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继 ADC、核药后,CD3 TCE类药物也迎来了高光时刻,TCE加上爆火的 NewCo 出海模式不断被刷屏,正在自免领域掀起一场热潮,不断刷新新的交易记录。6月4日,Cullinan Therapeutics宣布与智翔金泰达成合作,获得BCMAxCD3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抗体velinotamig在全球(大中华区除外)全适应症的独家授权。新闻稿介绍,velinotamig在近50例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2期目标剂量治疗中已展现出潜在"best-in-class"疗效。Cullinan将开发该药物用于自身免疫疾病领域。此次交易,Cullinan将向智翔金泰支付2000万美元首付款,以及最高6.92亿美元的开发、监管批准和销售里程碑付款,总交易合计7.12亿美元!6月23日,和铂医药宣布与大塚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推进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BCMA×CD3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TCE)的开发。根据协议,和铂医药将获得总计4700万美元的首付款及近期里程碑付款,未来还有望获得高达6.23亿美元的后续里程碑付款,并享有产品销售分成权益。基于此次合作,双方亦计划在TCE领域探索更多潜在的合作机会。而这是和铂继3月与阿斯利康的重大合作后,在2025H1拿下的第二笔MNC大单了,落地于TCE双抗这一前沿赛道。TCE双抗:新兴癌症免疫疗法TCE是一种创新的生物工程抗体,能够同时结合两个细胞上的不同抗原。通常情况下,一端为T细胞表面的CD3分子,另一端则是与肿瘤细胞或自免疾病相关细胞表现的特定抗原。相较于传统的单抗产品,TCE双抗的设计可以在空间上拉近T细胞与目标细胞的距离,进而激活T细胞,实现更强大的“击杀”效果。CD3靶点在TCE双抗疗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通过激活T细胞和促进其与目标细胞的紧密接触,最终发挥强大的免疫介导杀伤作用,为TCE双抗在肿瘤、自免疫性疾病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吉满生物重磅推出CD3稳定过表达细胞系、高灵敏度报告基因检测细胞系及优质抗体与蛋白产品组合,打造从靶点验证到临床申报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为您的创新药研发提供全流程、高标准的技术支持,加速药物开发进程。CD3双抗靶点开发作为免疫治疗领域的热点,CD3双特异性抗体的开发也一直备受关注。目前,全球有 11 种是以 CD3 靶点为基础的 TCE 双抗(其中包括首款商业化药物 Catumaxomab 2017年已退市),靶点组合类型主要集中在CD3×CD19、CD3×CD20、CD3×BCMA和CD3×GPRC5D。根据已批准上市的TCE药物列表,目前多数的TCE药物都用于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适应症涵盖前体B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急性淋巴白血病,滤泡型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表1. 全球已获批 CD3 TCE药物列表TCE目前主要应用于血液系统肿瘤的原因之一是,正常细胞中也表达这类抗原,其所导致的可能的非肿瘤靶向毒性,在血液瘤领域相比实体瘤而言更为可控。举例来说,靶向B细胞表面的CD19可能会导致B细胞再生障碍和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并极大地增加感染风险;但这些感染可以通过临床警戒和及时的抗生素使用得以控制。TCE新战场:自免疾病领域TCE多抗药物研发已成为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热点方向,其中三抗药物因其独特的靶向性和治疗潜力备受瞩目。国际制药巨头纷纷加码布局:诺华(Novartis)开发的靶向CD19×CD2×CD3的三抗产品PIT565,以及葛兰素史克(GSK)8.5亿美元引进恩沐CD19/CD20/CD3三抗CMG1A46,用于自免疾病领域的开发。此外,阿斯利康(AstraZeneca)的三抗分子AZD5492(靶向CD20×TCR×CD8)近期在中国多次获批临床,拟用于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和系统性红斑狼疮,进一步彰显了TCE多抗在血液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的广阔前景。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已成为全球TCE三抗研发的创新高地。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约一半的三抗药物研发管线来自中国药企,包括嘉和生物、惠和生物、泽璟生物、康源博创/天广实、恩沐生物、先祥医药(先声药业子公司)、信达生物等,这些企业的相关三抗管线已陆续进入注册临床阶段。此外,成都百利等公司也在积极探索多抗药物的开发,进一步丰富了国内TCE多抗的研发布局。尽管TCE三抗药物的研发仍处于早期阶段,尚未有产品正式上市。不过,随着对免疫调节机制的深入理解和技术平台的不断优化,TCE多抗有望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难治性自免疾病带来突破性疗法。未来,随着更多临床数据的积累和适应症的拓展,TCE多抗药物或将成为继CAR-T、双抗之后,肿瘤和自免治疗领域的又一重要支柱。用心做好细胞,为更好的靶向药吉满生物重磅推出CD3稳定过表达细胞系、高灵敏度报告基因检测细胞系及优质抗体与蛋白产品组合,打造从靶点验证到临床申报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为您的创新药研发提供全流程、高标准的技术支持,加速药物开发进程。(咨询吉满客服同微信:18916119826)产品列表TCE药效验证数据展示GM-C17940:Jurkat CD3-BsAb Reporter Cell Line吉满生物的Jurkat CD3-BsAb报告基因细胞系已在多种应用场景下完成了验证,包括与贴壁细胞和悬浮细胞的共培养试验,以及针对CD19、BCMA等多种靶点结合体的功能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细胞系能够高效支持T细胞接合器(TCE)药效的评价,为TCE类药物的筛选和机制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与贴壁细胞共培养,然后使用Anti-CD3-CD19 Bispecific Antibody(Blinatumomab)、Anti-CD3 epsilon hIgG1 Antibody [OKT-3 (muromonab)]抗体验证结果与悬浮细胞共培养,然后使用Anti-CD3-CD19 Bispecific Antibody(Blinatumomab)、Anti-CD3 epsilon hIgG1 Antibody [OKT-3 (muromonab)]抗体验证结果与贴壁细胞共培养,然后使用GM-88011MABAnti-CD3E×BCMA hIgG4 Reference Antibody (Tecbio) 抗体验证结果稳定性数据展示GM-C32931:H_CD3 CHO-K1 Cell Line使用Anti-CD3 hIgG1 Antibody(CH2527)抗体稳定性验证结果细胞传代至少18代后,表达仍然稳定GM-C30877:H_CD3 HEK-293 Cell Line使用Anti-CD3 hIgG1 Antibody(CH2527)抗体稳定性验证结果细胞传代至少25代以后,表达仍然稳定GM-C32790:H_CD3E(Membrane Bound ECD) CHO-K1 Cell Line使用Anti-CD3 hIgG1 Antibody(CH2527)抗体为稳定性验证结果细胞传代至少25代以后,表达仍然稳定联系我们吉满生物助力药物研发,紧随前沿靶点资讯,储备几百株现货细胞,覆盖GPCR、细胞因子、免疫检查点、TAA等多领域,截止当前已布局近400个热门靶向药靶点,超1000 株现货单克隆细胞系,旨在助力、加速大分子早期研发,做到进口细胞的国产替代。同时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细胞系服务。扫码咨询扫码找现货参考文献:[1]https://www.ema.europa.eu/en/medicines/human/EPAR/blincyto[2]https://mp.weixin.qq.com/s/PeqtjrHMzKFK-4gXCuqO5w[3]Shanshal M, Caimi P F, Adjei A A, et al. T-Cell engager[4]https://www.gsk.com/en-gb/media/press-releases/gsk-enters-agreement-to-acquire-cmg1a46-from-chimagen-biosciences/[5] 海通国际,TCE双抗行业研究[6]https://mp.weixin.qq.com/s/YqrnALVmW7-M7bqvNNgODg[7]https://www.detaibio.com/topics/T-cell-engager-platfor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