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项与 重组人白介素-11 (杭州九源基因工程) 相关的临床结果
100 项与 重组人白介素-11 (杭州九源基因工程) 相关的转化医学
100 项与 重组人白介素-11 (杭州九源基因工程) 相关的专利(医药)
6
项与 重组人白介素-11 (杭州九源基因工程) 相关的新闻(医药)导读
THECAPITAL
九源基因的基石投资者阵容极为豪华。
本文2490,约3分钟
来源 | 创业资本汇
11月28日,头顶“减肥神药”概念的九源基因正式登陆港股市场,但首日表现不佳,一度跌近40%。截至收盘,九源基因下跌超38%。
或许是涉及“减肥神药”概念,本次九源基因发售过程中,公众认购热情高涨,认购倍数高达676倍。
同时,本次九源基因一共募集到约5.64亿港元的资金,净额达到4.85亿港元。
阿里、复星参与基石投资
11月27日,九源基因发布的最终发售价及配发结果公告显示,本次九源基因的基石投资者阵容极为豪华,不仅有阿里、复星等知名企业,还有多家A股公司现身。
其中,Alibaba Health (Hong Kong)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阿里健康香港)由阿里健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阿里健康)间接全资拥有,所分配股份占本次发售股份数⽬的3.28%。
复星实业(香港)有限公司是复星医药的全资附属公司,所分配股份占本次发售股份数⽬的5.52%。
香港健友实业有限公司的背后是A股公司南京健友(603707.HK),所分配股份占本次发售股份数⽬的5.52%。
Jointown International则是A股公司九州通(600998)的全资附属公司,所分配股份占本次发售股份数⽬的3.31%。
和达香港的背后则是杭州国资——杭州钱塘新区管理委员会和浙江省财政厅,也是本次基石投资者中认购比例最高的投资者,所分配股份占本次发售股份数⽬的27.31%。
从这豪华的基石投资者阵容就不难看出,九源基因可谓被众多大佬视为香饽饽。
事实上,不仅是上述A股公司,九源基因上市前的最大单一股东同样是一家A股上市公司——华东医药,华东医药通过其全资附属公司中美华东持有九源基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21.06%。不过,九源基因也表示,在港交所上市后,公司或将不再拥有上市规则所界定的任何控股股东,而华东医药及中美华东仍将为公司的单一最大股东集团。
九源基因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总部设于浙江省的中国生物制药公司,拥有逾30年生物药品及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及商业化经验。
1996年10月,九源基因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升白细胞特效药——吉粒芬(rhG-CSF)并实现产业化,打破了美日厂家垄断市场的局面。二十多年来,九源基因相继推出吉粒芬、吉派林、吉巨芬、亿喏佳、吉欧停、骨优导、吉芙惟以及吉坦苏等系列产品。其中,创新植入型药械组合骨优导是中国首款获批准销售的含rhBMP-2骨修复材料,在研产品JY29-2为中国潜在首款获批商业化的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目前公司共有员工1500余人,2023年销售额超12亿元,实现连续多年营收超10亿元。
目前,九源基因已上市的产品组合包括于骨科、肿瘤及血液领域的一款药械组合、两款生物制品,以及五款化学药品。当中最瞩目的是九源基因的药械组合产品骨优导,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其为中国首款获准销售的含rhBMP-2骨修复材料,在2023年中国骨修复材料市场中按销售收益计排名第一,公司此前的大部分收益也均来自该产品。
招股书显示,九源基因在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的收益分别为人民币13.07亿元、11.25亿元、12.87亿元及7.02亿元;纯利分别为人民币1.19亿元、0.60亿元、1.20亿元及1.05亿元;毛利率分别为72.7%、75.9%、77.0%及77.0%,纯利率分别为9.1%、5.3%、9.3%及15.0%。
2021年至2023年及2024年前六个月,骨优导产生的收入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27.2%、39.5%、55.1%及59%。然而,骨优导作为九源基因的核心大单品,也面临着收入增长的压力。
2023年,国家招采办刊发《国家组织人工晶体类及运动医学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公告》,宣布第四批医用高值耗材集采(VBP)名单,入选第四批VBP名单的医疗器械出现大幅降价。
骨优导是国内首款获准销售的含rhBMP-2骨修复材料,虽暂时未被实质性纳入集采,但据采购公告第5条规定,对于未列入第四批VBP名单的部分医疗器械,地方政府应通过实施竞价规定或限价等措施对其进行价格调控。BMP骨修复材料属于第5条所列的产品,故须遵守相关地方监管机关所实施的价格调控。
押宝“减肥神药”
如前文所述,九源基因需要寻找到更有创新性和市场空间的产品,因此九源基因开始押宝“减肥神药”。
招股书显示,除骨科、肿瘤及血液产品外,九源基因亦有近18年开发代谢疾病药物的经验。九源基因已于2005年开展GLP-1受体(其为代谢疾病的一个主要治疗靶点)激动剂的研究。凭借九源基因的多肽药物技术平台,九源基因已开发出中国首款获得IND批准的利拉鲁肽(一款GLP-1受体激动剂)在研生物类似药。
此外,九源基因进一步开发出另一款GLP-1受体激动剂JY29-2——一款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并分别以吉优泰、吉可亲作为品牌名称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及超重。
其中,吉优泰为中国首款取得IND批准、完成III期临床试验并递交NDA申请的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2024年1月,九源基因吉可亲用于治疗肥胖症及超重取得国家药监局的IND批准。
因此,九源基因计划通过商业化JY29-2创造新的增长动力。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中国的司美格鲁肽市场规模预测将由2023年的人民币49亿元增加至2032年的人民币43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7.5%。此外,包括原料药在内的司美格鲁肽在全球都存在短缺,这为全球市场带来了巨大商机。
九源基因表示,为最大限度地发挥JY29-2的商业潜力,减轻价格限制对九源基因财务业绩的负面影响,九源基因已采取措施,包括为即将实现商业化的JY29-2扩大九源基因的销售及市场团队,以及为即将推出的JY29-2升级及扩大九源基因的生产能力。
但同时,九源基因或许也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
在此前的招股书中,九源基因就表示,随着诺和忻®获得批准并投放市场,九源基因预计包括公司在内的其他公司在开发基于司美格鲁肽的产品时可能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诺和诺德等老牌公司的加入可能会影响竞争产品的定价、市场份额及采用率。
此外,于2024年6月18日,诺和诺德用于治疗超重及肥胖症的司美格鲁肽产品Wegovy(诺和盈®)在中国获得批准,这可能会对九源基因的JY29-2(吉可亲)造成竞争。
# 线索爆料 # rzcj@thecapital.com.cn
融中官方粉丝群
在这里,你可以获取丰富的股权投资行业资讯、热点报道;前沿行业报告、重点课题研究、最新业内动态。链接资本,连接市场,联结资源,共同打造创投交流新平台、合作共赢朋友圈。
END
媒体合作:010-84464881
商务合作:010-84467811
转载请点击菜单栏-联系我们
据港交所11月28日披露,在两次递交招股说明书后,九源基因正式登陆港交所。
据报道,九源基因以接近招股价上限的12.42港元定价,相当于集资5.6亿港元。据悉,九源基因计划发行4539.9万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约10%,国际发售占约90%。九源基因于11月20日至25日招股,每手200股,一手入场费2537.3港元。
该公司曾在今年1月和7月港交所两次递表,并于11月正式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一国产GLP-1药企递交IPO招股书,估值约8.3亿元人民币
据招股书透露,九源基因于1993年创立,是国内将基因工程应用于医药行业的先行者,拥有逾30年生物药品及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及商业化经验。公司专注于四大快速增长中的治疗领域:骨科、代谢疾病、肿瘤及血液。据CIC称,这四大领域占 2023 年中国药品销售总额的 51.5%。
值得一提的是,九源基因瞄准了大火的GLP-1类药物赛道进行研发投入,且已成为临床试验进度较快的国产GLP-1。此次IPO九源基因计划通过商业化其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JY29-2(吉优泰)创造新的增长动力。
九源基因表示,为最大限度地发挥JY29-2的商业潜力,减轻价格限制对公司财务业绩的负面影响,其已采取措施,包括为即将实现商业化的JY29-2扩大销售及市场团队;及为即将推出的JY29-2升级及扩大生产能力。
图源:招股书
九源基因已围绕其“四大治疗领域”—骨科、代谢疾病、肿瘤及血液建立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当中包括8款已上市产品,以及超过10款在研产品(包括中国首款获得IND批准并递交NDA申请的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JY29-2)。
下表:九源基因上市产品
九源基因已上市产品:
骨优导:中国首款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骨修复材料,于2022年按销售收入计,在中国骨修复材料市场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17.2%;
吉粒芬:首款国产并获准于中国销售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hG-CSF),按销售收入计,在所有G-CSF药物中,吉粒芬于2022 年在中国排名第八,市场份额1.8%;
吉派林:中国首款商业化的国产仿制低分子量肝素钠产品,按销售收入计,吉派林于2022年在中国低分子量肝素钠市场达0.5%;
亿喏佳:依诺肝素钠仿制产品,于2022年在中国所有依诺肝素钠中排名第四,市场份额达8.1%;
吉巨芬:注射用人白介素-11(hIL-11),于2022年在中国所有白介素-11中排名第四,市场份额达8.2%。
其他还包括肿瘤治疗领域的化学仿制药吉欧停(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吉芙惟(氟维司群注射液)、吉坦苏(注射用福沙匹坦双葡甲胺)。
下表:九源基因主要在研产品
JY29-2(吉优泰®):中国首款取得IND批准并完成III期临床试验的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今年4月,该药物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的NDA已获获受理。这也是中国第一家申报上市的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
JY29-2(吉可亲®):针对肥胖症及超重的适应症也于2024年1月取得临床试验申请批准,正在筹备Ⅲ期试验,预计于2024年开始该试验的患者入组。此外,九源基因还在开发口服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用于治疗肥胖症及超重,目前正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JY23:一款将rhBMP-2与多款不同骨传导生物材料结合而成的下一世代骨修复材料,与骨优导相比,JY23在临床前研究中展现出更可控的释放能力及更好的骨传导性能。
JY06(吉新芬®):是一款用于治疗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长效G-CSF产品,并为一款3类生物制品,已于2023年5月向国家药监局递交NDA。
九源基因在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的研发上拥有近20年的经验,并通过与中美华东合作开发出中国首款获得IDN批准的利拉鲁肽在研生物类似药。受惠于所积累的研发经验,公司后面进一步开发出另一款GLP-1受体激动剂JY29-2。
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JY29-2被认为是九源基因的下一个重磅产品。司美格鲁肽是目前最畅销的GLP-1类药物,其化合物专利预计将于2026年到期。诺和诺德2023年大卖212亿美元,司美格鲁肽注射版降糖药Ozempic销售额138.89亿美元,同比增长60%;口服降糖Rybelsus销售额27.20亿美元,同比增长66%,该产品前不久在国内也获批上市。
回到业绩层面来看,多款产品组合为九源基因带来了连续三年营收逾10亿元的年收入。2021年至2024年截至4月30日止四个月,九源基因的收益分别约为13.07亿元、11.25亿元、12.87亿元、4.73亿元。其中,已上市产品收益占总收益比例较高,分别为87.6%、93.8%、91.5%及85.7%。
九源基因主要收入来源:骨优导
财务方面,于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九源基因的收益分别约为13.07亿元、11.25亿元、12.87亿元、7.02亿元人民币,同期年内溢利分别约为1.19亿元、5986.7万元、1.20亿元、1.05亿元人民币 ; 期内公司毛利率分别为72.7%、75.9%、77.0%及77.0%,纯利率分别为9.1%、5.3%、9.3%及15.0%。
九源基因招股书表示,预计本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将用于重点治疗领域的在研产品持续研发,现有及接近商业化产品的营销及商业化,此外还将用于寻求战略合作,以丰富产品组合。
相关阅读
头顶“减肥神药”概念,九源基因再次递表港交所
End
声明:本公众号所有发文章(包括原创及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注明来源和作者。本公众号欢迎分享朋友圈或大群,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转载/商务/投稿 | 联系微信15618157102(sum_Gmi)
商务合作
稿件征集
点击了解详情
往期回顾
1
10月 | 20家生物医药裁员汇总
2
国产首款四价HPV疫苗拟纳入优先审评
3
3. 7亿美元!今年规模最大的生物医药融资诞生
手握潜在的国内首款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杭州九源基因再启港股IPO。
据港交所7月24日披露,杭州九源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华泰国际、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该公司曾于1月22日向港交所递交过上市申请。一国产GLP-1药企递交IPO招股书,估值约8.3亿元人民币
来源:港交所
九源基因已于今年6月份获得证监会的备案通知书,这意味该公司已获得进入聆讯阶段的前置条件。
据招股书透露,九源基因于1993年创立,是国内将基因工程应用于医药行业的先行者,拥有逾30年生物药品及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及商业化经验。公司专注于四大快速增长中的治疗领域:骨科、代谢疾病、肿瘤及血液。据CIC称,这四大领域占 2023 年中国药品销售总额的 51.5%。
值得一提的是,九源基因瞄准了大火的GLP-1类药物赛道进行研发投入,且已成为临床试验进度较快的国产GLP-1。此次IPO九源基因计划通过商业化其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JY29-2(吉优泰)创造新的增长动力。
九源基因表示,为最大限度地发挥JY29-2的商业潜力,减轻价格限制对公司财务业绩的负面影响,其已采取措施,包括为即将实现商业化的JY29-2扩大销售及市场团队;及为即将推出的JY29-2升级及扩大生产能力。
图源:招股书
九源基因已围绕其“四大治疗领域”—骨科、代谢疾病、肿瘤及血液建立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当中包括8款已上市产品,以及超过10款在研产品(包括中国首款获得IND批准并递交NDA申请的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JY29-2)。
下表:九源基因上市产品
九源基因已上市产品:
骨优导:中国首款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骨修复材料,于2022年按销售收入计,在中国骨修复材料市场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17.2%;
吉粒芬:首款国产并获准于中国销售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hG-CSF),按销售收入计,在所有G-CSF药物中,吉粒芬于2022 年在中国排名第八,市场份额1.8%;
吉派林:中国首款商业化的国产仿制低分子量肝素钠产品,按销售收入计,吉派林于2022年在中国低分子量肝素钠市场达0.5%;
亿喏佳:依诺肝素钠仿制产品,于2022年在中国所有依诺肝素钠中排名第四,市场份额达8.1%;
吉巨芬:注射用人白介素-11(hIL-11),于2022年在中国所有白介素-11中排名第四,市场份额达8.2%。
其他还包括肿瘤治疗领域的化学仿制药吉欧停(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吉芙惟(氟维司群注射液)、吉坦苏(注射用福沙匹坦双葡甲胺)。
下表:九源基因主要在研产品
JY29-2(吉优泰®):中国首款取得IND批准并完成III期临床试验的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今年4月,该药物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的NDA已获获受理。这也是中国第一家申报上市的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
JY29-2(吉可亲®):针对肥胖症及超重的适应症也于2024年1月取得临床试验申请批准,正在筹备Ⅲ期试验,预计于2024年开始该试验的患者入组。此外,九源基因还在开发口服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用于治疗肥胖症及超重,目前正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JY23:一款将rhBMP-2与多款不同骨传导生物材料结合而成的下一世代骨修复材料,与骨优导相比,JY23在临床前研究中展现出更可控的释放能力及更好的骨传导性能。
JY06(吉新芬®):是一款用于治疗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长效G-CSF产品,并为一款3类生物制品,已于2023年5月向国家药监局递交NDA。
九源基因在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的研发上拥有近20年的经验,并通过与中美华东合作开发出中国首款获得IDN批准的利拉鲁肽在研生物类似药。受惠于所积累的研发经验,公司后面进一步开发出另一款GLP-1受体激动剂JY29-2。
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JY29-2被认为是九源基因的下一个重磅产品。司美格鲁肽是目前最畅销的GLP-1类药物,其化合物专利预计将于2026年到期。诺和诺德2023年大卖212亿美元,司美格鲁肽注射版降糖药Ozempic销售额138.89亿美元,同比增长60%;口服降糖Rybelsus销售额27.20亿美元,同比增长66%,该产品前不久在国内也获批上市。
回到业绩层面来看,多款产品组合为九源基因带来了连续三年营收逾10亿元的年收入。2021年至2024年截至4月30日止四个月,九源基因的收益分别约为13.07亿元、11.25亿元、12.87亿元、4.73亿元。其中,已上市产品收益占总收益比例较高,分别为87.6%、93.8%、91.5%及85.7%。
九源基因主要收入来源:骨优导
九源基因的大部分上市产品及在研产品均为生物类似药或小分子仿制药。2021年至2024年截至4月30日止四个月,其毛利率分别达到72.7%、75.9%、77.0%及74.9%,纯利率分别为9.1%、5.3%、9.3%及14.9%。
在营运资本方面,九源基因的现金储备较低,截至2024年5月31日,现金及其等价物仅为7704万元。不过其负债水平较低,流动负债总额为3.6亿元,流动资产净值为5.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九源基因曾获得华东医药、浙大网新(600797)、杭州金投的投资。股权架构方面,华东医药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中美华东持有九源基因发行股本总额的约21.06%,为单一最大股东。
End
声明:本公众号所有发文章(包括原创及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注明来源和作者。本公众号欢迎分享朋友圈或大群,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转载/商务/投稿 | 联系微信 wfj_GM
商务合作
稿件征集
点击了解详情
往期回顾
1
5月| 20家药企裁员(附名单)
2
18亿美元,ADC又出海! 宜联生物宣布新授权
3
2024 ASCO| 默沙东/科伦TROP2 ADC、信达、礼新CLDN18.2 ADC数据公布
100 项与 重组人白介素-11 (杭州九源基因工程) 相关的药物交易