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因水平有限,错误不可避免,或有些信息非最及时,欢迎留言指出。本文仅作医疗健康相关药物介绍,非治疗方案推荐(若涉及);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12月26日,美国旧金山和中国苏州——信达生物制药集团(香港联交所股票代码:01801)(以下简称“信达生物”),一家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肿瘤、自身免疫、代谢及心血管、眼科等重大疾病领域创新药物的生物制药公司,宣布与苏州复融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融生物”),一家基于合成免疫的细胞因子药物领军企业,达成一项临床研究和供药合作协议,共同探索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PD-1抑制剂)和FL115(IL-15超级激动剂)的联合用药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潜力。
根据合作协议,信达生物将免费提供联合试验使用的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复融生物将在中国开展临床I/II期研究,评估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联合FL115在中国肿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初步疗效。本次合作将充分发挥双方各自专业领域优势,结合信达生物信迪利单抗在肿瘤治疗领域成熟的应用经验和复融生物在肿瘤免疫激动剂的研发优势,合作开发出全新的免疫联合疗法,以期惠及更多癌症患者。
IL-15具有激活NK细胞和T细胞的功能,和PD-1抗体的作用机制高度协同,在临床上也已展示出了联用治疗的潜力。在2024年WCLC会议一项临床2b期试验QUILT3.055结果显示i,IL-15联合PD-1抑制剂治疗PD-1/L1治疗失败的二线及以上的NSCLC,中位总生存(mOS)为14.1m,此外,不论PD-L1表达情况,NSCLC患者均能从中获益。研究结果提示IL-15通过与PD-1/L1抑制剂联用通过激活 NK 和 T 细胞来挽救 CPI 活性发挥全新作用机制,18个月和21个月OS率分别为 33% 和 30%,超过目前治疗标准。
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是信达生物和礼来制药合作开发的创新PD-1抑制剂药物,目前已获批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七项适应症,涵盖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等,本月初第八项适应症已获批,并持续在多项临床研究中探索联合其他创新疗法(ADC、溶瘤病毒、细胞因子等)的临床价值。
FL115是复融生物自主研发拥有全球专利的新一代长效化IL-15/IL-15Rα单体Fc融合蛋白,具有抗体级产量。目前已在中美开展3项临床I期研究,初步结果显示,FL115具有较好的研发前景。
信达生物集团高级副总裁周辉博士表示:“很高兴与复融生物开展临床合作。信迪利单抗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基石产品,其领先地位和临床价值也得到进一步认可。我们期待细胞因子药物与PD-1免疫疗法的潜在协同作用,能够为广大肿瘤患者带来新的潜在治疗手段。”
复融生物联合创始人、董事长纪恩先生表示:“肿瘤在治疗中不断演进,联合治疗被认为是肿瘤临床治疗的发展趋势。我们很高兴能与信达生物携手,共同探索联合治疗的广阔前景。IL-15对NK细胞和T细胞具有激活作用 ,因此和PD-1联合用药有望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给患者带来更多的临床获益。这项合作标志着复融生物在推进癌症创新疗法道路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关于信迪利单抗
信迪利单抗,中国商品名为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是信达生物制药和礼来制药共同合作研发的具有国际品质的创新PD-1抑制剂药物。信迪利单抗是一种人类免疫球蛋白G4(IgG4)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结合T细胞表面的PD-1分子,从而阻断导致肿瘤免疫耐受的 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 PD-L1)通路,重新启动淋巴细胞的抗肿瘤活性,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iii。
信迪利单抗已在中国获批并纳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七项适应症,协议期内医保目录描述的限定支付范围包括:
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阴性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 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 治疗失败的 EGFR 基因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
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
既往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肝细胞癌的一线治疗;
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癌的一线治疗;
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胃及胃食管交界处腺癌的一线治疗。
此外,信迪利单抗的第八项适应症,即与呋喹替尼的联合疗法用于治疗既往系统性抗肿瘤治疗后失败且不适合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或根治性放疗的晚期错配修复完整(pMMR)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NDA已于2024年12月取得NMPA附条件批准。
信迪利单抗另有两项临床试验达到研究终点,包括:
单药用于晚期/转移性食管鳞癌二线治疗的II期临床研究;
单药用于含铂化疗失败的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的III期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i.https://cattendee.abstractsonline.com/meeting/20598/presentation/2571
ii.Robinson T O , et al.The potential and promise of IL-15 in immuno-oncogenic therapies[J].Immunology Letters, 2017:159-168.DOI:10.1016/j.imlet.2017.08.010.
iii.Wang J, et al. Durable blockade of PD-1 signaling links preclinical efficacy of sintilimab to its clinical benefit. mAbs 2019;11(8): 1443-1451. DOI: 10.1080/19420862.2019.1654303.
文章来源:信达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