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MCR环肽(万邦德制药)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MCR环肽(万邦德制药) 相关的转化医学
100 项与 MCR环肽(万邦德制药) 相关的专利(医药)
6
项与 MCR环肽(万邦德制药) 相关的新闻(医药)如果您对万邦德创新药产品感兴趣,请联系
药时代BD团队
BD@drugtimes.cn
正文共:2430字
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每一个新生命的降临,都承载着家庭的期盼与梦想。然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却似一道无情的阴霾,威胁着全球数百万新生儿的健康。面对这一世界性医学难题,万邦德始终肩负“创新守护生命”的使命。此次,该公司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创新药WP103在针对HIE的治疗领域,取得了震撼业界的里程碑式进展!
突破性进展:以“中国智慧”重塑治疗格局,
开启新生儿脑损伤治疗新纪元!
儿科用药,尤其是新生儿的研发极具特殊性:既存在严重的未满足临床需求,同时又需要在临床研究中充分考虑新生儿的特殊性、伦理符合性。万邦德WP103新生儿HIE项目在与美国FDA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为支持后续直接启动新生儿临床研究,在FDA指导下精心设计并开展了WP103在大动物HIE模型中的非临床药效学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WP103在多个关键指标上展现出显著优势,展现出令人振奋的巨大治疗潜力,为新生儿HIE的全球治疗性药物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试验动物在生理结构上与人类婴儿高度相似,研究结果极具临床指导意义。
显著降低脑损伤风险: 在关键的惊厥指标上,WP103惊厥发生率较模型组降低100%(0.0% vs 50.0%),表现出明确的保护作用,为脆弱的新生大脑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加速神经功能恢复: 更快的术后恢复吃奶时间,是神经系统功能改善的最直观体现。WP103显著缩短了恢复时间,术后恢复吃奶时间提前50%以上,这意味着未来患儿有望更快回归正常发育轨道,为家庭带来早日康复的曙光。
逆转神经行为缺损: 通过严谨的神经评分体系证实,WP103给药组的神经行为评分显著优于模型组,尤其在术后24小时这一黄金治疗窗口期,效果尤为突出,清晰展现了其促进神经修复、改善长期预后的强大能力。
卓越的安全性表现: 研究同时证实,WP103在发挥卓越疗效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真正实现了疗效与安全性的完美平衡,为未来的临床应用奠定了非常好的安全性基础。在新生儿HIE这一全球性难题面前,WP103正以其实效和安全性,为全球新生儿健康带来革命性变革。
巨大市场价值:百亿蓝海,谁主沉浮?
HIE是由新生儿脑组织缺氧和脑血流量减少引起的一种新生儿脑损伤疾病,对发育中的大脑有严重影响,并可能导致显著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在美国,HIE每年影响大约不到10,000名婴儿;全球范围内,每年约75万婴儿罹患中度或重度HIE,导致约400,000名婴儿患有神经发育障碍。
目前,美国尚无获批药物用于治疗新生儿HIE。发达国家针对新生儿中重度HIE的标准干预方法只能是治疗性低温(TH),但接受 TH 治疗的中重HIE新生儿仍然可能经历毁灭性的并发症:48%的死亡或中度/重度残疾。因此,当新生儿发生HIE时,非常急需安全有效的治疗,并且对于不适用于TH的轻症HIE病例也需要有效的药物疗法。
目前全球HIE治疗市场规模已突破数百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达数百亿人民币上,且在高速增长。WP103的成功研发,将彻底颠覆这一领域治疗格局,为全球新生儿健康带来革命性变革。
作为全球重磅针对新生儿HIE的创新药物,WP103已正式获得FDA临床试验许可(申请号172773),标志着我国相关领域创新药物研发水平已跻身世界前列。公司希望于2026-2027年完成临床试验并进入市场,有望占据全球HIE治疗市场较大的份额,为中国制药行业创造超过100亿人民币的市场价值。WP103的突破,不仅仅是一项科学成就,更是在一个充满巨大需求的蓝海市场中,投下的一颗“定心丸”。全球市场价值: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儿童死亡和长期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脑瘫、癫痫、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HIE治疗市场潜力巨大,据权威机构预测,相关治疗药物市场容量高达数十至百亿美元,且目前有效治疗手段极为有限,市场渴求一款真正能够改变现状的突破性疗法。中国市场规模: 在中国,随着三孩政策放开及对优生优育的日益重视,HIE的诊治需求持续攀升。中国新生儿HIE治疗市场是一个亟待开发的百亿人民币级黄金赛道。WP103作为源自中国传统药物的创新制剂,有望成为该领域首屈一指的疗法,填补巨大市场空白,前景不可估量。
关于万邦德创新药获
全球范围不可多得FDA双认定的优势
万邦德于2024年4月底获得FDA授予的WP103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罕见儿科疾病用药认定(rare pediatric disease designation,RPDD),又于2024年5月底获得FDA授予的治疗新生儿HIE的孤儿药认定(orphan drug designation, ODD)。作为全球范围内不可多得的获得FDA双认定的药品,RPDD和ODD确保了高临床价值潜力药品的高商业价值,包括:从药品获批开始的7年的市场专营权(market exclusivity)、新药申请(NDA)的优先审评审批、新药NDA注册费用的免除(约3000万人民币),以及在临床开发过程中更多的FDA的指导与支持,共同促进HIE这一严重和危及生命的儿科罕见疾病药物的研发。
本次申报的新生儿HIE适应症,这一导致婴儿死亡、重大残疾的严重疾病,美国尚无获批的治疗药物,存在严重的未满足临床需求。万邦德殷切希望WP103的疗效和安全性能够快速在临床上获得验证,从而填补新生儿HIE治疗的全球临床需求。让我们共同期待万邦德能够推进WP103的快速、高质量的临床开发,早日将更好的临床选择带给全球千千万万受HIE威胁的患儿和家庭。
项目重大意义:不止于新药,更是希望
从“无计可施”到“主动干预”: WP103有望从根本上改变目前HIE支持性治疗为主的被动局面,提供一种全新的、主动的神经保护与修复策略。
降低社会负担,提升人口质量:成功研发并上市WP103,将极大降低因HIE导致的长期残疾的社会经济负担,为千万家庭注入希望,对提升国家人口健康素质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彰显中国制药创新实力:依托现有技术基础,融合现代尖端科技,WP103的成功是企业新药研发现代化、国际化的典范,代表中国制药企业在全球最前沿的神经科学领域迈出了引领性的一步。
结语
曙光已现,未来可期。万邦德的WP103项目正全速推进,即将进入关键临床阶段。该药物不仅将为万邦德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回报,更将为全球新生儿及其家庭点亮希望之灯,重新定义生命的起点。
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彰显了万邦德强大的研发实力,更将成为中国医药创新的重要里程碑。WP103有望为全球数百万病患新生儿家庭带来曙光,为新生儿脑损伤治疗领域开启全新篇章,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让我们共同期待,WP103守护每一个新生的奇迹!
图片来源:官网
万邦德原研药MCR环肽开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多通路治疗新策略,突破抗VEGF药物局限进军潜在数百亿新赛道
2025-10-08
媲美GLP-1多肽国际明星产品!万邦德多肽新药在肥胖治疗领域取得临床前新突破
2025-09-24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
本文为原创文章。
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不提供任何商用、医用、投资用建议。
文中图片、视频、字体、音乐等素材或为药时代购买的授权正版作品,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公司官网/网络,部分素材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药时代尽力注明来源。
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衷心感谢!
药时代官方网站:www.drugtimes.cn
联系方式:
电话:13651980212
微信:27674131
邮箱:contact@drugtimes.cn
点击查看更多万邦德!
环肽与非天然氨基酸已成为多肽药物研发的核心方向,其技术突破正在重塑生物医药的底层逻辑。以下从技术进展、临床转化、产业布局三个维度展开分析:一、技术突破:从化学修饰到生物合成的范式革新1. 环肽:构象约束赋予多重成药优势稳定性提升
:环状结构显著增强抗酶解能力。例如,默沙东靶向 PCSK9 的口服环肽 MK-0616,通过引入三硫键和 D - 氨基酸,在胃肠道中稳定性提升 10 倍,口服生物利用度达 2%。靶向穿透性突破
:双环肽结构可精准穿透实体瘤。强生 IL-23R 抑制剂 Icotrokinra(JNJ-2113)通过引入青霉胺形成刚性二硫键,在银屑病模型中皮肤渗透率是线性肽的 3 倍,24 周 PASI 100 应答率达 49.5%。多靶点协同设计
:通过连接子构建多重激动剂。Pep2Tango 公司开发的 60 氨基酸环肽,同时靶向 GLP-1、Amylin、GIP 和 CCK 受体,在肥胖小鼠模型中减重效果是司美格鲁肽的 1.8 倍。2. 非天然氨基酸:拓展多肽化学空间侧链功能化
:电化学双叠氮化技术可在脱氢丙氨酸(Dha)位点引入叠氮基团,用于点击化学偶联。广州医科大学团队利用该技术对降糖药那格列奈进行修饰,产物抗菌活性提升 5 倍。主链改造
:N - 甲基化氨基酸显著改善膜通透性。维亚生物开发的含 BNMeAAs 的环肽库,在 HIV 蛋白酶抑制实验中 IC50 值低至 12 nM,较天然肽提升 2 个数量级。遗传密码扩展
:弹性酶(Flexizyme)技术突破核糖体限制,可将非天然氨基酸(如荧光标记的 Azido-Lys)定点插入多肽。日本 Suga 团队利用该技术构建的 mRNA 展示环肽库,成功筛选出靶向 PD-1 的高亲和力抑制剂(KD=23 nM)。二、临床转化:从实验室到病床的全链条突破1. 环肽药物:开启口服多肽新时代免疫疾病领域
:Icotrokinra 于 2025 年 7 月向 FDA 提交新药申请,适应症为中重度银屑病。其独特的 Pen-Pen 二硫键设计,使药物在胃酸中 2 小时降解率 < 5%,III 期临床显示其疗效优于口服小分子 TYK2 抑制剂 deucravacitinib。代谢疾病领域
:万邦德 MCR 环肽在 DB/DB 肥胖小鼠模型中,8 周体重下降幅度达 GLP-1 多肽的 1.25 倍,且甘油三酯降低 40%,目前已启动 II 期临床。抗肿瘤领域
:都鹤创研开发的 α-amanitin 全合成技术,使 ADC 药物载荷生产成本降至行业 10%,其产品 HDP-101(靶向 CD38 的环肽偶联物)获 FDA 孤儿药资格,I 期临床显示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 ORR 达 35%。2. 非天然氨基酸:重构药物分子设计逻辑增强靶向性
:萘丙氨酸(Nap)修饰的 RGD 环肽,在整合素 αvβ3 阳性肿瘤模型中肿瘤富集量提升 3 倍,与化疗药物偶联后抑瘤率达 78%。改善药代动力学
:聚乙二醇化非天然氨基酸(PEG-Lys)修饰的 GLP-1 类似物,半衰期延长至 72 小时,每周一次给药即可维持血糖控制。克服耐药性
:含 β- 氨基酸的环肽抗生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 MIC 值低至 0.125 μg/mL,较万古霉素提升 8 倍。三、产业布局:专利壁垒与技术生态的全球竞争1. 核心专利争夺白热化环肽合成技术
:维亚生物拥有超过 3000 条环肽合成经验,其专利覆盖二硫键成环、Click 化学等 12 种环化策略,全球授权专利达 87 项。非天然氨基酸库
:都鹤创研构建的 100 + 非天然氨基酸库,涵盖 FDA 批准药物衍生结构,相关 PCT 专利已进入美、欧、日审查阶段。计算辅助设计
:HighFold-MeD 模型通过知识蒸馏优化 AlphaFold,预测含 BNMeAAs 的环肽结构速度提升 49 倍,精度达 Rosetta 水平,相关技术专利估值超 2 亿美元。2. 技术平台化趋势显著一体化研发服务
:维亚生物提供从 DEL 环肽库筛选(5000 亿化合物库)到 PCC 的全链条服务,2024 年交付超 82,000 例蛋白结构,服务客户覆盖全球 TOP20 药企。合成生物学突破
:韩国浦项科技大学开发的核糖体体外合成平台,可直接生成含 5-6 元环状主链的多肽,为抗菌肽和分子探针开发提供新路径。智能设计工具
:基于 Transformer 的环肽设计算法,可在 10 分钟内生成 10,000 条候选序列,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筛选出亲和力提升 10 倍的优化分子。四、挑战与未来:从技术攻坚到临床普及的关键跨越1. 技术瓶颈待突破规模化生产
:含非天然氨基酸的环肽固相合成收率普遍低于 50%,都鹤创研通过寡肽直接加载树脂技术,将 α-amanitin 合成效率提升 2000 倍,但工业化成本仍需进一步优化。免疫原性风险
:非天然氨基酸的引入可能引发新抗原反应。Icotrokinra 通过引入天然结构类似物,将免疫原性发生率控制在 3% 以下,但长期安全性仍需监测。精准递送系统
:口服环肽渗透率普遍低于 5%,纳米脂质体包载技术(如 PLGA 纳米粒)可将药物肿瘤富集量提升 5 倍,但体内稳定性仍需改进。2. 未来趋势展望多模态药物开发
:环肽与 PROTAC 技术结合,开发靶向降解剂。例如,靶向 MDM2 的环肽 - PROTAC 偶联物,在小鼠模型中肿瘤体积缩小 60%。人工智能深度赋能
:AlphaFold3 预测含非天然氨基酸的环肽 - 蛋白复合物结构精度达 1.2 Å,结合生成对抗网络(GAN),可实现从靶点结构到候选分子的全自动设计。个性化医疗应用
:基于患者肿瘤突变图谱的定制化环肽药物,如靶向 KRAS G12D 的环肽抑制剂 LUNA18,在 Ⅰ 期临床中显示对携带该突变的肺癌患者 ORR 达 28%。结语
环肽与非天然氨基酸正推动多肽药物从 “实验室奇观” 向 “临床常规” 跃迁。随着合成技术、计算工具与递送系统的持续突破,预计到 2030 年,全球环肽药物市场规模将突破 300 亿美元,非天然氨基酸修饰药物占比超 40%。这一领域的竞争本质是技术生态的竞争,从基因密码扩展到智能设计,从纳米递送到底物工程,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在重新定义药物研发的边界。未来,随着更多颠覆性技术的涌现,多肽药物有望成为继小分子、抗体之后的第三大药物品类,为人类健康带来全新解决方案。
药时代寻找对创新药Biotech实实在在感兴趣且资金充沛的投资公司
请立即联系药时代BD团队(BD@drugtimes.cn)!
正文共:2004字 2图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图片来源:公众号AI配图)
2019年,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创新药赛道曾一度火热。当时,Intercept旗下的奥贝胆酸被寄予厚望,有望成为FDA批准的首款NASH新药。那一年,药时代举办的NASH新药大会一票难求,足见这个赛道受关注程度之高。
然而,好景不长。2023年6月,奥贝胆酸的NDA申请被FDA拒绝,原因是FDA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表示担忧,提出需要有长期随访的临床数据。此外,众多药企的NASH新药研发项目也频频遇挫。例如,吉利德从2019到2022年,先后折戟于Selonsertib、Cilofexor和Firsocostat。FDA还要求肝穿活检等严格的监管政策,使得NASH赛道走进寒冬。
9款药物折戟NASH/MASH领域
但如今,已经更名为MASH(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的这个赛道似乎迎来了新的转机。
2025年8月15日,FDA批准司美格鲁肽用于治疗非肝硬化且伴中至重度肝纤维化的MASH成人患者,成为首个获批此适应症的GLP-1类药物、继2024年3月14日FDA批准Resmetirom之后的第二款MASH新药。这一突破不仅为患者带来新希望、新选择,也标志着MASH治疗领域迈入新阶段。
里程碑!FDA批准首款代谢性脂肪性肝炎(NASH/MASH)新药上市!
里程碑!FDA批准司美格鲁肽治疗MASH,开启代谢疾病治疗新纪元
Madrigal:首款MASH新药,上市首年大卖3.17亿美元
欧盟也在今年迎来了首款MASH药物。2025年8月19日,Madrigal Pharmaceuticals公司宣布,欧盟委员会已有条件批准其药品Rezdiffra(Rresmetirom)用以治疗患有中重度肝纤维化的非肝硬化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成人患者。
首款!MASH疗法在欧盟获批
跨国药企纷纷通过收购和引进产品布局MASH赛道。罗氏也以最高35亿美元收购89bio,看重其核心资产pegozafermin。葛兰素史克以20亿美元收购Boston Pharmaceuticals的FGF21长效类似物efimosfermin alfa。诺和诺德以52亿美元收购Akero Therapeutics,获得其FGF21类似物Efruxifermin。
35亿美元!罗氏收购89bio,拿下一款MASH新药
52亿美元!诺和诺德收购Akero
监管方面也传来积极信号。
当地时间2025年8月27日,FDA发布公告表示,其CDER新药办公室已接受一份意向书,旨在对通过振动控制瞬时弹性成像(Vibration-Controlled Transient Elastography,VCTE)测得的肝脏硬度作为非肝硬化性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性肝炎(MASH)成人患者(伴有中至重度肝纤维化/肝瘢痕)临床试验中“合理可能的替代终点”进行资格认定。
(图片来源:FDA官网)
FDA新动作!MASH新药研发将进入“无创时代”?
国内药企也不甘落后,积极布局相关研发。东阳光药与Apollo就HEC88473项目达成授权许可协议。民为生物的GLP-1/GIP/FGF21三重激动剂MWN101已进入临床阶段。石药集团的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授权给Madrigal Pharmaceuticals,计划与Rezdiffra联用开发全口服的GLP-1+THR-β组合方案。
MASH赛道的火热,源于其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潜力。预计到2030年,全球MASH患病人数将达到4.9亿,药物市场规模达322亿美元。随着更多创新疗法的涌现,这一赛道将继续保持高热度,为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药时代将继续跟踪报道,欢迎关注!
参考资料:
1. 明晚7:30!FDA批准首款NASH/MASH新药,中国药企如何分享这个百亿美元大蛋糕?| 2024年肝病新药联盟特别直播
2. MASH赛事升级!两家中国药企接连报喜
3. 肝功明显改善!一月一针,MASH新药Ⅱ期公布积极结果!
4. 失意之后,这款MASH药物愈挫愈勇...
5. NASH新药研发到底难在哪?一文带你了解其临床开发挑战
6. 首药获FDA批准后,NASH百亿美元市场靶点竞争格局一览
7. 全程直播!欢迎观看「肝病新药联盟」成立暨NASH新药联盟组委会换届大会!
8. 欢迎欣赏2020中国NASH大会精彩视频!
9. 400多位嘉宾!2天满满的日程!热烈庆祝“2020中国NASH大会”成功举办!
10. 其它公开资料
图片来源:公众号AI配图
万邦德原研药MCR环肽开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多通路治疗新策略,突破抗VEGF药物局限进军潜在数百亿新赛道
2025-10-08
干货满满!药石科技第二届绿色化学论坛落幕,创新驱动医药可持续发展新突破
2025-10-11
倒计时4天!2025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将即将开幕!
2025-10-10
2025阿赫玛亚洲展:开启医药智造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5-10-10
复宏汉霖H药胃癌围术期III期研究成功,全球首个“术后免疫单药”方案支持提前报申报上市
2025-10-10
>3000人观看!请欣赏2025诺奖启示直播2个半小时无删减全程录像
2025-10-12
发表这篇Science重磅文章,中国科学家有望5年拿下诺奖?
2025-10-12
2.5亿美元即将到账!百利天恒与BMS合作达到里程碑
2025-10-12
版权声明/免责声明
本文为原创文章。
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不提供任何商用、医用、投资用建议。
文中图片、视频、字体、音乐等素材或为药时代购买的授权正版作品,或来自微信公共图片库,或取自公司官网/网络,部分素材根据CC0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药时代尽力注明来源。
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衷心感谢!
药时代官方网站:www.drugtimes.cn
联系方式:
电话:13651980212
微信:27674131
邮箱:contact@drugtimes.cn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100 项与 MCR环肽(万邦德制药) 相关的药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