剂;最后是交易及投融资方面,多个交易正在进行,其中金额较大的是,齐鲁制药以13.45亿元与明慧医药达成B7-H3 ADC授权合作。本期盘点包括审评审批、研发以及交易及投融资三大板块,统计时间为2025.5.5-5.9,包含34条信息。点个 审评审批NMPA上市批准1、5月7日,NMPA官网显示,云顶新耀的布地奈德肠溶胶囊(商品名:耐赋康)正式由附条件批准转为完全批准,取消了对蛋白尿水平的限制,用于治疗具有疾病进展风险的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成人患者,以减少肾功能损失。该药成为国内首个且唯一获完全批准的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该药是靶向肠道的黏膜免疫调节剂。2、5月7日,NMPA官网显示,罗氏的格菲妥单抗注射液(glofitamab,商品名:Columvi)新适应症获批,联合吉西他滨与奥沙利铂(GemOx)用于治疗不适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的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DLBCLNOS)成人患者(2L+DLBCL)。格菲妥单抗是一款靶向CD20和CD3的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蛋白。3、5月8日,NMPA官网显示,辉瑞的新型抗菌药物注射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钠(商品名:思福妥)获批新适应症,用于治疗全年龄段儿童(包括新生儿)人群因革兰阴性菌引起的复杂性腹腔内感染(cIAI)、医院获得性肺炎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HAP/VAP)、治疗方案选择有限的感染。4、5月9日,NMPA官网显示,翰森制药的甲磺酸阿美替尼片(商品名:阿美乐)获批第4项新适应症,用于具有表皮生长因素受体(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L858R)置换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肿瘤切除术后的辅助治疗。阿美替尼是国产首款三代EGFR-TKI,早在2020年3月就已经获批上市,同年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目录。5、5月9日,NMPA官网显示,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获批一项新适应症,用于既往接受过曲妥珠单抗或其生物类似物和紫杉类药物治疗的HER2阳性(HER2IHC3+或FISH+)存在肝转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维迪西妥单抗由荣昌生物研发,是首款获批上市的国产ADC药物。6、5月9日,NMPA官网显示,强生的古塞奇尤单抗注射液(静脉输注)(特诺雅达)和古塞奇尤单抗注射液(特诺雅)新适应症获批,用于治疗对传统治疗或生物制剂应答不充分、失应答或不耐受的中度至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成人患者。古塞奇尤单抗是首个获得批准的全人源、具有双重作用机制的白介素23抑制剂。7、5月9日,NMPA官网显示,丽珠医药全资附属公司丽珠微球申报的改良型新药注射用阿立哌唑微球获批上市。这是丽珠微球自主开发的一款阿立哌唑的长效缓释微球制剂,每月给药一次,适用于成人精神分裂症。 8、5月9日,NMPA官网显示,高德美(Galderma)的阿达帕林过氧苯甲酰凝胶获批上市,这是一款每日一次的处方药(商品名:Epiduo),已经获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寻常性痤疮。本次在中国获批产品为阿达帕林过氧苯甲酰凝胶(0.3%/2.5%),它结合了两种有效的药物来治疗顽固的痤疮,并通过畅通毛孔和杀死细菌来防止痤疮的形成。9、5月9日,NMPA官网显示,南京清普生物的美洛昔康注射液(QP001)获批上市。这是国内长效镇痛新药,单次注射可实现24h持续强效镇痛。QP001注射液由清普自主知识产权的难溶药物增溶技术平台(SimSolTM)开发,是旗下非阿片类镇痛新药管线的首款产品。申请10、5月8日,CDE官网显示,赛诺菲的注射用卡普赛珠单抗申报上市,适应症为与血浆置换和免疫抑制疗法联合治疗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TTP)(也称为免疫介导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适用群体范围为成人和12岁及以上体重至少40kg的青少年患者。此前该适应症曾被纳入优先审评。11、5月8日,CDE官网显示,恒瑞医药的达尔西利第3项适应症申报上市,联合内分泌治疗用于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的早期或局部晚期乳腺癌的辅助治疗。达尔西利(商品名:艾瑞康)是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口服、选择性的小分子CDK4/6抑制剂,也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新型高选择性CDK4/6抑制剂。此前,已获批两项适应症。临床批准 12、5月6日,CDE官网显示,宜联生物1类新药注射用YL217获批临床,用于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实体瘤,包括胃肠道、食管、胃食管结合部、胰腺或壶腹部腺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这是该药首次在国内获批临床。YL217是一款基于宜联生物TMALIN平台构建的CDH17ADC,可在肿瘤细胞和肿瘤微环境中释放有效载荷。目前YL217正在美国开展临床I期研究。13、5月6日,CDE官网显示,百济神州1类新药BGB-45035片新适应症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结节性痒疹。BGB-45035片是一款靶向IRAK4的蛋白降解剂(IRAK4CDAC),该产品此前于2024年8月首次在中国获批IND,用于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14、5月8日,CDE官网显示,士泽生物的异体通用“现货型”iPSC衍生亚型神经前体细胞产品(XS228注射液)获批注册临床试验Ⅰ期及Ⅱ期,用于治疗渐冻症(即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运动神经元症/渐冻人症)。此前于2025年2月,XS228注射液用于治疗“渐冻症”的IND申请已获美国FDA批准开展注册临床试验。15、5月8日,CDE官网显示,诺华1类新药PIT565获批临床,用于类风湿关节炎。PIT565是一种同类首创的CD3/CD19/CD2三抗,该药最早于24年11月在国内申请临床,25年1月首次获批临床,用于复发性和/或难治性B细胞恶性肿瘤。25年2月再次获批临床,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实现肿瘤到自免的跨界。优先审评16、5月8日,CDE官网显示,勃林格殷格翰的那米司特片(nerandomilast)拟纳入优先审评,适应症为进展性肺纤维化(PPF)。那米司特是一款first-in-class小分子磷酸二酯酶4B(PDE4B)抑制剂。2月10日,勃林格殷格翰针对PPF患者的Ⅲ期FIBRONEER-ILD研究达到其主要终点,即与安慰剂相比,第52周时用力肺活量(FVC)相对于基线的绝对变化。17、5月8日,CDE官网显示,麓鹏制药的洛布替尼片(Rocbrutinib)拟纳入优先审评,适用于既往接受过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治疗的成人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洛布替尼是其自主研发的一款共价兼非共价BTK抑制剂,2024年8月,翰森制药就洛布替尼签署合作协议,获得LP-168非肿瘤适应症在中国的研发、注册、生产及商业化的权益。研发临床状态18、5月6日,ClinicalTrials.gov官网显示,Tagworks登记了一项评估TGW101对晚期实体瘤患者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初步疗效的I期临床研究(TGW101-101,NCT06959706)。TGW101是全球首个以Click-to-Release为核心机制开发的ADC药物,靶向非内化泛癌种靶点肿瘤相关糖蛋白72(TAG-72),有效载荷为MMAE。19、5月6日,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翰森制药登记了一项在超重和肥胖受试者中评估每天一次口服HS-10501/HS-10501-2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Ⅱ期临床研究。HS-10501是一款GLP-1R激动剂,剂型为普通片剂。HS-10501-2剂型为缓释片。临床数据20、5月5日,Immutep Limited宣布,TACTI-003(KEYNOTE-C34)Ⅱb期临床试验B队列患者取得了17.6个月的优异中位总生存期(OS)。TACTI-003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Ⅱ期临床试验,旨在研究可溶性LAG-3融合蛋白EftilagimodAlpha联合帕博利珠单抗(PD-1单抗)用于不可切除的复发性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患者一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1、5月6日,锐正基因宣布,基于非病毒载体的体内基因编辑药物ART001在治疗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ATTR)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中获得了优异的临床数据。截至目前,所有受试者均已完成72周随访。最新的临床数据显示,给药72周后,高剂量组受试者的外周TTR蛋白较基线平均下降且依旧维持稳定在90%以上,个体下降最高可达95%。在72周临床试验中,ART001展现出优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2、5月6日,强生宣布,bota-vec治疗X连锁视网膜色素变性的Ⅲ期LUMEOS研究未能达到主要终点,主要终点评估的是患者在视觉引导下通过行动能力评估迷宫的能力变化。2023年,强生以6500万美元的预付款从MeiraGTx收购了bota-vec。bota-vec利用腺相关病毒(AAV)将视网膜色素变性GTP酶调节蛋白(RPGR)基因的功能性拷贝传递到视网膜,这种基因在X连锁色素性视网膜炎患者中发生突变。23、5月6日,远大医药宣布,全资拥有附属公司GrandMedicalPtyLtd.开发的STC3141在中国开展的用于治疗脓毒症的Ⅱ期临床研究成功达到临床终点。STC3141为远大医药自主开发的、拥有全球知识产权的、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小分子化合物,通过中和胞外游离组蛋白和中性粒细胞诱捕网来逆转机体过度免疫反应造成的器官损伤,可用于多种重症适应症。24、5月6日,信达生物宣布,其研发的重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和人补体受体1(CR1)融合蛋白依莫芙普注射液(研发代号:IBI302)在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受试者中为期一年的临床Ⅱ期研究结果,结果显示:IBI302组的整体获益明确。长间隔给药潜力:在整个试验周期,超过80%的IBI302组受试者能够以Q12W给药间隔维持视力获益。25、5月7日,阿斯利康宣布,其与第一三共联合开发的德曲妥珠单抗(Enhertu)在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Ⅲ期DESTINY-Breast11研究中取得积极结果,该研究针对高风险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治疗时(手术前),Enhertu联合THP(紫杉醇、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相较于标准化疗方案(剂量密集型多柔比星和环磷酰胺联合THP,即ddAC-THP),显著提升了病理完全缓解(pCR)率,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26、5月7日,诺和诺德宣布,基于投资组合考虑,终止每周一次口服司美格鲁肽的开发。司美格鲁肽是诺和诺德开发的一款GLP-1R激动剂,其中注射剂型已经获批2型糖尿病、肥胖、心血管事件二级预防、糖尿病肾病等适应症,MASH适应症也已提交上市申请;每日口服一次剂型已获批2型糖尿病适应症,肥胖适应症已递交上市申请。27、5月8日,星汉德生物宣布,HBV特异性TCR-T细胞疗法SCG101公布临床数据。数据显示,SCG101在治疗晚期HBV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中展现出抗病毒和抗肿瘤双效果。17名患者在接受单次SCG101输注治疗后,全部获得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快速“断崖式”下降,其中高达94%的患者在28天内降幅达到1.0–4.6log10。28、5月8日,GSK宣布,Ⅲ期临床试验GLISTEN取得了积极结果,Linerixibat可显著改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中的胆汁淤积性瘙痒(持续性瘙痒)。GLISTEN是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NCT04950127),旨在评估回肠胆汁酸转运蛋白(IBAT)靶向抑制剂Linerixibat治疗PBC患者胆汁淤积性瘙痒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终点是使用数值评定量表(NRS)计算24周内每月瘙痒评分相对于基线的变化。29、5月9日,阿斯利康宣布,Imfinzi(度伐利尤单抗)方案在Ⅲ期临床试验POTOMAC中显示出对高风险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无病生存期(DFS)具有统计学显著和临床意义的改善。度伐利尤单抗是一种人源化的PD-L1单克隆抗体。交易及投融资30、5月6日,Alchemab Therapeutics宣布,与礼来就ATLX-1282达成许可协议,这是Alchemab针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开发的创新候选药物。此次交易总价值高达4.15亿美元,包括未披露的预付款、潜在的发现、开发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以及特许权使用费。根据协议条款,Alchemab将负责该项目的早期I期临床试验,之后礼来将主导所有进一步的开发和商业化工作。31、5月7日,Nuevocor宣布,成功完成4500万美元B轮融资。该公司致力于开发针对力学生物学异常所致心肌病的潜在疗法。本轮融资由KurmaPartners、AngeliniVentures及弘晖基金(HLC)联合投资,勃林格殷格翰风险基金(BIVF)、EDBI、ClavystBio等老股东继续投资。Nuevocor是一家处于IND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正在开发由异常力学生物学驱动的遗传性心肌病的新疗法。32、5月7日,Imbria Pharmaceuticals宣布,完成5750万美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DeepTrackCapital领投,ANVentures、CatalioCapitalManagement和Cytokinetics等机构纷纷下注,现有股东RACapitalManagement和SVHealthInvestors则持续追加投资。Imbria主打一款核心管线产品Ninerafaxstat。这是一种新型心脏线粒体调节剂和部分脂肪酸氧化(pFOX)抑制剂。33、5月8日,罗氏制药中国宣布,投资20.4亿人民币,并举行了该投资项目的启动仪式。这笔投资将用于在沪新建生物制药生产基地,旨在加强罗氏在中国的供应链和本地化生产布局。此次加码投资,旨在通过加强罗氏在中国的供应链和本地化生产布局,全面强化端到端的完整医药价值产业链,彰显了罗氏持续深耕中国、造福中国老百姓的长期承诺。34、5月9日,明慧医药宣布,已与齐鲁制药达成一项独家许可与合作协议,旨在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开发、生产和商业化其B7-H3 ADC(MHB088C)。 根据协议,齐鲁制药将获得MHB088C在上述区域的独家权利,明慧医药则有望获得总额高达13.45亿元人民币的付款,其中包括2.8亿元的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以及10.65亿元人民币的开发、监管和销售里程碑付款,以及高达两位数的净产品销售分成。END【企业推荐】领取CPHI & PMEC China 2025展会门票来源:CPHI制药在线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制药在线立场。本网站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投稿邮箱:Kelly.Xiao@imsinoexpo.com▼更多制药资讯,请关注CPHI制药在线▼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智药研习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